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正在形成的过程中,已经基本具备了必要的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基础,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具有比较广泛的各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应该能够获得连贯表达思想和观点的能力。因此,强调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和表达的能力是完全必要也是可行的。
[关键词]高中生;英语教学;英语思维与表达
前苏联心理学家别利亚耶夫认为:“外语学习比较合理的途径应该是在理解语言材料基础上通过言语实践活动达到自动化地运用所学语言材料表达思想。”英语课堂教学虽然是一个复杂的信息相互作用的过程,但是通过教师的调控作用,可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优良的思维品质。以下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英语思维与表达的能力。
一、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不了解交际对象的文化背景,势必会产生歧义,也就不可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文化意识的培养能加深学生对英语语言文化的认同,单单语言的枯燥输入只能使学生感性地认识到英语的思维习惯,而文化元素的加入则能将语言更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不仅仅从文字上理解语言,而是深入到语言与文化本身中去。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现、比较英汉思维模式的差异,培养学生洞察文化差异的自觉意识,帮助学生容忍、顺应这些差异,使其逐步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最终达到准确、规范、恰当地用英语传递语言信息。
二、使用英语教学,创造英语学习环境
教师要坚持“尽量使用英语,适当利用母语”的教学原则,以减少学生对母语的依赖性和母语对英语教学的负迁移。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尽量不用母语为中介的翻译法,即使使用也应该加强分析对比。教学应要求学生使用英语词典,这有利于学生准确掌握词汇的内涵和外延,因为用一种语言解释另一种语言不一定都能做到一一对应完全准确。教师都有这样的经历,即有些英语词、句用汉语很难解释,甚至会出现越解释越难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我经常给出一些包含该词的句子,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去猜测、理解。所给出的语境应尽力和该词、句所处的语境相似,而且是学生熟悉或容易接受的,这样既可以给学生的理解以铺垫,达到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词、句的目的,又能增强语言实践的量,也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理解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三、以学生为本,激发学生英语思维与表达的欲望
英语是一门语言性课程,英语教师在课上教授语言知识,应用尽一切方法鼓励学生使用英语交流、运用英语思考问题。然而,要让我们的学生愿意在英语课上用英语交流,用英语思维却是一件不简单的事情。他们对于交流的主题很挑剔,不感兴趣的则没有交流的欲望。要激发起学生们思辨的兴趣,互动的激情,我们所设计的课堂教学活动就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学生为本。话题的讨论要能符合学生的实际(语言能力的实际、兴趣爱好的实际和思维能力的实际),这样学生才会去想去说。
四、养成阅读习惯,培养英语思维习惯
在此借用何其莘教授所说的一段话来阐述阅读对学生英语思维习惯形成的作用:“用英文思维是许多英语学习者都希望达到的一种境界,因为这是用英语流畅地表达思想的基础。对于一个生活在非英语环境中的中国学生来说,要做到部分或全部用英文来思考确有很大的难度,但也不是可望而不可即。从自己学习英语的经历中,我体会到坚持大量阅读是实现这一目标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首先要选好难易程度适中的原文书籍,其次是阅读方法:要像读中文小说那样快速浏览,不默读,不查字典,更不通过翻译来理解原文的意思。遇见不认识的生词,要根据上下文来推测。再次,要坚持天天都读,而且要给自己规定每天必须完成的阅读任务。只要坚持下去,肯定会看到成效。对一篇文章的理解,首先是对句子结构模式的理解。使句子结构模式成为导读的思路,化为阅读过程的语感,就促进了英语思维的形成。并且阅读大量原文作品在提高阅读水平的同时还会帮助学生了解异国文化,这对培养英语思维方式有很大的帮助。学生一进入高中,我就辅导学生有计划地阅读英文报纸或小说。万事开头难,然而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学生慢慢喜欢上了阅读。
训练学生英语思维的过程,应是师生双方共同努力、积极合作的过程。只有当教师和学生都能充分意识到英语思维训练与英语技能提高的对应关系,并着力加强课堂内外多元化训练,学生才能逐渐养成良好的英语思维习惯,获得英语语言的精髓。
责任编辑:周正旺
[关键词]高中生;英语教学;英语思维与表达
前苏联心理学家别利亚耶夫认为:“外语学习比较合理的途径应该是在理解语言材料基础上通过言语实践活动达到自动化地运用所学语言材料表达思想。”英语课堂教学虽然是一个复杂的信息相互作用的过程,但是通过教师的调控作用,可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优良的思维品质。以下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英语思维与表达的能力。
一、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不了解交际对象的文化背景,势必会产生歧义,也就不可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文化意识的培养能加深学生对英语语言文化的认同,单单语言的枯燥输入只能使学生感性地认识到英语的思维习惯,而文化元素的加入则能将语言更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不仅仅从文字上理解语言,而是深入到语言与文化本身中去。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现、比较英汉思维模式的差异,培养学生洞察文化差异的自觉意识,帮助学生容忍、顺应这些差异,使其逐步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最终达到准确、规范、恰当地用英语传递语言信息。
二、使用英语教学,创造英语学习环境
教师要坚持“尽量使用英语,适当利用母语”的教学原则,以减少学生对母语的依赖性和母语对英语教学的负迁移。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尽量不用母语为中介的翻译法,即使使用也应该加强分析对比。教学应要求学生使用英语词典,这有利于学生准确掌握词汇的内涵和外延,因为用一种语言解释另一种语言不一定都能做到一一对应完全准确。教师都有这样的经历,即有些英语词、句用汉语很难解释,甚至会出现越解释越难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我经常给出一些包含该词的句子,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去猜测、理解。所给出的语境应尽力和该词、句所处的语境相似,而且是学生熟悉或容易接受的,这样既可以给学生的理解以铺垫,达到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词、句的目的,又能增强语言实践的量,也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理解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三、以学生为本,激发学生英语思维与表达的欲望
英语是一门语言性课程,英语教师在课上教授语言知识,应用尽一切方法鼓励学生使用英语交流、运用英语思考问题。然而,要让我们的学生愿意在英语课上用英语交流,用英语思维却是一件不简单的事情。他们对于交流的主题很挑剔,不感兴趣的则没有交流的欲望。要激发起学生们思辨的兴趣,互动的激情,我们所设计的课堂教学活动就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学生为本。话题的讨论要能符合学生的实际(语言能力的实际、兴趣爱好的实际和思维能力的实际),这样学生才会去想去说。
四、养成阅读习惯,培养英语思维习惯
在此借用何其莘教授所说的一段话来阐述阅读对学生英语思维习惯形成的作用:“用英文思维是许多英语学习者都希望达到的一种境界,因为这是用英语流畅地表达思想的基础。对于一个生活在非英语环境中的中国学生来说,要做到部分或全部用英文来思考确有很大的难度,但也不是可望而不可即。从自己学习英语的经历中,我体会到坚持大量阅读是实现这一目标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首先要选好难易程度适中的原文书籍,其次是阅读方法:要像读中文小说那样快速浏览,不默读,不查字典,更不通过翻译来理解原文的意思。遇见不认识的生词,要根据上下文来推测。再次,要坚持天天都读,而且要给自己规定每天必须完成的阅读任务。只要坚持下去,肯定会看到成效。对一篇文章的理解,首先是对句子结构模式的理解。使句子结构模式成为导读的思路,化为阅读过程的语感,就促进了英语思维的形成。并且阅读大量原文作品在提高阅读水平的同时还会帮助学生了解异国文化,这对培养英语思维方式有很大的帮助。学生一进入高中,我就辅导学生有计划地阅读英文报纸或小说。万事开头难,然而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学生慢慢喜欢上了阅读。
训练学生英语思维的过程,应是师生双方共同努力、积极合作的过程。只有当教师和学生都能充分意识到英语思维训练与英语技能提高的对应关系,并着力加强课堂内外多元化训练,学生才能逐渐养成良好的英语思维习惯,获得英语语言的精髓。
责任编辑:周正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