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语文;创造性思维;讨论法;自我肯定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8)03(A)—0041—01
一、改变“单一思考模式”,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
思维的流畅性是指思维敏捷、迅速,能从不同角度用多种方法思考问题。其中讨论法就是一种最能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如《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书中这样描写洞内的景物:“工人高高举起汽油灯,逐一指点洞内的景物。首先当然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我顺着他的指点看:‘有点像。’”学到这里我便设疑提问:“叶老看罢内洞说‘有点像’,到底像还是不像呢?”学生们各抒己见,争论得十分激烈。我顺势诱导:“像与不像,不是凭你们的主观臆断,要结合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文字进行分析,来体会叶老的感受。”学生带着问题再阅读课文,然后继续讨论。认为不像的同学说:“‘有点像’从字面上看,就是‘有一点像’,总体来说还是不像。”而有的同学却说:“我不同意他的发言,我以为还是像。作者在前面已经说过了,两条龙蜿蜒在洞顶,‘蜿蜒’这个词本来是形容蛇爬行的样子,现在用来描写双龙那种张牙舞爪的姿态;另外借着灯光去看,朦朦胧胧,轮廓又很像,因而叶老说‘有点像’,这是肯定而不是否定。”课堂上这样的讨论,尽管答案不一致,但学生根据课文字里行间的意思反复推敲,得出自己的结论,最后通过讨论使意见趋于一致,从而更好地理解了课文。
二、满足学生“自我肯定的需要”,培养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有些学生的思维同一般学生不同,有时不易被老师理解,但认真考虑,他们也有某些方面的道理。如,讲完《将相和》一课,我总结提问:“你们喜欢课文中的谁,为什么?”绝大多数同学表示喜欢蔺相如的机智勇敢。这时我进一步启发:“还喜欢谁?”又有几位同学说喜欢廉颇,我满意地点点头,正准备结束讲课,突然又有一位同学举手了,我说:“意见相同的就不用重复了”,但这位同学仍把手举得高高的。我便叫起他,他说:“我喜欢赵王。”我惊讶地问:“为什么?”他振振有词地说:“蔺相如本来是一位官职卑微的小官,赵王看他有才华,就大胆地使用他。秦国本来是虎狼之国,在赵王与秦王面对面斗争时,蔺相如挺身而出,战胜强大骄横的秦王,维护了赵国的尊严。每次斗争胜利后,赵王就对蔺相如破格奖赏、提拔,所以蔺相如职位比廉颇还高。我就喜欢赵王敢于大胆使用人才这一点。”这位学生说得很好,有理有据。赵王本身也是统治者,但学生不涉及他的为人、执政的情况,只就他用人这一点来评论,观点鲜明,论述清楚,敢抒己见,我立即给以肯定。这样的肯定,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使学生在发言时消除了顾虑,增强了自我肯定的信心。
三、纠正学生“思路狭窄”的缺点,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异性
想象力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思维活动,是在头脑中创造出过去没有遇到过,或者将来才能实现的事实的形象思维活动。因而我们说想象是创造力,一切创造活动都离不开想象。
1. 续讲、续写故事结局。在学生读完课文并掌握了内容、中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续讲、续写故事内容或结尾,来丰富他们合情合理的想象能力,从而激发学生思维的求异性。如在讲完《会摇尾巴的狼》《凡卡》《穷人》等课文后引导学生进行续讲,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想象写出多种多样的片段。
2. 写想象作文。如孩子们学了《小猴子下山》一课,我便叫他们自己编个童话故事,一句话一幅图,可自绘可剪贴,最后粘贴成一本书。学生自己编出了许多小童话故事。通过这样的写作练习,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求异性。
3. 写一事一议的文章,训练学生联想的能力。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由当前的事物回忆起有关的另一事物,或由想起的一件事物又想到另一事物,都叫联想。写一事一议的文章就是以类比为出发点,找出它们之间相同或相异的属性。类比法能够在广阔的范围内把两个不同的事物从内部有机地联系起来,从而产生高妙的构思。比如学生写《我喜爱的玩具——小泥人七品芝麻官》,联想到当今一些以权谋私、贪污受贿、损公肥私的社会现象及一心为民的好干部孔繁森的一些感人事迹,二者进行对比,不仅训练了学生联想的能力,而且激发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8)03(A)—0041—01
一、改变“单一思考模式”,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
思维的流畅性是指思维敏捷、迅速,能从不同角度用多种方法思考问题。其中讨论法就是一种最能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如《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书中这样描写洞内的景物:“工人高高举起汽油灯,逐一指点洞内的景物。首先当然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我顺着他的指点看:‘有点像。’”学到这里我便设疑提问:“叶老看罢内洞说‘有点像’,到底像还是不像呢?”学生们各抒己见,争论得十分激烈。我顺势诱导:“像与不像,不是凭你们的主观臆断,要结合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文字进行分析,来体会叶老的感受。”学生带着问题再阅读课文,然后继续讨论。认为不像的同学说:“‘有点像’从字面上看,就是‘有一点像’,总体来说还是不像。”而有的同学却说:“我不同意他的发言,我以为还是像。作者在前面已经说过了,两条龙蜿蜒在洞顶,‘蜿蜒’这个词本来是形容蛇爬行的样子,现在用来描写双龙那种张牙舞爪的姿态;另外借着灯光去看,朦朦胧胧,轮廓又很像,因而叶老说‘有点像’,这是肯定而不是否定。”课堂上这样的讨论,尽管答案不一致,但学生根据课文字里行间的意思反复推敲,得出自己的结论,最后通过讨论使意见趋于一致,从而更好地理解了课文。
二、满足学生“自我肯定的需要”,培养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有些学生的思维同一般学生不同,有时不易被老师理解,但认真考虑,他们也有某些方面的道理。如,讲完《将相和》一课,我总结提问:“你们喜欢课文中的谁,为什么?”绝大多数同学表示喜欢蔺相如的机智勇敢。这时我进一步启发:“还喜欢谁?”又有几位同学说喜欢廉颇,我满意地点点头,正准备结束讲课,突然又有一位同学举手了,我说:“意见相同的就不用重复了”,但这位同学仍把手举得高高的。我便叫起他,他说:“我喜欢赵王。”我惊讶地问:“为什么?”他振振有词地说:“蔺相如本来是一位官职卑微的小官,赵王看他有才华,就大胆地使用他。秦国本来是虎狼之国,在赵王与秦王面对面斗争时,蔺相如挺身而出,战胜强大骄横的秦王,维护了赵国的尊严。每次斗争胜利后,赵王就对蔺相如破格奖赏、提拔,所以蔺相如职位比廉颇还高。我就喜欢赵王敢于大胆使用人才这一点。”这位学生说得很好,有理有据。赵王本身也是统治者,但学生不涉及他的为人、执政的情况,只就他用人这一点来评论,观点鲜明,论述清楚,敢抒己见,我立即给以肯定。这样的肯定,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使学生在发言时消除了顾虑,增强了自我肯定的信心。
三、纠正学生“思路狭窄”的缺点,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异性
想象力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思维活动,是在头脑中创造出过去没有遇到过,或者将来才能实现的事实的形象思维活动。因而我们说想象是创造力,一切创造活动都离不开想象。
1. 续讲、续写故事结局。在学生读完课文并掌握了内容、中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续讲、续写故事内容或结尾,来丰富他们合情合理的想象能力,从而激发学生思维的求异性。如在讲完《会摇尾巴的狼》《凡卡》《穷人》等课文后引导学生进行续讲,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想象写出多种多样的片段。
2. 写想象作文。如孩子们学了《小猴子下山》一课,我便叫他们自己编个童话故事,一句话一幅图,可自绘可剪贴,最后粘贴成一本书。学生自己编出了许多小童话故事。通过这样的写作练习,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求异性。
3. 写一事一议的文章,训练学生联想的能力。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由当前的事物回忆起有关的另一事物,或由想起的一件事物又想到另一事物,都叫联想。写一事一议的文章就是以类比为出发点,找出它们之间相同或相异的属性。类比法能够在广阔的范围内把两个不同的事物从内部有机地联系起来,从而产生高妙的构思。比如学生写《我喜爱的玩具——小泥人七品芝麻官》,联想到当今一些以权谋私、贪污受贿、损公肥私的社会现象及一心为民的好干部孔繁森的一些感人事迹,二者进行对比,不仅训练了学生联想的能力,而且激发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