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础教育发展与课程改革的关系

来源 :吉林画报·新视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j06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契机的同时,也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课程改革的实施,使教师的角色的到重新确立,也赋予了教师角色新的特点,教师专业内容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也有所改变。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课程改革;教师角色;专业素质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2)05-0018-1.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立足于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提升综合国力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契机的同时,也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课程改革的实施,使教师的角色的到重新确立,也赋予了教师角色新的特点,教师专业内容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也有所改变。
  课程改革为教师发展提供了契机,表现在课程改革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实践舞台,同时也促进了教师与课程共同成长。首先,课程改革促使教师角色的拓展,使教师接受了新的教育观念,提升了教育教学能力,激活了教师对专业发展的愿望。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最大变化是角色变化。传统意义的教学角色强调教师的权威地位和知识的传授,而在新课程中,教师须放弃对学生学习内容的绝对权威和垄断,从知识权威拓展为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从知识传递者拓展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作为研究者本身就是一种道德化的教师形象。其次,课程改革推动教师知能结构的发展。课程改革是一次“教育角色”的急剧转型,因此原来的教师专业结构需要接受新课程的挑战。教师专业知识结构可分为本体性知识、支持性知识、实践性知识。课程改革对教师知识结构的挑战,从根本上说是对教师实践知识的的特殊要求。因为在教学实践中真正发挥作用,面临实际问题考验的是实践性知识,教师的本体性知识等都需要通过实践性知识发挥作用。
  课程改革使教师与课程改革共同成长,我认为有以下几点表现:首先,课程改革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动力。课程改革打破了教师已经习惯的常规教育的教学模式,给教师造成了渴望了解新知识达的强烈动机;同时,课程改革以新的课程理念整合原有的课程教学,倡导新的课程形态以及新的教学方式,从外部给教师提出了专业发展要求,使教师面临新的挑战,这推动着教师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积极参与各种专业发展的活动,从而提升自身专业形象和素质。其次,课程改革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方向。课程改革要对原有的课程与教学进行根本性的变革,这样,教师原有的教学观念和技能就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再次,课程改革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新途径。教师专业发展的常规途径是在职进修,教师一般不存在很大的外部压力和内部需求。因此,教师没有相应的积极性。新课程改革带来的却是一些非常规的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这些途径是学校为了自身发展和教师个人的需求而采取的一些应对改革的措施。
  课程改革也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新课程给教师专业发展带来的新挑战是多方面的,其核心是要求教师确立课程意识,从传统的教材教法走向课程,更新知识观、教学观和学生观,把课程改革的过程当做一次思想解放、观念更新的过程,其实把自己的教育观念和行动统一到素质教育的要求上来,统一到新课程的方向上来。因此课程改革要求教师重新认识课程,增强课程意识,认识到自己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更是课程的开发者,教师应该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课程改革还要求教师重新审视知识,重新看待学生,重新发现学生。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强调关注学生,关注主体性的学生,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倡导让学生积极主动、有意义的学习,这实质上基于一种新的学生观,要求教师从新的视角来重新发现学生。
  教师专业发展对课程改革的意义也是十分重大的,因为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参与者,是课程改革的研究者。这次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的积极参与,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课程参与,即一种局部被动的课程实施,而是教师全程主动、合作地介入到新课程改革中的课程开发、课程决策、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一系列活动,它意味着教师要带着对课程的理解与体验来体会课程的生成和运动过程。正是这种教师积极参与下的课程改革,赋予了教师参与分享课程设计、选择、评价的权利,使教师既分享权益,也感受重担,更让教师敢于负责,成为富有创意的问题解决者。教师在实践中遇到问题不是交给外在研究者,而是通过他们在现实环境中所进行的自主反思性探索,研究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实践活动与研究一体化,实现自己的革新行动,这就是教师作为研究者的真正意义。
  教师角色是指教师在社会大舞台上由所处的特殊地位决定的行为模式。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角色作为一种定量的行为规范体系,是由教师特定的社会职责、职业理念及行为范式等方面构成的。教师角色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创造性特征。创造性是教师角色的本质特征表现,这是因为:教育课程是一种每刻都充满着探索发现与创造活动都过程,这就要求教师的工作要充满创造性。二是指导性特征。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学习选择,同时给予有效指导,保证这种选择的科学性。三是研究性特征。教师要实现“师范”与“学术”都得到发展,就只有有效的研究才能更好地保证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四是权威性特征。教师的权威具有感召力、统治力,是教师实现角色人物的必要条件。教师的角色权威性包括强制性权威和自然性权威。教师只有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发挥权威的指导、影响作用。五是交往性特征。健康交往是教师角色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特征,这就要求教师愿意并善于和自己的学生、周围的热接触、对话与交流,掌握与人交往上的技能技巧,更好地把握教育教学艺术。
  教师的基本角色有:教员的角色、领导者角色、学生朋友角色、心理保健者角色、学生为人的榜样。教员角色是教师所表现出来的首要的、最突出的角色。教师的地位、年龄、知识、经验和所拥有的权利都决定了教师在学生集体中负有领导者的责任。教师的领导是为了保证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而有效地进行。教师的朋友是一个热情、同情的人所承担的角色,是师生间带有感情色彩的一种交往形式。教师还应承担起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和疏导工作。教师作为学生为人的榜样,不仅在学校教育情境中要严格要求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更应注意自己的行为修养。面对新课程,教师首先要拓展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师身份。从教师关系的维度看教师角色的拓展主要管理者拓展为组织者、由传授者拓展为参与者、由控制者拓展为帮助者、由主导者拓展为帮助者、由仲裁者拓展为促进者。从教师与课程关系的角度看教师角色的拓展主要有:由实施者拓展为开发者、由执行者拓展为决策者、由被评价者拓展为评价者。因此,教师角色拓展也对教师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完善教师的智能结构,使之成为职业型的专家教师;二是完善教师的人格品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三是强化终生学习的意识,成为学生学习的“活水源”;四是注重人文关怀,回归教师的本质。
  正是因为新课程改革既给现代教师带来了契机,也给教师带来了挑战,所以,教师应更新观念,提高自身修养,促进自我专业的发展。唯有如此,才能保证课程的顺利实施。新课程对教师素养的要求有:更新教育观念、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拓宽知识结构,形成完备的知识素养、发展教育教学能力,形成科学素养。因此,新课程改革下教师的专业成长内容也应该有所改变。面对新课程,教师首先应该具备与新课程精通的专业信念,并以此作为自己专业行为的基本理性支点。教师的专业知识,从其功能出发可分为: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一般文化知识。教师的专业技能包括:教师的教学技巧、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交往能力、课程开发与创新能力、自我反思与教育研究的能力。教师专业道德有包括诚实正直、善良宽容、严格公正。
  总之,我个人认为,课程改革能让教师发挥才干,让他们为适应新课程和新的教学方法而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同时也能锻炼他们工作的努力。
  【参考文献】
  [1]董建稳,肖自明编著.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导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
  [2]石鸥编著.新世纪拒斥这样的教学论[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
  【作者简介】赵晓丽:哈尔滨师范大学地理专业2010级,研究方向:学科教学。
其他文献
从长远来看,“营改增”改变的不仅仅是计税方式,更会对企业管理模式、组织机构、供应商选择、税务风险管控、IT支持系统等带来一系列调整和影响,考验的不仅仅是企业财务管理
管理贸易是战后贸易自由化与贸易保护主义协调下出现的一种新型贸易制度 ,它是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基本的对外贸易制度。中国加入WTO面临来自不同成员国管理贸易的影响 ,江苏作
《著至教论》是《黄帝内经·素问》中唯一直接讨论医道的篇章。发生在明堂的这场君臣对话,把医道学习置于政教的背景之下。通过分析这篇黄帝与雷公的对话,我们可以看到,医道之要在于通天人、和阴阳,而且,因为与治国之道相通,作为医术的小道亦是承载上古先王之志的大道。  《黄帝内经》;医道;政教  B21;R221A006908  《黄帝内经》书名最早出现于《汉书·艺文志》。在《汉书·艺文志》中,以《黄帝内经》
为什么说行业特征注定了建筑业“营改增”会产生较大震动?在应对上,为什么要把重点放在建立增值税管理体系上?如何在企业建立规范的与增值税相关的管理体系?“营改增”的文章
胡锦涛总书记6月25日在中央党校发表的重要讲话要求我们“一定要加强团结、顾全大局”.这是党中央立足新形势对全党提出的政治要求.全党同志都要深刻认识加强团结、顾全大局
浩瀚的太湖是孕育吴文化的摇篮,古吴无锡梅里是三千年前首建勾吴国家的源地,素有“山歌乡”、“故事矿”的美称,有着极其丰富、光彩照人的民间文艺宝藏。我就出生、生活在这片得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尤其在我们沿海发达地区伴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政治民主的推进和改革的日益深化,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变化,出现一系列新情况新 With the rapid e
初中毕业生以较高的数学成绩升入高中后,不适应高中数学教学, 学习成绩大幅度下降,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过去的尖子生可能变为学习后进生,甚至,少数学生对学习失去了信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的情况呢?我倍感疑惑,学生不适应高中的数学的教现严重的滑坡现象是普遍性的问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很重要的一个原因还在于初、高中数学教学上的衔接问题.结合本人教学实际,下面就这个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其原因,
[摘要]“小学语文”姓“语”,其性质的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我们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不能把语文课上成自然科学类、思想品德或别的什么课,要还语文的本体特征。其次。“小学语文”又姓“小”,是儿童的语文教育,是儿童学习母语、运用母语为主的教育。那么,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范畴下,怎样才能把小学语文课教得“有滋有味”呢?本文就此进行探计。  [关键词]语文;课堂;倾情;效率    一、语文教师在课
袭人是贾府的丫环.她的优点是忠诚主人,“服侍贾母时,心中只有一个贾母;服侍宝玉时,心中只有一个宝玉”.这本无可厚非,但如果将贾府比作一个民营企业,袭人的所作所为是否适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