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持人的话
《麦田里的守望者》常常被认为是一本青春小说,讲述了16岁的主人公霍尔顿逃离学校,在纽约街头三天三夜的漫游经历,里面对教师的着墨并不多。我们在“电影文学中的教师”课程中共同阅读、讨论这本书,试图从“理解学生”的视角进入到对文本的解读——霍尔顿就是那个让老师最头疼的学生。经由作者塞林格的笔,我们得以进入霍尔顿丰富而又充满矛盾的精神世界,对他的迷茫、他的叛逆、他的粗俗、他的漫不经心、他的深刻,感同身受。也许,这样一种理解,可以帮助我们在现实的学校生活中,更多地“看见”不为人所爱的学生。
——张华军 (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
一、塞林格与他的世界
20世纪50年代,“二战”的胜利推动美国在政治、经济上达到高度繁荣,对物质的过度追求加深了人们对精神世界的漠视。美国社会充斥着对人的主体性的漠视和道德上的迷失,精神的荒寂加深了自我与世界关系的异化与矛盾。《麦田里的守望者》一书的作者塞林格,看到了遮蔽在社会表层物质繁荣之下个体的沦丧并试图与之抗争。作为一个游走在精神世界与现实世界中的漫游者,他渴望通过对抗人的精神堕落,唤醒迷失的自我,拯救处于危难中的纯真人性,使其免受社会异化的污染而保持精神的独立与纯粹。
《麦田里的守望者》描绘了一位十六岁的少年霍尔顿在纽约街头三天三夜的漫游经历。霍尔顿的自我堕落和挣扎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了当时美国社会异化与精神极度匮乏现状下个体的生命状态。这部小说对于当前中国社会中的年轻人或许具有某种现实意义。为了寻求自我精神的独立,或许有必要进行漫游,这种漫游,可能并不只是身体上的,更是精神上的。在精神漫游中,寻求更为深刻而具体的生命意义。教师,是否可以成为学生精神漫游中的“守望者”?
二、霍尔顿的漫游记
霍尔顿是一个游荡在真实社会与内心世界中的漫游者。漫游者本身表现出个体与当下生活情境在某种程度上的割裂,身体和内心的极度不适应使他们难以调和与世界的矛盾。但幸运的是,霍尔顿并没有像大多數人一样沉迷于现代性营造的虚假幻影中,被假模假式的世界所同化,而是充当了成人世界和孩童世界的旁观者,他在迷茫与清醒间不断徘徊挣扎,在漫游中不断寻求内心世界与外在世界的理解与和解。
漫步街头三天三夜的经历成为霍尔顿成长变化的主线,当霍尔顿将纯真的孩童世界与他认为的假模假式的成人世界对峙的时候,他表现出外在行为上激烈的抗拒,在道德与精神上的彷徨,以及某种程度上寻找自我救赎出路的努力。他与斯宾塞老师的见面、与潘西的同学冲突成为激化对抗情绪的关键,对成人世界假模假式的极度否定与反抗情绪使他选择在深夜戴着那顶象征孩童世界纯真美好的红色猎人帽独自离开潘西中学——这所让他极度厌倦的充斥着假模假式的学校。矛盾的是,那些令霍尔顿强烈厌弃的所谓成人世界里假模假式的、在道德和精神意义上侵蚀孩童世界纯真与美好的言语行为,在霍尔顿的漫游历程中被他一一践行。他口吐脏话、酒吧买醉、肆意挥霍,他的无助与茫然在这些荒诞不经的行为中被不断放大。但与此同时,他似乎隐约意识到这样激烈的对抗是毫无意义和永无止境的,这种隐约的要去寻找某种心灵寄托的直觉促使他主动给他的梦中女孩“琴”打电话,他和修女对话,去寻求安东尼老师的帮助……这些行动让我们看到了霍尔顿努力寻求自我拯救,他在看似漫不经心的漫游中尝试与他所厌恶的现实世界建立新的、改善性的联系。
霍尔顿是一个极具敏感性和朦胧的自觉意识的人,他内心潜藏着强大的内在生命发展的能量,但这种能量似乎在霍尔顿与很多人的交往中并未真正被唤醒。霍尔顿在漫游中直觉地想寻求一个更具洞察力和敏感性的人倾听他的心声,给予他支持和帮助。所以霍尔顿在半夜潜回家中与他的妹妹菲比见面。和妹妹的见面触发他打开内心更加清楚地思考自我与现实世界的关系。霍尔顿对菲比有着高度的认同和发自内心的爱意。他认为菲比“是一个真正懂事的人。她真是聪明。”[1]“只要你跟她说些什么,她总是仔细听着,她的确懂得。”[2]她保有自己的个性和独特的判断力,基于现实的清醒觉知和富有想象的灵性,却又不失孩童的天真。菲比是一个心智上成熟的孩子,她没有像霍尔顿一样和世界有那么大的割裂感,她似乎可以与世界处于一种更加和谐的关系之中,而这些或许正是霍尔顿渴望守护和保有的东西。菲比似乎满足了霍尔顿对理想人格的所有想象。在与菲比的互动中,霍尔顿的漫游之路开始有了逐渐清晰的“目的”——“做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不管怎样,我老是在想象,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大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站在那混账的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里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我知道这有点异想天开,可我真正喜欢干的就是这个。我知道这不像话。”[3]
霍尔顿想要“守望”的究竟是什么?或许是他所认为的孩童世界的真实、纯洁、简单,是不失个性、不失本真的纯粹,是在精神彷徨和社会失序中保有的希望和自觉,是对假模假式的成人世界的拒绝。但成人世界和孩童世界是无法截然分开的。“悬崖”作为所谓的两个对立世界的分界线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谬论,是来自霍尔顿内心对现实社会的反抗与对峙。菲比的存在让他意识到也许他可以超越孩童世界和成人世界的割裂。于是他去寻求他最喜欢的安多里尼老师的帮助,渴望得到来自成人世界的帮助。
霍尔顿认为“安多里尼是我这辈子有过的最好的老师,你可以和他开玩笑,却不至于失去对他的尊敬”[4]。安多里尼老师以霍尔顿可以接纳的方式启发霍尔顿真正面对和思考他当前的问题,他说“历史上有许许多多人都像你现在这样,在道德上和精神上都有过彷徨的时期。幸而,他们中间有几个将自己彷徨的经过记录下来了。你可以向他们学习——只要你愿意。正如你有朝一日如果有什么贡献,别人也可以向你学习。这真是个极妙的轮回安排。而且这不是教育。这是历史。这是诗。……一个不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英勇地死去,一个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卑贱地活着。”[5]霍尔顿在安多里尼老师身上看到了成人世界中的不同于虚假肮脏的另一种可能性存在,这种对成人世界的全新的认识冲击了他一直对成人世界固有的成见。他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种新的认识,从老师家里出来,再次回到纽约街头。安多里尼老师的话在霍尔顿内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动摇了他曾经认为的现实世界非黑即白的划分,这种内心剧烈的冲突让霍尔顿产生了“我太疲倦了”的感觉,想去西部逃避内心的疲倦和矛盾。菲比用作为妹妹“爱的特权”令霍尔顿暂时放弃了去西部的计划。游乐场戴着猎人帽淋雨的霍尔顿终于在一定程度上寻找到了他所认为的两个世界的联结通道。故事最后,霍尔顿极端激烈的与现实世界的对抗真正从内心发生了转变,也在某种程度上使得内心的自我与原有的价值、观点达成了更新与和解。 三、教师:成为儿童精神漫游的守望者
霍尔顿是一个孩子,又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孩子,他敏感地看到成人世界的假模假式,通过逃离学校,在街头漫游这样一种极端对抗的方式试图割裂他所认为的两个世界:儿童的纯真世界和成人的虚假世界。我们并不主张这样一种极端做法,但这个故事的可贵之处在于,主人公一直在追求一种自觉,试图要跨越两个世界的鸿沟,在进入成人世界时依然可以守护那份纯真。
对于教师而言,首先意味着自身保持一种对生命、对世界的敏感性,这种敏感性使得教师能够透过学生外在的行为表现和标准化考评结论,从细节处看到学生内在压抑着的在道德和精神上的彷徨与无助,关注他们当下的需要与渴望,从而唤醒作为“人”的教师内在的感受力和理解力。其次,这种内在的感受力和理解力需要教师付出持续的、艰苦卓绝的个人努力,在历史、文化和社会脉络中去关注作为人的自我和学生的生命状态,进行智识、道德和精神上的准备,从而保持一种随时向学生开放的勇气和状态,在既有经验与当下情境中建立自我与学生基于生命的真正的交往与互动关系,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了解他们的个体特征、生活故事和在学校中发生的一切,理解和倾听学生,接纳与学生的一次次精神和情感上的相遇,成为学生精神世界的漫游中的“守望者”。
当教师开始自觉地进行这样的联结与思考,不断展开彼此间的“造访”的时候,教师将不再通过学生的外在行为和精神状态评判学生,而是尝试去理解和接纳作为一个真实生命的学生在个体情感、精神方面的状态,关心他们的生活经历与内心世界。教师成为学生漫游中的守望者,还意味着教师对学生有一种无条件的爱。似乎这种无条件的、毫无功利的情感的存在是非常困难的,但是,当老师真正进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中,理解和接受他们由于精神上的彷徨与无助而看似激烈的反抗与挣扎时,爱的情感就已经产生了。这种情感打通了教师和学生相遇的通道,從中寻找到某种心灵上的安放。
接受和守望学生精神漫游的状态,正是教师走进学生生命世界、建立双方真正的对话与关系的保障。这样的一种状态,需要教师允许学生某种程度上的“不作为”,为学生创设一个可供他们自主发挥和创造的空间,帮助学生提升对生命的敏感性和洞察力。同时,成为学生精神漫游的守望者,也可以帮助教师不断生成教育的实践智慧和对学生的理解力,从而在充满着太多的不确定性和未知风险的教育旅程中,拥有一种勇气,一种持续地自我审视的自觉,拓展想象力的边界,看到一个可以容纳丰富生命的更大世界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5]J.D.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M].施咸荣,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7:73,182,188,204-205,190.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责任编辑:胡玉敏
huym@zgjszz.cn
《麦田里的守望者》常常被认为是一本青春小说,讲述了16岁的主人公霍尔顿逃离学校,在纽约街头三天三夜的漫游经历,里面对教师的着墨并不多。我们在“电影文学中的教师”课程中共同阅读、讨论这本书,试图从“理解学生”的视角进入到对文本的解读——霍尔顿就是那个让老师最头疼的学生。经由作者塞林格的笔,我们得以进入霍尔顿丰富而又充满矛盾的精神世界,对他的迷茫、他的叛逆、他的粗俗、他的漫不经心、他的深刻,感同身受。也许,这样一种理解,可以帮助我们在现实的学校生活中,更多地“看见”不为人所爱的学生。
——张华军 (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
一、塞林格与他的世界
20世纪50年代,“二战”的胜利推动美国在政治、经济上达到高度繁荣,对物质的过度追求加深了人们对精神世界的漠视。美国社会充斥着对人的主体性的漠视和道德上的迷失,精神的荒寂加深了自我与世界关系的异化与矛盾。《麦田里的守望者》一书的作者塞林格,看到了遮蔽在社会表层物质繁荣之下个体的沦丧并试图与之抗争。作为一个游走在精神世界与现实世界中的漫游者,他渴望通过对抗人的精神堕落,唤醒迷失的自我,拯救处于危难中的纯真人性,使其免受社会异化的污染而保持精神的独立与纯粹。
《麦田里的守望者》描绘了一位十六岁的少年霍尔顿在纽约街头三天三夜的漫游经历。霍尔顿的自我堕落和挣扎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了当时美国社会异化与精神极度匮乏现状下个体的生命状态。这部小说对于当前中国社会中的年轻人或许具有某种现实意义。为了寻求自我精神的独立,或许有必要进行漫游,这种漫游,可能并不只是身体上的,更是精神上的。在精神漫游中,寻求更为深刻而具体的生命意义。教师,是否可以成为学生精神漫游中的“守望者”?
二、霍尔顿的漫游记
霍尔顿是一个游荡在真实社会与内心世界中的漫游者。漫游者本身表现出个体与当下生活情境在某种程度上的割裂,身体和内心的极度不适应使他们难以调和与世界的矛盾。但幸运的是,霍尔顿并没有像大多數人一样沉迷于现代性营造的虚假幻影中,被假模假式的世界所同化,而是充当了成人世界和孩童世界的旁观者,他在迷茫与清醒间不断徘徊挣扎,在漫游中不断寻求内心世界与外在世界的理解与和解。
漫步街头三天三夜的经历成为霍尔顿成长变化的主线,当霍尔顿将纯真的孩童世界与他认为的假模假式的成人世界对峙的时候,他表现出外在行为上激烈的抗拒,在道德与精神上的彷徨,以及某种程度上寻找自我救赎出路的努力。他与斯宾塞老师的见面、与潘西的同学冲突成为激化对抗情绪的关键,对成人世界假模假式的极度否定与反抗情绪使他选择在深夜戴着那顶象征孩童世界纯真美好的红色猎人帽独自离开潘西中学——这所让他极度厌倦的充斥着假模假式的学校。矛盾的是,那些令霍尔顿强烈厌弃的所谓成人世界里假模假式的、在道德和精神意义上侵蚀孩童世界纯真与美好的言语行为,在霍尔顿的漫游历程中被他一一践行。他口吐脏话、酒吧买醉、肆意挥霍,他的无助与茫然在这些荒诞不经的行为中被不断放大。但与此同时,他似乎隐约意识到这样激烈的对抗是毫无意义和永无止境的,这种隐约的要去寻找某种心灵寄托的直觉促使他主动给他的梦中女孩“琴”打电话,他和修女对话,去寻求安东尼老师的帮助……这些行动让我们看到了霍尔顿努力寻求自我拯救,他在看似漫不经心的漫游中尝试与他所厌恶的现实世界建立新的、改善性的联系。
霍尔顿是一个极具敏感性和朦胧的自觉意识的人,他内心潜藏着强大的内在生命发展的能量,但这种能量似乎在霍尔顿与很多人的交往中并未真正被唤醒。霍尔顿在漫游中直觉地想寻求一个更具洞察力和敏感性的人倾听他的心声,给予他支持和帮助。所以霍尔顿在半夜潜回家中与他的妹妹菲比见面。和妹妹的见面触发他打开内心更加清楚地思考自我与现实世界的关系。霍尔顿对菲比有着高度的认同和发自内心的爱意。他认为菲比“是一个真正懂事的人。她真是聪明。”[1]“只要你跟她说些什么,她总是仔细听着,她的确懂得。”[2]她保有自己的个性和独特的判断力,基于现实的清醒觉知和富有想象的灵性,却又不失孩童的天真。菲比是一个心智上成熟的孩子,她没有像霍尔顿一样和世界有那么大的割裂感,她似乎可以与世界处于一种更加和谐的关系之中,而这些或许正是霍尔顿渴望守护和保有的东西。菲比似乎满足了霍尔顿对理想人格的所有想象。在与菲比的互动中,霍尔顿的漫游之路开始有了逐渐清晰的“目的”——“做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不管怎样,我老是在想象,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大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站在那混账的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里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我知道这有点异想天开,可我真正喜欢干的就是这个。我知道这不像话。”[3]
霍尔顿想要“守望”的究竟是什么?或许是他所认为的孩童世界的真实、纯洁、简单,是不失个性、不失本真的纯粹,是在精神彷徨和社会失序中保有的希望和自觉,是对假模假式的成人世界的拒绝。但成人世界和孩童世界是无法截然分开的。“悬崖”作为所谓的两个对立世界的分界线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谬论,是来自霍尔顿内心对现实社会的反抗与对峙。菲比的存在让他意识到也许他可以超越孩童世界和成人世界的割裂。于是他去寻求他最喜欢的安多里尼老师的帮助,渴望得到来自成人世界的帮助。
霍尔顿认为“安多里尼是我这辈子有过的最好的老师,你可以和他开玩笑,却不至于失去对他的尊敬”[4]。安多里尼老师以霍尔顿可以接纳的方式启发霍尔顿真正面对和思考他当前的问题,他说“历史上有许许多多人都像你现在这样,在道德上和精神上都有过彷徨的时期。幸而,他们中间有几个将自己彷徨的经过记录下来了。你可以向他们学习——只要你愿意。正如你有朝一日如果有什么贡献,别人也可以向你学习。这真是个极妙的轮回安排。而且这不是教育。这是历史。这是诗。……一个不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英勇地死去,一个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卑贱地活着。”[5]霍尔顿在安多里尼老师身上看到了成人世界中的不同于虚假肮脏的另一种可能性存在,这种对成人世界的全新的认识冲击了他一直对成人世界固有的成见。他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种新的认识,从老师家里出来,再次回到纽约街头。安多里尼老师的话在霍尔顿内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动摇了他曾经认为的现实世界非黑即白的划分,这种内心剧烈的冲突让霍尔顿产生了“我太疲倦了”的感觉,想去西部逃避内心的疲倦和矛盾。菲比用作为妹妹“爱的特权”令霍尔顿暂时放弃了去西部的计划。游乐场戴着猎人帽淋雨的霍尔顿终于在一定程度上寻找到了他所认为的两个世界的联结通道。故事最后,霍尔顿极端激烈的与现实世界的对抗真正从内心发生了转变,也在某种程度上使得内心的自我与原有的价值、观点达成了更新与和解。 三、教师:成为儿童精神漫游的守望者
霍尔顿是一个孩子,又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孩子,他敏感地看到成人世界的假模假式,通过逃离学校,在街头漫游这样一种极端对抗的方式试图割裂他所认为的两个世界:儿童的纯真世界和成人的虚假世界。我们并不主张这样一种极端做法,但这个故事的可贵之处在于,主人公一直在追求一种自觉,试图要跨越两个世界的鸿沟,在进入成人世界时依然可以守护那份纯真。
对于教师而言,首先意味着自身保持一种对生命、对世界的敏感性,这种敏感性使得教师能够透过学生外在的行为表现和标准化考评结论,从细节处看到学生内在压抑着的在道德和精神上的彷徨与无助,关注他们当下的需要与渴望,从而唤醒作为“人”的教师内在的感受力和理解力。其次,这种内在的感受力和理解力需要教师付出持续的、艰苦卓绝的个人努力,在历史、文化和社会脉络中去关注作为人的自我和学生的生命状态,进行智识、道德和精神上的准备,从而保持一种随时向学生开放的勇气和状态,在既有经验与当下情境中建立自我与学生基于生命的真正的交往与互动关系,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了解他们的个体特征、生活故事和在学校中发生的一切,理解和倾听学生,接纳与学生的一次次精神和情感上的相遇,成为学生精神世界的漫游中的“守望者”。
当教师开始自觉地进行这样的联结与思考,不断展开彼此间的“造访”的时候,教师将不再通过学生的外在行为和精神状态评判学生,而是尝试去理解和接纳作为一个真实生命的学生在个体情感、精神方面的状态,关心他们的生活经历与内心世界。教师成为学生漫游中的守望者,还意味着教师对学生有一种无条件的爱。似乎这种无条件的、毫无功利的情感的存在是非常困难的,但是,当老师真正进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中,理解和接受他们由于精神上的彷徨与无助而看似激烈的反抗与挣扎时,爱的情感就已经产生了。这种情感打通了教师和学生相遇的通道,從中寻找到某种心灵上的安放。
接受和守望学生精神漫游的状态,正是教师走进学生生命世界、建立双方真正的对话与关系的保障。这样的一种状态,需要教师允许学生某种程度上的“不作为”,为学生创设一个可供他们自主发挥和创造的空间,帮助学生提升对生命的敏感性和洞察力。同时,成为学生精神漫游的守望者,也可以帮助教师不断生成教育的实践智慧和对学生的理解力,从而在充满着太多的不确定性和未知风险的教育旅程中,拥有一种勇气,一种持续地自我审视的自觉,拓展想象力的边界,看到一个可以容纳丰富生命的更大世界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5]J.D.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M].施咸荣,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7:73,182,188,204-205,190.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责任编辑:胡玉敏
huym@zgjszz.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