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南部,左江以南和四方岭以北的喀斯特峰丛洼地中,一座座秀美的石山拔地而起,热带良好的水热条件曾经孕育了大片大片的热带季雨林和丰富多彩的生命形式。而如今,山间谷地已经完全被人类所占领,一改郁郁葱葱的面貌而成为广袤的农田。大量的动植物物种在这个过程中从此地区消失了,只有那些山势险峻和利用价值低廉的石山和上面生存的少数物种被保存了下来,这其中不少是喀斯特石山独特的物种,白头叶猴就是它们的代表。在2002年召开的第六届国际灵长类大会上已将它列为全世界25种最濒危的灵长类动物之一。
白头叶猴曾广泛地分布在广西左江以南,四方岭以北的近五十平方公里的喀斯特峰丛洼地中,崇左市内宁明龙州两县的陇瑞,江州区的岜执旗,陇丰和弄官,扶绥县的弄斗山和弄廪山这六片山区都是它们集中分布的地区。然而,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由于人口数量不断膨胀,沉重的生活压力使得当地农民对土地的需求越来越大,白头叶猴栖息地内的大部分谷地,甚至比较平缓的坡地都被开垦为农田,同时,当地传统的生产方式“开山炸石”使林立的石山满目疮痍,植被无法恢复,白头叶猴的栖息地大面积丧失;另一方面,原本植被茂密的石山,由于农民对薪柴的需求,常年处在沉重的砍伐压力之下,也开始慢慢向石漠化发展,白头叶猴的食物来源变得匮乏;此外,在那个法制不健全的年代,白头叶猴还承受着人们肆意的猎杀,数量急剧减少,如今,禁止捕杀白头叶猴的法规制度虽已建立,但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偷猎现象仍屡禁不止,一个个地方种群正在逐渐消失,这仍然是对白头叶猴种群最直接也是最致命的威胁。目前,白头叶猴仅集中分布在崇左市江州区的弄官和扶绥县的弄廪两片山区中,分布面积不到80平方公里。
上世纪90年代初,广西西南部,处在左江和四方岭之间的狭长地区仍然像过去几百万年一样平静。1996年冬,北京大学的潘文石教授和他指导下的博士研究生们,发现这个地区的代表性动物是居住在喀斯特石灰岩上的白头叶猴。这种体态轻盈、四肢修长和行为优雅的猴子,当它们在悬崖绝壁上出现的时候,人们很容易就看到在阳光下那洁白的毛发从它们的头顶一直披到肩膀;它们那具有显著特征的叫声,“啊呃——!啊呃——!啊呃——!”在荒凉的山岩中很容易被准确地辨认出来。
就在人类不断掠夺白头叶猴最后的家园,伤害它们生命的同时,人类自身也在承受着伤害。人口的快速增长带来一系列问题:贫瘠的土地,落后的生产方式和单一的经济模式已无法保证当地居民的生存和发展。当最后一寸土地也被种上庄稼之后,人们便发现自己还能否继续生存下去也成了问题。薪柴的需求越来越不能得到满足,水源也由于水土流失和农药,化肥的使用而被污染,人们的生活逐渐陷入贫困。长此以往,包括白头叶猴在内的石山生态系统的崩溃已成定势,而人类也将走向与恶劣环境相联系的赤贫之中。
要想继续生存下去,就必须寻求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保住白头叶猴最后的家园,是人类必须负起的历史责任,在崇左弄官山区,我们重新看到了人与白头叶猴继续生存的希望。在这里,一个新的保护理念逐渐明晰——保护必须建立在人和白头叶猴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因此,改变当地农民现有的生活和生产方式显得尤为重要:沼气逐渐替代了传统的薪柴而成为农民的主要能源,极大减少了伐薪的数量;关闭采石场,减少开山炸石对石山生态系统的破坏;利用白头叶猴开展生态旅游,发展当地经济,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修建水池解决农民的饮水困难;资助当地村民修建小学,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和保护意识……通过这些努力,白头叶猴重新获得了一个自由的生存空间繁衍生息,其种群数量从1998年的147只迅速增加到2008年的五百多只。
在广西各级政府的支持、帮助和鼓励下,潘教授的研究队伍经过12年的努力,终于建立起“崇左生态公园”和“北京大学崇左生物多样性研究基地”。他们还在公园内建成“生物多样性博物馆”。崇左生态公园变成了白头叶猴最后的家园,附近的村民们也亲切地称呼潘文石教授为“白头叶猴教授”。
在崇左弄官的北京大学生物多样性研究基地,潘文石教授给大家讲了这样一件事情:1996年的时候,一个当地农民给他送来一只受伤的白头叶猴,很感动,但是他说不能给金钱的回报。如果我给他钱,那就会造成一种误解,让人们认为白头叶猴可以换钱。潘文石说:“我们所期待的是一种环保意识的真正改变,我们所盼望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我们过去‘保护动物’的做法,常常是把人从保护区迁走,这样做对有上万人口居住的崇左弄官来讲,很难行得通。我常常想,人和野生动物不应该是敌对体,完全可以融洽相处,我们完全可以找到一个最好的解决方法。”
对白头叶猴的保护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保护环境,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我们人类的未来,就是保护整个自然的未来。
白头叶猴曾广泛地分布在广西左江以南,四方岭以北的近五十平方公里的喀斯特峰丛洼地中,崇左市内宁明龙州两县的陇瑞,江州区的岜执旗,陇丰和弄官,扶绥县的弄斗山和弄廪山这六片山区都是它们集中分布的地区。然而,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由于人口数量不断膨胀,沉重的生活压力使得当地农民对土地的需求越来越大,白头叶猴栖息地内的大部分谷地,甚至比较平缓的坡地都被开垦为农田,同时,当地传统的生产方式“开山炸石”使林立的石山满目疮痍,植被无法恢复,白头叶猴的栖息地大面积丧失;另一方面,原本植被茂密的石山,由于农民对薪柴的需求,常年处在沉重的砍伐压力之下,也开始慢慢向石漠化发展,白头叶猴的食物来源变得匮乏;此外,在那个法制不健全的年代,白头叶猴还承受着人们肆意的猎杀,数量急剧减少,如今,禁止捕杀白头叶猴的法规制度虽已建立,但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偷猎现象仍屡禁不止,一个个地方种群正在逐渐消失,这仍然是对白头叶猴种群最直接也是最致命的威胁。目前,白头叶猴仅集中分布在崇左市江州区的弄官和扶绥县的弄廪两片山区中,分布面积不到80平方公里。
上世纪90年代初,广西西南部,处在左江和四方岭之间的狭长地区仍然像过去几百万年一样平静。1996年冬,北京大学的潘文石教授和他指导下的博士研究生们,发现这个地区的代表性动物是居住在喀斯特石灰岩上的白头叶猴。这种体态轻盈、四肢修长和行为优雅的猴子,当它们在悬崖绝壁上出现的时候,人们很容易就看到在阳光下那洁白的毛发从它们的头顶一直披到肩膀;它们那具有显著特征的叫声,“啊呃——!啊呃——!啊呃——!”在荒凉的山岩中很容易被准确地辨认出来。
就在人类不断掠夺白头叶猴最后的家园,伤害它们生命的同时,人类自身也在承受着伤害。人口的快速增长带来一系列问题:贫瘠的土地,落后的生产方式和单一的经济模式已无法保证当地居民的生存和发展。当最后一寸土地也被种上庄稼之后,人们便发现自己还能否继续生存下去也成了问题。薪柴的需求越来越不能得到满足,水源也由于水土流失和农药,化肥的使用而被污染,人们的生活逐渐陷入贫困。长此以往,包括白头叶猴在内的石山生态系统的崩溃已成定势,而人类也将走向与恶劣环境相联系的赤贫之中。
要想继续生存下去,就必须寻求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保住白头叶猴最后的家园,是人类必须负起的历史责任,在崇左弄官山区,我们重新看到了人与白头叶猴继续生存的希望。在这里,一个新的保护理念逐渐明晰——保护必须建立在人和白头叶猴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因此,改变当地农民现有的生活和生产方式显得尤为重要:沼气逐渐替代了传统的薪柴而成为农民的主要能源,极大减少了伐薪的数量;关闭采石场,减少开山炸石对石山生态系统的破坏;利用白头叶猴开展生态旅游,发展当地经济,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修建水池解决农民的饮水困难;资助当地村民修建小学,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和保护意识……通过这些努力,白头叶猴重新获得了一个自由的生存空间繁衍生息,其种群数量从1998年的147只迅速增加到2008年的五百多只。
在广西各级政府的支持、帮助和鼓励下,潘教授的研究队伍经过12年的努力,终于建立起“崇左生态公园”和“北京大学崇左生物多样性研究基地”。他们还在公园内建成“生物多样性博物馆”。崇左生态公园变成了白头叶猴最后的家园,附近的村民们也亲切地称呼潘文石教授为“白头叶猴教授”。
在崇左弄官的北京大学生物多样性研究基地,潘文石教授给大家讲了这样一件事情:1996年的时候,一个当地农民给他送来一只受伤的白头叶猴,很感动,但是他说不能给金钱的回报。如果我给他钱,那就会造成一种误解,让人们认为白头叶猴可以换钱。潘文石说:“我们所期待的是一种环保意识的真正改变,我们所盼望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我们过去‘保护动物’的做法,常常是把人从保护区迁走,这样做对有上万人口居住的崇左弄官来讲,很难行得通。我常常想,人和野生动物不应该是敌对体,完全可以融洽相处,我们完全可以找到一个最好的解决方法。”
对白头叶猴的保护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保护环境,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我们人类的未来,就是保护整个自然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