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3-000-01
摘 要 体验式教学以在体验中发展为指导思想,以体验作为主要途径,以实践性思维的训练为直接目标的一种内发创生式教学设计。相对于传统体育教学而言,体验式教学能更好的适应大学生的学习特点。
关键词 体验式 足球选项课 应用
一、体验式教学的基本模式
(一)创设情景式。情境创设式体验教学是指:创设一个真实情境,通过教师的引导促使学习者在真实情境体验中产生问题意识,在过程中不断发现、提出问题并掌握解决该问题的适当方法。
(二)角色扮演式。为了使学生从被动的“要我学”转变为主动的“我要学”,可以设计“角色扮演”式的体验教学活动——即先创造具体、生动的教学情境,再通过角色扮演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情绪从而促进学生能力、知识、素质的和谐发展。
(三)教学比赛式。模拟比赛式体验教学是指:改变现有的练习环境,模拟比赛现场的气氛进行班级内部的教学比赛,从而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课堂的练习强度与竞赛性,提高学生适应环境和临场发挥的能力,并使学生对足球的比赛具有直观、系统的认识。
(四)启发引导式。启发引导式是通过教师有目的的设计利于技术正迁移的引导性活动项目,让学生通过个人在活动中的充分参与和体验,获得直接认知,然后在团队成员的相互交流和分享讨论中,在教师的积极性鼓励和引导下,激发体育学习兴趣,提升认识,从而进一步提高实践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
二、实验
(一)实验设计。从安阳师范学院人文管理学院10级学生,随机抽取自己教授的4个自然班进行前测,选出两个前测情况基本一致的班级作为研究对象,然后再随机确定一个为实验班,另一个为对照班。实验班采用体验式教学,对照班采用传统体育教学法采用两组前测和后测的实验设计。研究时间:2012年4月—2012年6月,8周时间。教学场地设在安阳师范学院人文管理学院足球场地。
(二)实验方法。实验针对高校足球课体育教学的特点,应用体验式教学设计教学流程。教学内容是足球相关技术教学,实验班采用体验式教学,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法,每名学生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学习。8周的足球技能课的学习完成后,即进行技评和达标测试,待技评和达标结束后,对照班对实验班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技评和达标的测试,要求两班学生在同一片场地同一天内完成,主考由两名非参与本实验的足球教师担任。评价方式主要采用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的评价方式。
(三)实验控制。实验班和对照班教师都由研究者本人担任。两班学生在人数(实验班44人,对照班45人)、教学内容、教学时数和场地器材均保持一致。受试者均不知道实验设计方案,以增加实验的效度。实验的前测和后测安排在教学实验的开始前和结束后的2天内进行,以防止因间隔时间过长造成实验的内部效度降低。
三、“体验式”教学法应用后的相关研究
(一)运动参与效果分析。学生在5个指标体系中除了体育锻炼意识之外都有明显的提高,这说明体验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得到了学生的充分认可。学生的上课的态度和学习的兴趣都有明显的提升。体育锻炼意识这个指标体系需要学生长时间的积累才能养成,不是短短几周的体育课就能解决的事实,所有这个指标体系没有明显的差异。
(二)学生身体素质效果分析。实验后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身体素质并没有显著性差异,这是因为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不是短时间或者单纯的体育课上的练习就能提高的。“体验式教学”这一教学模式的出发点和立脚点在于对学生认知能力及其自身能力的提高作为培养的最终目标,重心不在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改善,而是通过体验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学爱上项目,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不论是体验式体育教学还是传统体育教学均需要学生承受一定的练习强度和负荷,所以经过16个学时的学习实验组和对照组身体素质都无明显幅度的提高,并且两个组别不具有显著性差异。
(三)运动技能效果分析。经过一段时间足球课的学习,采用体验式学习的实验班和采用传统教学的对照班,在最后足球考试的得分上有十分显著性差异p≤0.01,分析其原因如下:首先,合作式学习自身的特点,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动的去引导学生,把学生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到课堂中来。其次,教师还要根据体育教学内容来引导与激发学生树立意识、积极参与,教师通过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促使学生共同参与到自己创设的情境中来,并且要在必要的阶段进行指导,使一节体育课的塑造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与情感上的预期效果,以此来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四)实验后教学效果分析。在学生问卷中设置了五道有关学生对于教师教学情况的题目(分别是关于教学组织形式、教师的上课态度、是否能掌握所学内容、教学方法是否合适和是否喜欢这种形式的上课)以此了解在整个教学过程结束后实验班与对照班的教学效果及学生对教学的反馈信息。结果可以看出实验班学生对教学中各种问题持肯定态度的人数都高于对照班。在体验式教学法中,教师是情境创造者和鼓励者,整个教学过各是在友爱、平等、民主的教学气氛进行的;同时,教师是即学习目标的制定者,也是教学过程设计者和执行者,学生在分步骤地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会使学生不仅在接受帮助的时候获得主体地位上得到尊重,也会感受到帮助别人给自己带来的快乐体验。在小组成员相互交往的过程中,练习者和评价者的学习能力都会有所提高,学生也会表现出自尊心的提高和自信心的增强,从而增强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达到提高学习技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温恒福.研究体验式创新教学法[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2].毛振明.体育教学改革新视野[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3].张恩明.体验式教学在实践中的问题与对策[J].教书育人(学术理论).2004.
摘 要 体验式教学以在体验中发展为指导思想,以体验作为主要途径,以实践性思维的训练为直接目标的一种内发创生式教学设计。相对于传统体育教学而言,体验式教学能更好的适应大学生的学习特点。
关键词 体验式 足球选项课 应用
一、体验式教学的基本模式
(一)创设情景式。情境创设式体验教学是指:创设一个真实情境,通过教师的引导促使学习者在真实情境体验中产生问题意识,在过程中不断发现、提出问题并掌握解决该问题的适当方法。
(二)角色扮演式。为了使学生从被动的“要我学”转变为主动的“我要学”,可以设计“角色扮演”式的体验教学活动——即先创造具体、生动的教学情境,再通过角色扮演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情绪从而促进学生能力、知识、素质的和谐发展。
(三)教学比赛式。模拟比赛式体验教学是指:改变现有的练习环境,模拟比赛现场的气氛进行班级内部的教学比赛,从而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课堂的练习强度与竞赛性,提高学生适应环境和临场发挥的能力,并使学生对足球的比赛具有直观、系统的认识。
(四)启发引导式。启发引导式是通过教师有目的的设计利于技术正迁移的引导性活动项目,让学生通过个人在活动中的充分参与和体验,获得直接认知,然后在团队成员的相互交流和分享讨论中,在教师的积极性鼓励和引导下,激发体育学习兴趣,提升认识,从而进一步提高实践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
二、实验
(一)实验设计。从安阳师范学院人文管理学院10级学生,随机抽取自己教授的4个自然班进行前测,选出两个前测情况基本一致的班级作为研究对象,然后再随机确定一个为实验班,另一个为对照班。实验班采用体验式教学,对照班采用传统体育教学法采用两组前测和后测的实验设计。研究时间:2012年4月—2012年6月,8周时间。教学场地设在安阳师范学院人文管理学院足球场地。
(二)实验方法。实验针对高校足球课体育教学的特点,应用体验式教学设计教学流程。教学内容是足球相关技术教学,实验班采用体验式教学,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法,每名学生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学习。8周的足球技能课的学习完成后,即进行技评和达标测试,待技评和达标结束后,对照班对实验班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技评和达标的测试,要求两班学生在同一片场地同一天内完成,主考由两名非参与本实验的足球教师担任。评价方式主要采用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的评价方式。
(三)实验控制。实验班和对照班教师都由研究者本人担任。两班学生在人数(实验班44人,对照班45人)、教学内容、教学时数和场地器材均保持一致。受试者均不知道实验设计方案,以增加实验的效度。实验的前测和后测安排在教学实验的开始前和结束后的2天内进行,以防止因间隔时间过长造成实验的内部效度降低。
三、“体验式”教学法应用后的相关研究
(一)运动参与效果分析。学生在5个指标体系中除了体育锻炼意识之外都有明显的提高,这说明体验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得到了学生的充分认可。学生的上课的态度和学习的兴趣都有明显的提升。体育锻炼意识这个指标体系需要学生长时间的积累才能养成,不是短短几周的体育课就能解决的事实,所有这个指标体系没有明显的差异。
(二)学生身体素质效果分析。实验后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身体素质并没有显著性差异,这是因为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不是短时间或者单纯的体育课上的练习就能提高的。“体验式教学”这一教学模式的出发点和立脚点在于对学生认知能力及其自身能力的提高作为培养的最终目标,重心不在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改善,而是通过体验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学爱上项目,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不论是体验式体育教学还是传统体育教学均需要学生承受一定的练习强度和负荷,所以经过16个学时的学习实验组和对照组身体素质都无明显幅度的提高,并且两个组别不具有显著性差异。
(三)运动技能效果分析。经过一段时间足球课的学习,采用体验式学习的实验班和采用传统教学的对照班,在最后足球考试的得分上有十分显著性差异p≤0.01,分析其原因如下:首先,合作式学习自身的特点,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动的去引导学生,把学生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到课堂中来。其次,教师还要根据体育教学内容来引导与激发学生树立意识、积极参与,教师通过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促使学生共同参与到自己创设的情境中来,并且要在必要的阶段进行指导,使一节体育课的塑造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与情感上的预期效果,以此来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四)实验后教学效果分析。在学生问卷中设置了五道有关学生对于教师教学情况的题目(分别是关于教学组织形式、教师的上课态度、是否能掌握所学内容、教学方法是否合适和是否喜欢这种形式的上课)以此了解在整个教学过程结束后实验班与对照班的教学效果及学生对教学的反馈信息。结果可以看出实验班学生对教学中各种问题持肯定态度的人数都高于对照班。在体验式教学法中,教师是情境创造者和鼓励者,整个教学过各是在友爱、平等、民主的教学气氛进行的;同时,教师是即学习目标的制定者,也是教学过程设计者和执行者,学生在分步骤地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会使学生不仅在接受帮助的时候获得主体地位上得到尊重,也会感受到帮助别人给自己带来的快乐体验。在小组成员相互交往的过程中,练习者和评价者的学习能力都会有所提高,学生也会表现出自尊心的提高和自信心的增强,从而增强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达到提高学习技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温恒福.研究体验式创新教学法[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2].毛振明.体育教学改革新视野[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3].张恩明.体验式教学在实践中的问题与对策[J].教书育人(学术理论).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