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急性感染后肾小球肾炎(APGN),即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类主要与A群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感染密切相关的肾小球肾炎.其组织病理学特点表现为肾小球毛细血管内增生,伴中性粒细胞浸润;免疫荧光(IF)检查显示IgC和(或)C3在肾小球内沉积;电镜(EM)检查示肾小球上皮下"驼峰"样电子致密物沉积.而以肾小球IgA沉积为突出表现的APGN较为罕见[1].近年来,一种被命名为"IgA为主型APGN(
【机 构】
:
200032,上海,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病理学系,200032,上海,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病理学系,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金山分院肾内科,200032,上海,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病理学系,20003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急性感染后肾小球肾炎(APGN),即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类主要与A群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感染密切相关的肾小球肾炎.其组织病理学特点表现为肾小球毛细血管内增生,伴中性粒细胞浸润;免疫荧光(IF)检查显示IgC和(或)C3在肾小球内沉积;电镜(EM)检查示肾小球上皮下"驼峰"样电子致密物沉积.而以肾小球IgA沉积为突出表现的APGN较为罕见[1].近年来,一种被命名为"IgA为主型APGN(IgA-dominant APGN)"陆续有文献报道[2-6].近期我们遇见1例,报告如下。
其他文献
以双侧肾梗死为首发表现的结节性多动脉炎临床罕见,我们遇到1例并随访1年,报道如下. 患者男,41岁,因腰痛13d,于2008年3月15日入院,既往健康.13d前无诱因持续右侧腰痛,7d前双侧腰痛,体位变动时加剧,前倾坐位减轻,时有恶心、呕吐,体质量下降2kg。
肾脏毛细血管内皮病(endotheliosis)是一种以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其组织病理学特征为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肿胀、管腔狭窄伴肾小球体积增大.免疫荧光(IF)常表现为阴性.电镜(EM)检查示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弥漫增生,增生肿胀的内皮细胞充塞于毛细血管腔.肾小球内无电子致密物.这一疾病常见于血栓性微血管病,但其他疾病也可引起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和肿胀.目前尚未检索到
2010年某校在进行野外演练时,18名学员因天气炎热和过度劳累,病倒在训练场七,入院诊断为劳力性热射病(EHS)、多器官功能不全(MODS)、横纹肌溶解(RM),经救治均痊愈出院,无后遗症.本研究探讨早期实施持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对EHS预后的影响。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双重影响下,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也在从传统的教学方式逐渐转变成较为新颖的教学方式。小学数学教师应秉承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素养为教育理念,让学生成为数学教学课堂的主导,教师起到辅助的作用,同时小学数学教师应探索出创新的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从而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的综合能力。本文将对小学数学创新课堂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开展讨论与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创新教学 前言
目的 探讨在慢性肾脏病(CKD)专业门诊管理下CKD 3~5期未透析患者肾功能进展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采取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收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CKD专业门诊规律随访的CKD 3~5期未透析患者的血压、血红蛋白、钙磷代谢及蛋白尿等指标控制及肾功能的变化情况,进行肾功能进展的多因素分析。肾功能进展定义为每年估计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下降大于4ml·min-1·(1.73 m2)-1、开始肾脏替
《中华肾脏病杂志》网站现已正式开通。为了满足广大读者的需要,本刊编辑部将逐步实现杂志内容全文上网。阅读全文实行读者俱乐部会员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首先请先注册成为本刊的读者俱乐部会员。详见网站首页右上方“新会员注册”。
1.标题:应简洁、明了。不要用“Astudyon…”“Asurveyof…”开头;去掉开头的“The”。标题中一般不用缩写,很常用的缩写词可考虑采用。
目的 评价霉酚酸酯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检索了PubMed-Medline、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电子数据库的霉酚酸酯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随机对照试验或临床对照试验.疗效使用优势比(OR)进行计算评估;不良反应用相对危险度(RR)进行计算评估.结果 3个随机对照试验和1个临床对照试验,共计141例被纳入本次研究.3个随机对照试验分别比较了霉酚酸酯与环
目的 通过观察肝细胞生长因子( HGF)对正常大鼠肾上皮细胞(NRK-52E)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诱导的Smad泛素化调节因子2(Smurf2)表达的影响,探讨HGF拮抗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细胞转分化(EMT)的分子机制.方法 以NRK-52E细胞为研究对象,给予TGF-β1(5μg/L)处理0~24 h;或部分细胞经HGF(20 μg/L)预处理30 min后,再予TGF-β1(
表观遗传学(epigenetics)研究的是在DNA序列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基因的表达和功能发生改变,并产生可遗传的表型.表观遗传学研究内容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非编码RNA.在肿瘤发生机制及治疗方面表观遗传学已作出很大的贡献,但在肾脏病领域表观遗传学应用的研究还很少.一、表观遗传学表观遗传学是传统遗传学的分支,由英国科学家Waddington提出[1],指在DNA序列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