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这一点,对于教师的课堂教学而言,更是如此。教学实践中,我们常有这样的发现:同样的问题,这样问,学生懵住了,那样问,学生会柳暗花明;这样问,可以“一石激起千层浪,”而那样问,则会“一 潭死水,微波不现。”原因何在呢?我认为,能否科学地设计出灵巧、新颖、易于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是教学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现在我就课堂提问的艺术性、技巧性谈谈我的看法。
一、问题的提出具有针对性
洋洋洒洒的一篇文章,不可能面面俱到,但主要抓住了重点,也就抓准了方向。重点解决了,教学的任务也基本落实了。如在学习朱自清的《背影》这篇文章时,教学上的重点是要落实作者通过对父亲“背影”的描写,表达父子之间那种深厚的感情,但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呢?于是我就设计了一个题目:朱自清笔下对父亲“背影”的描写有几次?作者有几次相应的流泪?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学生很容易就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并概括了出来,从中可以看出父与子之间内敛而又深厚的感情,从而抓住了文章寫作的最大特点;感情真挚,作者正是基于对父亲深厚的感情才写下了这篇文章的。这就解决本文的重点,达到了教学效果。
二、问题的提出要有启发性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因此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调动他们思考的积极性。课堂上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使他们思维活跃,思路开阔,能根据自己的知识辐射开去,还是在教学《记承天寺夜游》时,文中对景物的描写“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尽管只此一句,但正是作者惜墨如金的体观。假如只是单纯的语句翻译理解,一是学生不容易准确地把握,二是无法体会其意境。于是教学中采用了增删法来理解,原句改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行吗?在原句后增上“远处蝉鸣鹊啼,近处蛙声阵阵”你以为合适吗?这样一来,学生马上明确了原句中比喻的妙处:把月光比作碧水,把竹柏影比作藻荇,体会到了作者从中营造了一种幽远空明的意境。这个问题的解决就加深了学生对作品思想内容的理解,这样的提问,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思维的积极性,而且能培养学生的理解力和想象力,使他们自然地了解到作品的内容与主题,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问题的提出要有灵活性
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学生就会觉得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假如把问题换成“活问”的方式提出,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所谓的“活问”,就是变换提问的角度,让思路“拐一个弯”,从问题的侧翼或者反面,寻找思维的切入口。阅读教学中,有时学生初读课文后就说“全懂了”,“没问题”,那么事实是否果真如此呢?此时就需教师能提出出人意料的的问题。如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时,全文学完了,但教师提出了这样一问“老师认为文中有一处交代不清——我的父亲又怎会知道我被困小悬崖呢?”于是学生先对当时的情形作了想象。接着教师又提出“文中没有交代这些你认为是作者的失误吗?”学生在思考后明确了这是文中结构上的详略取舍。这样的提问与教师对文章详略得当的写法分析相比,其效果显而易见。
四、提出的问题要有连续性
一节课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往往不是一两个问题就能解决的,而是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连续发问,环环相扣,层层深入。这样,前一个问题就是后一个问题的前提,后一个问题就是前一个问题的继续,每一个问题都是训练学生思维发展的一层阶梯,从而形成链式思考,提高分析理解的能力。如教学《故乡》一课,学生在预习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背景之后,教师提出了一个问题:故乡产生了哪些变化?在学生边读边拟发言要点后,课堂上开始闪现学生思考的结果:故乡的面貌变化了,故乡的人也变化了。教师以此为基准进行调控,要求学生继续深入比较闰土和杨二嫂两个人物前后的变化并思考产生变化的原因。这节课的教学中,主问题就是“故乡产生了哪些变化?”这个问题在教学主导着、牵动着教学进程,减少无效、无谓、无用的提问,节省出一定量的课堂教学时间;能一线串珠地整体地带动课文的理解品读;能形成学生长时间一系列的深层次的智能课堂学习活动。于是,课堂气氛将以学生的读、写、说、思为主要成分构成,课堂气氛因此而显得生动活泼。
五、问题的提出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课堂中的提问,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因而教师应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可以使学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解答方法,既拓宽思维的空间,又能培养发散型思维能力。教学中要善于把课本知识与课外有关知识联系起来思考,能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古人云“学走于思,思起于疑”,创新源之“好奇”与“质疑”,课堂上适时适度,而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六、提问既要面向全体,又要针对个体。
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必须让学生积极参与,才能有良好的收效。课堂提问应面向全体学生,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问题的思考中来,而不只是部分学生的思考。教师可以抓住少年儿童争强好胜的心理特征,精心设计问题,因势利导。当然,在面向全体的同时,也要注意问题的针对性和选择性。设计问题不能为优等生而拔高,也不能为照顾后进生而过于简单,其难易程度应是多层次的,使问题对成绩不同的学生都有针对性,每个学生都可以选择自己能够回答的问题。简单问题后进生回答,稍难的让中等生解决,难度较大的让优秀生大显身手。这样做,就可以调动各层次学生的积极性,容易收到预期效果。
总之,精巧而有吸引力的提问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思维、培养能力,而且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如何根据教材、教法的不同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问题,做好课堂提问,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不断研究,长期探讨的课题。
一、问题的提出具有针对性
洋洋洒洒的一篇文章,不可能面面俱到,但主要抓住了重点,也就抓准了方向。重点解决了,教学的任务也基本落实了。如在学习朱自清的《背影》这篇文章时,教学上的重点是要落实作者通过对父亲“背影”的描写,表达父子之间那种深厚的感情,但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呢?于是我就设计了一个题目:朱自清笔下对父亲“背影”的描写有几次?作者有几次相应的流泪?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学生很容易就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并概括了出来,从中可以看出父与子之间内敛而又深厚的感情,从而抓住了文章寫作的最大特点;感情真挚,作者正是基于对父亲深厚的感情才写下了这篇文章的。这就解决本文的重点,达到了教学效果。
二、问题的提出要有启发性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因此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调动他们思考的积极性。课堂上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使他们思维活跃,思路开阔,能根据自己的知识辐射开去,还是在教学《记承天寺夜游》时,文中对景物的描写“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尽管只此一句,但正是作者惜墨如金的体观。假如只是单纯的语句翻译理解,一是学生不容易准确地把握,二是无法体会其意境。于是教学中采用了增删法来理解,原句改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行吗?在原句后增上“远处蝉鸣鹊啼,近处蛙声阵阵”你以为合适吗?这样一来,学生马上明确了原句中比喻的妙处:把月光比作碧水,把竹柏影比作藻荇,体会到了作者从中营造了一种幽远空明的意境。这个问题的解决就加深了学生对作品思想内容的理解,这样的提问,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思维的积极性,而且能培养学生的理解力和想象力,使他们自然地了解到作品的内容与主题,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问题的提出要有灵活性
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学生就会觉得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假如把问题换成“活问”的方式提出,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所谓的“活问”,就是变换提问的角度,让思路“拐一个弯”,从问题的侧翼或者反面,寻找思维的切入口。阅读教学中,有时学生初读课文后就说“全懂了”,“没问题”,那么事实是否果真如此呢?此时就需教师能提出出人意料的的问题。如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时,全文学完了,但教师提出了这样一问“老师认为文中有一处交代不清——我的父亲又怎会知道我被困小悬崖呢?”于是学生先对当时的情形作了想象。接着教师又提出“文中没有交代这些你认为是作者的失误吗?”学生在思考后明确了这是文中结构上的详略取舍。这样的提问与教师对文章详略得当的写法分析相比,其效果显而易见。
四、提出的问题要有连续性
一节课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往往不是一两个问题就能解决的,而是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连续发问,环环相扣,层层深入。这样,前一个问题就是后一个问题的前提,后一个问题就是前一个问题的继续,每一个问题都是训练学生思维发展的一层阶梯,从而形成链式思考,提高分析理解的能力。如教学《故乡》一课,学生在预习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背景之后,教师提出了一个问题:故乡产生了哪些变化?在学生边读边拟发言要点后,课堂上开始闪现学生思考的结果:故乡的面貌变化了,故乡的人也变化了。教师以此为基准进行调控,要求学生继续深入比较闰土和杨二嫂两个人物前后的变化并思考产生变化的原因。这节课的教学中,主问题就是“故乡产生了哪些变化?”这个问题在教学主导着、牵动着教学进程,减少无效、无谓、无用的提问,节省出一定量的课堂教学时间;能一线串珠地整体地带动课文的理解品读;能形成学生长时间一系列的深层次的智能课堂学习活动。于是,课堂气氛将以学生的读、写、说、思为主要成分构成,课堂气氛因此而显得生动活泼。
五、问题的提出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课堂中的提问,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因而教师应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可以使学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解答方法,既拓宽思维的空间,又能培养发散型思维能力。教学中要善于把课本知识与课外有关知识联系起来思考,能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古人云“学走于思,思起于疑”,创新源之“好奇”与“质疑”,课堂上适时适度,而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六、提问既要面向全体,又要针对个体。
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必须让学生积极参与,才能有良好的收效。课堂提问应面向全体学生,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问题的思考中来,而不只是部分学生的思考。教师可以抓住少年儿童争强好胜的心理特征,精心设计问题,因势利导。当然,在面向全体的同时,也要注意问题的针对性和选择性。设计问题不能为优等生而拔高,也不能为照顾后进生而过于简单,其难易程度应是多层次的,使问题对成绩不同的学生都有针对性,每个学生都可以选择自己能够回答的问题。简单问题后进生回答,稍难的让中等生解决,难度较大的让优秀生大显身手。这样做,就可以调动各层次学生的积极性,容易收到预期效果。
总之,精巧而有吸引力的提问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思维、培养能力,而且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如何根据教材、教法的不同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问题,做好课堂提问,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不断研究,长期探讨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