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教学中常有“一听就懂,一解题就错”的学生,为使他们走出误区,教者应从实际出发,引导学生方面入手,提高教与学的质量,解决问题。
关键词: 教与学 初中数学
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数学能够处理数据、观测资料、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可提供自然现象、社会系统的数学模型。初中数学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主要课程,它是学习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基础,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已成为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学生在中学阶段必须学好数学,听懂数学课是前提,掌握数学的基本知识、解题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是根本,所有这些,最终都要落实到能让学生会解数学题。
教学多年来,常常遇到这样的学生“一听就懂,一解题就错”。这是目前数学教与学中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为了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学好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代数、几何基础知识以及概率统计和微积分的初步知识,并形成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笔者积极探索,发现“一听就懂,一解题就错”的学生就多次沟通,分析原因所在,并在教学中渗透解决的办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课堂教学要联系学生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思想上认识到中学是学生打基础的时期。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人潜能,帮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使他们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不能凭空想象按照自己的思路、想法备课,对学生的基础与能力要作充分的分析。
2. 课堂教学时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不能只拿自己的观点去解释和理解问题。不能只是教师在“表演”和“唱独角戏”,从而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要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上加以改进,引导学生走出解题的困境。对数学天分稍差的学生要因材施教。在教学方法上可采取谈话式、探究式、讲练结合、个案教学及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式,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数学学习。
3. 要鼓励学生,及时督促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鼓励学生,给学生施加适当的、可承受的压力,及时督促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及时鼓励,让学生感到有成就感,否则教学就不能得到很好的落实,学生的学习也只能是纸上谈兵。
4. 注重辅导,布置的作业要检查到位、训练题的设计和选择要有一定的针对性,要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教师布置的课堂、课后作业是为了巩固课堂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选择习题时,一定要做到“精”,能达到启迪学生思维的作用,要有新意,能引发学生的兴趣,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做、去学,才能达到巩固课堂教学的作用。另外,教师的检查、批改和讲评要及时到位,要言必行,行必果,这不仅能培养学生好的学习习惯,还能培养学生按时完成学习任务的意识。
5. 不能偏爱部分学生,从而影响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情绪。教师要关心每一个学生,不能偏爱个别少数学生,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特别是所谓“差生”。偏爱个别少数学生会引起大多数学生的反感,不利于教学。一个学者调查了世界上400名杰出人物,其中60%在校学习时为“差生”,如爱因斯坦、爱迪生、牛顿、毕加索、达尔文、瓦特、居里、拜伦、拿破仑、邱吉尔、巴尔扎克、雨果,以及被恩格斯称为“所有时代最有学问的人物之一”的黑格尔等,他们都是在学校时的“差生”。“差生”智商都不低,精力充沛,接受能力强,只不过是他们的注意力不在学习上,转移到了其他方面,形成了知识上的断层,沦为“差生”。实践证明,他们一旦被激发,经调控将知识沟通、入了路,学习上就会有一个很大的飞跃。陶行知先生有句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教师要看到他们的优点,发现其闪光点。给予学生真爱,不抛弃“差生”,也不压制“精英”,做好培优、帮差、促中的工作。
6. 要求学生课前预习。预习是听好课的前提,虽然不预习也能听懂课,但预习后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根据自己的情况有选择地听,不会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整节课上,被教师“牵着鼻子走”。不预习就好比打没有准备的仗,是肯定要失败的。如此这样,结果就是直接影响听课,没有目的地听课,听不懂,不会解题也就成为必然。
7. 注意学生听课精力不集中。听课是学生学习的关键环节,教材和课堂是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的主要来源。既不预习又不认真听课就失去了解数学题的基础。教师教学也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8. 让学生认识到作业是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学生在做作业、解题时,往往只满足于问题的答案,对于推理、计算的严密性、解法的简捷性和合理性不够重视,把作业当成负担,没有认识到作业是复习巩固所学知识的必要,教师要及时了解这些学生的心理,做好心理开导,适当控制作业量。
9. 培养学生在学习上不要完全依赖于教师。学生对教师有很强的依赖性,课本、资料上的习题从不主动解答,等待教师讲解,对自己不负责任,学习上消极情绪严重。上课不记笔记,教师讲课时只管听,且听得头头是道,课后却找不着方向,原以为听懂了就记住了,没有把知识变成自己的,时间稍久就忘记得一干二净。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他们像蜜蜂“采蜜式”地学习,博采百家之花而酿一己之蜜,经过消化咀嚼,使知识积少成多。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其实数理化,尤其是数学,学起来挺有意思的。当终于会自己独立地用几种方法解同一道题,当一个问题终于恍然大悟时,就会很有成就感。要让学生体验到学数学的无穷快乐,并把所学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要教会学生学习,在解题上正确引导学生,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师不仅仅是要研究教学中“教”的规律,还要研究学生“学”的规律。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以教材为中介研究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规律,要注重学生主体的作用和学生的自主性,只有教会学生学习,学生的成绩才可能有所提高,才能让学生终身受益。要培养学生的“悟性”,学生自己不会思考不会去“悟”,怎能学会解题呢?解题关键,当然是思路,但是基础知识都不懂,怎么思?要充分发挥例题、习题的功能,利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来教会学生解题。
在全国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之际,对新的教材与学生新的学习方式的研究与探讨,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只有充分发挥数学教育的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每一位数学教师才能为提高全民族素质,造就一代高质量的新型人才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关键词: 教与学 初中数学
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数学能够处理数据、观测资料、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可提供自然现象、社会系统的数学模型。初中数学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主要课程,它是学习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基础,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已成为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学生在中学阶段必须学好数学,听懂数学课是前提,掌握数学的基本知识、解题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是根本,所有这些,最终都要落实到能让学生会解数学题。
教学多年来,常常遇到这样的学生“一听就懂,一解题就错”。这是目前数学教与学中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为了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学好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代数、几何基础知识以及概率统计和微积分的初步知识,并形成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笔者积极探索,发现“一听就懂,一解题就错”的学生就多次沟通,分析原因所在,并在教学中渗透解决的办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课堂教学要联系学生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思想上认识到中学是学生打基础的时期。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人潜能,帮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使他们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不能凭空想象按照自己的思路、想法备课,对学生的基础与能力要作充分的分析。
2. 课堂教学时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不能只拿自己的观点去解释和理解问题。不能只是教师在“表演”和“唱独角戏”,从而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要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上加以改进,引导学生走出解题的困境。对数学天分稍差的学生要因材施教。在教学方法上可采取谈话式、探究式、讲练结合、个案教学及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式,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数学学习。
3. 要鼓励学生,及时督促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鼓励学生,给学生施加适当的、可承受的压力,及时督促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及时鼓励,让学生感到有成就感,否则教学就不能得到很好的落实,学生的学习也只能是纸上谈兵。
4. 注重辅导,布置的作业要检查到位、训练题的设计和选择要有一定的针对性,要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教师布置的课堂、课后作业是为了巩固课堂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选择习题时,一定要做到“精”,能达到启迪学生思维的作用,要有新意,能引发学生的兴趣,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做、去学,才能达到巩固课堂教学的作用。另外,教师的检查、批改和讲评要及时到位,要言必行,行必果,这不仅能培养学生好的学习习惯,还能培养学生按时完成学习任务的意识。
5. 不能偏爱部分学生,从而影响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情绪。教师要关心每一个学生,不能偏爱个别少数学生,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特别是所谓“差生”。偏爱个别少数学生会引起大多数学生的反感,不利于教学。一个学者调查了世界上400名杰出人物,其中60%在校学习时为“差生”,如爱因斯坦、爱迪生、牛顿、毕加索、达尔文、瓦特、居里、拜伦、拿破仑、邱吉尔、巴尔扎克、雨果,以及被恩格斯称为“所有时代最有学问的人物之一”的黑格尔等,他们都是在学校时的“差生”。“差生”智商都不低,精力充沛,接受能力强,只不过是他们的注意力不在学习上,转移到了其他方面,形成了知识上的断层,沦为“差生”。实践证明,他们一旦被激发,经调控将知识沟通、入了路,学习上就会有一个很大的飞跃。陶行知先生有句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教师要看到他们的优点,发现其闪光点。给予学生真爱,不抛弃“差生”,也不压制“精英”,做好培优、帮差、促中的工作。
6. 要求学生课前预习。预习是听好课的前提,虽然不预习也能听懂课,但预习后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根据自己的情况有选择地听,不会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整节课上,被教师“牵着鼻子走”。不预习就好比打没有准备的仗,是肯定要失败的。如此这样,结果就是直接影响听课,没有目的地听课,听不懂,不会解题也就成为必然。
7. 注意学生听课精力不集中。听课是学生学习的关键环节,教材和课堂是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的主要来源。既不预习又不认真听课就失去了解数学题的基础。教师教学也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8. 让学生认识到作业是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学生在做作业、解题时,往往只满足于问题的答案,对于推理、计算的严密性、解法的简捷性和合理性不够重视,把作业当成负担,没有认识到作业是复习巩固所学知识的必要,教师要及时了解这些学生的心理,做好心理开导,适当控制作业量。
9. 培养学生在学习上不要完全依赖于教师。学生对教师有很强的依赖性,课本、资料上的习题从不主动解答,等待教师讲解,对自己不负责任,学习上消极情绪严重。上课不记笔记,教师讲课时只管听,且听得头头是道,课后却找不着方向,原以为听懂了就记住了,没有把知识变成自己的,时间稍久就忘记得一干二净。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他们像蜜蜂“采蜜式”地学习,博采百家之花而酿一己之蜜,经过消化咀嚼,使知识积少成多。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其实数理化,尤其是数学,学起来挺有意思的。当终于会自己独立地用几种方法解同一道题,当一个问题终于恍然大悟时,就会很有成就感。要让学生体验到学数学的无穷快乐,并把所学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要教会学生学习,在解题上正确引导学生,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师不仅仅是要研究教学中“教”的规律,还要研究学生“学”的规律。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以教材为中介研究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规律,要注重学生主体的作用和学生的自主性,只有教会学生学习,学生的成绩才可能有所提高,才能让学生终身受益。要培养学生的“悟性”,学生自己不会思考不会去“悟”,怎能学会解题呢?解题关键,当然是思路,但是基础知识都不懂,怎么思?要充分发挥例题、习题的功能,利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来教会学生解题。
在全国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之际,对新的教材与学生新的学习方式的研究与探讨,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只有充分发挥数学教育的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每一位数学教师才能为提高全民族素质,造就一代高质量的新型人才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