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江苏省教师培训中心组织的第十四届“蓝天杯”小学科学学科会课观摩暨学术交流活动于2018年9月26—27日在大海之滨江苏省如东县掘港小学举行,来自全省各市区县共22位科学教师参加了此次课堂教学比武。通过这一平台,不仅充分展示了省内一大批优秀中青年科学教师的特长风采,而且集中展现了我省近年来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方面的探索成果。主办方还通过特级教师点评、名师展示课、专家讲座等多种途径开展了学术交流活动,给我省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研究增添了新的活力,探索了一种高效的群体教研方式。也许这22节课不能说是代表江苏省最高水准的课,但确实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各地市在科学教学方面的研究方向和水准。笔者作为历届“蓝天杯”评优课活动的听课者和评委,有幸得以置身最真实的课堂环境,感受执教者的全心投入。从本次活动中所听取的A组11节科学课来看,老师们都能够紧紧围绕“导体和绝缘体”为主题展开课堂教学,特别是在解读并落实教材目标、突出学科教学特点、关注学生知识建构过程、选择有结构的探究材料以及挖掘生活中的教学资源等方面均不乏亮点。本人深深体味上课教师付出的热情辛苦,细细玩味独具特色的教学设计,好好品味课堂中一个个精彩的瞬间,再次感受“蓝天杯”活动的魅力,特与大家作此交流。
亮点之一:对教材的解读到位,目标达成度高
教学目标是一堂课的起点,也是评判课堂教学达成度的基本准绳。对于教师来讲,制订一堂课教学目标的依据有很多,如课程标准內容框架、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发展的可能性等等。“蓝天杯”会课与日常的课堂教学相比,一是准备时间短,二是借班上课的形式对学生的熟悉度有限,这对教师制订贴切的课堂教学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他更多地依赖所指定的课题和教材为主要材料,进行合理化的解读。如东县双甸小学的刘红建老师以简单电路为切入口,先让学生说一说电是怎样在电路中流动的,然后当场剪断其中一根导线,让学生思考哪些方法可以让小灯泡重新亮起来;然后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导线外层和内层所使用的不同材料,以此为例通过实验的方式探究哪些材料像导线的塑料外皮一样不容易导电,哪些材料像导线内部的铜线一样容易导电,最后形成导体和绝缘体的科学概念。正是由于每一位会课教师都能够基于教材制订合理的教学目标,以承前启后的方式展开教学设计,因此每堂课都能够基本保证学生完成对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建构,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较高。
亮点之二:强调科学探究活动,体现学科特点
十多年前科学课刚开设之初,特级教师路培琦在无锡“太湖之春”科学教育研讨会上所执教《摆》一课,引发了全国范围内的震动和反响,其中最大的焦点就在于路老师用了几乎整堂课的时间让学生学会自己调整摆动的快慢,从而知道影响摆的快慢的真正因素。这堂课对于小学科学课教学改革具有深远的影响力,因为它不仅提出了科学课教学究竟应该是重结果还是重过程的理念之辩,同时也突破了以住科学课堂中学生探究活动的时间极限。本次会课活动中学生参与科学探究活动的时间均得到了充分的保证,这也体现了科学课近年来的发展趋势和本身的学科特点。连云港拓汪小学的陈笑笑老师在指导学生检测各种常见物体是否容易导电时,先让学生对实验记录单上的各种物体进行观察,并通过当场在表格中画“勾叉”的方式确认哪些物体容易导电,哪些不容易导电,形成自己的预测;接下来让学生对如何进行科学规范的检测活动进行讨论,形成正确一致的实验要求;最后让学生分组对各种导体和绝缘体材料进行检测和记录,在全班交流和集体评价的基础上达成共识。为了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有价值信息,陈老师还为学生提供了备用电池,以便在有必要的情况下增加电路中的电压,得到更为丰富的实验信息,如铅笔的石墨笔芯在接入多节电池的简单电路中时,才会让小灯泡发出较为明显的亮光。很多会课老师也都通过相类似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利用老师提供的器材进行一次次渐趋合理的设计和一步步地展开思考,经历了一场由浅入深的科学探究之旅,鲜明地体现了科学课程的学科特点。
亮点之三:关注知识建构过程,教学过程流畅
多年的新课程实施已经让老师们理解了科学素养是无法像知识那样直接“塞”给学生的,教师必须组织一个一个的探究性活动让学生从中得以感受、体验并内化。但如何让探究活动具有层次性和逻辑性,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就本次“蓝天杯”会课的课题而言,达成基本的教学目标并不难,难在如何使学生的知识建构过程具有生动性、结构性。考虑到很难用一道界线对导体和绝缘体进行严格的划分,所以绝大多数的会课选手都设计了一个以上的探究实验,让学生理解物体导电能力的认定和检测器的灵敏度是有密切关联的,在不断地产生认知矛盾和需求的过程中逐步建立导体和绝缘体的科学概念。无锡安镇小学的胡素娟老师总共设计了三次检测物体导电能力实验,第一次使用的检测装置为普通的简单电路,能够区别出一般常见的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之间有导电性能差异,第二次使用的是发光二极管检测电路,用它可以检测出铅笔芯、盐水等导体,第三次使用的是人体验电球,它能够将人体、新鲜树叶等学生非常熟悉但常规仪器无法呈现导体效应的材料识别出来。通过三种敏感度依次递进的检测装置,让学生循序渐进地认识到常见金属——石墨、水——人体、大地、新鲜树叶等都具有强弱不同的导电性能,从而建立起导体的概念。为后续的教学活动——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一铺垫了坚定的基础。我想,正是学生在课堂中所经历的这一次次独特而又丰富的检测体验,引发了对科学学习的喜爱和向往。
亮点之四:选择有结构性的材料,激荡学生思维
良好的实验探究教学效果一方面取决于教师在课堂中的组织、引导和调控等教学行为,另一方面也取决于实验的设计思想是否契合学生的认知发展和心理特征。《导体和绝缘体》一课中所需要的实验材料看上去五花八门,实际上内有玄机。科学课一再强调教师应根据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来精心选择、精心设计探究活动所需要的有结构的材料,借助这些有结构的材料让学生经历科学家式的科学探究过程,少走弯路,从而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获得更多有价值的收获。有些选手试图以量取胜,足足选取了近20种物体让学生一次性进行检测,这种设计方法值得商榷。但也有相当一部分选手在课堂中选择有结构性的实验材料来隐含自己的实验设计意图,这也成为此次“蓝天杯”会课活动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宜兴湖滨学校的丁永祥老师一开始就将人体和水作为被检测的对象让学生进行研究,让学生自己得出人体和水并不能让小灯泡发光,所以它们是绝缘体的科学推断,这和学生头脑中“人体是导体”这一科学概念产生了强烈的认知冲突,从而启发学生自己去寻找合理的解释,展开新一轮的实验探究。丁老师还在各个小组中安放了干湿程度不同的小木棒,通过对实验材料的分时机、分阶段、分层次地呈现,故意设置问题陷阱,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实验材料的正面作用,顺应了学生的思维逻辑,激荡了学生的科学思维。 亮点之五:联系真实生活情境,升华科学价值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的设计与分析,还要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的内容。在科学课上,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就成了学生探究学习的起始环节,这对于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形成积极的学习动机,搭建沟通学生新旧科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桥梁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纵观本次会课活动,几乎每一位参赛选手都意识到了问题情境创设在科学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因此大家在教学设计中想了许多办法,出现了许多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精彩的问题情境。盐城第一小学的王鼎山老师一走进教室就拿出了一台无人机,引起了学生的集体关注,“它的电路出现故障,我们一起来帮它诊断一下”,通过视频放大图学生发现,原来是电路中电源的连接导线被扯断了。王老师马上让学生志愿者上台进行现场维修,故障排除后进行操作,一下子点燃了课堂的活动气氛。淮安天津路小学的花丽老师则通过视频播放的形式,向学生展示了“人在生活中被电触到后,应该如何救援”的生活场景,一方面暗示了人体、水等都是容易导电的物体这一常识,另一方面也顺利地提示了本课的研究课题“探究物体的导电性能”,不失为一种巧妙的导入方法。镇江丁卯小学的聂建国老师则让学生分析生活中常见工具的不同制作材料,如虎钳、螺丝刀等把手部位都采用了塑料橡胶等绝缘性能良好的材料,以避免在剪断、触碰电线的过程中被电击到身体而造成生命危险,电源插座、开关等内部都埋设有金属片,以便把电线中的电引导到各种用电器之中。在用电安全教育方面,各选手也都能够结合熟悉的生活场景进行分析、劝导和教育,让学生体会到科学知识的价值。
作为一次全省性的课堂教学比武竞赛,选手们奉献的每一堂课都各具特色,各有所长,这表明我省在小学科学教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方面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阶段水平,这是一个令人鼓舞的信息。当然,本次评优课活动中也暴露出了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通过研究并解决这些小问题,或许能令我们今后的教学更趋合理,更臻完美。
问题之一:缺乏对课堂细节的深度关注
中央教科所的郁波老师在谈到当前课程改革现状时指出:“课程改革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对教育观念和实践形态进行批判性反思的过程。现阶段,我们需要追求变革的深刻性和精致程度。”这里的精致性,其中之一就是要求老师重视教学细节,细节虽小,却往往关乎教学的成败。特别是小学科学课人文性相对偏弱,科学性更为突出,很容易因为某些教学细节而引发教学失误。本次会课比赛中也出现了一些本该避免的教学失误:如教师本来的意图是让学生戴上手套后无法让微弱电流进入人体手拉手构成的通路圈,但却由于所选择的手套材料问题而并没有产生预期的绝缘效应,教师临场让学生用衣服包住手掌后仍然无法达到切断电路的效果,打乱了原本的教学节奏不说,还使学生一度陷入困惑的情境。另外还有多位教师所准备的检测电路发生故障,反复更换多次后才得以解决,教师自己也一度陷入紧张慌乱。这些细节其实都可以避免,關键还在于教师没有对此加以关注。
问题之二:过度依赖“扫雷式”实验
所谓“扫雷式”实验,是指为了防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遭遇活动障碍、引发不规范操作而不让其进行自主性的探究实验,以此避免进入学习雷区。“扫雷式”实验在科学课中有其必要性,特别是当某些实验活动可能引发身体上的伤害、造成实验器材的破损等情形下,教师应当坚决地将之排除。但本次活动中所涉及的实验均是在安全电压的范围内,且被检测的物体也不可能在检测过程中有所破损,教师完全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性实验。可惜的是,很多参赛选手还是没有放开手脚,教学设计思想和教学实施行为显得较为封闭和保守,没有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性和信任度。教师在学生的实验活动之前的指导过于细致,甚至连检测物品的顺序都进行了规定,学生的“探究活动”变成了在教师“牵引”下的指令式操作,课堂秩序貌似良好,实质上弊端不少。一是挤占了大量的课堂学习时间,出现了很多价值不大的教学边缘行为;二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投入感大打折扣,木偶式的学习身份让他们有些压抑,反而不利于激活课堂氛围;三是不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为问题都被消灭在萌芽状态之前了,学生看似获得了知识,但本质还是一个认知巨婴,没有学会如何自行获取知识。
问题之三:放任对课堂时间的无原则延长
这次评课活动中相当数量的课都出现了拖堂现象,这不由得让人深思:一节课该不该对40分钟的学习时间进行预设呢?若是因为学生的探究热情高涨、产生新的值得研究问题而被拖堂,倒也无可厚非。问题在于相当一部分教师是因为舍不得放弃原有的教学设计而拖堂,最长的接近10分钟,这就显得不够灵活和明智了。对探究时间的预测和把握已经成为科学教学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个因素。老师要非常明确该引导学生向哪个方面探究,该何时介入学生的探究,应该介入多少,哪些指导是必要的,怎样指导才算充分了,这都是事先要充分考虑的。特别是当基本的教学目标都已经完成后,如果的确还有一些教学内容来不及学习,那么就应该考虑在后续的教学中加以实施,而不是无原则地将课堂时间延续下去,要知道学生课间休息的时间才10分钟,如果肆意挤占的话,会直接影响后面参赛选手和学生的教学安排。
亮点之一:对教材的解读到位,目标达成度高
教学目标是一堂课的起点,也是评判课堂教学达成度的基本准绳。对于教师来讲,制订一堂课教学目标的依据有很多,如课程标准內容框架、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发展的可能性等等。“蓝天杯”会课与日常的课堂教学相比,一是准备时间短,二是借班上课的形式对学生的熟悉度有限,这对教师制订贴切的课堂教学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他更多地依赖所指定的课题和教材为主要材料,进行合理化的解读。如东县双甸小学的刘红建老师以简单电路为切入口,先让学生说一说电是怎样在电路中流动的,然后当场剪断其中一根导线,让学生思考哪些方法可以让小灯泡重新亮起来;然后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导线外层和内层所使用的不同材料,以此为例通过实验的方式探究哪些材料像导线的塑料外皮一样不容易导电,哪些材料像导线内部的铜线一样容易导电,最后形成导体和绝缘体的科学概念。正是由于每一位会课教师都能够基于教材制订合理的教学目标,以承前启后的方式展开教学设计,因此每堂课都能够基本保证学生完成对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建构,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较高。
亮点之二:强调科学探究活动,体现学科特点
十多年前科学课刚开设之初,特级教师路培琦在无锡“太湖之春”科学教育研讨会上所执教《摆》一课,引发了全国范围内的震动和反响,其中最大的焦点就在于路老师用了几乎整堂课的时间让学生学会自己调整摆动的快慢,从而知道影响摆的快慢的真正因素。这堂课对于小学科学课教学改革具有深远的影响力,因为它不仅提出了科学课教学究竟应该是重结果还是重过程的理念之辩,同时也突破了以住科学课堂中学生探究活动的时间极限。本次会课活动中学生参与科学探究活动的时间均得到了充分的保证,这也体现了科学课近年来的发展趋势和本身的学科特点。连云港拓汪小学的陈笑笑老师在指导学生检测各种常见物体是否容易导电时,先让学生对实验记录单上的各种物体进行观察,并通过当场在表格中画“勾叉”的方式确认哪些物体容易导电,哪些不容易导电,形成自己的预测;接下来让学生对如何进行科学规范的检测活动进行讨论,形成正确一致的实验要求;最后让学生分组对各种导体和绝缘体材料进行检测和记录,在全班交流和集体评价的基础上达成共识。为了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有价值信息,陈老师还为学生提供了备用电池,以便在有必要的情况下增加电路中的电压,得到更为丰富的实验信息,如铅笔的石墨笔芯在接入多节电池的简单电路中时,才会让小灯泡发出较为明显的亮光。很多会课老师也都通过相类似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利用老师提供的器材进行一次次渐趋合理的设计和一步步地展开思考,经历了一场由浅入深的科学探究之旅,鲜明地体现了科学课程的学科特点。
亮点之三:关注知识建构过程,教学过程流畅
多年的新课程实施已经让老师们理解了科学素养是无法像知识那样直接“塞”给学生的,教师必须组织一个一个的探究性活动让学生从中得以感受、体验并内化。但如何让探究活动具有层次性和逻辑性,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就本次“蓝天杯”会课的课题而言,达成基本的教学目标并不难,难在如何使学生的知识建构过程具有生动性、结构性。考虑到很难用一道界线对导体和绝缘体进行严格的划分,所以绝大多数的会课选手都设计了一个以上的探究实验,让学生理解物体导电能力的认定和检测器的灵敏度是有密切关联的,在不断地产生认知矛盾和需求的过程中逐步建立导体和绝缘体的科学概念。无锡安镇小学的胡素娟老师总共设计了三次检测物体导电能力实验,第一次使用的检测装置为普通的简单电路,能够区别出一般常见的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之间有导电性能差异,第二次使用的是发光二极管检测电路,用它可以检测出铅笔芯、盐水等导体,第三次使用的是人体验电球,它能够将人体、新鲜树叶等学生非常熟悉但常规仪器无法呈现导体效应的材料识别出来。通过三种敏感度依次递进的检测装置,让学生循序渐进地认识到常见金属——石墨、水——人体、大地、新鲜树叶等都具有强弱不同的导电性能,从而建立起导体的概念。为后续的教学活动——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一铺垫了坚定的基础。我想,正是学生在课堂中所经历的这一次次独特而又丰富的检测体验,引发了对科学学习的喜爱和向往。
亮点之四:选择有结构性的材料,激荡学生思维
良好的实验探究教学效果一方面取决于教师在课堂中的组织、引导和调控等教学行为,另一方面也取决于实验的设计思想是否契合学生的认知发展和心理特征。《导体和绝缘体》一课中所需要的实验材料看上去五花八门,实际上内有玄机。科学课一再强调教师应根据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来精心选择、精心设计探究活动所需要的有结构的材料,借助这些有结构的材料让学生经历科学家式的科学探究过程,少走弯路,从而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获得更多有价值的收获。有些选手试图以量取胜,足足选取了近20种物体让学生一次性进行检测,这种设计方法值得商榷。但也有相当一部分选手在课堂中选择有结构性的实验材料来隐含自己的实验设计意图,这也成为此次“蓝天杯”会课活动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宜兴湖滨学校的丁永祥老师一开始就将人体和水作为被检测的对象让学生进行研究,让学生自己得出人体和水并不能让小灯泡发光,所以它们是绝缘体的科学推断,这和学生头脑中“人体是导体”这一科学概念产生了强烈的认知冲突,从而启发学生自己去寻找合理的解释,展开新一轮的实验探究。丁老师还在各个小组中安放了干湿程度不同的小木棒,通过对实验材料的分时机、分阶段、分层次地呈现,故意设置问题陷阱,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实验材料的正面作用,顺应了学生的思维逻辑,激荡了学生的科学思维。 亮点之五:联系真实生活情境,升华科学价值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的设计与分析,还要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的内容。在科学课上,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就成了学生探究学习的起始环节,这对于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形成积极的学习动机,搭建沟通学生新旧科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桥梁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纵观本次会课活动,几乎每一位参赛选手都意识到了问题情境创设在科学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因此大家在教学设计中想了许多办法,出现了许多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精彩的问题情境。盐城第一小学的王鼎山老师一走进教室就拿出了一台无人机,引起了学生的集体关注,“它的电路出现故障,我们一起来帮它诊断一下”,通过视频放大图学生发现,原来是电路中电源的连接导线被扯断了。王老师马上让学生志愿者上台进行现场维修,故障排除后进行操作,一下子点燃了课堂的活动气氛。淮安天津路小学的花丽老师则通过视频播放的形式,向学生展示了“人在生活中被电触到后,应该如何救援”的生活场景,一方面暗示了人体、水等都是容易导电的物体这一常识,另一方面也顺利地提示了本课的研究课题“探究物体的导电性能”,不失为一种巧妙的导入方法。镇江丁卯小学的聂建国老师则让学生分析生活中常见工具的不同制作材料,如虎钳、螺丝刀等把手部位都采用了塑料橡胶等绝缘性能良好的材料,以避免在剪断、触碰电线的过程中被电击到身体而造成生命危险,电源插座、开关等内部都埋设有金属片,以便把电线中的电引导到各种用电器之中。在用电安全教育方面,各选手也都能够结合熟悉的生活场景进行分析、劝导和教育,让学生体会到科学知识的价值。
作为一次全省性的课堂教学比武竞赛,选手们奉献的每一堂课都各具特色,各有所长,这表明我省在小学科学教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方面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阶段水平,这是一个令人鼓舞的信息。当然,本次评优课活动中也暴露出了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通过研究并解决这些小问题,或许能令我们今后的教学更趋合理,更臻完美。
问题之一:缺乏对课堂细节的深度关注
中央教科所的郁波老师在谈到当前课程改革现状时指出:“课程改革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对教育观念和实践形态进行批判性反思的过程。现阶段,我们需要追求变革的深刻性和精致程度。”这里的精致性,其中之一就是要求老师重视教学细节,细节虽小,却往往关乎教学的成败。特别是小学科学课人文性相对偏弱,科学性更为突出,很容易因为某些教学细节而引发教学失误。本次会课比赛中也出现了一些本该避免的教学失误:如教师本来的意图是让学生戴上手套后无法让微弱电流进入人体手拉手构成的通路圈,但却由于所选择的手套材料问题而并没有产生预期的绝缘效应,教师临场让学生用衣服包住手掌后仍然无法达到切断电路的效果,打乱了原本的教学节奏不说,还使学生一度陷入困惑的情境。另外还有多位教师所准备的检测电路发生故障,反复更换多次后才得以解决,教师自己也一度陷入紧张慌乱。这些细节其实都可以避免,關键还在于教师没有对此加以关注。
问题之二:过度依赖“扫雷式”实验
所谓“扫雷式”实验,是指为了防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遭遇活动障碍、引发不规范操作而不让其进行自主性的探究实验,以此避免进入学习雷区。“扫雷式”实验在科学课中有其必要性,特别是当某些实验活动可能引发身体上的伤害、造成实验器材的破损等情形下,教师应当坚决地将之排除。但本次活动中所涉及的实验均是在安全电压的范围内,且被检测的物体也不可能在检测过程中有所破损,教师完全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性实验。可惜的是,很多参赛选手还是没有放开手脚,教学设计思想和教学实施行为显得较为封闭和保守,没有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性和信任度。教师在学生的实验活动之前的指导过于细致,甚至连检测物品的顺序都进行了规定,学生的“探究活动”变成了在教师“牵引”下的指令式操作,课堂秩序貌似良好,实质上弊端不少。一是挤占了大量的课堂学习时间,出现了很多价值不大的教学边缘行为;二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投入感大打折扣,木偶式的学习身份让他们有些压抑,反而不利于激活课堂氛围;三是不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为问题都被消灭在萌芽状态之前了,学生看似获得了知识,但本质还是一个认知巨婴,没有学会如何自行获取知识。
问题之三:放任对课堂时间的无原则延长
这次评课活动中相当数量的课都出现了拖堂现象,这不由得让人深思:一节课该不该对40分钟的学习时间进行预设呢?若是因为学生的探究热情高涨、产生新的值得研究问题而被拖堂,倒也无可厚非。问题在于相当一部分教师是因为舍不得放弃原有的教学设计而拖堂,最长的接近10分钟,这就显得不够灵活和明智了。对探究时间的预测和把握已经成为科学教学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个因素。老师要非常明确该引导学生向哪个方面探究,该何时介入学生的探究,应该介入多少,哪些指导是必要的,怎样指导才算充分了,这都是事先要充分考虑的。特别是当基本的教学目标都已经完成后,如果的确还有一些教学内容来不及学习,那么就应该考虑在后续的教学中加以实施,而不是无原则地将课堂时间延续下去,要知道学生课间休息的时间才10分钟,如果肆意挤占的话,会直接影响后面参赛选手和学生的教学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