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霄峰,作家,导演,演员。1999年至2004年,曾用笔名Liar撰写影评而广为人知。2002年加入陆川导演工作室,参与影片《可可西里》制作。2009年编剧并主演电影《达达》(张元导演),此片入围美国圣丹斯电影节竞赛单元。2012年出版个人文集《失败者之歌》,此书在全国十家人文书店举办朗读会,开风气之先。2013年《失败者之歌》在豆瓣阅读上架电子版。2013年携《少女哪吒》(原著小说:绿妖)获上海国际电影节创投单元最具创意项目奖 ,2014年完成其导演处女作《少女哪吒》,同年入围第19届釜山国际电影节唯一竞赛单元“新浪潮” 及第51届台湾金马奖最佳新导演和最佳改编剧本两项提名。
记者:那个年龄段的男生难道就没有很多天马行空的想法吗?
李霄峰:正如《红楼梦》所讲,男人真的是泥巴做的,而女人是水做的。在小说《少女哪吒》里,我窥见了一个很丰富的两个女孩的世界,是我从来没见过的,可能平常走在大街上,我很难感受到迎面走来的女孩的内心。小说呈现给我的,似乎不只是两个女孩的通信,而更像是人与人之间那种内心的深层碰撞和交流。
还有一个很打动我的点是,我觉得绿妖的小说里面有一种很强烈的漂泊感。这种居无定所的心灵状态,是跟整个时代紧密相连的。我给她的新书写推荐语,其中有一段讲到,很少有人意识到这是一个多么动荡的时代。这种动荡其实,比萧红他们那个时代更残酷,因为这个时代从表面上看是和平的,动荡的是我们的精神世界,很多人的心都已经碎了,但从外表上一点都看不出来。这是当下社会我感受到的最残忍的一件事。
记者:大家都好像套着一层壳在生活,把内心的脆弱隐藏起来,外表佯装成不动声色、漠不关心的样子。
李霄峰:对,把自己包裹得很完好,其实内在早就粉身碎骨多少次了,这种现象很恐怖。这种内在动荡在绿妖的小说里是体现得非常好的,很真实。缺乏归属感是这个时代的通病。我十年前在北京买的房,但是到今天我依然没有觉得这里是我的家。家是李安导演电影中的常见主题,他的《与魔鬼共骑》里面有句台词我深有感触,他说:我们那么热爱传统,但是实际上它早就已经不复存在了。在我的这部电影里面也讲了一句真心话: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活法,就是诚实地活着。但是这句话在这个时代已经不复存在了,一个人想要诚实地活着,几乎不可能。我电影里的漂泊感是很重的。这个电影,我觉得它到最后就讲了一个主题,就是灵魂的无可归宿。
导演,塑造人物是第一位
从电影筹备到上映的整个过程中,李霄峰数次产生了“我干的是特别正常的事,怎么在这个时代就成疯狂的事了”的疑问。
最初,没有人支持他改编小说《少女哪吒》,最好的朋友都对他说:“李霄峰你是不是疯了,改编一个故事性这么弱的小说拍电影。”他却坚信电影已经成立,“因为王晓冰这个主人公的灵魂已经被塑造出来了。”
对于时下电影工业最流行的“拉来投资,请来演员,讲一个好故事”的套路,李霄峰认为“不正常”,“讲故事不是导演的天职,塑造人物是第一位的,人物灵魂在电影就在,其次是在塑造人物的基础上把这个世界呈现出来,呈现电影的美感。”他不愿意讲一个连人物灵魂都不成立的故事,因为故事诞生在人身上,必须先有能承托得住的人物。“而且故事也不是只有一种讲法,不是把来龙去脉全告诉你才叫讲故事,我觉得那是不太高明的讲法。”
电影一开头,用了几个镜头描写一个女性的身体,暗示成年李小路在梦里死去又活过来。李霄峰后来不想特指李小路,这种重生在很多人的生命中经历过,于是他剪去了前因后果,只保留了这几个镜头。片中对李教官、徐杰的原生家庭和经历以及李小路的父母都没有交代,甚至对第一人物王晓冰的死亡都没有明确的说明。
这样的讲述方式引起了很多观众的反感,他们不习惯电影的大量留白和意向表征。很多观众对李霄峰说:“导演,你跟我讲讲那白马是什么意思,那烟囱是什么意思。”李霄峰回答完之后说:“但是这不重要,你自己的感受比我说一万句都强,好的电影是跟人的直接交流,不需要阐释。” 电影里的留白是他特意留给观众的空间,他认为这“本质上是对观众的尊重”,但有一些观众反而因此认为导演不尊重观众,“就觉得因为我没给他答案,可我觉得电影不一定要有标准答案,《少女哪吒》不是来给你答案的,也不是给你讲一个圆熟的故事,电影其实有很多层次是可以看的,有很多的方向是可以掌握的,不见得一定要把一个故事从头到尾解释清楚。”
记者:作为导演和作家、演员,您最喜欢哪种角色?
李霄峰:当然是导演,电影是我的事业,但是写作只能说是这些年来的习惯,并没有说要刻意出一本书,做一个职业作家,以此为生。我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去理解创作,它是我表达自己的一个最佳途径,我写字最多的地方是豆瓣小站,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写篇日记,它未必是最好的东西,未必会马上打动你,但我觉得我需要去做这件事,它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就跟每天跑步是同一个道理。
记者:做了导演之后还在坚持写作吗?
李霄峰:还在写,但是我不会那么过于袒露自己。最近我在尝试怎样能够既把真实的自己放到创作中去,同时又能够更自如地去面对别人,这对我来说挺困惑的,到现在也没解决这个问题。
记者:现在还写影评类的吗?
李霄峰:早就不写了,我觉得既然已经进入到电影行业中来,评价同行不是什么好事。我觉得好的我就会说,不好的我就不说了,在说真话的时候可以选择说哪句真话,反正别说假话就好了,想想也挺虚伪的。写影评本质上跟创作还是两个不同的方向,我也有很喜欢的影评家,像戴锦华,我觉得她已经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方法,虽然是带着意识形态的,但从那个角度,她切得比较准确。
拍小电影可惜了
不能忽略的是,李霄峰本人在成长过程中始终以哪吒的形象出现。尽管学习成绩不错,写作能力突出,但他从高中开始理科成绩直线下滑,打架、偷考卷、作弊、偷家里的香烟、离家出走,大学时期两度辍学,先在国内念了两年,看了田壮壮的《蓝风筝》,第二天决定考电影学院,于是去比利时布鲁塞尔读电影专业,两年后认为“自己的性格和脾气完全不适合被教育”,就给陆川写了封信:听说你在筹备《可可西里》,我想回国加入你的队伍。写信的时候,在布鲁塞尔的李霄峰已经收拾好了行李。
在比利时那些年,他整天混在西祠胡同“晃膀子联盟”,那是他建立的文艺青年聚居地,谈论话题是电影、文学、音乐,他盲打误撞地成为当时最年轻的影评人Liar,把自己的审美和情感无所顾忌地说出来,面目锐利。导演贾樟柯对李霄峰的第一印象是“上世纪20年代刚从苏联回来的革命家”,他后来回忆说:我不习惯称呼他为李霄峰,我记忆深处,有一个想砸烂旧世界的革命家回国,他是Liar。他曾经接受李霄峰采访,对方的第一句话就是:今天的访谈你可以说实话吗?
26岁那年,李霄峰帮导演张元写过一个剧本《无法无天》,说一帮十几岁的孩子组成一个层级分明的犯罪组织,抢劫两百多起。故事改编自真实案件,他们选择这个故事的原因就是“有劲儿”,最后没有通过审查,李霄峰一度为此决定离开电影圈。正是那两年,他和父母的关系终于有所缓解,“我母亲是大学物理老师,看不起文科,更看不起搞艺术的。”
当年被他的信打动的陆川给了他“非常苛刻的训练”,工作了一年半以后,他做了很多岗位,编剧、海外发行、宣传、演员,但一直有做导演的想法,“在戈壁滩拍外景的时候,陆川说,我要是你,就应该想这场戏该怎么拍,他还送了我取景器。我要感谢他的每一个鼓励。”《少女哪吒》拍完后他请陆川看,“他非常高兴,他说看之前还担心文艺片姿态硬、但片软,看完以后发现这个片不软。他说霄峰,我觉得你可惜了,他说你应该拍大片,不应该拍一个小电影。”
记者:那个年龄段的男生难道就没有很多天马行空的想法吗?
李霄峰:正如《红楼梦》所讲,男人真的是泥巴做的,而女人是水做的。在小说《少女哪吒》里,我窥见了一个很丰富的两个女孩的世界,是我从来没见过的,可能平常走在大街上,我很难感受到迎面走来的女孩的内心。小说呈现给我的,似乎不只是两个女孩的通信,而更像是人与人之间那种内心的深层碰撞和交流。
还有一个很打动我的点是,我觉得绿妖的小说里面有一种很强烈的漂泊感。这种居无定所的心灵状态,是跟整个时代紧密相连的。我给她的新书写推荐语,其中有一段讲到,很少有人意识到这是一个多么动荡的时代。这种动荡其实,比萧红他们那个时代更残酷,因为这个时代从表面上看是和平的,动荡的是我们的精神世界,很多人的心都已经碎了,但从外表上一点都看不出来。这是当下社会我感受到的最残忍的一件事。
记者:大家都好像套着一层壳在生活,把内心的脆弱隐藏起来,外表佯装成不动声色、漠不关心的样子。
李霄峰:对,把自己包裹得很完好,其实内在早就粉身碎骨多少次了,这种现象很恐怖。这种内在动荡在绿妖的小说里是体现得非常好的,很真实。缺乏归属感是这个时代的通病。我十年前在北京买的房,但是到今天我依然没有觉得这里是我的家。家是李安导演电影中的常见主题,他的《与魔鬼共骑》里面有句台词我深有感触,他说:我们那么热爱传统,但是实际上它早就已经不复存在了。在我的这部电影里面也讲了一句真心话: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活法,就是诚实地活着。但是这句话在这个时代已经不复存在了,一个人想要诚实地活着,几乎不可能。我电影里的漂泊感是很重的。这个电影,我觉得它到最后就讲了一个主题,就是灵魂的无可归宿。
导演,塑造人物是第一位
从电影筹备到上映的整个过程中,李霄峰数次产生了“我干的是特别正常的事,怎么在这个时代就成疯狂的事了”的疑问。
最初,没有人支持他改编小说《少女哪吒》,最好的朋友都对他说:“李霄峰你是不是疯了,改编一个故事性这么弱的小说拍电影。”他却坚信电影已经成立,“因为王晓冰这个主人公的灵魂已经被塑造出来了。”
对于时下电影工业最流行的“拉来投资,请来演员,讲一个好故事”的套路,李霄峰认为“不正常”,“讲故事不是导演的天职,塑造人物是第一位的,人物灵魂在电影就在,其次是在塑造人物的基础上把这个世界呈现出来,呈现电影的美感。”他不愿意讲一个连人物灵魂都不成立的故事,因为故事诞生在人身上,必须先有能承托得住的人物。“而且故事也不是只有一种讲法,不是把来龙去脉全告诉你才叫讲故事,我觉得那是不太高明的讲法。”
电影一开头,用了几个镜头描写一个女性的身体,暗示成年李小路在梦里死去又活过来。李霄峰后来不想特指李小路,这种重生在很多人的生命中经历过,于是他剪去了前因后果,只保留了这几个镜头。片中对李教官、徐杰的原生家庭和经历以及李小路的父母都没有交代,甚至对第一人物王晓冰的死亡都没有明确的说明。
这样的讲述方式引起了很多观众的反感,他们不习惯电影的大量留白和意向表征。很多观众对李霄峰说:“导演,你跟我讲讲那白马是什么意思,那烟囱是什么意思。”李霄峰回答完之后说:“但是这不重要,你自己的感受比我说一万句都强,好的电影是跟人的直接交流,不需要阐释。” 电影里的留白是他特意留给观众的空间,他认为这“本质上是对观众的尊重”,但有一些观众反而因此认为导演不尊重观众,“就觉得因为我没给他答案,可我觉得电影不一定要有标准答案,《少女哪吒》不是来给你答案的,也不是给你讲一个圆熟的故事,电影其实有很多层次是可以看的,有很多的方向是可以掌握的,不见得一定要把一个故事从头到尾解释清楚。”
记者:作为导演和作家、演员,您最喜欢哪种角色?
李霄峰:当然是导演,电影是我的事业,但是写作只能说是这些年来的习惯,并没有说要刻意出一本书,做一个职业作家,以此为生。我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去理解创作,它是我表达自己的一个最佳途径,我写字最多的地方是豆瓣小站,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写篇日记,它未必是最好的东西,未必会马上打动你,但我觉得我需要去做这件事,它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就跟每天跑步是同一个道理。
记者:做了导演之后还在坚持写作吗?
李霄峰:还在写,但是我不会那么过于袒露自己。最近我在尝试怎样能够既把真实的自己放到创作中去,同时又能够更自如地去面对别人,这对我来说挺困惑的,到现在也没解决这个问题。
记者:现在还写影评类的吗?
李霄峰:早就不写了,我觉得既然已经进入到电影行业中来,评价同行不是什么好事。我觉得好的我就会说,不好的我就不说了,在说真话的时候可以选择说哪句真话,反正别说假话就好了,想想也挺虚伪的。写影评本质上跟创作还是两个不同的方向,我也有很喜欢的影评家,像戴锦华,我觉得她已经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方法,虽然是带着意识形态的,但从那个角度,她切得比较准确。
拍小电影可惜了
不能忽略的是,李霄峰本人在成长过程中始终以哪吒的形象出现。尽管学习成绩不错,写作能力突出,但他从高中开始理科成绩直线下滑,打架、偷考卷、作弊、偷家里的香烟、离家出走,大学时期两度辍学,先在国内念了两年,看了田壮壮的《蓝风筝》,第二天决定考电影学院,于是去比利时布鲁塞尔读电影专业,两年后认为“自己的性格和脾气完全不适合被教育”,就给陆川写了封信:听说你在筹备《可可西里》,我想回国加入你的队伍。写信的时候,在布鲁塞尔的李霄峰已经收拾好了行李。
在比利时那些年,他整天混在西祠胡同“晃膀子联盟”,那是他建立的文艺青年聚居地,谈论话题是电影、文学、音乐,他盲打误撞地成为当时最年轻的影评人Liar,把自己的审美和情感无所顾忌地说出来,面目锐利。导演贾樟柯对李霄峰的第一印象是“上世纪20年代刚从苏联回来的革命家”,他后来回忆说:我不习惯称呼他为李霄峰,我记忆深处,有一个想砸烂旧世界的革命家回国,他是Liar。他曾经接受李霄峰采访,对方的第一句话就是:今天的访谈你可以说实话吗?
26岁那年,李霄峰帮导演张元写过一个剧本《无法无天》,说一帮十几岁的孩子组成一个层级分明的犯罪组织,抢劫两百多起。故事改编自真实案件,他们选择这个故事的原因就是“有劲儿”,最后没有通过审查,李霄峰一度为此决定离开电影圈。正是那两年,他和父母的关系终于有所缓解,“我母亲是大学物理老师,看不起文科,更看不起搞艺术的。”
当年被他的信打动的陆川给了他“非常苛刻的训练”,工作了一年半以后,他做了很多岗位,编剧、海外发行、宣传、演员,但一直有做导演的想法,“在戈壁滩拍外景的时候,陆川说,我要是你,就应该想这场戏该怎么拍,他还送了我取景器。我要感谢他的每一个鼓励。”《少女哪吒》拍完后他请陆川看,“他非常高兴,他说看之前还担心文艺片姿态硬、但片软,看完以后发现这个片不软。他说霄峰,我觉得你可惜了,他说你应该拍大片,不应该拍一个小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