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性是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必要条件之一

来源 :党政干部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yygydsk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正确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其核心在于正确性要素,标准在于实践检验的唯一性,干扰在于传统的不良文化群族的当代流行,域值在于定义的完整性。在党内民主生活中要保持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正确性,就应该注意防止和排除唯上文化、功利文化、文饰文化、“捣浆糊”文化、“和为贵”文化以及其他不良的传统文化所构成的文化群族的负面影响,坚持正确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所必须的针对性、透明性、艺术性、适度性、主动性5大原则。
  [关键词]党建;作风;批评与自我批评;民主生活;社会心理;传统文化;建党90周年
  [中图分类号]D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11)11-0031-03
  
  90年来,中国共产党从理论到实践涵养了丰厚的党建文化。其中,正确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无疑是有效治党的重大内容。建党90年的党建历史反复证明,正确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统一全党思想,正确处理党内矛盾,优化党的作风,保持党的先进性,继而带动正确处理党群关系,始终向着党的最高纲领带领广大群众逐一实现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最低纲领而不懈奋斗的重要方法和有效途径。90年当中,随着党的建设逐年深入,不少党员和党的基层组织,对“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优良作风获得了更为深刻的共识,这就是“批评与自我批评未必能够保持我党的先进性,唯有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正确性,才能有效地保持党的先进性”。这里涉及到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包括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核心要素、标准性、文化群族的干扰性、定义域值,等等。
  一、核心:在于正确性要素
  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党的三大作风和优良传统,也是我党生命力的体现。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党风的一种表现,是实现党内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事关党的前途与命运,因此历来受到党建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在实践的历史上确实也产生了良好的效果,推动着党的建设一步一步走向深入。粉碎“四人帮”以后,全党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树立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观念,毅然抛弃了阶级斗争为纲的执政理念,高呼“发展就是硬道理”的口号,领导中国走上了富民强国的道路,体现出了执政党的先进性;进入21世纪,又是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全党认识到了“发展也要讲道理”,整个国家又开始落实社会和谐持续发展的战略。从“阶级斗争造反有理”到“发展就是硬道理”又到“发展也要讲道理”,这“三理”发展轨迹充满了全党性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与时俱进地保持了党的先进性。党建实践已经证明,批评与自我批评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中国共产党特有的理论与实践的成果,对于其他共产主义政党乃至人类一切要求进步的政党来说,都是一种具有借鉴价值的贡献。
  从本质上分析:批评与自我批评是调整人们以及集团的思想和行为的一种方法,也是调整人际关系的一种手段。具有对他人、对自己、对组织反省检讨评估的含义。批评与自我批评是通过思想沟通来争取人际和谐、协调思想和行为的,因此,它是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更是解决党内矛盾的方法。
  从要素上分析: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主体是自己、他人或组织,客体是事物、事件、事理,标准是源于实践的真相和真理,方法是重事实讲道理,目的是明辨是非、统一思想、协调行为、加强团结,范围原初是在党内,后来泛扩到党外。在党内主要有三个层面:党员与党员个人层面、个人与组织层面、全党整体层面;在党外也有三个层面:党员与群众层面、政党与人民层面、本党与他党层面。横贯于主体、客体、标准、方法、目的、范围诸要素之中的核心要素就是正确性。
  从要求上分析:正确性要素要求,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过程中,主体、客体、标准、方法、目的、范围诸要素都不能产生错误,都必须是正确的。否则,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功能就会变异,效果就会不灵,甚至会走向预想的反面。
  二、标准:在于实践检验的唯一性
  就现在的认识水平来说,我党在历史上,有过许多成功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典范。遵义会议,虽然主题不是批评与自我批评,但具有很浓厚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氛围,直接效果就是保持了党的先进性;延安整风,批评与自我批评是非常重要的主题之一,其直接效果也就是发展了党的先进性。
  同样,在我党历史上也有过一些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案例,至今令人深思不断。大鸣大放和反右斗争,就是以批评与自我批评开始的;文化大革命更是充满了批评与自我批评气味;这些案例反映出来的效果真是不堪回首。
  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成功,在于很好地把握了主体、客体、标准、方法、目的、范围诸要素的正确性,而那些不那么成功甚至失败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案例,查找深层次原因,就在于没有有效地把握住主体、客体、标准、方法、目的、范围诸要素的正确性。彭德怀同志在庐山写《万言书》,原本就是一次很正常的批评与自我批评行为,但是,主体的另一方判断失误,没有把握住批评与自我批评诸要素的正确性,客体错了、标准错了、方法错了、目的错了、范围错了,结果把全党引向了没有预料到的方向。当然,后来对刘少奇、邓小平、彭德怀为代表的一大批老干部最终作出的正确处理,依然依靠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坚决纠正了冤假错案,保证了党又回归到了先进性的轨道。
  判断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否具备了正确性要素,唯一的标准只能是实践。实践的历史效果会越来越清晰地向人们展示其正确性是否把握在手。尊重实践、尊重历史是唯物主义者的态度。所以,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应该极具耐心地等待实践说话,等待历史说话。
  三、干扰:在于传统的不良文化群族流行于当代
  总结90年间党内各种教育活动,批评与自我批评一直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许多党员、许多基层党组织通过正确的批评与自我批评,都有了进步,为保持党的先进性作出了应该有的努力。但是也应该看到,在某些党员身上,在某些基层组织之中,批评与自我批评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存在着各种干扰。用社会心理学和文化社会学的学术视角来考察,其中相当部分的干扰,源自于传统的不良文化群族在当代流行。
  1.唯上文化,这是从标准上来分析。批评与自我批评需要有一个分析是非判断曲折的标准,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是唯上,唯书是唯上的变种。上面说的话、书上刊的理,常常被认为是真理,经常在批评与自我批评中被引经据典来判断当下的是非曲直,造成了许多认识上的错误。这些错误认识有三个特点:一是同时性,同样的错误认识会在不同纬度的组织和个人中同时存在;二是普遍性,持同样错误认识的个人和基层组织的数量会如此之多;三是一致性,错误认识的相同性会如此的精准。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分布在不同场合不同组织内部的不同个人,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内容会一致,分析的观点会一致,整改的措施会一致。因此有人创意性地发现了经济性盈利的机会,上网贴了若干份批评与自我批评思想认识的文字范本,居然真的招来了一些党内同志的付费下载,用网络的先进性替代了党员的先进性,把严肃的党内教育活动演变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滑稽闹剧。不能说这些同志有何不对,在这些同志中,大多数是出于对唯上文化的无奈而应付,有的甚至是出于内心的反感。他们从自己的认识水平出发,在等待实践说话,等待历史说话。究其社会性思想方法上的根源,就在于传统的唯上文化依然在大众中流行,形成了一种深层心理文化氛围。有必要强调的是,对于正确的理论和先进的思想,每一个党员,每一个基层党组织,应该而且必须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保持高度的一致,但不能够对不正确的东西也唯上而是、唯书而是。
  2.功利文化,这是从目的上来分析。功利文化是伴随着私有制而衍生的大众心理,在中国流行有千余年历史。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功利文化还是要流行。这种流行文化或多或少会影响到党内生活、影响到批评与自我批评活动中来。功利文化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主观目的中表现出来的现象至少有三类:一是调整他人的行为,把别人原本正确的行为调成错误的;二是把错误的责任转移,自己或不承担,或避重就轻;三是或整人或护短,要么没事找事小事升级,要么大事化小小事抹掉。
  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本意,自省的成分恐怕要大于帮助他人自省的成分,通过“依据正确的标准”来反省,表达自己对事物、事件、事实的认识,并聆听他人的分析。这样,使自己的认识更全,是非更清,继而能够更加完善自己,保持和发展着自己作为一个党员的先进性。但是,有的人从功利的目的出发,作了并不善意的发言,使批评与自我批评功能异化,变成了人际倾轧的舞台、恶意整人的机会、拉帮结派的渠道、威胁利诱的手段。
  3.文饰文化,这是从内容上来分析。回避错误或避重就轻是文饰文化的特征。从一般的人性来看,出于自尊,对过失在本能上可能会有文饰的意愿,因此,自然而然形成了一种“以是饰非”大众心理。在社会生活中,下级对上级的报喜不报忧、职业实体对新闻媒体封锁过失消息等等,都是文饰文化的实际表现。
  在党内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过程中,主体受文饰文化的影响,或者回避错误,或者避重就轻。对于一桩过失,可以从政治性、思想性、道德性、社会性、职业性等各种角度去认识,但是,由于免不了受到文饰文化的影响,批评与自我批评有时比较难以做到实事求是,降低了党内民主生活的质量。
  4.“捣浆糊”文化,这是从方法上来分析。“捣浆糊”是现代版的文饰文化,具有江浙沪地方语言特色,在北方可以称之为“忽悠文化”。文饰文化偏重于对过错内容的本质和程度的文饰,“捣浆糊”文化则偏重于文饰的技术性。“捣浆糊”的本质就是回避矛盾或钝化矛盾的方法。“捣浆糊”文化对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影响从护短的角度分析主要表现在十个方面:一是掩盖真相,二是强调客观,三是偷换概念,四是强词夺理,五是美化动机,六是责任分流,七是详略倒置,八是软化后果,九是归咎方法,十是虚批评实表扬。在“捣浆糊”文化的影响下,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过程往往流于形式,难以达到预想的效果。
  5.“和为贵”文化,这是从效果上来分析。从历史来看,中国盛行“和为贵”的传统道德信条,相互实事求是的批评有时比较难以开展;从现实来看,在市场经济“和气生财”理念的强大作用下,相互批评往往被自我批评来替代,而且这种“自我批评”在骨子里头自我肯定自我标榜的意味愈加浓厚,有些自我批评甚至被演变成“自谦美德现场示范”般的表演。
  唯上文化、功利文化、文饰文化、“捣浆糊”文化、“和为贵”文化以及其他传统的不良文化构成了一个文化群族,互相渗透、互相支撑、互相诱发、共同作用,对批评与自我批评产生着扭曲作用和腐蚀作用,破坏着党内民主生活的功能。在这样的背景下,弘扬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作风,把批评与自我批评纳入“正确性”轨道,任重而道远。单纯靠说教是无济于事的,关键还是要创造有利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心理文化条件,同时进行党内民主制度改革。当社会心理文化和制度文化配套进步了,把批评与自我批评纳入“正确性”的轨道就为期不远了。对此,各个基层党组织、每位共产党员都应该有清醒的认识。
  四、域值:在于定义的完整性
  正确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要条件,是我们党清扫政治灰尘和抵御腐朽思想侵蚀、纠正自身错误、解决党内矛盾、维护党的纯洁和纪律、提高战斗力的有效方法,也是形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的有效途径。只有保证批评与自我批评在正确的轨道上进行,才能够保持党的先进性;只有通过党内正确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充分发扬民主,才能够带动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才能够实现社会和谐,党的事业才能保持旺盛的生机和活力。
  在这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提法一定要完整,一定要强调“正确地”限定词,没有这个限定词,定义域值过大过宽,未必能够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正确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需要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1.针对性原则。正确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就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批评与自我批评要有针对性,有的放矢。不能讲空话,放空炮;不能漫无边际,隔靴搔痒;不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能无限上纲,小题大做;不能被个别人利用,作为发怨气、泻私愤、污蔑、诽谤、报复和打击他人的手段。
  2.透明性原则。正确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光明磊落、坦荡无私的表现,也是对组织、对同志、对自己负责任的态度。第一,批评别人要透明,做到当面批评,当面指出同志的问题和错误,表明自己的观点,提出建设性意见。不应该不说,也不该当面不说背后乱说。坚持批评的透明性,心底坦荡,无私公正,做到不碍于面子,不碍于感情,不怕得罪人,不怕打击报复。第二,自我批评也要透明,做到亮相、亮底、亮身份。“亮相”就是要敢于跟大众见面,敢于与大家面对面交流;“亮底”就是“亮丑”,就是敢于把自己存在的问题、所犯的错误公布于众;“亮身份”就是不管自己职务的高低,都要敢于面对群众,亮出身份,承担应有的责任和处罚。作自我批评,既要有勇气,才不会患得患失;又要有坚韧,对自己内在的问题、缺点或错误坚毅剖析才会有深度;还要有自信,才会有改正缺点错误的决心。
  3.艺术性原则。正确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一门艺术。其艺术性聚焦在:使“被批评方(不论他人还是自己)”真正从内心接受批评,提高自我认识,从而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艺术性原则的基本要素有五:一是要把握时间,选择适当的时机;二是要把握空间,选择适当的场合;三是要把握对象,因人而异;四是要把握情感,以情动人;五是把握语气,以诚待人。艺术性原则与“捣浆糊”文化有着本质的区别。虽然这两者都是从技术性角度看问题,但前者的善意真情很明确,后者的本意是善是恶是真是假一时难辨。
  4.适度性原则。正确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既要有针对性“对症下药”,又要讲究适度把握“剂量”。药大伤人,少则不灵,要恰到好处。摆事实讲道理,既不扩大也不缩小,既不美化也不丑化。要左右掂量,把握分寸。不抓辫子,不扣帽子,不乱上纲,不打棍子,真心诚意,实事求是,对问题或错误的性质进行合乎实际的分析,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
  5.主动性原则。正确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第一对人批评既要正确又要主动,不能当旁观者、局外人;不能嘲笑他人,更不能幸灾乐祸;不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第二自己接受批评也是既要正确又要主动。主动接受批评要做到“四不”:不求全责备,不计较态度,不看批评者的身份,不找借口托词。既不能认为问题不大,批评一下不算啥;也不能摆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更不能怒发冲冠,言粗嗓大。要把批评当做改进工作、修正缺点的“催化剂”,主动、虚心地接受,闻过则喜。第三自我批评更要主动自觉。如果对自己的问题和错误不进行自我批评,或缺乏主动而被动应付;或轻描淡写,敷衍了事;或避重就轻,大事化小;或文过饰非,回避问题;或推三阻四,勉强为之,这样,都不利于澄清问题,纠正缺点和错误。
  总而言之,正确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其核心在于正确性要素,标准在于实践检验的唯一性,干扰在于不良的传统文化群族的当代流行,域值在于定义的完整性。在党内民主生活中要保持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正确性,就应该注意防止和排除唯上文化、功利文化、文饰文化、“捣浆糊”文化、“和为贵”文化以及其他传统的不良文化所构成的文化群族的负面影响,坚持正确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所必须的针对性、透明性、艺术性、适度性、主动性五大原则,加强党风建设,“创先争优”、“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就不会是一句空话,就能够与时俱进。
  责任编辑张小莉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现有的农村社会保障状况已经逐渐难以满足农民的社会保障需求。本文深入剖析了当前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现有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期望对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农村;社会保障;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3.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1)12-0041-02  
期刊
[摘 要]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具有重大意义:既是对县委执政态度和决心的考验,也是对执政能力和水平的考验;既可实现县委决策方式转变,也能促进机关作风转变;既是党内民主的深化,也是社会民主政治的深化;既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需要,也是加强惩防体系建设的需要。实施好“四聚工程”:聚力“一主三高”,做好“推开”工作;聚合“一台三网”,做好“推动”工作;聚焦“一点三建”,做好“推新”工作;聚集“一规三权”,做
期刊
[摘 要]政府与社会协商实践中也存有种种协商主体不平等,为深入分析诸般不平等及其对政府与社会协商实践的影响,文章以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实质性不平等为分析切入点,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对这种不平等及其相关影响做了进一步的探讨。研究发现,政府与社会之间存在着若干固有的实质性不平等,对于政府与社会协商实践来说,这种实质性不平等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也由此对政府与社会协商实践产生了种种负面影响,主要包括选择的强
期刊
[摘 要]强化党内监督,对于从严治党以及反腐倡廉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充分挖掘现有的监督资源,发挥体制内监督的最大效用,是一个值得研究探索的重大课题。2006年以来,湖南省常德市依托市纪委全会这一载体,努力探索体制内强化党内民主和党内监督的新机制,不断拓展惩防体系建设的新境界,从而在更宏大的层面为推动党的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路径选择。通过探索实践,形成了以创新纪委全会运行机制为统领和基础,
期刊
[摘要]加强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离不开党的群众工作。陈云同志在领导东北城市解放和企业接收的关键时期,以做好群众工作,赢得各方群众支持为重要保证,阐发了许多关于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思想,其中主要有:发动群众是党的一切工作的根本;做好群众工作必须坚持改善民生的方针;做好群众工作必须深入到群众之中;做好群众工作要善于提高群众自身素质等,这些思想的提出揭示了党的群众工作的内在要求,对于我们今天做好党的群众工作
期刊
[摘要]以党的建设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有效发挥党组织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功能作用的重要举措。近年来,中共鞍山市委按照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的要求,着力在转变党的领导观念,创新以党组织为核心的社会管理体制,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党组织服务群众工作能力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积累了成功的经验,对于推进党的建设与社会管理的有机结合具
期刊
[摘要]转型是老工业城市全面振兴的必然选择,鞍山始终坚持把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作为经济转型的主攻方向,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着力构筑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来相适应现代产业体系,率先走出了一条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及实现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的新路子。  [关键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型  [中图分类号]F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1)10-0049-03  
期刊
[摘 要]地方政府间区域协作是带动形成区域间相互促进、优势互补的互动机制,是实现区域利益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模式。地方政府利益由地方公共利益、地方政府组织利益、地方官员利益三部分构成。在长三角,利益主体机制存在着单一制与分权之间的矛盾、利益目标不明确和利益制度保障不完善是区域社会突发事件治理中政府间区域性协作机制不能生成且产生效能的主要因素。利益运行机制的关键在于统一协调的市场竞争规则的确立和执
期刊
[摘要]在科学的意义上,一个范式就是关于现实的一套较为系统的假设。范式对于人类的思想和行动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因为人们必须清楚地阐述理论或模式,并运用经过阐释的理论或模式来指导自身的行为。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公共部门管理特别是政府管理研究在10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发生了三次重大的范式转换,本文拟对这三次范式转换作一个梳理。  [关键词]范式;传统公共行政;政策分析;公共管理  [中图分类号]D
期刊
[摘要]法律意识既是法治进程的推动力量,也是其重要标志。领导干部在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都处于首要的地位,领导干部的法律意识如何,对一个国家的法治进程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领导干部的法律意识,指的是其对国家法律法规的接受和认可程度,包括对法律的评价、态度、情感、关注和期待,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法律信仰等。  [关键词]领导干部;法律意识;实证分析  [中图分类号]D90[文献标识码]A[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