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无华评价绽光彩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ff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教学是语言表达的艺术。在师生的互动交流过程中,教师评价语言的使用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优化。如何避免教师课堂评价语言枯燥乏味、千篇一律,激不起课堂一丝涟漪的尴尬呢?本文从教师的多元评价、赞赏激励、机智幽默、体态补充、尊重理解等五个方面阐述精彩恰当的评价语言会让课堂绽放无限光彩。
  关键词:课堂教学;评价语言;多元评价;赞赏激励;机智幽默;尊重理解
  
  课堂教学是一种以语言为中介的心灵交流。在这样的交流场中,教师评价语言的艺术水平,不仅影响整个教学过程,而且还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转移及多方面的能力提升,故尤显重要。面对不同的课堂和学生,教师应随时有不一样的评价语言,从而为语文课堂增添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
  一、 多元解答时多元评价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同样的问题对于不同学生的多元解答,教师的评价既要尊重学生的独特经验,又要相对简短精练,一语中的,不去重复学生的答案确。如何做到在尊重基础上简洁有力呢?请看一特级教师教学《苏珊的帽子》第一自然段最后一句话时,如何评价学生对“残酷”一词的理解的。
  师:读了这个句子,谁来说一说,你对“残酷”这个词的理解。一生答“残酷”就是凶残冷酷的意思。老师评价:你是用词素分解法来理解这个词的,可以。又一生认为“残酷”是苏珊觉得自己是个女孩,可头发掉光,给予她的打击实在太大了。老师紧接评论道:你懂得在上下文中理解这个词,不错。第三个学生说“残酷”在这里可以理解为苏珊为自己失去一头美丽金发,顶着光头,和同学们一起上课,心里很痛苦,也觉得不自在。老师又说道:“你是用心去感受苏珊的心灵世界而理解这个词的。很好!读书要用心读理解词语也一样,这样我们才能记得深刻。”
  从以上教学片段可以看出,对于同一语境中的“残酷”一词,学生的理解是多元而合理的,教师的评价也是多元的,而且简洁有力而不重复啰唆——“可以、不错、很好”!既尊重了学生的独特感受,又给予了有价值的评价引导——“用词素分解法;能联系上下文;用心去感受苏珊的心灵世界来理解的。”如此的评价语在肯定学生的同时,也让其他同学明白了理解词语还有这么多种方法,可谓入木三分、一箭双雕。
  二、 个性阅读时赞赏激励
  现实教学中多数孩子怕语文,学习语文不够自信,因此越到高年级举手发言的学生越少,问何故?学生都说怕答错怕被嘲笑。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的个性理解感悟多给予赞赏激励。实际上,语文课堂本应就是充满温情的人文课堂。教师的微笑嗔怒、言行举止都应该饱含对学生真诚的爱,孩子只有在爱的磁场里,才能产生愉悦感,从而爱上学习。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将教育称为诗歌。那么,教师的欣赏和鼓励无疑是给学生的最具正能量的爱的赞歌。但在课堂上实施时,教师一定要把握好“多”这个度,避免造成“多而滥”。同时,要注意机智表达,不仅要能够催生自信,给学生带来成就感,而且不要夸张,使学生盲目傲慢。
  教学中,我经常会用上一些这样的评价语,如:“这里景美,你的朗读也很美,假如速度能再慢些,我们就被那美景陶醉了!”“说得真好,林老师佩服你小小年纪就已博古通今了!”“你敢干举手回答已经有很大进步了,老师相信你下次会有更精彩的表现!”……
  三、 点拨指导时机智幽默
  幽默语言是指在教学事实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教师随感而发的有意义,有启发性,又诙谐有趣的语言。这是教师智慧的结晶。一堂好课必将散发教师智慧的光芒。在个性化阅读的课堂上,老师偶尔“幽它一默”,往往会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不仅能激活课堂气氛,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而且会更吸引学生专注思考与倾听,同时也更乐于接受你的观点。
  笔者曾听过同事上《游园不值》一课,其课堂上表现出的机智与幽默至今让我印象深刻。打开记忆,她评价引导学生朗读“春色满园关不住”这一句时的情景仍值得回味。
  师问谁接着读读这一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生读时语调平淡,无重音。老师引导道:“你诗句中的春色,我用一个火柴盒就可以关住了。想再试试吗?”此刻学生笑着点点头再次读,有些进步。老师又道:“有进步,不过用一个小箱子应该可以关住了。”学生听了再次读,注意了重音。老师接着评价:“这回要一个大园子了。掌声送给你。”此刻学生居然又主动请求再读了一次,于是老师也激情评价:“哈哈,这回再大的园子都关不住了!掌声再热烈些!”
  从这位老师的评价语中,我们不难感受到他灵动的教育智慧。正因为有这样的教学机智,语文课堂上,学生面对无声的语言才能做到声情并茂地朗读。我想要使我们的课堂闪现出更多知识与智慧的光芒,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我们有丰厚的文化底蕴、灵动的教育智慧与博大的专业素养;需要我们不懈努力地去寻求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四、 精彩呈现时体态补充
  课堂上对学生的评价不只局限于语言评价,当课堂上学生不断有精彩呈现时不妨补上一些体态语言,反而更能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倍感亲近、鼓励,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作用。在教学《三打白骨精》这一课时,笔者对这一点深有感触。现撷其中一教学细节共享。
  师:悟空这一棒为什么要劈脸打呢?
  生:因为妖精化成村姑用的是美人计,我想孙悟空之所以打脸就是要让妖精先毁容,用计不成。
  师:聪明!你不仅是悟空的知音,也是林老师的知音呀!来我们拥抱一下。
  此时课堂上掌声雷动……
  面对学生的精彩生成,我除了一句简短的话,没有更多的评价,但在师生拥抱时,周围的掌声,把学生的激情再次点燃,教学也被推向了又一个高潮。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肢体语言表达能力——充分、适当地利用身体的姿势、位置、动作和表情来表达思想和感受。因此在课堂上,我们不妨也跟学生来一次“亲密接触”——握握手、摸摸头、拍拍肩、扶扶背、抱一抱。
  五、 答非所问时尊重理解
  每个孩子内心深处都渴望“展示”自己,得到同学的尊敬和老师的赞赏。教师要把握学生的心理,尊重学生的个性、选择和人格。教学中常会出现学生的答案根本是牛头不对马嘴,此时教师应先分析学生“答非所问”的原因,是思想开小差还是问题没听明白或老师提出的要求不明确,抑或是学生回答的时机不够成熟等,不要急着打断或批评学生,可以让学生想一想再答或给学生解释的机会。只有当老师尊重学生时,老师和学生才会敞开心扉,互相接受。这样的师生对话才更有可能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时,对于学生的“答非所问”就充分体现了对学生的理解与尊重。
  当课堂上王老师问一学生“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无疑则不进”中的“疑”是什么时,学生答道:“友谊。”此刻众笑,而王老师却转向那个学生,微笑道:“只怪王老师口齿不清。”于是把问题再说了一遍。此时学生认真倾听,马上脱口而出:“问题。”
  老师趁热打铁:“想‘进’吗?”
  “想。”
  “那就先疑。”……
  这可能是课堂中微不足道的一个小细节,然而,面对學生的“牛头马嘴”,王老师没有置之不理,没有批评指责,而是给学生以宽容和理解,把错误先归为自己的原因,然后给学生一个台阶,让学生不再游离于课堂之外或呈现错误,同时,它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准确解读教材,把握学生,根据不同的生成采用精妙而适当的评价语言,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始终被教师言语所创设的“场”深深吸引,有时更会锦上添花,让课堂绽放无限光彩!
  参考文献:
  [1]秦康兰.教师课堂评价语言艺术[J].小学教学参考(综合版),2012.
  作者简介:
  林少英,福建省福安市,福建省福安市实验小学富阳校区。
其他文献
世界范围内环境意识的觉醒使得环境保护的观念逐步被引入到供应链管理之中。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以及降低企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已成为国内外学者与政府关注的焦
写作题材的不会捕捉和不够新颖一直是高年级学生写作的瓶颈,也是习作指导中往往会忽视的隐形环节.因为一般的习作指导更多还是指向语言的表达和结构的安排.而新技术手段的支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强调:教师应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注重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如何在小学生语文阅读教学中注重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品读、领悟、积累课文的语言和表达范式,实现既“得意”又“得言”这一目标呢?笔者就如何让学生“得言”这方面进行了自己的思考和探究,得出了结论:首先,教师在备课时就应该自己先得言;其次,在课堂上应该
俗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能够增加人们的阅历,能够丰富人们的情感,能够使人们浮躁的心沉淀下来,如此让小学生养成阅读的好习惯,能够让学生积累许多词汇,提高写作水平,
感觉是一切学习的基础,任何幼儿都必须经由感觉学习,大脑才能有效地发展出完整的思考能力,产生自动自发的学习效果.儿童感觉统合一旦失调,就会表现出容易分心;活动水平过高或
采矿工程施工是一项系统性较强的工程,对其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分析,可以更加全面的对采矿事故进行预防,通过统筹规划,注重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之间的联系和衔接,保证
习作训练应该依托生活,紧扣文体,使习作、生活、文本三者互融互生.生活为习作提供典型素材,文本为习作提供练笔示范,习作为反映生活,习作提升认知,三者合则共赢,事半功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