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对于高中地理的教学要求,主要侧重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地理素养,也就是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对日常生活中的相关地理问题、地理现象进行分析和解决。该能力不仅体现为学生能科学地解释地理现象,而且能通过地理知识体系指导今后的生产、生活实践。不难看出,唯有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主体性,才能达到新课标的要求。
具体而言,学习主体性不仅含有主动性的意味,还包含自主探究意识的形成。若要实现这二者的共生,则需充分发挥地理实验的教学功能。地理实验形式包括:课内模型演示、计算机模拟演示,课外实地考察,等等。基于校本课程建设要求,地理教师应结合本校教学资源,着重在自己制作相关教具,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及课外实地考察上下工夫。与此同时,涉及不同区域(城区、农村)的高中地理教学,还应在与课堂知识相契合的前提下,突出本区域的地理实验教学特质。
一、地理实验的特点
“地理实验教学”实则是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一种手段,在充分挖掘它的功能优势之前,还需进一步理解它的特点,以此作为教学应用的切入点。
(一)探究性
探究性的本质在于:通过在地理教学中引入问题,使学生围绕问题开展自主性的研究活动;并在学生问题意识的驱动下,找到问题的解决或解释途径。以“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内容为例,这便为不同区域的高中地理教学建立了“地理实验素材”。城区高中地理教师可以布置:实地考察城区工业园区的布局,并给出这样布局的理由;农村地理教师可以布置:实地考察生活地周围的植被覆盖状况,并给出定性评价。这样,学生在问题意识的驱动下,有目的地开展地理实验活动。
(二)现实性
现实性可以理解为“植根性”,体现为学生将地理知识应用于特定的地理空间范围内,这个空间范围受制于学生的生活环境。不难理解,新课标所规定的与学生生活相联系的课程讲授要求,决定了地理实验素材往往可以就地取材,包括:模型演示、多媒体视频、图片播放及实地考察,都具有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特点。
二、地理实验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意义
对于地理实验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意义,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理解:(1)课程教学方面;(2)学生素养方面。二者构成了新课标对高中地理教学的内在要求。
(一)对课程教学的意义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应试教育的痕迹还将长期存在。在此教育大环境下,尽可能地促使高中地理教育与新课标的结合,需依赖于地理实验教学的开展。地理实验教学以其生动性、具体性、可感受性等诸多优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一“兴趣”又驱使着学生主动完善自身的课堂知识结构。
(二)对学生素养的意义
学生素养方面主要是指“人文素养”,而这一素养的形成不仅源于学生的自身修养,还根源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体验。在地理实验内容设计上,教师本着就地取材的观念,使学生置身于感受所在地自然地理环境的人文特质之中,从而印象更加深刻。在针对“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地理实验中,学生建立起与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关联性。在此关联性的驱动下,引起共鸣,增加了学生对本地区的了解,进而培养学生人文精神。
三、地理实验在地理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开展
(一)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动画演示地球公转示意图
随着多媒体教学的普及,利用电脑进行模拟越来越重要,尤其是针对一些空间较大且难以观察抽象的现象或过程则可以在计算机上直观地模拟演示出来,这样有助于他们把握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空间结构和空间联系。例如《高中地理》必修1有关“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这一节,内容比较宏观和抽象,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空间思维能力,单单通过文字表述,学生很难理解地球公转造成昼夜长短的变化过程。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我运用电脑多媒体演示了“地球公转”动画,学生通过观摩,理解了地球公转过程中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
(二)联系实际天气情况解释冷锋对天气的影响
因为天气在地球的各个地方都有其特殊性,且新课改提出让学生多学习家乡地理,所以在讲解这个内容时,可以大胆地加入本地的天气变化解释常见的天气系统。在学习“天气系统”这节内容时,我通过天气预报得知将有一股冷空气南下影响本市,于是让三组学生分别记录周三、周五和周日三天的气温与天气状况。在讲解冷锋对天气的影响的时候,我让学生们分别展示了他们自己记录的相关天气状况。结合此次的冷空气南下,形象地解释了冷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变化状况及给我市带来的影响。通过师生的共同参与,学生很容易地就理解冷锋的有关知识。
(三)利用自制教具解释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季风气候形成的重要原因。海洋和陆地的热力性质是不同的,这种差异导致二者冬季和夏季增温和冷却的速度不同,使原先呈带状分布的气压带被分割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通过实验的演示,学生更好地理解了东亚季风形成过程中有关“海陆热力性质”的影响和作用。该实验演示如下:
实验器材:2个玻璃杯和温度计,沙石和清水等。
实验原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二者昼夜温度的差异。
实验步骤:①将沙石和清水分别放入两个玻璃杯,并各自插上温度计;②将玻璃杯放置在阳光下,过几个小时后观察并记录两个玻璃杯的温度。放沙石的玻璃杯大约为30℃,放清水的玻璃杯大约20℃;③夜间将玻璃杯放置在室外,清晨时观察并记录两个玻璃杯的温度。放沙石的玻璃杯大约为15℃,放清水的玻璃杯大约17℃。
实验结论:沙石和清水的热力性质差异,导致白天沙石的温度高于清水,夜间清水的温度高于沙石。
四、结语
基于校本课程建设要求,教师应结合本校的教学资源,在多媒体辅助教学和课外实地考察上下工夫。与此同时,涉及不同区域(城区、农村)的高中地理教学,还应在与课堂知识相契合的前提下,突出本区域的地理实验教学特质。
具体而言,学习主体性不仅含有主动性的意味,还包含自主探究意识的形成。若要实现这二者的共生,则需充分发挥地理实验的教学功能。地理实验形式包括:课内模型演示、计算机模拟演示,课外实地考察,等等。基于校本课程建设要求,地理教师应结合本校教学资源,着重在自己制作相关教具,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及课外实地考察上下工夫。与此同时,涉及不同区域(城区、农村)的高中地理教学,还应在与课堂知识相契合的前提下,突出本区域的地理实验教学特质。
一、地理实验的特点
“地理实验教学”实则是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一种手段,在充分挖掘它的功能优势之前,还需进一步理解它的特点,以此作为教学应用的切入点。
(一)探究性
探究性的本质在于:通过在地理教学中引入问题,使学生围绕问题开展自主性的研究活动;并在学生问题意识的驱动下,找到问题的解决或解释途径。以“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内容为例,这便为不同区域的高中地理教学建立了“地理实验素材”。城区高中地理教师可以布置:实地考察城区工业园区的布局,并给出这样布局的理由;农村地理教师可以布置:实地考察生活地周围的植被覆盖状况,并给出定性评价。这样,学生在问题意识的驱动下,有目的地开展地理实验活动。
(二)现实性
现实性可以理解为“植根性”,体现为学生将地理知识应用于特定的地理空间范围内,这个空间范围受制于学生的生活环境。不难理解,新课标所规定的与学生生活相联系的课程讲授要求,决定了地理实验素材往往可以就地取材,包括:模型演示、多媒体视频、图片播放及实地考察,都具有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特点。
二、地理实验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意义
对于地理实验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意义,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理解:(1)课程教学方面;(2)学生素养方面。二者构成了新课标对高中地理教学的内在要求。
(一)对课程教学的意义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应试教育的痕迹还将长期存在。在此教育大环境下,尽可能地促使高中地理教育与新课标的结合,需依赖于地理实验教学的开展。地理实验教学以其生动性、具体性、可感受性等诸多优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一“兴趣”又驱使着学生主动完善自身的课堂知识结构。
(二)对学生素养的意义
学生素养方面主要是指“人文素养”,而这一素养的形成不仅源于学生的自身修养,还根源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体验。在地理实验内容设计上,教师本着就地取材的观念,使学生置身于感受所在地自然地理环境的人文特质之中,从而印象更加深刻。在针对“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地理实验中,学生建立起与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关联性。在此关联性的驱动下,引起共鸣,增加了学生对本地区的了解,进而培养学生人文精神。
三、地理实验在地理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开展
(一)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动画演示地球公转示意图
随着多媒体教学的普及,利用电脑进行模拟越来越重要,尤其是针对一些空间较大且难以观察抽象的现象或过程则可以在计算机上直观地模拟演示出来,这样有助于他们把握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空间结构和空间联系。例如《高中地理》必修1有关“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这一节,内容比较宏观和抽象,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空间思维能力,单单通过文字表述,学生很难理解地球公转造成昼夜长短的变化过程。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我运用电脑多媒体演示了“地球公转”动画,学生通过观摩,理解了地球公转过程中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
(二)联系实际天气情况解释冷锋对天气的影响
因为天气在地球的各个地方都有其特殊性,且新课改提出让学生多学习家乡地理,所以在讲解这个内容时,可以大胆地加入本地的天气变化解释常见的天气系统。在学习“天气系统”这节内容时,我通过天气预报得知将有一股冷空气南下影响本市,于是让三组学生分别记录周三、周五和周日三天的气温与天气状况。在讲解冷锋对天气的影响的时候,我让学生们分别展示了他们自己记录的相关天气状况。结合此次的冷空气南下,形象地解释了冷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变化状况及给我市带来的影响。通过师生的共同参与,学生很容易地就理解冷锋的有关知识。
(三)利用自制教具解释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季风气候形成的重要原因。海洋和陆地的热力性质是不同的,这种差异导致二者冬季和夏季增温和冷却的速度不同,使原先呈带状分布的气压带被分割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通过实验的演示,学生更好地理解了东亚季风形成过程中有关“海陆热力性质”的影响和作用。该实验演示如下:
实验器材:2个玻璃杯和温度计,沙石和清水等。
实验原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二者昼夜温度的差异。
实验步骤:①将沙石和清水分别放入两个玻璃杯,并各自插上温度计;②将玻璃杯放置在阳光下,过几个小时后观察并记录两个玻璃杯的温度。放沙石的玻璃杯大约为30℃,放清水的玻璃杯大约20℃;③夜间将玻璃杯放置在室外,清晨时观察并记录两个玻璃杯的温度。放沙石的玻璃杯大约为15℃,放清水的玻璃杯大约17℃。
实验结论:沙石和清水的热力性质差异,导致白天沙石的温度高于清水,夜间清水的温度高于沙石。
四、结语
基于校本课程建设要求,教师应结合本校的教学资源,在多媒体辅助教学和课外实地考察上下工夫。与此同时,涉及不同区域(城区、农村)的高中地理教学,还应在与课堂知识相契合的前提下,突出本区域的地理实验教学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