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历史课堂教学开展有效性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认知上、感知上、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从学得少到学得多,从而推动“高效课堂”的教学持续性。有效的推进学生在知识、技能、方法情感、学习态度和价值观的和谐方面创造更大的发展。
【关键词】:也谈;提高;历史;教学;实效性
什么叫课堂教学有效性,笔者认为:通过课堂教学的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所收获、有所提高、有所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主动学。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从不喜欢到喜欢。周众所知“高效课堂”就是尽可能用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效益性的教学活动。这里的“高效”不仅是学科教师高效的讲解,重点是指学生能高效的去学习,指师生在共同参与的学习活动的过程中的去学习知识、技能、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和谐是最大的发展。
那么,影响课堂教学实效性的主要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1、目标模糊、教学随意;2、教学方法、千篇一律;3、情景牵强、缺乏实效;4、活动练习、放任自流;5、节奏松散、效率低下。针对上述问题,就如何打造“高效课堂”笔者有以下几点粗浅认识,仅供同行们参考:
首先、教学目标要具体明确
明确、具体、全面的教学目标是保证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重中之重。首先是要完整、准确地解读义教《历史》、《新课程标准》,明确目的、要求,确定内容及重点、难点,有的放矢。其次学科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时,要将教学内容分解成单个具体的目标,从完成每课的小目标,到完成好每单元单元的目标,从而达到最终完成总体的学习目标。另外,对历史教学能力等教学目标的设置和预定应细化和具体,尽量使学生做到学每课本时,把握历史目标能力培养的方向上确定需要解决的某一方面的问题或完成教学任务。
其次:突出教学的主题
依笔者视,一般每节课的重点可能有两三个,但是只能以一个主题统帅课堂教学。教师根据“主题”重新规划教材结构,进行实效化的教学环节设计,使教学逻辑严密而紧凑;学生依据“主题”,思考学习就有了明确的突破方向和延伸空间。三、以问题引领思考。有效教学的基本状态是对话式、互动式的,而教学是否出现和维持这种状态,取决于教师是否能有效地进行课堂提问。课堂提问是常态课下课堂有效教学的重要环节,因此,教师要善于敏锐地捕捉这些隐含在教学内容中关键各种矛盲冲突,使学生心中有疑,因疑才问。
1、以中心问题引领教学,通过不同角度、层次设问,引导学生迁移运用历史知识发现、思考、解决问题。中心问题要求逻辑性强、层次感明显、延伸很突出。如必修课2第七单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心是问题“如何在一个生产力水平落后、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来建设社会主义?”通过设置相互关联的问题入手,如“斯大林认为苏联应该如何进行工业化?以及如何评价斯大林模式?”、“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这一曲折过程中,我们可以吸取什么经验教训获得什么启示?”形成一连串“问题链”,使学生能主动去进行分析、思辨、鉴别,思维逐步走向理性、成熟。
2、课堂问题设计的起点要符合学生现有的常识。以《罗斯福新政》为例,通常会设计“假如你是罗斯福总统,你会怎么做”,进行这一问题的设计不是不好,只是会让学生无从下手,毕竟学生的知识和社会生活经验很有限。针对这样的情况,问题可设计为: (1)银行倒闭,金融瘫痪。如果你父母手中的支票、存折无法兑现,你希望政府采取哪些政策? (2)如果你家是农民,父母辛辛苦苦劳作,但农副产品价格极低,你希望政府采取怎样的决策?(3)如果你是小工厂老板,你希望政府如何,保护你的利益?以常识性的问题逐渐把知识引向学习的主题。
再次,强调史料史实的重要性是关键
这是有效的课堂教学根本所在之一。历史课堂教学中,始终贯穿“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思想,学生的学要以接触、了解史料史实为首要任务,以掌握史实、解析史料、运用历史为重要的学习目标。
1、以材料还原历史。如:在讲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展示1917年—1920年俄国的粮食征收数量柱形图和1919年俄国粮食的国家收购价、国家零售价黑市销售价的价格表,通过表格让学生直观地看到苏维埃经济建设的危害,从而得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严重地破坏了生产力,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进行改革的共识。
2、材料选用要适当。①材料要可靠、准确。 ②力求材料的选用具有典型性、针对性,材料宜精不宜多。如在讲授必修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一课,可以“张 创办的大生纱厂”为例,寻找其发展的典型材料进行有机的串联,以小见大,折射出整个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全过程。
3、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每课导言、“历史纵横”“学思之窗”、“资料回放”、“学习延伸”等附文(图),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展开提供了许多素材和信息,提供了思考问题的方向和活动方案,要充分合理地利用好这些课程资源为教学活动服务。
最后,正确认识讲授课程的作用
事实证明,无论教学如何改革,讲授仍然是有效教学不可或缺的教学方式。讲授要注重教学语言的锤炼,讲授的内容以人为本,关注人性,讲授语言力求生动幽默,以史实细节打动学生心灵。教师要以广泛的阅读和深厚的积累作为支撑,讲授才富有课堂魅力,课堂才会具有广度和深度。同时注重通过补充历史细节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实效学科教师对教材进行整合再创造,学科教师可对教材内容大胆取舍、重新整合。如:必修1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和发展》,近代英国和德国都属于君主立宪政体,二者既有共性又有可比性,近代法国和美国都属于民主共和制,但又稍有不同。把由于经济、政治、地理、文化、传统等诸多方面的原因导致共性中的个性整合在一起,避免重复,凸现重点。
另外,重视课后练习和检测教师应尽可能地应用变式思维,转换历史角度,改变设问方式,进行适当的训练。阶段性检测要注重试题功能,试题的设聋依托基本史实,以能力立意,引用新史料创设新情景。注重选取具有生活气尽的史料,利用多样化、通俗性、实践型的试题来充实历史内容拉掘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生成历史概念和结论能力的功效。
总之,学科教师加强学法指导是根据学生各个自身特点以及学科特点,经常性地开展学习学习方法交流,指导帮助学生摸索出更有效的学习、复习和考试方法,进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结合注重反思的教学,教师可以建立个人教学日志,记录出现的主要问题和解决的最佳策略,以提高课堂教学感性和理性的认识,积累课堂教学经验,提升个人的专业水平,逐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使课堂逐渐走向高效,让学生在东中学到中外历史的大事件以及大变革。
参考文献:
[1]李健华义教《新课程标准》第87页、2010年人民教育出版社
[2]张明中出版的《中学历史教学大全》第79页,2012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姚坤明《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案例》第136页、2011年福建师范大学出版。
【关键词】:也谈;提高;历史;教学;实效性
什么叫课堂教学有效性,笔者认为:通过课堂教学的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所收获、有所提高、有所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主动学。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从不喜欢到喜欢。周众所知“高效课堂”就是尽可能用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效益性的教学活动。这里的“高效”不仅是学科教师高效的讲解,重点是指学生能高效的去学习,指师生在共同参与的学习活动的过程中的去学习知识、技能、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和谐是最大的发展。
那么,影响课堂教学实效性的主要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1、目标模糊、教学随意;2、教学方法、千篇一律;3、情景牵强、缺乏实效;4、活动练习、放任自流;5、节奏松散、效率低下。针对上述问题,就如何打造“高效课堂”笔者有以下几点粗浅认识,仅供同行们参考:
首先、教学目标要具体明确
明确、具体、全面的教学目标是保证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重中之重。首先是要完整、准确地解读义教《历史》、《新课程标准》,明确目的、要求,确定内容及重点、难点,有的放矢。其次学科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时,要将教学内容分解成单个具体的目标,从完成每课的小目标,到完成好每单元单元的目标,从而达到最终完成总体的学习目标。另外,对历史教学能力等教学目标的设置和预定应细化和具体,尽量使学生做到学每课本时,把握历史目标能力培养的方向上确定需要解决的某一方面的问题或完成教学任务。
其次:突出教学的主题
依笔者视,一般每节课的重点可能有两三个,但是只能以一个主题统帅课堂教学。教师根据“主题”重新规划教材结构,进行实效化的教学环节设计,使教学逻辑严密而紧凑;学生依据“主题”,思考学习就有了明确的突破方向和延伸空间。三、以问题引领思考。有效教学的基本状态是对话式、互动式的,而教学是否出现和维持这种状态,取决于教师是否能有效地进行课堂提问。课堂提问是常态课下课堂有效教学的重要环节,因此,教师要善于敏锐地捕捉这些隐含在教学内容中关键各种矛盲冲突,使学生心中有疑,因疑才问。
1、以中心问题引领教学,通过不同角度、层次设问,引导学生迁移运用历史知识发现、思考、解决问题。中心问题要求逻辑性强、层次感明显、延伸很突出。如必修课2第七单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心是问题“如何在一个生产力水平落后、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来建设社会主义?”通过设置相互关联的问题入手,如“斯大林认为苏联应该如何进行工业化?以及如何评价斯大林模式?”、“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这一曲折过程中,我们可以吸取什么经验教训获得什么启示?”形成一连串“问题链”,使学生能主动去进行分析、思辨、鉴别,思维逐步走向理性、成熟。
2、课堂问题设计的起点要符合学生现有的常识。以《罗斯福新政》为例,通常会设计“假如你是罗斯福总统,你会怎么做”,进行这一问题的设计不是不好,只是会让学生无从下手,毕竟学生的知识和社会生活经验很有限。针对这样的情况,问题可设计为: (1)银行倒闭,金融瘫痪。如果你父母手中的支票、存折无法兑现,你希望政府采取哪些政策? (2)如果你家是农民,父母辛辛苦苦劳作,但农副产品价格极低,你希望政府采取怎样的决策?(3)如果你是小工厂老板,你希望政府如何,保护你的利益?以常识性的问题逐渐把知识引向学习的主题。
再次,强调史料史实的重要性是关键
这是有效的课堂教学根本所在之一。历史课堂教学中,始终贯穿“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思想,学生的学要以接触、了解史料史实为首要任务,以掌握史实、解析史料、运用历史为重要的学习目标。
1、以材料还原历史。如:在讲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展示1917年—1920年俄国的粮食征收数量柱形图和1919年俄国粮食的国家收购价、国家零售价黑市销售价的价格表,通过表格让学生直观地看到苏维埃经济建设的危害,从而得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严重地破坏了生产力,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进行改革的共识。
2、材料选用要适当。①材料要可靠、准确。 ②力求材料的选用具有典型性、针对性,材料宜精不宜多。如在讲授必修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一课,可以“张 创办的大生纱厂”为例,寻找其发展的典型材料进行有机的串联,以小见大,折射出整个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全过程。
3、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每课导言、“历史纵横”“学思之窗”、“资料回放”、“学习延伸”等附文(图),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展开提供了许多素材和信息,提供了思考问题的方向和活动方案,要充分合理地利用好这些课程资源为教学活动服务。
最后,正确认识讲授课程的作用
事实证明,无论教学如何改革,讲授仍然是有效教学不可或缺的教学方式。讲授要注重教学语言的锤炼,讲授的内容以人为本,关注人性,讲授语言力求生动幽默,以史实细节打动学生心灵。教师要以广泛的阅读和深厚的积累作为支撑,讲授才富有课堂魅力,课堂才会具有广度和深度。同时注重通过补充历史细节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实效学科教师对教材进行整合再创造,学科教师可对教材内容大胆取舍、重新整合。如:必修1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和发展》,近代英国和德国都属于君主立宪政体,二者既有共性又有可比性,近代法国和美国都属于民主共和制,但又稍有不同。把由于经济、政治、地理、文化、传统等诸多方面的原因导致共性中的个性整合在一起,避免重复,凸现重点。
另外,重视课后练习和检测教师应尽可能地应用变式思维,转换历史角度,改变设问方式,进行适当的训练。阶段性检测要注重试题功能,试题的设聋依托基本史实,以能力立意,引用新史料创设新情景。注重选取具有生活气尽的史料,利用多样化、通俗性、实践型的试题来充实历史内容拉掘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生成历史概念和结论能力的功效。
总之,学科教师加强学法指导是根据学生各个自身特点以及学科特点,经常性地开展学习学习方法交流,指导帮助学生摸索出更有效的学习、复习和考试方法,进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结合注重反思的教学,教师可以建立个人教学日志,记录出现的主要问题和解决的最佳策略,以提高课堂教学感性和理性的认识,积累课堂教学经验,提升个人的专业水平,逐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使课堂逐渐走向高效,让学生在东中学到中外历史的大事件以及大变革。
参考文献:
[1]李健华义教《新课程标准》第87页、2010年人民教育出版社
[2]张明中出版的《中学历史教学大全》第79页,2012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姚坤明《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案例》第136页、2011年福建师范大学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