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博物馆学中,藏品研究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传统的藏品研究方法局限于藏品的年代、形制、功用等方面,对于藏品所处的历史情境有所忽略,因而获得的藏品信息亦不完整。本文以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图书馆所藏的诺贝尔奖章为例,阐释运用“Reading Objects”分析法,为藏品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及视野。
关键词 藏品研究 李政道图书馆 诺贝尔奖章
0 引言
藏品是博物馆为了实现社会教育和科学研究的目的,根据自己的性质,搜集并保藏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见证物[1]。藏品是支撑博物馆发展的重要元素,随着藏品定义的不断完善及扩充,学界对藏品研究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研究方法并不能满足现有的博物馆发展需求,各种跨学科、跨领域的研究方法有望不斷被尝试、归纳和总结。本文以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图书馆所藏的诺贝尔奖章为分析对象,首次运用“Reading Objects”分析法,阐释其如何被运用到藏品研究中,并进行归纳和总结。
1 藏品的定义及研究方法
1.1 藏品的定义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藏品特指文物和标本[2]。80年代后期,藏品的概念扩展到“历史文化遗产、自然标本和科技成果及有关的一切资料”[3]。王宏钧在《中国博物馆学基础》中将藏品定义为“见证物”,宋向光在《博物馆藏品概念的思考》中将其定义为“物证”[4]。“资料”、“见证物”和“物证”能说明这一阶段藏品的定义强调的是其实物属性。2007年,国际博物馆协会对藏品定义为“为教育、研究、欣赏的目的征集、保护、传播并展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质及非物质遗产”,吕军等在《关于博物馆藏品定义的研究——20世纪中国博物馆学研究的回顾之一》中认为“博物馆藏品不仅包括实物,也包括反映和记录客观真实存在和发生的现象与过程的非实物记录”[5]。此时,藏品的范畴与内涵得到极大地扩展与延伸,不仅突破年限的桎梏,并且涉及非实物的领域,这意味着藏品信息的研究工作被赋予了更多的期望。
1.2 藏品的研究方法
从藏品的定义中不难看出,对藏品的研究包括两个方面:(1)对藏品本身的研究,即对实物的年代、质地、来源、形制、制作方法、构成要素、使用功能、特点含义等进行具体的描述;(2)对藏品涉及的政治、历史、文化背景以及与其相关的重大事件进行准确地阐释。
以上两个方面即传统的藏品研究方法,前者属于博物馆学研究方法,后者属于历史学研究方法。也有学者总结出藏品研究主要是鉴定真伪、辨识时代以及揭示文化含量[6]。目前的研究工作侧重藏品的征集、鉴定和管理,而对于藏品信息的历史及文化研究阐释甚少。随着对藏品信息需求量的扩大,传统的博物馆学、历史学方法已远远不能满足当下的需求。因此,一些新的方法应逐渐运用到藏品研究中。
郑嘉凤在《博物馆藏品:承载城市记忆搭建沟通桥梁》一文中强调了“环境”的重要性,认为藏品所处的环境对其价值有很大的影响[7]。藏品研究是为了后续的陈列布展及公众教育的实施,还原藏品的使用环境或原生环境,将会更好地让观众接受藏品信息,更容易理解藏品的历史背景及文化内涵。[8]对藏品环境的认知,关系到藏品信息的完善,“Reading Objects”分析法的介入十分重要,下文将着重阐述。
2 “Reading Objects”分析法如何研究藏品
2.1 “Reading Objects”分析法
“Reading Objects”分析法,即物品的解读,本文中作为藏品研究的方法可引申为藏品的解读。这是国际博物馆协会高校博物馆及藏品委员会主席玛尔塔·洛伦索(Marta C. Louren?o)博士提出的针对藏品研究的全新理论框架,对历史、社会和政治背景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思路[9]。
除了具象的形制、大小、年代、真伪等判定研究,博物馆学体系中针对藏品的内涵研究尚未建立统一的方法准则。如青铜器有青铜器的研究方法、陶器有陶器的研究方法、纸质文献有纸质文献的研究方法。事实上,在针对藏品进行“个性”研究之前,需有一个“共性”的分析。与西方博物馆相比,目前国内缺少“共性”解读。而玛尔塔的“Reading Objects”分析法与人类学中的“情境分析”有异曲同工之妙,皆是对藏品所处环境的研究。
情境,也指情景、环境,是一个相当宽泛的概念,在诸多学科领域都有不同程度的引用。情境分析是通过还原历史语境来重构历史真实,多运用于艺术史、社会学、民族学、人类学等领域。1957年,“情境分析”首次被哲学家卡尔·波普尔(Karl Popper)提出,他认为,情境分析是指对人的行为所做的某种尝试性的或者推测性的说明,用这种说明诉诸活动者所处的情境。情境分析不同于假设,它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探究,即从客观实物的本身出发,在调查分析中建构起假说并用获得的材料去印证。
情境分析法自被提出后,在诸多领域得到运用。在社会学中,有学者提出将资料置于研究对象所处的环境之中,“按照故事发生的时序对有关事件和人物进行描述性的分析”[10]。在考古学中,通过遗迹可以再现当时的历史情境,从而对其进行具体分析,“给出结论是对分析情境的深化认识,重建历史则是情境分析的终极目标”[11]。在人类学及民族学中,利用情境因素分析人工制品,包括原材料获得、制作过程、运输、分配、利用、存储、召回、保养、维修、再利用情况等。这使得人类学不再是一门单一的学科,而是“融入于各种情境中的许多实践”[12]。事实上,前文中对博物馆藏品“环境”的强调,也属于情境分析的范畴。而“Reading Objects”分析法对藏品可能存在的环境进行假设,并根据假设寻求更多的资料,用以阐释当时的历史情境,所要达到的目的是开拓研究范围,启迪研究思路。
2.2 实现手段:以李政道图书馆诺贝尔奖章为例
如何利用“Reading Objects”分析法对藏品进行研究?下面将以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图书馆所藏的诺贝尔奖章为例,阐释研究要点。 李政道图书馆开创性地实现了包括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科技馆、艺术馆在内的“五馆合一”的功能,是弘扬科学精神、展示人文素养的科普教育基地[13]。馆内藏品约80 000余件,囊括李政道相关的各类科学文献、研究手稿、讲义、通讯信件、“科艺”作品以及“诺贝尔物理奖章”等收藏。该馆系中国内地唯一一家展出诺贝尔奖章的场馆,承载着传道授业、文化育人的重责。
围绕着诺贝尔奖章,有诸多研究点,从博物馆学和历史学角度出发,列举如下:年代、形制大小、真伪、材料、纹饰、制作工艺、制作者、拥有者、历史背景等等。如此疏散的研究点不仅会导致信息的缺失和混乱,也不利于记录及深度挖掘。如表1所示,此时若运用“Reading Objects”分析法,将藏品放在“共时”、“历时”、“个性”、“共性”四个情境中厘清研究思路,便能事半功倍。
(1)Q1:共時的个性研究
以李政道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章为例,将其放在Q1象限中,就是关于诺贝尔奖章现在的个性研究。换句话说,个性研究是对某个诺贝尔奖章的真实性描述,即对藏品本身的研究,包括年代、质地、来源、形制大小、纹饰铭文、制作方法、使用途径等。个性研究主要适用于展览中说明牌文字及讲解词的撰写。
如图1所示,诺贝尔物理学奖章由瑞典雕塑家埃里克·林德伯克(Erik Lindberg)设计,正面刻有诺贝尔先生的浮雕像,并用罗马数字铸有其生卒日期(1833年10月21日—1896年12月10日)。不同奖项,奖章的背面图案不同。其中,物理学和化学的奖章图案为自然和魔法的守护神伊西斯从云中浮现,手握象征着财富和智慧的羊角,身旁的科学天才轻轻掀开这位埃及女神的面纱,预示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另外,边缘处刻有赞词“新的发现,使生命更美好”,引自罗马史诗《埃涅阿斯纪》。
(2)Q2:共时的共性研究
研究与诺贝尔奖章相关的甚至有共同原理的物品,阐释它们的使用方法和工作原理。诺贝尔奖是以瑞典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军工装备制造商和硝酸甘油炸药的发明者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Alfred Bernhard Nobel)的部分遗产(3 100万瑞典克朗)作为基金创立的。诺贝尔奖分设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文学、和平五个奖项,1901年首次颁发。1968年,瑞典国家银行增设“瑞典国家银行纪念诺贝尔经济科学奖”,即“诺贝尔经济学奖”。对诺贝尔奖进行共性研究时,又可以对六个奖项的奖章做个性研究,即放入Q1之中再次阐述。
2015年,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联合李政道图书馆、瑞典文化中心,举办“诺贝尔文化周”系列活动,实质上是诺贝尔奖章共性研究的成果案例。活动由五大板块组成:瑞典文化角沙龙以远程连线形式,在瑞典皇家理工学院和上海交通大学师生之间展开关于瑞典文化、瑞典科技的讨论;鲜悦(Living Library)讲座围绕瑞典文化,带来与瑞典专家的深度交流;“诺贝尔奖知多少”主题展览系对诺贝尔奖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文学、和平、经济六个奖项的知识普及;诺贝尔奖专题书展精心挑选了相关书籍,进一步拓宽诺贝尔奖的知识领域;“诺贝尔奖知多少”有奖问答则是配合展览进行的互动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师生对诺贝尔奖知识的探索欲。“诺贝尔文化周”系列活动应用“Reading Objects”分析法,有助于深度挖掘藏品信息,推出更有价值意义的展览。
(3)Q3:历时的共性研究
所有诺贝尔奖章都是其研究主体,研究内容包括诺贝尔奖章在历史时期所处的政治、历史、社会环境,以及拥有者的变更情况(比如得主将其诺贝尔奖章捐赠或者变卖等)、诺贝尔奖章充当的历史角色以及带来的历史影响。总结起来,Q3是对历史背景的一个阐述,信息量庞大,可获得研究点如下:诺贝尔奖的创立者及设立初衷;诺贝尔奖项设置后带来的影响;特殊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女性诺贝尔奖得主、家族诺贝尔奖得主、最年轻及最年长诺贝尔奖得主、华人诺贝尔奖得主等);诺贝尔奖得主如何处理奖章及奖金。
2014年,上海交通大学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及上海清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的“诺贝尔奖得主纪念展”顺利开展,集中展出18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题词、签名照及邮品等。展览通过大量实物及图片反映了诺贝尔奖得主为科学事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进行的探索研究,弘扬了开拓创新、勇于探索、勤于实践和奉献博爱的伟大精神。这是在历时基础上归纳总结的成果,亦是展览教育的初衷。
(4)Q4:历时的个性研究
针对某件诺贝尔专项奖章的历史档案记录:奖章制作的工艺流程、时间地点等。情境研究将其纳入,避免了信息的遗漏。奖章在历史上的拥有者,例如本文中涉及的李政道先生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章,于2011年捐赠给上海交通大学。因而,奖章拥有者的变更便是一个新的研究突破口。为何变更?操作过程是怎样的?这些都值得深度挖掘及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会涉及李政道与上海交通大学的渊源,从家族一脉细数到如今的捐赠扶持,从拥有者这一历时的个性研究,我们就可以获取海量的信息。
2016年,恰逢上海交通大学百廿校庆及李政道九十华诞,李政道图书馆举办了“世纪梦想,不忘初心——李政道与上海交通大学”专题展览。本次展览包含“风雨同进,本固枝荣”、“发扬踔厉,共谱蓝图”和“爝火不熄,赓续传承”三个部分,分别讲述了李氏家族与上海交通大学如何结缘,又是如何将这份情缘在世纪交替沧舸洪流巩固并历久弥深;介绍了李政道主导并创建的“中美联合培养物理类研究生计划”、“博士后制度”、“政基金”和“科艺基金”,上海交通大学不仅是这四个项目的受益者,更是推动者,为国家培养了诸多人才,在学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最后将这次展览的主题升华,借助李政道图书馆把李政道与上海交通大学的情谊赓续下去。此次展览以时间为脉络,将李政道与上海交通大学的世纪情缘娓娓道来。“世纪梦想,不忘初心——李政道与上海交通大学”专题展览系历时的个性研究的一大成果,亦是“Reading Objects”分析法运用到藏品研究的力证。
2.3 “Reading Objects”分析法的優势及前景
“Reading Objects”分析法无论运用在哪个领域,都是将研究对象置于它所处的环境之中。如上文所述,研究藏品时将藏品的环境划分为四个区域,共时的个性、共时的共性、历时的个性以及历时的共性。其优势有两个方面:
(1)若将藏品笼统地置于它所处的环境之中研究,可能会因为研究主体的主观性,错失重要信息。同时,获取的信息也是混乱无序的,为后期资料搜集及整理工作带来不便。将藏品的研究环境进行划分,在四个不同的情境之中解读藏品,赋予时间和空间的概念,共时性强调当下的、现在的环境,历时性则强调过去的、历史的环境。
(2)“Reading Objects”分析法所强调的情境研究扩大了研究范畴,个性专指藏品本身,而共性则包括藏品的衍生物。研究点延伸到与藏品有共同工作原理的物品、与藏品相关的历史人物及事件等。
目前,越来越多的博物馆趋向于藏品的历史信息研究,随着数据库及藏品管理系统的运用,资料收集范围变得广泛,收集途径变得便利。记录愈多,可研究点就愈多,能支撑的陈列展览及教育活动就更多。“Reading Objects”分析法作为一种全新的藏品研究方法,应适当的引入和运用。然而,将藏品的环境进行划分后,所获取的信息量与以往相比显得非常庞大。如何正确归纳总结这些信息是一个新的考验,这也是“Reading Objects”分析法存在的首要问题。其次,“Reading Objects”分析法针对不同的藏品,应有不同的运用模式,尚需不断实践、总结。
3 结语
藏品研究是博物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的研究方法无法达到研究目的时,新的理论应当被运用并总结。“Reading Objects”分析法利用时间的纵向和广度的横向将藏品环境划分成四个区域,再在每个区域具体分析藏品,收集其信息。笔者对李政道图书馆的诺贝尔奖章进行情境分析,发现通过情境分析获取的资料能更好地运用于展览之中。“Reading Objects”分析法的实际操作尚待完善和总结,本文在此抛砖引玉,希冀为藏品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及视野。
参考文献
[1]王宏钧.中国博物馆学基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133.
[2]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关于印发省、市、自治区博物馆工作条例的通知(一九七九年六月二十九日)[M]//新中国文物法规选编.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127.
[3]马子庄,晓贾.试析博物馆藏品[J].中国博物馆,1987(2):50-55.
[4]宋向光.博物馆藏品概念的思考[J].中国博物馆,1996(2):17-24.
[5]吕军,周高亮.关于博物馆藏品定义的研究——20世纪中国博物馆学研究的回顾之一[J].博物馆研究,2005(4):3-5.
[6]张淑娟,刘辉.藏品研究中藏品的文化含量问题刍议[M]//吉林省博物馆.耕耘录:吉林省博物院学术文集(2003—2010).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0:130-132.
[7]郑嘉凤.博物馆藏品:承载城市记忆搭建沟通桥梁[M]//中国博物馆协会城市博物馆专业委员会.城市记忆的变奏——中国博物馆协会城市博物馆专业委员会论文集(2013—2014).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300-305.
[8]李巍.“微传播”环境下多功能图书馆藏品推介文案的撰写与利用——以李政道图书馆为例[J].新媒体研究,2016(18):61-63.
[9]Marta. C. Louren?o, Samuel Gessner. Documenting collections: Cornerstones for more history of science in museums[J]. Science and Education, 2012(4): 727-745.
[10]何兆吉,季芳桐.社会学视野下的当代中国问题研究[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8:97.
[11]许永杰.中国考古学研究中的情境分析[J].考古与文物,2011(1):92-99.
[12]尼古拉斯·戴维,卡罗·克拉莫 著.郭立新,姚崇新 译.民族考古学实践[M].长沙:岳麓书社,2009:149.
[13]陈煦蔚,张浩,郭晶.高校图书馆的多功能化设计与实现探索——以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图书馆为例[J].图书与情报,2014(5):39-41.
Abstract The research of the collections is very important in museology, but the traditional research method focuses on the age, shape, function and so on of the collections. The historical context of the collections is neglected, so that the knowledge of collections is incomplete. This article takes the Nobel Prize Medal of Tsung-Dao Lee library in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and analyzes how to use “Reading Objects” to provide new ideas in the research of the collections.
Keywords collection research, Tsung-Dao Lee Library, the Nobel Prize Medal
关键词 藏品研究 李政道图书馆 诺贝尔奖章
0 引言
藏品是博物馆为了实现社会教育和科学研究的目的,根据自己的性质,搜集并保藏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见证物[1]。藏品是支撑博物馆发展的重要元素,随着藏品定义的不断完善及扩充,学界对藏品研究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研究方法并不能满足现有的博物馆发展需求,各种跨学科、跨领域的研究方法有望不斷被尝试、归纳和总结。本文以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图书馆所藏的诺贝尔奖章为分析对象,首次运用“Reading Objects”分析法,阐释其如何被运用到藏品研究中,并进行归纳和总结。
1 藏品的定义及研究方法
1.1 藏品的定义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藏品特指文物和标本[2]。80年代后期,藏品的概念扩展到“历史文化遗产、自然标本和科技成果及有关的一切资料”[3]。王宏钧在《中国博物馆学基础》中将藏品定义为“见证物”,宋向光在《博物馆藏品概念的思考》中将其定义为“物证”[4]。“资料”、“见证物”和“物证”能说明这一阶段藏品的定义强调的是其实物属性。2007年,国际博物馆协会对藏品定义为“为教育、研究、欣赏的目的征集、保护、传播并展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质及非物质遗产”,吕军等在《关于博物馆藏品定义的研究——20世纪中国博物馆学研究的回顾之一》中认为“博物馆藏品不仅包括实物,也包括反映和记录客观真实存在和发生的现象与过程的非实物记录”[5]。此时,藏品的范畴与内涵得到极大地扩展与延伸,不仅突破年限的桎梏,并且涉及非实物的领域,这意味着藏品信息的研究工作被赋予了更多的期望。
1.2 藏品的研究方法
从藏品的定义中不难看出,对藏品的研究包括两个方面:(1)对藏品本身的研究,即对实物的年代、质地、来源、形制、制作方法、构成要素、使用功能、特点含义等进行具体的描述;(2)对藏品涉及的政治、历史、文化背景以及与其相关的重大事件进行准确地阐释。
以上两个方面即传统的藏品研究方法,前者属于博物馆学研究方法,后者属于历史学研究方法。也有学者总结出藏品研究主要是鉴定真伪、辨识时代以及揭示文化含量[6]。目前的研究工作侧重藏品的征集、鉴定和管理,而对于藏品信息的历史及文化研究阐释甚少。随着对藏品信息需求量的扩大,传统的博物馆学、历史学方法已远远不能满足当下的需求。因此,一些新的方法应逐渐运用到藏品研究中。
郑嘉凤在《博物馆藏品:承载城市记忆搭建沟通桥梁》一文中强调了“环境”的重要性,认为藏品所处的环境对其价值有很大的影响[7]。藏品研究是为了后续的陈列布展及公众教育的实施,还原藏品的使用环境或原生环境,将会更好地让观众接受藏品信息,更容易理解藏品的历史背景及文化内涵。[8]对藏品环境的认知,关系到藏品信息的完善,“Reading Objects”分析法的介入十分重要,下文将着重阐述。
2 “Reading Objects”分析法如何研究藏品
2.1 “Reading Objects”分析法
“Reading Objects”分析法,即物品的解读,本文中作为藏品研究的方法可引申为藏品的解读。这是国际博物馆协会高校博物馆及藏品委员会主席玛尔塔·洛伦索(Marta C. Louren?o)博士提出的针对藏品研究的全新理论框架,对历史、社会和政治背景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思路[9]。
除了具象的形制、大小、年代、真伪等判定研究,博物馆学体系中针对藏品的内涵研究尚未建立统一的方法准则。如青铜器有青铜器的研究方法、陶器有陶器的研究方法、纸质文献有纸质文献的研究方法。事实上,在针对藏品进行“个性”研究之前,需有一个“共性”的分析。与西方博物馆相比,目前国内缺少“共性”解读。而玛尔塔的“Reading Objects”分析法与人类学中的“情境分析”有异曲同工之妙,皆是对藏品所处环境的研究。
情境,也指情景、环境,是一个相当宽泛的概念,在诸多学科领域都有不同程度的引用。情境分析是通过还原历史语境来重构历史真实,多运用于艺术史、社会学、民族学、人类学等领域。1957年,“情境分析”首次被哲学家卡尔·波普尔(Karl Popper)提出,他认为,情境分析是指对人的行为所做的某种尝试性的或者推测性的说明,用这种说明诉诸活动者所处的情境。情境分析不同于假设,它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探究,即从客观实物的本身出发,在调查分析中建构起假说并用获得的材料去印证。
情境分析法自被提出后,在诸多领域得到运用。在社会学中,有学者提出将资料置于研究对象所处的环境之中,“按照故事发生的时序对有关事件和人物进行描述性的分析”[10]。在考古学中,通过遗迹可以再现当时的历史情境,从而对其进行具体分析,“给出结论是对分析情境的深化认识,重建历史则是情境分析的终极目标”[11]。在人类学及民族学中,利用情境因素分析人工制品,包括原材料获得、制作过程、运输、分配、利用、存储、召回、保养、维修、再利用情况等。这使得人类学不再是一门单一的学科,而是“融入于各种情境中的许多实践”[12]。事实上,前文中对博物馆藏品“环境”的强调,也属于情境分析的范畴。而“Reading Objects”分析法对藏品可能存在的环境进行假设,并根据假设寻求更多的资料,用以阐释当时的历史情境,所要达到的目的是开拓研究范围,启迪研究思路。
2.2 实现手段:以李政道图书馆诺贝尔奖章为例
如何利用“Reading Objects”分析法对藏品进行研究?下面将以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图书馆所藏的诺贝尔奖章为例,阐释研究要点。 李政道图书馆开创性地实现了包括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科技馆、艺术馆在内的“五馆合一”的功能,是弘扬科学精神、展示人文素养的科普教育基地[13]。馆内藏品约80 000余件,囊括李政道相关的各类科学文献、研究手稿、讲义、通讯信件、“科艺”作品以及“诺贝尔物理奖章”等收藏。该馆系中国内地唯一一家展出诺贝尔奖章的场馆,承载着传道授业、文化育人的重责。
围绕着诺贝尔奖章,有诸多研究点,从博物馆学和历史学角度出发,列举如下:年代、形制大小、真伪、材料、纹饰、制作工艺、制作者、拥有者、历史背景等等。如此疏散的研究点不仅会导致信息的缺失和混乱,也不利于记录及深度挖掘。如表1所示,此时若运用“Reading Objects”分析法,将藏品放在“共时”、“历时”、“个性”、“共性”四个情境中厘清研究思路,便能事半功倍。
(1)Q1:共時的个性研究
以李政道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章为例,将其放在Q1象限中,就是关于诺贝尔奖章现在的个性研究。换句话说,个性研究是对某个诺贝尔奖章的真实性描述,即对藏品本身的研究,包括年代、质地、来源、形制大小、纹饰铭文、制作方法、使用途径等。个性研究主要适用于展览中说明牌文字及讲解词的撰写。
如图1所示,诺贝尔物理学奖章由瑞典雕塑家埃里克·林德伯克(Erik Lindberg)设计,正面刻有诺贝尔先生的浮雕像,并用罗马数字铸有其生卒日期(1833年10月21日—1896年12月10日)。不同奖项,奖章的背面图案不同。其中,物理学和化学的奖章图案为自然和魔法的守护神伊西斯从云中浮现,手握象征着财富和智慧的羊角,身旁的科学天才轻轻掀开这位埃及女神的面纱,预示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另外,边缘处刻有赞词“新的发现,使生命更美好”,引自罗马史诗《埃涅阿斯纪》。
(2)Q2:共时的共性研究
研究与诺贝尔奖章相关的甚至有共同原理的物品,阐释它们的使用方法和工作原理。诺贝尔奖是以瑞典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军工装备制造商和硝酸甘油炸药的发明者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Alfred Bernhard Nobel)的部分遗产(3 100万瑞典克朗)作为基金创立的。诺贝尔奖分设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文学、和平五个奖项,1901年首次颁发。1968年,瑞典国家银行增设“瑞典国家银行纪念诺贝尔经济科学奖”,即“诺贝尔经济学奖”。对诺贝尔奖进行共性研究时,又可以对六个奖项的奖章做个性研究,即放入Q1之中再次阐述。
2015年,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联合李政道图书馆、瑞典文化中心,举办“诺贝尔文化周”系列活动,实质上是诺贝尔奖章共性研究的成果案例。活动由五大板块组成:瑞典文化角沙龙以远程连线形式,在瑞典皇家理工学院和上海交通大学师生之间展开关于瑞典文化、瑞典科技的讨论;鲜悦(Living Library)讲座围绕瑞典文化,带来与瑞典专家的深度交流;“诺贝尔奖知多少”主题展览系对诺贝尔奖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文学、和平、经济六个奖项的知识普及;诺贝尔奖专题书展精心挑选了相关书籍,进一步拓宽诺贝尔奖的知识领域;“诺贝尔奖知多少”有奖问答则是配合展览进行的互动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师生对诺贝尔奖知识的探索欲。“诺贝尔文化周”系列活动应用“Reading Objects”分析法,有助于深度挖掘藏品信息,推出更有价值意义的展览。
(3)Q3:历时的共性研究
所有诺贝尔奖章都是其研究主体,研究内容包括诺贝尔奖章在历史时期所处的政治、历史、社会环境,以及拥有者的变更情况(比如得主将其诺贝尔奖章捐赠或者变卖等)、诺贝尔奖章充当的历史角色以及带来的历史影响。总结起来,Q3是对历史背景的一个阐述,信息量庞大,可获得研究点如下:诺贝尔奖的创立者及设立初衷;诺贝尔奖项设置后带来的影响;特殊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女性诺贝尔奖得主、家族诺贝尔奖得主、最年轻及最年长诺贝尔奖得主、华人诺贝尔奖得主等);诺贝尔奖得主如何处理奖章及奖金。
2014年,上海交通大学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及上海清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的“诺贝尔奖得主纪念展”顺利开展,集中展出18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题词、签名照及邮品等。展览通过大量实物及图片反映了诺贝尔奖得主为科学事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进行的探索研究,弘扬了开拓创新、勇于探索、勤于实践和奉献博爱的伟大精神。这是在历时基础上归纳总结的成果,亦是展览教育的初衷。
(4)Q4:历时的个性研究
针对某件诺贝尔专项奖章的历史档案记录:奖章制作的工艺流程、时间地点等。情境研究将其纳入,避免了信息的遗漏。奖章在历史上的拥有者,例如本文中涉及的李政道先生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章,于2011年捐赠给上海交通大学。因而,奖章拥有者的变更便是一个新的研究突破口。为何变更?操作过程是怎样的?这些都值得深度挖掘及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会涉及李政道与上海交通大学的渊源,从家族一脉细数到如今的捐赠扶持,从拥有者这一历时的个性研究,我们就可以获取海量的信息。
2016年,恰逢上海交通大学百廿校庆及李政道九十华诞,李政道图书馆举办了“世纪梦想,不忘初心——李政道与上海交通大学”专题展览。本次展览包含“风雨同进,本固枝荣”、“发扬踔厉,共谱蓝图”和“爝火不熄,赓续传承”三个部分,分别讲述了李氏家族与上海交通大学如何结缘,又是如何将这份情缘在世纪交替沧舸洪流巩固并历久弥深;介绍了李政道主导并创建的“中美联合培养物理类研究生计划”、“博士后制度”、“
“Reading Objects”分析法无论运用在哪个领域,都是将研究对象置于它所处的环境之中。如上文所述,研究藏品时将藏品的环境划分为四个区域,共时的个性、共时的共性、历时的个性以及历时的共性。其优势有两个方面:
(1)若将藏品笼统地置于它所处的环境之中研究,可能会因为研究主体的主观性,错失重要信息。同时,获取的信息也是混乱无序的,为后期资料搜集及整理工作带来不便。将藏品的研究环境进行划分,在四个不同的情境之中解读藏品,赋予时间和空间的概念,共时性强调当下的、现在的环境,历时性则强调过去的、历史的环境。
(2)“Reading Objects”分析法所强调的情境研究扩大了研究范畴,个性专指藏品本身,而共性则包括藏品的衍生物。研究点延伸到与藏品有共同工作原理的物品、与藏品相关的历史人物及事件等。
目前,越来越多的博物馆趋向于藏品的历史信息研究,随着数据库及藏品管理系统的运用,资料收集范围变得广泛,收集途径变得便利。记录愈多,可研究点就愈多,能支撑的陈列展览及教育活动就更多。“Reading Objects”分析法作为一种全新的藏品研究方法,应适当的引入和运用。然而,将藏品的环境进行划分后,所获取的信息量与以往相比显得非常庞大。如何正确归纳总结这些信息是一个新的考验,这也是“Reading Objects”分析法存在的首要问题。其次,“Reading Objects”分析法针对不同的藏品,应有不同的运用模式,尚需不断实践、总结。
3 结语
藏品研究是博物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的研究方法无法达到研究目的时,新的理论应当被运用并总结。“Reading Objects”分析法利用时间的纵向和广度的横向将藏品环境划分成四个区域,再在每个区域具体分析藏品,收集其信息。笔者对李政道图书馆的诺贝尔奖章进行情境分析,发现通过情境分析获取的资料能更好地运用于展览之中。“Reading Objects”分析法的实际操作尚待完善和总结,本文在此抛砖引玉,希冀为藏品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及视野。
参考文献
[1]王宏钧.中国博物馆学基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133.
[2]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关于印发省、市、自治区博物馆工作条例的通知(一九七九年六月二十九日)[M]//新中国文物法规选编.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127.
[3]马子庄,晓贾.试析博物馆藏品[J].中国博物馆,1987(2):50-55.
[4]宋向光.博物馆藏品概念的思考[J].中国博物馆,1996(2):17-24.
[5]吕军,周高亮.关于博物馆藏品定义的研究——20世纪中国博物馆学研究的回顾之一[J].博物馆研究,2005(4):3-5.
[6]张淑娟,刘辉.藏品研究中藏品的文化含量问题刍议[M]//吉林省博物馆.耕耘录:吉林省博物院学术文集(2003—2010).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0:130-132.
[7]郑嘉凤.博物馆藏品:承载城市记忆搭建沟通桥梁[M]//中国博物馆协会城市博物馆专业委员会.城市记忆的变奏——中国博物馆协会城市博物馆专业委员会论文集(2013—2014).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300-305.
[8]李巍.“微传播”环境下多功能图书馆藏品推介文案的撰写与利用——以李政道图书馆为例[J].新媒体研究,2016(18):61-63.
[9]Marta. C. Louren?o, Samuel Gessner. Documenting collections: Cornerstones for more history of science in museums[J]. Science and Education, 2012(4): 727-745.
[10]何兆吉,季芳桐.社会学视野下的当代中国问题研究[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8:97.
[11]许永杰.中国考古学研究中的情境分析[J].考古与文物,2011(1):92-99.
[12]尼古拉斯·戴维,卡罗·克拉莫 著.郭立新,姚崇新 译.民族考古学实践[M].长沙:岳麓书社,2009:149.
[13]陈煦蔚,张浩,郭晶.高校图书馆的多功能化设计与实现探索——以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图书馆为例[J].图书与情报,2014(5):39-41.
Abstract The research of the collections is very important in museology, but the traditional research method focuses on the age, shape, function and so on of the collections. The historical context of the collections is neglected, so that the knowledge of collections is incomplete. This article takes the Nobel Prize Medal of Tsung-Dao Lee library in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and analyzes how to use “Reading Objects” to provide new ideas in the research of the collections.
Keywords collection research, Tsung-Dao Lee Library, the Nobel Prize Me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