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的“物我同化”与意境的影响

来源 :博览群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禅宗提倡心性本净,佛性本有,认为“于自性中,万法皆见”、“顿悟真如,直达性天”的思想,注重返璞归真,主观体验,穿透表象,静观内蕴,与时创新,而工笔花鸟画也正是注重禅意天成和灵感的表现。意境是在主观意志世界和客观世界相互渗透中得以表现。画家在创作时,为表现意境,往往将主观意志参透到所要表现的客观事物中,禅宗认为,要理解某个事物的内涵,就必须变成那个事物,,使自己的意识同那个事物协调起来,然后形成无需理性深思便产生理解的心态。这样,主客观才能统一起来达到禅的境界。在绘画过程中,这种物我不分的状况也常常出现。
  关键词:意境;禅意;虚实;思想
  一、“物我同化”在意境中的表现形式
  1.墨意
  墨意在工笔画中甘愿做垫底衬色,就是因为禅宗里说的禅意天成,发挥它的有效性及其弱化它的有限性,“墨者,高低晕淡,品物深浅,文采自然。”清代画家恽南田在观洁庵高士唐先生画时所说[1]:“谛视斯境,一草一木,一丘一壑,皆洁庵灵想所独辟,总非人间所有。其意象在六合之表,荣落在四时之外。”笔墨二字相对相济,明代莫世龙《画说》[2]中有“古人云有笔有墨,笔墨二字人多不晓?画岂无笔墨哉”之说。中国画笔墨的表现形式,是情谊的寄托所在,所以笔墨的绘画与情谊互为表里,达到物我同化的过程,
  2.留白
  “留白”是表现意境常用的方法,意境中有实境和虚境。实体形象为实境,空白为虚境。飞白即墨不到的无形之外。绘画中要虚境不虚,空白不空。留白与着墨相对,两者相互依,赖相得益彰。没有留白便不能显现出墨处的美妙。
  八大山人是曹洞宗人,置身于佛门有四十年的历史,即使晚年离开佛门,思想仍在禅道中。行鸟道,作为曹洞宗的立宗理论,对八大深有影响。八大花鸟画的独特表现形式,其造型特点是境界的追求。佛家的“无常”观对八大有深刻的影响。性空,是把握八大绘画的重要道路,现藏于上海博物馆的《莲房小鸟》图轴,是一幅太虚片云式的作品,在这幅图中山人将一只似落非落的鸟,闪烁着欲动欲止的翅膀,睁幽幽难测的眼睛,独脚“似立”于若有若无的莲心之上。八大在《河上花》中说:“实相无相一粒莲花子,嗟叹世界莲花里。”佛教以莲花比喻人的根性,象征实相世界,强调一切众生都有佛性。虽然留出了大量的空白,但是却恰到好处的体现了留白的意义。留白的关键在于心灵的空,使得画面呈现出空灵静谧的无言之美。画的意境是空,是远,是无形之大象。中国绘画的留白是布局的规则,画家可以在“留白”的过程中使自己的“经营”与造美能力得到自由的发挥。所谓有无相生、计白当黑、意到笔不到,悟透这些,留白才会留的自觉,留的有章法,有生命感,从而给人以深远的意境。[3]
  3.诗情画意
  诗和画是密切结合的,山水诗人大半同时是山水画家,这是王维开创的,苏轼曾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王维喜欢创造静谧的意境,以动反衬静。王维最早将禅宗的思想观点和禅宗的意境学说融合到山水画中,并运用禅宗的澄心关照的审美态度进行创作使他的画具有意境,画境,诗境融合为一体的艺术观点。禅宗既主张不脱离生活实际体悟自然,又反对以“空”对“空”的修炼方式。这种既入世又出世的超然态度,正是王维的口味。王维仕途受挫折,对现实政治的黑暗感到失望。一方面无心仕途,不愿与李林甫随波逐流同流合污,另一方面他又不能离开安逸舒适的条件过清贫的生活,这种矛盾的思想使得他在禅宗那里找到慰藉。他借取禅宗的不脱离“有”言、“无”言的理论,力求心地安静,去尘欲,又不脱离官场,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王维把参禅领悟的意境引入诗画,使诗画风格发生了重大变化。王维主要画山水画,表现的多是山水中的诗意意境,他画的雪景、栈道、捕鱼、雪渡等景物,也都充满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物我两忘”的境界。使得诗画融合,诗情画意。但我觉得画画都是相通的,同樣工笔花鸟画也是如此,实质上是一样的。
  佛家认为大自然的水流花开、鸟飞叶落,与其追求的那种淡泊静谧的心境与“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的瞬间永恒是合拍的,所有佛家对大自然也倍加青睐。画家对禅的自然领会,使得他们对自然花草鸟鱼抒写时做到了情与景融合,意与象偕同,追求物我两忘的境界,使得绘画诗情画意。工笔花鸟画讲究诗意,画意,它把对象人格化,成为可视的情感形态。这种情感形态让人产生诗情画意,让欣赏者产生共鸣。
  二、意境中追求“物我同化”的禅宗审美思想
  意境是在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相互渗透中得以表现。画家在创作中,为表现意境,往往将主观意志渗透到客观表现中去,禅宗认为,要理解某一事物的内涵,就必须变成那个事物,使得自己的意识同那个事物协调起来,然后形成无需理性的深思心态,这样就达到禅宗的境界,在绘画中,这种物我不分就出现了。
  禅境之妙在于似著境又离境的不离不即之中,禅境是含蓄的、朦胧的、不可言喻的,禅境的奥妙,深深影响工笔花鸟的审美情趣。在绘画上,把表现含蓄、朦胧、淡泊、幽远、空灵的意境视为理想境界。为了表现绘画中的理想境界,在艺术形象处理上,注重意象的表现,以:“不似之似”为真似。不去追自然形象的立体感,透视感和光泽变化,而把“意”提到首位。所谓“意”,指客观事物的神,也包括主观事物的神。要求把画家的主观情怀与物象的神结合归一,产生奇妙的意趣。形与神的关系问题,东晋时代的顾恺之早有定论,他提出[4]“一形写神”的审美主张。顾恺之之后,谢赫在“六法论”[5]中,又提出了“气韵生动”论,这是对顾恺之“传神论”的具体化。在禅的妙境的影响下,画者在表现神似上更进了一步。倪瓒的“不求形似”,石涛的“不似之似似之”都强调了神对意境的作用。
  禅宗的强调“心”的作用。《坛经》说:“故知万法尽在自心,何不从自心中顿见真如本性?”佛法自心来,艺术创造也离不开自己的心灵,也就是思想的主张,美的法则就是心的法则,优秀的作品,具有意境的艺术创作,不是对生活的简单摹写和反映,而是艺术家与客体之间关系的一种心理形态。[6]
  参考文献:
  [1]杨臣彬.恽南田观洁庵高士唐先生画[M].吉林:吉林美术出版社,1996.
  [2]莫世龙.画说[M].北京:北京美术出版社,1990.
  [3]朱良志.八大山人研究[J].期刊资料,2012(3):46-62.
  [4]顾恺之.传神论[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
  [5]谢赫.六法论[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76.
  [6]葛路.中国绘画美学范畴[M].广西:广西漓江出版社,1989.
其他文献
“学生是英语学习的主体,无论是教学还是评价都应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发展为出发点。”“英语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要让初中英语教学效果有效高效,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变消极被动的学习为积极主动的学习。那么,教师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促进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呢?  一、
期刊
摘 要:一堂课,一段旅程,几番思索,满腔情怀!语文课堂是续写春秋的大舞台,是思想与艺术高度融合的一方净土!教师的“说”与学生的“做”共同书写了课堂的情怀。通过“说”与“做”,我们可以尽情挥洒人生的风霜雨雪,可以坦然享受生命的阴晴圆缺!  关键词:说与做;语文课堂;艺术  一节完美的语文课,既要有科学的设计环节,也要有巧妙的“说”“做”过程。这就需要做到技术与艺术的双重结合,理念与行动的有机配合。 
期刊
摘 要:中等职业教育培养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初级技术人才,加强中职生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培养他们的现代人文精神,引导他们学会做人,包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人格等方面问题。文章就着重对中职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其解决途径,从而能够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提高自身修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关键词:中职教育;语
期刊
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里清楚地指出:动手实践和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们学习的主要方法,学生的学习活动不能单单的依靠记忆与模仿。我们以前的课堂教学中,主要以教材为中心,以老教师的思路为本,课堂气氛死气沉沉的,学生们的学习方式十分单一。但学生们就像一张白纸,他们有自由的思维,也不应该被束缚,自主独立的学习才是创造性学习。为了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独自获取知识,实现学生们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我把自己的一
期刊
摘 要:当前高校如何提高高校教学质量、规范教学管理环节是新形势下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笔者对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实际现状问题进行了阐述,提出了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一些建议,以此提高高校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校;教学管理工作;对策  科学发展观是现阶段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战略指导思想。它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坚持科
期刊
摘 要:校企合作,顾名思义是学校与企业建立的一种合作模式,是目前解决学生就业的重要途径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交通事业的迅猛发展为交通行业的学生带来的极大的就业空间,使其就业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就目前来看,交通行业高职学生的就业仍存在着一些问题。通过校企合作是否可以解决交通行业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是本文将要探讨的主题。  关键词:校企合作;交通行业;就业  一、概述  我国高等教育随高校扩招比例
期刊
墨子思想核心为“兼爱”、“非攻”、“尚贤”、“尚同”等,“尚同”思想从天下一体角度出发,创建一个理想和谐的人类社会组织形式。这是一个由天、天子、三公、国君、正长、天下百姓组成的完善严密的社会体系,其中最根本的出发点和依据是天,从天而下形成一个严格的等级制度。在《尚同》三篇中,墨子以社会现实和“天志”为基础,描述了“尚同”的必要性、合理性、可行性和现实作用,对以“天志”为总原则的社会制度进行了详细的
期刊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崇拜泰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在汉族传统文化中,泰山一直有“五岳独尊”的美誉。泰山,又名岱山、岱宗、岱岳、东岳、泰岳。远古时始称火山、太山,“大”在甲骨文与金文中均见其形,读音为“太”。且“太山”意为“大山”,先秦古文中,“大”、“太”通用。“泰山”之称最早见于《诗经》。“泰”意为极大、通畅、安宁。《易.说卦》“履而泰,然后安”。“泰”字就有原来的高大、通畅之意引申为,
期刊
摘 要:合唱艺术是具有参与性强、互动性好,受众广泛的特点,是人们喜爱的文化生活方式。对促进社会和谐具有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使业余合唱团成员树立信心,掌握合唱艺术要求,提高合唱艺术水平,是我们从事群众文化普及工作人的一项重要工作。笔者通过亲身的实践活动,获得了一些收获。  关键词:业余;合唱团成员;歌唱;自信心;树立  合唱艺术是具有参与性强、互动性好,受众广泛的特点,是人们喜爱的文化生活方式,对促
期刊
《老子》分为《道经》和《德经》两部分,下面分别从这两部分讨论“小国寡民”的道与德。  一、小国寡民之合于道  《老子》第八十章中所描繪的理想社会都是老子整个道与德思想的结晶,是思想汇总后的现实性描述。“小国寡民”,《老子》第十六章说:“至虚极,守静笃”,也就是说,尽可能地淡化自己的功利之心,保持清净无为而听任万物行于自然。“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万物并作,我因此观察到循环往复的规律。人类社会的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