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电视、报纸到杂志、书籍,从精英意见到坊间笑谈,日本的对朝舆论可谓“无风三尺浪,有风起狂澜”。近十余年来,虽然日本对朝报道的数量不断增多,日本普通国民对朝鲜的认知,却是越来越滥、越来越乱。
日媒“大嘴”遭痛斥
10月中下旬,围绕朝鲜领导人金正日的健康问题,日朝及日韩间爆发了一场不大不小的舆论外交战。导火索是当月18日和19日日本《读卖新闻》与《产经新闻》的两条“独家报道”。报道称20日朝鲜将发布重要声明,声明与金正日的健康状况有关,朝鲜已要求驻外使领馆外交官原地待命。日本媒体言之凿凿的报道,立即引起各方关注。但等到20日晚间,上述消息不攻自破,朝鲜未发生任何异动,日韩官方也出面表示“没有任何与此有关的确切信息”。有评论称,此番日本媒体“忽悠”了全世界。
与以往不同,这次日媒的“大嘴”却没能重演“说了就说了”、“说得不准就算了”的潇洒,而是受到了朝鲜以及韩国部分媒体的猛烈抨击。10月21日,韩国《中央日报》发表题为《炒作金正日的日本右翼舆论》的评论,对日本媒体不负责任的报道进行了谴责,称某些日本右翼舆论“疯狂至极”。10月23日,朝鲜中央通讯社也对日本上述两家报纸的报道做出严厉回应,称这些消息“完全是造谣”,朝鲜根本就没有所谓的“重要消息”要发布,也从来没有下达过“原地待命”的指令,日本两家报纸宣称朝鲜最高领导人“健康出现问题”,是对朝鲜尊严的“恶毒的诽谤”。
朝鲜方面的反应,自然是出于忍无可忍。但客观地讲,在此轮有关金正日健康风起云涌的传闻中,《读卖新闻》与《产经新闻》并非兴风作浪的“大鳄”,日美韩的媒体及情报机构都有参与。朝鲜中央通讯社及韩国《中央日报》之所以选择日本的《读卖新闻》和《产经新闻》作为抨击对象,其中既有就事论事的驳斥,也反映了对这两家日本报纸长期以来的右翼立场,以及日本媒体普遍妖魔化朝鲜民族的愤慨。
“朝鲜问题”与“朝鲜报道问题”
凡接触过日本媒体的人,大都可以体察到“朝鲜问题”在其中不同寻常的热度。从电视、报纸到杂志、书籍,从精英意见到坊间笑谈,日本的对朝舆论可谓“无风三尺浪,有风起狂澜”。近十余年来,虽然日本对朝报道的数量不断增多,日本普通国民对朝鲜的认知,却是越来越滥、越来越乱。由此衍生出一个变体——“朝鲜报道问题”,即在报道“朝鲜问题”的过程中,报道本身也成了一个问题。上述《读卖新闻》和《产经新闻》的谬报,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事例。
问题要两说。从报道对象的角度看,朝鲜是个信息封闭的国家,这给外界了解朝鲜带来了很大的局限性。朝鲜是日本最近的邻国,又有着不同的政治体制,与其国家安全关系至深,因此日本对朝鲜的一举一动都有信息需求。但现实是,直到2006年9月1日共同社在平壤设立分社,日本媒体始终没有采访朝鲜的正常渠道。而且就是这个惟一拥有合法身份的共同社,也没能将其平壤分社变成常设机构,而是由其北京分社兼带。一方渴求信息,一方限制供给,信息的需求难以对称,无疑给流言、假新闻的滋生提供了生存空间。
另一方面,报道者更难脱其咎。因为即便处于需求、供给的失衡状态中,作为新闻媒体,特别是在国际上有广泛影响的主流媒体,也不能以此为借口,为追求轰动效应而传播流言蜚语,甚至是制作缺乏事实依据的虚假报道。这样做既是对报道对象国,也是对本国受众的极大失责。
“舆论常常是一种私刑”
日本的“朝鲜报道问题”,牵涉到三个方面:媒体帥职业操守、受众的接受心理和舆论的道德品位。那么,在日本,媒体、民众、舆论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日本輿论有着怎样的生成机制?又经历了怎样的历史演变?日本对朝舆论的核心因素是什么?为了剖析这些问题,我们不妨重新品味一下日本著名作家芥川龙之介写于80多年前的相关论述。
1923年,日本遭遇了关东大地震。在这场灾难中,有数千名生活在日本的朝鲜人因流言蜚语而惨遭虐杀,这件事极大地震撼了芥川龙之介。芥川曾认为舆论应是“抑制私愤的公论”,是理性的多数意见,而事实却让他看到:“舆论常常是一种私刑。私刑又常常是一种娱乐。好比使用新闻纪事来取代手枪”。作家写下这样的警句,是因为他目睹了发生在身边的“舆论”的恶性循环,即从流言四起,到报纸将流言作为新闻记事,再到因报纸报道使舆论恐慌升级,最终产生民间“自警团”擅自虐杀朝鲜人的惨剧。
据日本学者考证,在今天日本已近统一或混用的“舆论”一词,历史上却曾有过两种不同的表记和意味。一种是自古以来沿用汉语的“舆论”,一种是起源于明治时期的“世论”。在明治时期的日英字典中,“舆论”被译为public opinion,“世论”被译为popularsentiments。前者是理性的公论,后者则是情绪化的民情。从公论到私情,从“抑制私愤的公论”到“怀揣私愤而滥施的私刑”,“舆论”的“世论化”,彰显出当时日本日下的世风。而芥川龙之介故意将二者混用,正是要提醒国人警惕感性压过理性、私愤驱逐公论的危险世态。
“私愤”、“私刑”与“私利”
往事不堪回首。但更为不堪的是,80多年后的今天,过往的冤孽犹存,不过稍加改头换面,又堂而皇之地登堂入室。在当今日本的对朝舆论中,人们仍然可以清晰地看到媒体把流言作为“新闻”,看到由此在民众心中滋生的厌恶和恐惧,看到两个民族间驱之不散的宿怨。因导弹发射、核试验及“人质问题”而起的“私愤”,演变为妖魔化朝鲜的“私刑”。见诸日本媒体的朝鲜,要么是冠之以杀人国家、无赖国家、崩溃国家的文章标题,要么是由弃国难民,经过马赛克化和变声化的技术处理,讲述朝鲜贩毒、造假等所谓的“真相”。和百年前相比,可谓不一样的话题,一样的舆论;不一样的时空,一样的心理。
值得注意的是,在“私愤”和“私刑”之外,今天日本很多媒体之所以热衷于危言耸听,很大原因还来自对吸引受众眼球的“私利”的考虑。韩国《中央日报》的评论指出,“一部分(日本)舆论以朝鲜问题为兴趣话题,当作维持其出版量的秘诀”。在日本媒体界,甚至有“金正日新闻主义”的说法。《中央日报》称,这一说法的出现,正是对“生硬地扩大加工朝鲜新闻以谋取利益”的舆论形态的讥讽。
在当事方的日本媒体一面,资深媒体人士、《朝日新闻》论说委员兼朝日电视台谈话节目主持人加藤千洋,在2008年第7期《论座》杂志中讲述了他的一段并不愉快的经历。2004年,加藤被派到新改版的一档名牌谈话节目中担任主持人。由于多年从事国际报道,尤其是中国报道的职
日媒“大嘴”遭痛斥
10月中下旬,围绕朝鲜领导人金正日的健康问题,日朝及日韩间爆发了一场不大不小的舆论外交战。导火索是当月18日和19日日本《读卖新闻》与《产经新闻》的两条“独家报道”。报道称20日朝鲜将发布重要声明,声明与金正日的健康状况有关,朝鲜已要求驻外使领馆外交官原地待命。日本媒体言之凿凿的报道,立即引起各方关注。但等到20日晚间,上述消息不攻自破,朝鲜未发生任何异动,日韩官方也出面表示“没有任何与此有关的确切信息”。有评论称,此番日本媒体“忽悠”了全世界。
与以往不同,这次日媒的“大嘴”却没能重演“说了就说了”、“说得不准就算了”的潇洒,而是受到了朝鲜以及韩国部分媒体的猛烈抨击。10月21日,韩国《中央日报》发表题为《炒作金正日的日本右翼舆论》的评论,对日本媒体不负责任的报道进行了谴责,称某些日本右翼舆论“疯狂至极”。10月23日,朝鲜中央通讯社也对日本上述两家报纸的报道做出严厉回应,称这些消息“完全是造谣”,朝鲜根本就没有所谓的“重要消息”要发布,也从来没有下达过“原地待命”的指令,日本两家报纸宣称朝鲜最高领导人“健康出现问题”,是对朝鲜尊严的“恶毒的诽谤”。
朝鲜方面的反应,自然是出于忍无可忍。但客观地讲,在此轮有关金正日健康风起云涌的传闻中,《读卖新闻》与《产经新闻》并非兴风作浪的“大鳄”,日美韩的媒体及情报机构都有参与。朝鲜中央通讯社及韩国《中央日报》之所以选择日本的《读卖新闻》和《产经新闻》作为抨击对象,其中既有就事论事的驳斥,也反映了对这两家日本报纸长期以来的右翼立场,以及日本媒体普遍妖魔化朝鲜民族的愤慨。
“朝鲜问题”与“朝鲜报道问题”
凡接触过日本媒体的人,大都可以体察到“朝鲜问题”在其中不同寻常的热度。从电视、报纸到杂志、书籍,从精英意见到坊间笑谈,日本的对朝舆论可谓“无风三尺浪,有风起狂澜”。近十余年来,虽然日本对朝报道的数量不断增多,日本普通国民对朝鲜的认知,却是越来越滥、越来越乱。由此衍生出一个变体——“朝鲜报道问题”,即在报道“朝鲜问题”的过程中,报道本身也成了一个问题。上述《读卖新闻》和《产经新闻》的谬报,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事例。
问题要两说。从报道对象的角度看,朝鲜是个信息封闭的国家,这给外界了解朝鲜带来了很大的局限性。朝鲜是日本最近的邻国,又有着不同的政治体制,与其国家安全关系至深,因此日本对朝鲜的一举一动都有信息需求。但现实是,直到2006年9月1日共同社在平壤设立分社,日本媒体始终没有采访朝鲜的正常渠道。而且就是这个惟一拥有合法身份的共同社,也没能将其平壤分社变成常设机构,而是由其北京分社兼带。一方渴求信息,一方限制供给,信息的需求难以对称,无疑给流言、假新闻的滋生提供了生存空间。
另一方面,报道者更难脱其咎。因为即便处于需求、供给的失衡状态中,作为新闻媒体,特别是在国际上有广泛影响的主流媒体,也不能以此为借口,为追求轰动效应而传播流言蜚语,甚至是制作缺乏事实依据的虚假报道。这样做既是对报道对象国,也是对本国受众的极大失责。
“舆论常常是一种私刑”
日本的“朝鲜报道问题”,牵涉到三个方面:媒体帥职业操守、受众的接受心理和舆论的道德品位。那么,在日本,媒体、民众、舆论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日本輿论有着怎样的生成机制?又经历了怎样的历史演变?日本对朝舆论的核心因素是什么?为了剖析这些问题,我们不妨重新品味一下日本著名作家芥川龙之介写于80多年前的相关论述。
1923年,日本遭遇了关东大地震。在这场灾难中,有数千名生活在日本的朝鲜人因流言蜚语而惨遭虐杀,这件事极大地震撼了芥川龙之介。芥川曾认为舆论应是“抑制私愤的公论”,是理性的多数意见,而事实却让他看到:“舆论常常是一种私刑。私刑又常常是一种娱乐。好比使用新闻纪事来取代手枪”。作家写下这样的警句,是因为他目睹了发生在身边的“舆论”的恶性循环,即从流言四起,到报纸将流言作为新闻记事,再到因报纸报道使舆论恐慌升级,最终产生民间“自警团”擅自虐杀朝鲜人的惨剧。
据日本学者考证,在今天日本已近统一或混用的“舆论”一词,历史上却曾有过两种不同的表记和意味。一种是自古以来沿用汉语的“舆论”,一种是起源于明治时期的“世论”。在明治时期的日英字典中,“舆论”被译为public opinion,“世论”被译为popularsentiments。前者是理性的公论,后者则是情绪化的民情。从公论到私情,从“抑制私愤的公论”到“怀揣私愤而滥施的私刑”,“舆论”的“世论化”,彰显出当时日本日下的世风。而芥川龙之介故意将二者混用,正是要提醒国人警惕感性压过理性、私愤驱逐公论的危险世态。
“私愤”、“私刑”与“私利”
往事不堪回首。但更为不堪的是,80多年后的今天,过往的冤孽犹存,不过稍加改头换面,又堂而皇之地登堂入室。在当今日本的对朝舆论中,人们仍然可以清晰地看到媒体把流言作为“新闻”,看到由此在民众心中滋生的厌恶和恐惧,看到两个民族间驱之不散的宿怨。因导弹发射、核试验及“人质问题”而起的“私愤”,演变为妖魔化朝鲜的“私刑”。见诸日本媒体的朝鲜,要么是冠之以杀人国家、无赖国家、崩溃国家的文章标题,要么是由弃国难民,经过马赛克化和变声化的技术处理,讲述朝鲜贩毒、造假等所谓的“真相”。和百年前相比,可谓不一样的话题,一样的舆论;不一样的时空,一样的心理。
值得注意的是,在“私愤”和“私刑”之外,今天日本很多媒体之所以热衷于危言耸听,很大原因还来自对吸引受众眼球的“私利”的考虑。韩国《中央日报》的评论指出,“一部分(日本)舆论以朝鲜问题为兴趣话题,当作维持其出版量的秘诀”。在日本媒体界,甚至有“金正日新闻主义”的说法。《中央日报》称,这一说法的出现,正是对“生硬地扩大加工朝鲜新闻以谋取利益”的舆论形态的讥讽。
在当事方的日本媒体一面,资深媒体人士、《朝日新闻》论说委员兼朝日电视台谈话节目主持人加藤千洋,在2008年第7期《论座》杂志中讲述了他的一段并不愉快的经历。2004年,加藤被派到新改版的一档名牌谈话节目中担任主持人。由于多年从事国际报道,尤其是中国报道的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