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介绍了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土壤准备、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适期播种、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适时收获等内容,以期为小麦优质高产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安徽颍上
中图分类号S512.0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09-0072-01
颍上县地处淮北平原南部,南临淮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气候适宜小麦生长。颍上县是我国产粮大县,小麦是颍上县的主要粮食作物。现将颍上县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土壤准备
颍上县大部分地耕层较浅,保肥蓄水能力较差,容易板结,造成小麦扎根难,不能正常吸收水分、养分,满足其一生肥水的需要。因此,要使小麦高产,必须逐年加深耕作层,使耕作层达到20~25 cm,但不能过深,过深容易翻出生土,不利于小麦生长,颍上县耕深一般不能超过30 cm。加强精耕细作,在适耕期内及时机耕机耙,切实耙透、耙实、耕平,杜绝明暗坷垃;同时做好田间墒沟、地头沟、排水沟配套,做到能灌能排,为一播全苗创造良好条件。
2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因地制宜选用高产良种。颍上县适宜种植品种为:半冬性品种为新麦18、烟农19、皖麦52等,其高产途径是主茎和分蘖成穗并重;春性品种为阜阳麦936、扬麦44、矮早8等,其高产途径是在稳定穗数和粒重的基础上主攻穗粒数。确定品种后,在播种前清除种子中的杂物、病虫秕粒,选择粒大饱满、整齐的种子,可有效地提高种子发芽率,从而使出苗齐、出苗壮。每50 kg种子用20%三唑酮乳油50 mL或80%的菌录可湿性粉剂80 g,放入喷雾器内,加水3~4 kg搅匀,边喷边拌,拌匀后,堆闷3~4 h;然后摊开晾干,再加入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 g,拌匀后即可播种[1]。
3适期播种
根据不同品种的特性及当地的气候特点,确定最佳播期。颍上县早中茬麦一般在10月10—20日,中晚茬麦在10月底至11月10日播种。根据土壤墒情、肥水状况以及品种特性确定播量。早中茬麦的播量一般应为105~135 kg/hm2,中晚茬麦的播量一般应为120~180 kg/hm2。如果播种时间较晚则应该适当加大播量[2]。实行机械化播种,颍上县小麦行距一般是20~23 cm,播种深度一般在3~5 cm,防止露种或播种过深,避免重播、漏播现象。
4肥水管理
根据小麦生育期的需肥规律,采取多施农家肥、少施氮肥、稳定磷肥、增加钾肥、补施微肥的施肥原则。改变过去“一炮轰”的做法,推广“三增三减”施肥法,即多施有机肥,减少化肥量;增加追肥量,减少基肥量;增加中后期追肥量,减少中前期追肥量。小麦整个生育期对氮肥的吸收量有2个高峰期:出苗至拔节期和拔节至孕穗开花期,因此氮肥的施用应该是基肥∶拔节肥∶孕穗肥为4∶4∶2。磷、钾肥可以和农家肥一起作基肥施入[3]。在灌溉技术上,小麦播种时,如土壤墒情不好,首先要浇好底墒水,保证小麦出苗整齐、强壮,在进行田间管理时,应减少灌水次数和灌水量,开花后7~10 d视土壤墒情和天气情况浇灌浆水。避免在大风天气下浇水,以免发生倒伏,在浇足拔节孕穗水的前提下,可减少灌浆水,少浇或不浇灌浆水[4]。
5病虫草害防治
播前药剂拌种,以防治蝼蛄、蛴螬、金针虫等地下害虫和小麦白粉病、腥黑穗病等。小麦返青至拔节期,注意防治纹枯病、白粉病、锈病和麦蚜、麦蜘蛛等,可用20%井冈霉素可湿性粉剂750 g/hm2,或12.5%井·蜡芽(纹霉清)水剂2.25 L/hm2,或20%井·蜡芽(纹真清)悬浮剂1.05~1.50 L/hm2,对水600~750 kg均匀喷药,尽量将药液喷到麦株基部;如小麦病虫害较重时,间隔7~10 d后,可补喷1次。3月下旬至4月上旬,注意防治纹枯病、赤霉病和麦蚜、麦蜘蛛、粘虫等,可选用高效低毒有机磷类或菊酯类农药和40%纹枯净粉剂750 g/hm2,对水750 kg均匀喷于茎叶基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注意防治小麦白粉病、赤霉病、穗蚜,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450 g/hm2,或12.5%烯唑醇粉剂600~750 g/hm2,对水600 kg均匀喷于穗部。防治小麦草害,可在小麦播种前一天,用41%农达水剂2.25~3.00 L/hm2,或20%克芜踪水剂2.25~3.00 L/hm2对水750 kg喷雾于杂草的茎叶部;也可在越冬前杂草出齐后,或在开春后返青期至拔节前,用55%普草克浓乳剂1 875~2 250 mL/hm2,或75%巨星干悬乳剂15.0~22.5 g/hm2对水600 kg均匀喷于杂草茎叶。除草时一定要选择晴天、无风、气温大于10 ℃时,于10∶00—15∶00施药。小麦拔节后禁用化学除草剂。
6适时收获
小麦蜡熟末至完熟期及时采用机械收获,推广麦秸粉碎还田技术。
7参考文献
[1] 叶新宇,陈官印.春小麦新品种新春17号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7(3):96,98.
[2] 高海涛,张灿军,段国辉,等.超级小麦新品种洛麦2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2007(5):37-39,51.
[3] 魏占彬,刘兢文,赵正伟,等.优质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J].种业导刊,2009(12):30-31.
[4] 赵国庆,李继平,金保伟,等.高产优质面条小麦济麦19栽培技术[J].中国种业,2002(1):46.
关键词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安徽颍上
中图分类号S512.0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09-0072-01
颍上县地处淮北平原南部,南临淮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气候适宜小麦生长。颍上县是我国产粮大县,小麦是颍上县的主要粮食作物。现将颍上县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土壤准备
颍上县大部分地耕层较浅,保肥蓄水能力较差,容易板结,造成小麦扎根难,不能正常吸收水分、养分,满足其一生肥水的需要。因此,要使小麦高产,必须逐年加深耕作层,使耕作层达到20~25 cm,但不能过深,过深容易翻出生土,不利于小麦生长,颍上县耕深一般不能超过30 cm。加强精耕细作,在适耕期内及时机耕机耙,切实耙透、耙实、耕平,杜绝明暗坷垃;同时做好田间墒沟、地头沟、排水沟配套,做到能灌能排,为一播全苗创造良好条件。
2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因地制宜选用高产良种。颍上县适宜种植品种为:半冬性品种为新麦18、烟农19、皖麦52等,其高产途径是主茎和分蘖成穗并重;春性品种为阜阳麦936、扬麦44、矮早8等,其高产途径是在稳定穗数和粒重的基础上主攻穗粒数。确定品种后,在播种前清除种子中的杂物、病虫秕粒,选择粒大饱满、整齐的种子,可有效地提高种子发芽率,从而使出苗齐、出苗壮。每50 kg种子用20%三唑酮乳油50 mL或80%的菌录可湿性粉剂80 g,放入喷雾器内,加水3~4 kg搅匀,边喷边拌,拌匀后,堆闷3~4 h;然后摊开晾干,再加入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 g,拌匀后即可播种[1]。
3适期播种
根据不同品种的特性及当地的气候特点,确定最佳播期。颍上县早中茬麦一般在10月10—20日,中晚茬麦在10月底至11月10日播种。根据土壤墒情、肥水状况以及品种特性确定播量。早中茬麦的播量一般应为105~135 kg/hm2,中晚茬麦的播量一般应为120~180 kg/hm2。如果播种时间较晚则应该适当加大播量[2]。实行机械化播种,颍上县小麦行距一般是20~23 cm,播种深度一般在3~5 cm,防止露种或播种过深,避免重播、漏播现象。
4肥水管理
根据小麦生育期的需肥规律,采取多施农家肥、少施氮肥、稳定磷肥、增加钾肥、补施微肥的施肥原则。改变过去“一炮轰”的做法,推广“三增三减”施肥法,即多施有机肥,减少化肥量;增加追肥量,减少基肥量;增加中后期追肥量,减少中前期追肥量。小麦整个生育期对氮肥的吸收量有2个高峰期:出苗至拔节期和拔节至孕穗开花期,因此氮肥的施用应该是基肥∶拔节肥∶孕穗肥为4∶4∶2。磷、钾肥可以和农家肥一起作基肥施入[3]。在灌溉技术上,小麦播种时,如土壤墒情不好,首先要浇好底墒水,保证小麦出苗整齐、强壮,在进行田间管理时,应减少灌水次数和灌水量,开花后7~10 d视土壤墒情和天气情况浇灌浆水。避免在大风天气下浇水,以免发生倒伏,在浇足拔节孕穗水的前提下,可减少灌浆水,少浇或不浇灌浆水[4]。
5病虫草害防治
播前药剂拌种,以防治蝼蛄、蛴螬、金针虫等地下害虫和小麦白粉病、腥黑穗病等。小麦返青至拔节期,注意防治纹枯病、白粉病、锈病和麦蚜、麦蜘蛛等,可用20%井冈霉素可湿性粉剂750 g/hm2,或12.5%井·蜡芽(纹霉清)水剂2.25 L/hm2,或20%井·蜡芽(纹真清)悬浮剂1.05~1.50 L/hm2,对水600~750 kg均匀喷药,尽量将药液喷到麦株基部;如小麦病虫害较重时,间隔7~10 d后,可补喷1次。3月下旬至4月上旬,注意防治纹枯病、赤霉病和麦蚜、麦蜘蛛、粘虫等,可选用高效低毒有机磷类或菊酯类农药和40%纹枯净粉剂750 g/hm2,对水750 kg均匀喷于茎叶基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注意防治小麦白粉病、赤霉病、穗蚜,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450 g/hm2,或12.5%烯唑醇粉剂600~750 g/hm2,对水600 kg均匀喷于穗部。防治小麦草害,可在小麦播种前一天,用41%农达水剂2.25~3.00 L/hm2,或20%克芜踪水剂2.25~3.00 L/hm2对水750 kg喷雾于杂草的茎叶部;也可在越冬前杂草出齐后,或在开春后返青期至拔节前,用55%普草克浓乳剂1 875~2 250 mL/hm2,或75%巨星干悬乳剂15.0~22.5 g/hm2对水600 kg均匀喷于杂草茎叶。除草时一定要选择晴天、无风、气温大于10 ℃时,于10∶00—15∶00施药。小麦拔节后禁用化学除草剂。
6适时收获
小麦蜡熟末至完熟期及时采用机械收获,推广麦秸粉碎还田技术。
7参考文献
[1] 叶新宇,陈官印.春小麦新品种新春17号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7(3):96,98.
[2] 高海涛,张灿军,段国辉,等.超级小麦新品种洛麦2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2007(5):37-39,51.
[3] 魏占彬,刘兢文,赵正伟,等.优质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J].种业导刊,2009(12):30-31.
[4] 赵国庆,李继平,金保伟,等.高产优质面条小麦济麦19栽培技术[J].中国种业,2002(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