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饮茶修养的最高道德
——中庸之德
在中国茶文化中,处处贯彻着和谐精神。宋人苏汉臣有《百子图》,一大群娃娃,一边调琴、赏花、欢笑嬉戏,一边拿了小茶壶、茶杯品茶,宛如中华民族大家庭,大孩子虽多并不去打架,而能和谐共处。
至于直接以《同胞一气》命名的茶饮图,或把茶壶、茶杯称为“茶娘”、“茶子”,更直接表达了这种亲和态度。清代茶人陈鸣远,造了一把别致的茶壶,三个老树虬根,用一束腰结为一体,左分枝出壶嘴,右出枝为把手,三根与共,同含一壶水,同用一支盖,不仅立意鲜明,取“众人捧柴火焰高”“十支筷子折不断”、“共饮一江水”等古意,而且造型自然、高雅、朴拙中透着美韵。此壶命名为“束柴三友壶”,主题一下子被点明。
中庸是儒家道德规范的最高标准,是一种理想的、完美的德。陆羽所说的茶德,是在茶事过程中引发的关于道德与情操的行为。在儒家的思想中,德为政治主张,要以道德治理国家,“中庸”为其核心。茶人将这种主张反映在茶事上,是说茶可以德行道。宋代理学家朱熹在比较建茶与江茶后曾说:“建茶如中庸之为德,江茶如伯夷叔齐。”
茶文化中的“和”之美
儒家追求和谐,主张“中庸之道”。“和”在古今茶事中得到充分体现:刘贞亮有“以茶利礼仁”说;民俗有“寒夜客来茶当酒”,这是“和敬”的范畴。欧阳修《和梅公仪尝建茶》有“羡君潇洒有余清”是说茶清;蔡襄《北苑》的“龙泉出地清”是说泉清;苏拭《汲江煎茶》之“自临钓石取深清”是说水清;袁杖《试茶》中“几茎仙草含虚清”说的是和清。
完美的人格思想“仁”
儒家人格思想是“仁”,其特性是突出对人格进一步完善的追求。这种思想是中国文化的基础。茶性温,茶历来被视为清洁之物,从采摘、制作到烹煮都要十分纯净,这种特性常常被比喻为德。古代对“君子仁人”的正直、清廉、公正等品性极为推崇,这种“君子之风”与茶性融为一体,使得人们在品味茶的色、香、味的过程中,托物寄情,使精神与感情净化,人格自然得到升华。
——中庸之德
在中国茶文化中,处处贯彻着和谐精神。宋人苏汉臣有《百子图》,一大群娃娃,一边调琴、赏花、欢笑嬉戏,一边拿了小茶壶、茶杯品茶,宛如中华民族大家庭,大孩子虽多并不去打架,而能和谐共处。
至于直接以《同胞一气》命名的茶饮图,或把茶壶、茶杯称为“茶娘”、“茶子”,更直接表达了这种亲和态度。清代茶人陈鸣远,造了一把别致的茶壶,三个老树虬根,用一束腰结为一体,左分枝出壶嘴,右出枝为把手,三根与共,同含一壶水,同用一支盖,不仅立意鲜明,取“众人捧柴火焰高”“十支筷子折不断”、“共饮一江水”等古意,而且造型自然、高雅、朴拙中透着美韵。此壶命名为“束柴三友壶”,主题一下子被点明。
中庸是儒家道德规范的最高标准,是一种理想的、完美的德。陆羽所说的茶德,是在茶事过程中引发的关于道德与情操的行为。在儒家的思想中,德为政治主张,要以道德治理国家,“中庸”为其核心。茶人将这种主张反映在茶事上,是说茶可以德行道。宋代理学家朱熹在比较建茶与江茶后曾说:“建茶如中庸之为德,江茶如伯夷叔齐。”
茶文化中的“和”之美
儒家追求和谐,主张“中庸之道”。“和”在古今茶事中得到充分体现:刘贞亮有“以茶利礼仁”说;民俗有“寒夜客来茶当酒”,这是“和敬”的范畴。欧阳修《和梅公仪尝建茶》有“羡君潇洒有余清”是说茶清;蔡襄《北苑》的“龙泉出地清”是说泉清;苏拭《汲江煎茶》之“自临钓石取深清”是说水清;袁杖《试茶》中“几茎仙草含虚清”说的是和清。
完美的人格思想“仁”
儒家人格思想是“仁”,其特性是突出对人格进一步完善的追求。这种思想是中国文化的基础。茶性温,茶历来被视为清洁之物,从采摘、制作到烹煮都要十分纯净,这种特性常常被比喻为德。古代对“君子仁人”的正直、清廉、公正等品性极为推崇,这种“君子之风”与茶性融为一体,使得人们在品味茶的色、香、味的过程中,托物寄情,使精神与感情净化,人格自然得到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