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煤矿安全管理工作是煤矿业的重中之重,它对煤矿业的发展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本文论述了煤矿安全管理问题及其对策。
关键词:煤矿安全管理;问题;对策
为了保证煤矿安全高效生产,降低安全生产事故率,煤矿企业在日常生产过程中应加大安全管理力度,对煤矿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对策措施,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有力保障。
一、煤矿安全管理的定义及基本要素
1、定义。煤矿安全是指对煤矿生产过程中安全工作的管理,是管理层对企业安全工作进行计划、指挥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动,是指对煤矿生产过程中安全工作的管理,能促进企业提高生产效率,保证煤矿企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借以保护职工的安全和健康。因此,煤矿安全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才能实现。这就要求在组织生产建设的过程中,对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要及时进行预测预报、早期发现、分析评价、采取措施、综合防范,以达到消除隐患、控制事故、实现安全生产的目的。
2、基本要素。煤矿安全管理的基本要素包括人、机、法、环等四方面。其中,“人”是指煤矿生产相关的所有人员,包括一线员工、间接单位员工、基层管理队伍、中层管理人员及高层管理人员等,可以说人的因素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决定性因素。“机”即煤矿生产中涉及的各类电气设备、机械设备、劳动工具及劳保用品等,煤矿生产设备正常、稳定地运行是保证煤矿安全、稳定生产的基本要素。“环”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煤矿企业所处的地域环境、自然环境等,另一方面是指煤矿企业的井下作业条件,包括煤矿企业所处地域的地质条件、水、火、瓦斯等自然环境、监测监控系统的完善性、安全救援及紧急避险系统的有效性等。“法”主要指制度的落实及执行,每個国家针对煤矿企业均制定了严格的安全规章制度、操作准则及规范等,只有保证落实、执行相关的法律法规,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企业内部的安全生产管理办法,才能进一步保证企业生产的安全性。
二、煤矿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煤矿安全管理不规范。煤矿安全管理的不规范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没有建立正规的管理体系,部分煤炭企业没有设置煤矿安全管理的承担部门。二是没有建立明确的管理奖惩制度,目前煤矿安全管理工作还是采用以“罚”立威的政策对企业员工进行约束,这种方式极大地降低了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最终影响到煤矿的安全生产。
2、责任意识不强。对于煤矿事故发生率的高低来说,安全意识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但就我国目前的一些煤矿企业的发展来说,过分追求产量,企业管理人员主体责任意识没有落实到位,责任意识相对淡化,且一些管理者也不重视对安全生产及安全管理等方面的投入,同时还过分依赖政府监管,有些煤矿企业为应付政府相关部门的检查,还存在弄虚作假的情况,且没有形成规范化的管理手段,这些因素都给煤矿企业的正常运行与持续发展带来了不良的影响。
3、技术人员缺失,违法乱纪现象严重。煤矿安全事故频频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技术管理人才缺失,一些技术能力强、有经验的技术人员流失,导致煤矿安全管理工作无法正常运行。工作人员开采前不绘制煤矿开采平面图和通风系统图,不熟悉地下环境及开采条件,不制定煤矿开采的详细计划,不严格管理煤矿开采工作中的行为操作,这些行为都提高了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另外,一些煤矿矿主盲目追求高利益,违法生产,无视矿工安全,安全管理设施不健全甚至没有,导致我国煤矿产业违法乱纪现象极为严重。
4、安全管理观念落后。对我国煤矿企业而言,“安全第一”的口号喊得响亮,但在实际的煤矿生产过程中,传统的“重生产,轻安全”观念仍根深蒂固,企业管理者并没有意识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常将安全管理抛诸脑后,观念影响行为,在安全管理观念落后的背景下,安全管理措施的落实严重不足,安全管理滞后性十分严重,在安全事故发生后,企业一方面抢救伤亡人员,一方面进行隐患整改,这种管理模式看似及时有效,实则被动消极,在出现人员伤亡后再进行整改属于“亡羊补牢”,同时这也是对煤矿生产职工的不负责任,不注重煤矿生产职工的生命安全。安全管理观念的落后使安全管理措施缺乏超前性,难以实现对危险的预防,不符合安全管理的核心。
三、提升煤矿安全管理水平的对策
1、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增强安全意识。“先安全后生产,不安全不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往往是在生产一线企业员工的伤亡,因此安全意识的养成靠的不仅是员工工作中的习惯,更多的是安全教育的培训开展。安全培训工作开展的过程,应保证培训的内容全面,根据国家下达的安全生产方案,结合自身企业的生产模式,明确所有与员工的职责、义务,通过安全培训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安全理念,帮助员工理解工作方式,熟练操作流程,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2、不断完善煤矿安全自主管理制度。不断完善煤矿安全自主管理制度,要求管理者转变工作方式,营造自主安全管理与自我约束的正向环境,实现安全管理的自主化转变。1)将责任落实与责任监督相结合。针对矿井下不同生产内容与工作位置进行安全责任划分,将井下生产每个环节及每个施工点的安全责任指定到特定职工,同时选定事故责任总负责人,专门负责安全隐患排查;2)加强安全管理领导队伍素质建设,对监督管理队伍进行定期生产实践培训及安全管理技能培训,将安全管理工作进行量化评估以作为考核标准。
3、依靠先进的信息服务技术进行安全管理。随着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信息化、数字化越来越普遍。安全管理工作也要引进先进的信息服务技术,煤矿工作将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煤矿企业要引进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安全生产工作基础性研究及应用性研究,利用煤矿科研机构并安排煤矿的安全管理人员进行科学技术研究,利用科研机构的优越性,结合煤矿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安全事故预防工作的研究,并通过研究解决煤矿企业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建立信息服务技术体系,为煤矿瓦斯监测监控、采煤操作及支护方法等进行联网服务。
4、督促并认真落实煤矿安全生产责任制。督促并认真落实煤矿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个人责任管理,提高煤矿人员的安全意识和专业施工技能,同时加快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做好质量监督工作,切实保护矿工的生命安全,预防重大事故的发生,推进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发展的同时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共同进步。
5、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创造“安全文化”氛围。创造“安全文化”氛围,首先需明确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的目标,这也是煤矿安全文化最终发展目标,更是减少煤炭安全事故发生的保障。但需注意的是,将人们牢固树立安全观作为建设煤矿安全文化的目标。其次要建立煤矿安全文化的运行机制,开展多种形式的煤炭安全文化宣传工作,让人们能全面了解安全文化的内容、目标和原则,进一步推动安全文化建设,发挥安全文化的重要作用。此外,还需制订科学合理的安全文化建设规划和煤炭安全管理模式,实现安全文化建设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
四、结语
安全生产是我国生产深入人心的理念,安全生产事故是导致企业、国家蒙受经济损失的重要因素,因此安全管理尤为必要,也是保证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尤其在煤矿生产企业,其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较多,一旦出现事故,将会酿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只有在煤矿生产企业中深刻执行安全生产管理要求,才能保障煤矿生产的安全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孙和义.煤矿安全管理问题研究及对策[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07).
(作者单位:新疆煤炭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关键词:煤矿安全管理;问题;对策
为了保证煤矿安全高效生产,降低安全生产事故率,煤矿企业在日常生产过程中应加大安全管理力度,对煤矿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对策措施,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有力保障。
一、煤矿安全管理的定义及基本要素
1、定义。煤矿安全是指对煤矿生产过程中安全工作的管理,是管理层对企业安全工作进行计划、指挥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动,是指对煤矿生产过程中安全工作的管理,能促进企业提高生产效率,保证煤矿企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借以保护职工的安全和健康。因此,煤矿安全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才能实现。这就要求在组织生产建设的过程中,对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要及时进行预测预报、早期发现、分析评价、采取措施、综合防范,以达到消除隐患、控制事故、实现安全生产的目的。
2、基本要素。煤矿安全管理的基本要素包括人、机、法、环等四方面。其中,“人”是指煤矿生产相关的所有人员,包括一线员工、间接单位员工、基层管理队伍、中层管理人员及高层管理人员等,可以说人的因素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决定性因素。“机”即煤矿生产中涉及的各类电气设备、机械设备、劳动工具及劳保用品等,煤矿生产设备正常、稳定地运行是保证煤矿安全、稳定生产的基本要素。“环”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煤矿企业所处的地域环境、自然环境等,另一方面是指煤矿企业的井下作业条件,包括煤矿企业所处地域的地质条件、水、火、瓦斯等自然环境、监测监控系统的完善性、安全救援及紧急避险系统的有效性等。“法”主要指制度的落实及执行,每個国家针对煤矿企业均制定了严格的安全规章制度、操作准则及规范等,只有保证落实、执行相关的法律法规,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企业内部的安全生产管理办法,才能进一步保证企业生产的安全性。
二、煤矿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煤矿安全管理不规范。煤矿安全管理的不规范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没有建立正规的管理体系,部分煤炭企业没有设置煤矿安全管理的承担部门。二是没有建立明确的管理奖惩制度,目前煤矿安全管理工作还是采用以“罚”立威的政策对企业员工进行约束,这种方式极大地降低了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最终影响到煤矿的安全生产。
2、责任意识不强。对于煤矿事故发生率的高低来说,安全意识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但就我国目前的一些煤矿企业的发展来说,过分追求产量,企业管理人员主体责任意识没有落实到位,责任意识相对淡化,且一些管理者也不重视对安全生产及安全管理等方面的投入,同时还过分依赖政府监管,有些煤矿企业为应付政府相关部门的检查,还存在弄虚作假的情况,且没有形成规范化的管理手段,这些因素都给煤矿企业的正常运行与持续发展带来了不良的影响。
3、技术人员缺失,违法乱纪现象严重。煤矿安全事故频频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技术管理人才缺失,一些技术能力强、有经验的技术人员流失,导致煤矿安全管理工作无法正常运行。工作人员开采前不绘制煤矿开采平面图和通风系统图,不熟悉地下环境及开采条件,不制定煤矿开采的详细计划,不严格管理煤矿开采工作中的行为操作,这些行为都提高了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另外,一些煤矿矿主盲目追求高利益,违法生产,无视矿工安全,安全管理设施不健全甚至没有,导致我国煤矿产业违法乱纪现象极为严重。
4、安全管理观念落后。对我国煤矿企业而言,“安全第一”的口号喊得响亮,但在实际的煤矿生产过程中,传统的“重生产,轻安全”观念仍根深蒂固,企业管理者并没有意识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常将安全管理抛诸脑后,观念影响行为,在安全管理观念落后的背景下,安全管理措施的落实严重不足,安全管理滞后性十分严重,在安全事故发生后,企业一方面抢救伤亡人员,一方面进行隐患整改,这种管理模式看似及时有效,实则被动消极,在出现人员伤亡后再进行整改属于“亡羊补牢”,同时这也是对煤矿生产职工的不负责任,不注重煤矿生产职工的生命安全。安全管理观念的落后使安全管理措施缺乏超前性,难以实现对危险的预防,不符合安全管理的核心。
三、提升煤矿安全管理水平的对策
1、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增强安全意识。“先安全后生产,不安全不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往往是在生产一线企业员工的伤亡,因此安全意识的养成靠的不仅是员工工作中的习惯,更多的是安全教育的培训开展。安全培训工作开展的过程,应保证培训的内容全面,根据国家下达的安全生产方案,结合自身企业的生产模式,明确所有与员工的职责、义务,通过安全培训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安全理念,帮助员工理解工作方式,熟练操作流程,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2、不断完善煤矿安全自主管理制度。不断完善煤矿安全自主管理制度,要求管理者转变工作方式,营造自主安全管理与自我约束的正向环境,实现安全管理的自主化转变。1)将责任落实与责任监督相结合。针对矿井下不同生产内容与工作位置进行安全责任划分,将井下生产每个环节及每个施工点的安全责任指定到特定职工,同时选定事故责任总负责人,专门负责安全隐患排查;2)加强安全管理领导队伍素质建设,对监督管理队伍进行定期生产实践培训及安全管理技能培训,将安全管理工作进行量化评估以作为考核标准。
3、依靠先进的信息服务技术进行安全管理。随着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信息化、数字化越来越普遍。安全管理工作也要引进先进的信息服务技术,煤矿工作将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煤矿企业要引进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安全生产工作基础性研究及应用性研究,利用煤矿科研机构并安排煤矿的安全管理人员进行科学技术研究,利用科研机构的优越性,结合煤矿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安全事故预防工作的研究,并通过研究解决煤矿企业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建立信息服务技术体系,为煤矿瓦斯监测监控、采煤操作及支护方法等进行联网服务。
4、督促并认真落实煤矿安全生产责任制。督促并认真落实煤矿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个人责任管理,提高煤矿人员的安全意识和专业施工技能,同时加快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做好质量监督工作,切实保护矿工的生命安全,预防重大事故的发生,推进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发展的同时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共同进步。
5、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创造“安全文化”氛围。创造“安全文化”氛围,首先需明确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的目标,这也是煤矿安全文化最终发展目标,更是减少煤炭安全事故发生的保障。但需注意的是,将人们牢固树立安全观作为建设煤矿安全文化的目标。其次要建立煤矿安全文化的运行机制,开展多种形式的煤炭安全文化宣传工作,让人们能全面了解安全文化的内容、目标和原则,进一步推动安全文化建设,发挥安全文化的重要作用。此外,还需制订科学合理的安全文化建设规划和煤炭安全管理模式,实现安全文化建设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
四、结语
安全生产是我国生产深入人心的理念,安全生产事故是导致企业、国家蒙受经济损失的重要因素,因此安全管理尤为必要,也是保证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尤其在煤矿生产企业,其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较多,一旦出现事故,将会酿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只有在煤矿生产企业中深刻执行安全生产管理要求,才能保障煤矿生产的安全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孙和义.煤矿安全管理问题研究及对策[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07).
(作者单位:新疆煤炭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