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当前体育课存在的问题
体育课存在的问题主要有:①教师重视体育项目的广泛性、参与性;②教师重视体育项目的技能性、竞技性;③教师重视体育项目的使用性、对抗性;④教师重视中考体育项目的训练和提升。
初中体育项目具有项目广泛性和学生参与性,课程内容分为田径、球类、体操三大项,三大项分为若干子项,在若干子项中又着重突出了若干个项。其中,田径项目侧重于跑、跳、跃,但由于这些项目存在安全隐患,近几年来在教学中,教师都进行了弱化处理,学校也不再安排课程,教师只泛泛讲解一下,或播放视频即可;球类项目侧重于篮球、足球、排球,而足球和排球由于体育场地大小的因素,只能在部分城市学校开展,农村学校和城市里体育场地狭窄的学校根本无法开展。重视体育项目的技能性和竞技性是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师采取碎片化教学常常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那么,教师在教学中讲不讲竞技性?要讲的,但是如果教师在提高身体素质的普惠性体育课上过多渲染竞技性,反而冲淡了教学的趣味性,影响学生的课堂体验。体育项目的使用性是体育项目操作的要务,但如果教师过分强调,也可能使教学步入一种神秘的程度,削减学生热爱体育的情趣。体育本身具有对抗性,但是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过分渲染,就会降低学生学习体育的热情。
二、问题的根源
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话痨”“网上达人”“脱口秀”等节目中不乏以恶搞、丑化体育为能事者,他们大多对中国体育口诛笔伐、深恶痛绝,这种言论带给学生的负面影响是不可低估的。加上绝大多数体育广告上都是西方体育明星,这种社会环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下认为中国体育不如外国体育。成年人热谈的体育明星也是国外的,对于国内体育明星,他们只会提及少部分在国际大赛中摘金夺银的比赛项目运动员,这也进一步催化了学生崇洋媚外。
从体育管理方面来看,教育主管部门只关注体育的健身强体作用,却忽略了体育扶智、扶志的独特功能。部分教师认为,意识形态领域有语文、政治、历史等科目传承,而体育是给孩子强健体魄和健美身材的科目,至于重塑精神、心理和情操等,应该由其他科目承担。另外,很多体育教师不多加考虑体育与意识形态间的关系,认为教给学生基本的运动技能即可,爱国主义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等似乎与体育教学不沾边,学生也认为体育就是跑跑、跳跳、玩玩,家长也认为体育课只学运动技能,练好体魄即可,这就导致教师、学生、家长都不重视体育中的德育。
三、问题的破解与对策
事实上,体育不仅有强身健体的基础功能,也是重塑国民形象、扶智、扶志的重要抓手之一。傅雷先生说:“一个人对人民的服务不一定要站在大会上讲演或是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只要我们能随时随地,点点滴滴地把自己知道的、想到地告诉人家,无形中就是替国家播种、垦殖。”没有祖国,就没有幸福,体育课是传授技能的,也兼有宣讲核心价值观的责任和义务,这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明确要求。
传统文化中有仁、义、礼、智、信和弓、射、骑、御、律,前者指文化素养和道德素质,后者是指劳动技能,这告诉我们人才培养是要培养能文能武、全面发展的人。今天,我们更要重视人的全面发展,那么,体育无疑是承接这一任务的重要平台之一,它对提升人的素质、强健人的体魄、发展人的智力、坚定人的意志力等都有天然的契合作用。在体育教学中,当学生对所学课程感到疲倦或是课间休息时,教师可适时地给学生讲述中国体育明星背后的故事,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学习中国体育精神。
四、结语
体育锻炼是艰辛的,学生必须要有持之以恒的品质,泰戈尔曾说:“人总是要犯错误、受挫折、伤脑筋的,不过决不能停滞不前;应该完成的任务,即使为它牺牲生命,也要完成。社会之河的圣水就是因为被一股永不停滯的激流推动向前才得以保持洁净。”这意味着河岸偶尔也会被冲垮,短时间造成损失,可是如果怕河堤溃决,便设法永远堵死这股激流,那么只会招致停滞和死亡。体育课富有愉悦性,也有韵律美,但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运动员,没有水滴石穿、笨鸟先飞、铁杵磨成针的坚韧劲儿是绝对不行的。因此,教师引导学生坚持运动,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斗志力,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精神。体育课中渗透着爱国主义思想、传统文化等德育内容,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体育教师只有持之以恒地渗透德育,学生才能收获甜蜜的果实。
(作者单位:宁夏中卫市第二中学)
体育课存在的问题主要有:①教师重视体育项目的广泛性、参与性;②教师重视体育项目的技能性、竞技性;③教师重视体育项目的使用性、对抗性;④教师重视中考体育项目的训练和提升。
初中体育项目具有项目广泛性和学生参与性,课程内容分为田径、球类、体操三大项,三大项分为若干子项,在若干子项中又着重突出了若干个项。其中,田径项目侧重于跑、跳、跃,但由于这些项目存在安全隐患,近几年来在教学中,教师都进行了弱化处理,学校也不再安排课程,教师只泛泛讲解一下,或播放视频即可;球类项目侧重于篮球、足球、排球,而足球和排球由于体育场地大小的因素,只能在部分城市学校开展,农村学校和城市里体育场地狭窄的学校根本无法开展。重视体育项目的技能性和竞技性是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师采取碎片化教学常常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那么,教师在教学中讲不讲竞技性?要讲的,但是如果教师在提高身体素质的普惠性体育课上过多渲染竞技性,反而冲淡了教学的趣味性,影响学生的课堂体验。体育项目的使用性是体育项目操作的要务,但如果教师过分强调,也可能使教学步入一种神秘的程度,削减学生热爱体育的情趣。体育本身具有对抗性,但是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过分渲染,就会降低学生学习体育的热情。
二、问题的根源
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话痨”“网上达人”“脱口秀”等节目中不乏以恶搞、丑化体育为能事者,他们大多对中国体育口诛笔伐、深恶痛绝,这种言论带给学生的负面影响是不可低估的。加上绝大多数体育广告上都是西方体育明星,这种社会环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下认为中国体育不如外国体育。成年人热谈的体育明星也是国外的,对于国内体育明星,他们只会提及少部分在国际大赛中摘金夺银的比赛项目运动员,这也进一步催化了学生崇洋媚外。
从体育管理方面来看,教育主管部门只关注体育的健身强体作用,却忽略了体育扶智、扶志的独特功能。部分教师认为,意识形态领域有语文、政治、历史等科目传承,而体育是给孩子强健体魄和健美身材的科目,至于重塑精神、心理和情操等,应该由其他科目承担。另外,很多体育教师不多加考虑体育与意识形态间的关系,认为教给学生基本的运动技能即可,爱国主义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等似乎与体育教学不沾边,学生也认为体育就是跑跑、跳跳、玩玩,家长也认为体育课只学运动技能,练好体魄即可,这就导致教师、学生、家长都不重视体育中的德育。
三、问题的破解与对策
事实上,体育不仅有强身健体的基础功能,也是重塑国民形象、扶智、扶志的重要抓手之一。傅雷先生说:“一个人对人民的服务不一定要站在大会上讲演或是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只要我们能随时随地,点点滴滴地把自己知道的、想到地告诉人家,无形中就是替国家播种、垦殖。”没有祖国,就没有幸福,体育课是传授技能的,也兼有宣讲核心价值观的责任和义务,这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明确要求。
传统文化中有仁、义、礼、智、信和弓、射、骑、御、律,前者指文化素养和道德素质,后者是指劳动技能,这告诉我们人才培养是要培养能文能武、全面发展的人。今天,我们更要重视人的全面发展,那么,体育无疑是承接这一任务的重要平台之一,它对提升人的素质、强健人的体魄、发展人的智力、坚定人的意志力等都有天然的契合作用。在体育教学中,当学生对所学课程感到疲倦或是课间休息时,教师可适时地给学生讲述中国体育明星背后的故事,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学习中国体育精神。
四、结语
体育锻炼是艰辛的,学生必须要有持之以恒的品质,泰戈尔曾说:“人总是要犯错误、受挫折、伤脑筋的,不过决不能停滞不前;应该完成的任务,即使为它牺牲生命,也要完成。社会之河的圣水就是因为被一股永不停滯的激流推动向前才得以保持洁净。”这意味着河岸偶尔也会被冲垮,短时间造成损失,可是如果怕河堤溃决,便设法永远堵死这股激流,那么只会招致停滞和死亡。体育课富有愉悦性,也有韵律美,但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运动员,没有水滴石穿、笨鸟先飞、铁杵磨成针的坚韧劲儿是绝对不行的。因此,教师引导学生坚持运动,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斗志力,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精神。体育课中渗透着爱国主义思想、传统文化等德育内容,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体育教师只有持之以恒地渗透德育,学生才能收获甜蜜的果实。
(作者单位:宁夏中卫市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