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提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需要老师善于提出和发现问题。
【关键词】教学;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思维过程,通常是由于人需要克服某种困难,需要理解某种事物,以及需要解决某种问题而开始的,换句话说,思维永远是由问题开始的。”(引自捷普洛夫《心理学》)在教学过程的适当时机,教师要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让学生积极地思考,努力地解决,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一、题目要问
课文的题目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有的揭示了文章的主旨,有的表达了文章的中心,有的能引起读者的共感,我们可以抓住题目这些特点作为阅读的切入口,引导学生理解课文。
如教《鸟的天堂》这篇课文,教师可先提出质疑方向:题目是什么意思?主要写什么?然后让学生自学,提出问题。结果,学生提出以下问题:1.天堂是什么意思?文中“鸟的天堂”指什么?2.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和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有什么不同的感受?3.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前一个“鸟的天堂”用引号而后一个不用?
如果一开始从题目入手来引出问题,会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充分发挥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调整学生的心态,学生再理解课文就有了头绪,也为学生把握文章的思路奠定了基础。
二、重点句要问
重点句是指课文中的总起句、总述句、中心句和过渡句等,它们是关于文章的思想、篇章,语言的句子,是文章所写事情的高度概括,对文章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如《一夜的工作》一文中的中心句:“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可以这样设问:1.劳苦和简朴在文中分别指什么?2.总理生活简朴和工作劳苦分别讲了那些事?3.文中的哪些语句最能说明总理生活简朴、哪些语句最能说明总理工作劳苦?4.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又如《金色的鱼钩》最后一句:“在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个结尾含蓄深刻,文有余味。这就需要提个问题,引导学生联系课文思考琢磨,最后使学生理解到,这是一个普通的鱼钩,由于空气的氧化,长满了红锈,这也是一个不普通的鱼钩,因为老班长用它挽救了三个病员的生命,也因此牺牲了老班长自己,这鱼钩象征了老班长忠于党、忠于人民,舍己为人的精神,所以说,它闪烁着灿烂金色的光芒。
在这个地方给学生提出问题,会激起学生思想上的波澜,让学生想一想,议一议,对理解文章内容,训练学生思维是很有益处的。
三、重点段要问
重点段是指能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或提示文章中心的段落,它是一篇作品高度集中的表现,是文章的“心脏”,从重点段设置问题,引起思考,关系到课堂教学能否有深度、有力度。
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中的第七自然段:“我的心绷得紧紧的……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围绕本单元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这个训练重点可以这样质疑:1.心“绷得紧紧的”是什么意思?2.我为什么不敢看?又忍不住不看?3.除了盼望出现奇迹,还有没有别的办法?4.“我的心像刀绞一般”这里用什么比作什么?这个比喻句可以看出“我”当时怎样的心情?5.课文写的是邱少云,为什么却把“我”的内心活动写得这么具体呢?(文中用的是第一人称——“我”,“我”当时无法和邱少云交谈,更无法了解邱少云的内心,把“我”的内心写具体,是从侧面反映出邱少云危难的处境)。
这5个问题,旗帜鲜明地突出邱少云在烈火中的巨大意志,突出了邱少云在烈火中的高大形象,荡起了学生情感上的涟漪,唤起了学生心灵的真爱,使学生的思想认识得以升华,化无形为有形,化悲痛为力量。
四、课文叙述前后的矛盾要问
一篇课文当中,作者为了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为了突出主人翁的高贵品质,往往采用前后“矛盾”的句子来叙述。
在《穷人》这篇文章中,前后“矛盾”的句子竟达十几处,是“矛盾”式课型的充分体现,但是越“矛盾”越体现价值,下面仅举一例来分析:“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就是不知道为什么要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家。“非这样做不可”就是应该而且必须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家。这不是前后矛盾吗?教师布置相应的情境,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激发学生去读、去议、去感。最后共同认识到这矛盾的背后有共同的东西,就是桑娜有一颗善良的心,桑娜作为母亲,她可怜两个孩子;作为邻居,她必然要关心西蒙留下的两个孩子;作为有七个孩子的家庭主妇,她要为今后一家九口人的生活担忧;所以她忐忑不安,这句话是对桑娜矛盾的心理活动的描写,充分表现出她的真情实感,充分地把桑娜乐于助人的本性不可抑制的表现出来。《我的战友邱少云》也有这样的句子:“我不敢朝他那儿看,不忍眼巴巴地看着我的战友被活活地烧死,但是我忍不住不看,我盼望出现什么奇迹……”“我不敢朝他那儿看”和“但是我忍不住不看”是相互矛盾的,也正是这种矛盾,才把人物极度痛苦又复杂的情感活灵活现展现在读者面前。
一篇课文中,如有这种表达方式,可以看出作者的用心良苦,这种前后矛盾的句子,是祖国语言文字高度艺术性的表现,我们就要从这点出发,引导学生去了解文章的内容,再去探究融铸于文章内容之中的思想,从而达到语感思维的训练。
五、课文的结尾要问
一篇好的文章往往给人留下一种言已尽而意未止的悬念,这时,教师要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如《穷人》的结尾,写了桑娜和渔夫收留了西蒙的两个孩子,就在高潮处戛然而止。而桑娜一家以后怎样生活呢?西蒙的两个孩子命运将会怎样?让学生抓住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延伸下去。又如《凡卡》的结尾,写凡卡寄信后,怀着甜蜜的希望,做了一个美梦。那梦的内容会是什么呢?凡卡醒来后,命运又将是怎样?在课文的结尾提问题,是学生的思维在原有的知识上自由驰骋,开拓了学生想象的空间,使每个学生的灵性得以舒展。
总之,在一篇课文里,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科学性,要有严密的逻辑联系,教师在设计提问的时候,必须下一番斟酌取舍的功夫,才能達到启发学生思维的目的。
(编辑:龙贤东)
【关键词】教学;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思维过程,通常是由于人需要克服某种困难,需要理解某种事物,以及需要解决某种问题而开始的,换句话说,思维永远是由问题开始的。”(引自捷普洛夫《心理学》)在教学过程的适当时机,教师要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让学生积极地思考,努力地解决,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一、题目要问
课文的题目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有的揭示了文章的主旨,有的表达了文章的中心,有的能引起读者的共感,我们可以抓住题目这些特点作为阅读的切入口,引导学生理解课文。
如教《鸟的天堂》这篇课文,教师可先提出质疑方向:题目是什么意思?主要写什么?然后让学生自学,提出问题。结果,学生提出以下问题:1.天堂是什么意思?文中“鸟的天堂”指什么?2.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和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有什么不同的感受?3.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前一个“鸟的天堂”用引号而后一个不用?
如果一开始从题目入手来引出问题,会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充分发挥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调整学生的心态,学生再理解课文就有了头绪,也为学生把握文章的思路奠定了基础。
二、重点句要问
重点句是指课文中的总起句、总述句、中心句和过渡句等,它们是关于文章的思想、篇章,语言的句子,是文章所写事情的高度概括,对文章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如《一夜的工作》一文中的中心句:“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可以这样设问:1.劳苦和简朴在文中分别指什么?2.总理生活简朴和工作劳苦分别讲了那些事?3.文中的哪些语句最能说明总理生活简朴、哪些语句最能说明总理工作劳苦?4.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又如《金色的鱼钩》最后一句:“在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个结尾含蓄深刻,文有余味。这就需要提个问题,引导学生联系课文思考琢磨,最后使学生理解到,这是一个普通的鱼钩,由于空气的氧化,长满了红锈,这也是一个不普通的鱼钩,因为老班长用它挽救了三个病员的生命,也因此牺牲了老班长自己,这鱼钩象征了老班长忠于党、忠于人民,舍己为人的精神,所以说,它闪烁着灿烂金色的光芒。
在这个地方给学生提出问题,会激起学生思想上的波澜,让学生想一想,议一议,对理解文章内容,训练学生思维是很有益处的。
三、重点段要问
重点段是指能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或提示文章中心的段落,它是一篇作品高度集中的表现,是文章的“心脏”,从重点段设置问题,引起思考,关系到课堂教学能否有深度、有力度。
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中的第七自然段:“我的心绷得紧紧的……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围绕本单元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这个训练重点可以这样质疑:1.心“绷得紧紧的”是什么意思?2.我为什么不敢看?又忍不住不看?3.除了盼望出现奇迹,还有没有别的办法?4.“我的心像刀绞一般”这里用什么比作什么?这个比喻句可以看出“我”当时怎样的心情?5.课文写的是邱少云,为什么却把“我”的内心活动写得这么具体呢?(文中用的是第一人称——“我”,“我”当时无法和邱少云交谈,更无法了解邱少云的内心,把“我”的内心写具体,是从侧面反映出邱少云危难的处境)。
这5个问题,旗帜鲜明地突出邱少云在烈火中的巨大意志,突出了邱少云在烈火中的高大形象,荡起了学生情感上的涟漪,唤起了学生心灵的真爱,使学生的思想认识得以升华,化无形为有形,化悲痛为力量。
四、课文叙述前后的矛盾要问
一篇课文当中,作者为了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为了突出主人翁的高贵品质,往往采用前后“矛盾”的句子来叙述。
在《穷人》这篇文章中,前后“矛盾”的句子竟达十几处,是“矛盾”式课型的充分体现,但是越“矛盾”越体现价值,下面仅举一例来分析:“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就是不知道为什么要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家。“非这样做不可”就是应该而且必须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家。这不是前后矛盾吗?教师布置相应的情境,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激发学生去读、去议、去感。最后共同认识到这矛盾的背后有共同的东西,就是桑娜有一颗善良的心,桑娜作为母亲,她可怜两个孩子;作为邻居,她必然要关心西蒙留下的两个孩子;作为有七个孩子的家庭主妇,她要为今后一家九口人的生活担忧;所以她忐忑不安,这句话是对桑娜矛盾的心理活动的描写,充分表现出她的真情实感,充分地把桑娜乐于助人的本性不可抑制的表现出来。《我的战友邱少云》也有这样的句子:“我不敢朝他那儿看,不忍眼巴巴地看着我的战友被活活地烧死,但是我忍不住不看,我盼望出现什么奇迹……”“我不敢朝他那儿看”和“但是我忍不住不看”是相互矛盾的,也正是这种矛盾,才把人物极度痛苦又复杂的情感活灵活现展现在读者面前。
一篇课文中,如有这种表达方式,可以看出作者的用心良苦,这种前后矛盾的句子,是祖国语言文字高度艺术性的表现,我们就要从这点出发,引导学生去了解文章的内容,再去探究融铸于文章内容之中的思想,从而达到语感思维的训练。
五、课文的结尾要问
一篇好的文章往往给人留下一种言已尽而意未止的悬念,这时,教师要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如《穷人》的结尾,写了桑娜和渔夫收留了西蒙的两个孩子,就在高潮处戛然而止。而桑娜一家以后怎样生活呢?西蒙的两个孩子命运将会怎样?让学生抓住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延伸下去。又如《凡卡》的结尾,写凡卡寄信后,怀着甜蜜的希望,做了一个美梦。那梦的内容会是什么呢?凡卡醒来后,命运又将是怎样?在课文的结尾提问题,是学生的思维在原有的知识上自由驰骋,开拓了学生想象的空间,使每个学生的灵性得以舒展。
总之,在一篇课文里,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科学性,要有严密的逻辑联系,教师在设计提问的时候,必须下一番斟酌取舍的功夫,才能達到启发学生思维的目的。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