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风吹彻》中的“寒风”意象解读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iu03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寒风吹彻》一文,对个体生命的苦难作了哲理性的思考,语言质朴隽永,算得上一篇别开生面的美文。但学生读来只感觉寒气逼人,似懂非懂。究其原因,除了人生阅历有限、文化积淀不深外,学生缺少对“寒风”这一核心意象的深层解读,不能深入语言的肌理,难以把握文章的内涵。那么“寒风”这一核心意象到底具有哪些意蕴呢?
  一、天寒 自然之冬
  “寒风”,其表层意义指的是大自然的寒风。刘亮程是北疆沙湾人,北疆一月平均气温大约为-20度,“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新疆的寒风极具地域特色,这一背景资料要补充给学生。
  “炉火通红,我的手和脸都烤得发烫了,脊背却依旧凉飕飕的。寒风正从我看不见的一道门缝吹进来。”
  “而这次,一野的寒风吹着我一个人。似乎寒冷把其他一切都收拾掉了。现在全部地对付我。”
  自然的寒风,伴随着大雪,对应的是自然的冬天。“冬天是一年最后的季节,总容易让人生起末途感、末日感,用冬天来表现时间的冷酷无情是许多作家惯用的手法。刘亮程也不例外,而且有它的独特之处。”①他笔下的自然之冬,象征的是西部生存环境的恶劣和人在环境面前的卑微与无助。它是一切苦难的根源,也是作者思绪纷飞的源起。
  二、贫寒 生存之冬
  因为“天寒”,人们的一切所为,仅是为了抵御寒冷、获取温暖,生活陷于“贫寒”。“寒风”的第二层含义,指的是物质上的“贫寒”。
  “火炉上烤着几片馍馍,一小碟咸菜放在炉旁的木凳上,屋里光线暗淡。”(吃)
  “他的身上怎么能留住一点点温暖呢?靠什么去留住。他的烂了几个洞、棉花露在外面的旧棉衣?底磨得快透了一边帮已经脱落的那双鞋?还有他的比多少个冬天加起来还要寒冷的心境?……”(穿)
  “天一冷她便足不出户,偎在一间矮土屋里,抱着火炉,等待春天来临。”(住)
  “作为一个清醒的现实主义者,刘亮程从未刻意回避农村生活 的苦难,他说:‘农村的苦和难是我们国家的最大问题,谁能够回避?’”②刘亮程笔下的一幅幅贫寒的图景,是西部农民冬天的生存写照,也体现了作者的悲悯情怀。
  三、心寒 精神之冬
  恶劣的自然环境、巨大的生存压力让每个人自顾不暇,人与人之间变得心意寒冷,缺少关爱与温情,呈现“精神之冬”。“寒风”的第三层含义,指的是“心寒”。这在文中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种人际关系上:
  1.我与父亲
  “天快黑时,我装着半车柴禾回到家里,父亲一见就问我:怎么拉了这点柴,不够两天烧的。我没吭声,也没向家里说腿冻坏的事。”
  “父亲一见就问我”,父亲只关心柴火,关心一家人的生计,不关心我的腿,父子之间也出现情感的隔膜与裂痕。
  2.他人与路人
  “我不敢相信他已经死了。他的生命中肯定还深藏着一点温暖,只是我们看不见。一个最后的微弱挣扎我们看不见。呼唤和呻吟我们听不见。”
  一个路人无家可归,居然被冻死,但人们或漠不关心,或爱莫能助,实在让人心寒!
  3.母亲与姑妈
  “天热了让你妈过来暄暄”,这是姑妈生前小小的愿望。“天热了”,表明姑妈并不是要母亲冬天去看她,等春天到了再去;且两家相隔不远,只隔一条浅河,可以趟河而过。但多年来母亲直到姑妈死去,都没有满足其对亲情的渴望。姑妈死后母亲也不去送葬,“你大哥和你弟弟过去帮助料理了后事”。
  无论是无任何纽带关系的他人与路人,或有姻亲关系的姑嫂,还是有血缘关系的父子,都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人性的冷淡。“寒”已不仅仅体现在天气上、物质上,更深入到人的心灵与精神上。
  四、命寒 生命之冬
  生老病死、新陈代谢,是生命不可抗拒的规律,每个人都会遇到那场永不融化的雪,走向衰老与死亡,走向生命的冬季。寒风”的第四层含义,指的是“命寒”。
  “许多年后有一股寒风,从我自以为火热温暖的从未被寒冷侵入的内心深处阵阵袭来时,我才发现穿再厚的棉衣也没用了。生命本身有一个冬天,它已经来临。”
  “隔着三十年这样的人生距离,我感觉着母亲独自在冬天的透心寒冷。我无能为力。”
  刘亮程是个很有生命意识的作家,“一种笼罩并渗透生命律动的苦难意识与悲剧感,凝聚了作者对宿命的自觉认同和无上虔诚:生命不由我们选择,而寒冷和衰老却必须由我们独自承担。”③
  综上所述,作者是在自然与社会、物质与精神等多重语义下谈论“寒风”的,核心意象“寒风”至少有四层意蕴,即天寒、贫寒、心寒、命寒;与之相应的是四个冬天,即自然之冬、生存之冬、精神之冬、生命之冬。“寒风”除“寒”外,还有其重要特征“彻”, “彻”体现于深度与广度。从深度上来说,寒风不仅吹冷了我们的身,还吹冷了我们的心,还将我们吹向衰老,吹向死亡。从广度上来说,寒风几乎吹遍所有处境窘困的人——“我”、“路人”、“姑妈”、“母亲”…… “冬天总是一年一年地弄冷一个人,先是一条腿、一块骨头、一副表情、一种心情……而后整个人生”,这句话是对“寒风”多层意蕴的形象描绘。
  《寒风吹彻》中,刘亮程借助独特的“寒风体验”,抒写着“生命的多重苦难”,平静地表达着悲悯情怀。在阅读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引导学生逐层解读“寒风”的隐喻与象征意义,因为它是撑起全文厚重情感的衣架。
  [作者通联:江苏淮安市楚州中学]
  ① 摩羅:《生命意识的焦虑——评刘亮程<一个人的村庄>》,《社会科学论坛》2003年第1期。
  ② 卢军:《西部农民生存写照和乡土文化的坚守》,《石河子大学学报》2016年第6期。
  ③ 李嘉玲:《寒风萧萧——浅析<寒风吹彻>的人性疏离》,《大众文艺》2012年第8期。
其他文献
消费、净出口和投资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其中消费作为生产的最终目的,在三驾马车中起到最为重要的一环。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二,农村的消费对于我国经济
《礼拜二午睡时刻》是加西亚&#183;马尔克斯较为著名的短篇小说之一,被选入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外国小说欣赏》,从属于"情感"单元。文本含蓄、节制的情感表达方式与浸染宗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扶贫工作组进驻红土沟发现一件怪事。吴更里,上有老母,下有病妻,还有一双上学的儿女,只靠他一人种地打短工维持,可村里却从来没有救助过他。原来他家有一架价值几十万元的立式施坦威牌钢琴,那是吴更里十岁时,在城里承包工程的父亲为他买的,因工程死了人,父亲赔光了钱跳楼了。钢琴,吴更里没舍得动,他想自己成不了像郎朗那樣的人,也要儿子孙子像郎朗那样的人。鉴于他的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草上什么时候有了霜,还真没注意呢?那层薄霜,细细的蛛网一样,让人生出一层寒凉和凄惶来,冬天真的就在眼前了。
追问是在课堂上教师对某一个问题或者某一内容,为了促使学生弄懂学好,在一次提问之后的再次提问,针对这一问题穷追不舍,直到学生回答正确为止。教师在语文课堂上不断追问,有利于学生对文本的思考,还利于学生们的的思维具有更大的空间,由此可见,追问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总体提升。  但是在我们的实际语文课堂上,很多语文教师的追问和“语文核心素养” 关系不大,甚至和语文核心素养没有关系,仅仅是为了追问而追问,没有
1941年,叶圣陶先生在《论中学国文课程标准的修订》中最早在语文界提出"读整本书"的教育主张。但阅读整本书,尤其是篇幅很长的名著经典,对于初中生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教师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电力改革的进程不断深入,使得电力企业的管理将面临严峻的挑战和机遇,而电力企业办公室管理也在其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电力企业办公室管理应当服务全企
对我国当代社会舆论的把握,离不开对古代舆论史的分析与解读。基于舆论要素的相关理论,我们可以从舆论的主体、舆论的强烈程度及舆论的功能表现对我国古代舆论史进行宏观把握。
摘 要:在中学语文学习中,作文教学是一个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攻克的项目。而且,学生的写作在中考和高考中都占据了很大的分值。因此,教师应帮助学生掌握写作的规矩,引导他们正确地对范文进行模仿,并对学生的习作进行合理、有效的处理。  关键词:中学生;写作教学;写作规矩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1-0143-02  DOI:10.16657/j
医院门诊药房收费与药物调配服务能力水平严重影响着药房的服务质量以及药房的运营成本,是医院药房服务运作管理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首先从多个方面探讨了当前门诊药房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