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备课,是教师教学的最基本环节,是教研人员经常从事的业务,它不但奇妙无穷、变幻莫测,更有规律可循。
一、应有总体构思
课本是以单元教学为主的。按题材、体裁分为若干个单元,每个单元都有讲授的重点、难点。教师可以把这些重点、难点,具体落实到某一课文、某一课时中。每一课时中又突出某一个方面,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一课一得”。正所谓“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备课应做到整体布局,分课落实。大网捕鱼,小网补虾,一个也跑不了。切忌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到头来一个也为落实好,落得个竹篮打水一场空。
二、每一课时都应有重点、难点
重点是你在教授本课时着重解决的问题,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讲授方法达到目的,而难点就需要调动你的大脑神经:为什么是难点,难在何处,运用哪种方法可以解决此难点。并要有具体的突破重点、难点的方法,便于指导学生学以致用。
三、一节课一个版面
平时听课发现两个极端:一是一节课下来,黑板上只有几个字;一是一板又一板,教师忙于书写,忙于擦黑板。应明确板书是讲授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它可以减轻听觉疲劳,增加视觉审美,这种视觉审美不能成为过眼云烟,变为视觉疲劳。正确的方法是一课一版面。而这个版面就是一个纲目,一定要深思熟虑,不仅要能反映你的教学思路,还要把本课的重难点有条不紊地反映到你的板书中去。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感受到一种艺术的熏陶,教师也可以在这种艺术的塑造中欣赏自己的杰作,一堂课下来,你还会陶醉在这种艺术的审美中。
四、要有“教后记”
不能说你的每一堂课都是成功的。在讲授中,你可能读错一个音,写错一个字,说错一句话,也可能会遇到意外的情况,这个问题也许在课堂上没有及时解决。你的这节课也许很成功,成功之处在哪里,也许有些糟糕,失误在何处。也许你特别欣赏哪位学生的发言或自己的临场发挥。这些都可以在“教后记”中记述。针对以上情况,你可以改错,挖掘根源;可以思考措施,补救课堂失误;可以评点精彩之处;可以对教材之一,谈谈自己的看法。还可以想想其他的教学思路。一学期下来,把这些教后记整理、总结,就可能成为一部经典的教后感。
五、研究教学对象——学生
教师的教学对象是学生,教学效果也要从学生身上体现出来。有些教师,尤其是教学经验不足的教师忽视了教学主题——学生。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教师感觉自己备好的课已经很充分,自己对教材的把握也到位了,在课堂上讲得津津有味,神采飞扬,可下面的学生却有些茫然。这就说明教师没有充分研究学生。在备课时,心中要装有学生,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已有的知识储备和在接受知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障碍。然后思考用怎么的方法传授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接受、理解。
六、重视教师自身研读文本的感受
教师备课,习惯于先看各类参考书,然后把参考书上的讲解、分析写到教案或课本上,甚至干脆剪刀加浆糊,把需要的资料粘贴到书上,这样很不利于自己的教学。一个有经验的教师,总是拿自己要上的内容,先自己研读几遍,在研读过程中发现文本的重点、难点,预测学生可能遇到的困惑,在自己的反复阅读中求得解决的办法,便于在教学过程中自如地讲解。同时也有利于自己思考而不受他人观点的干扰,归结出自己对教材的看法和感悟,这对于提升自己的阅读鉴赏能力也是很有作用的。
七、应准备充分
1.提前两三天备课。有些教师由于业务繁忙,或认为课前备课头脑更清晰,其实必须提前两三天备好课,原因如下:时间上充裕,提前备好了课,课前浏览一下,就有信心走入课堂。备了一节课,并不等于能上好一节课。或许教案中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有时间看一看,想一想,还可以对教案进行适当的增减,使教案变得更加合理。
2.要有丰富的备课资料。购买有用书籍,剪辑必要的材料,共享网上资源,汲取一桶水,才能让学生有一滴水的收获。?笸(作者单位:江西省宜黄县宜黄三中)
一、应有总体构思
课本是以单元教学为主的。按题材、体裁分为若干个单元,每个单元都有讲授的重点、难点。教师可以把这些重点、难点,具体落实到某一课文、某一课时中。每一课时中又突出某一个方面,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一课一得”。正所谓“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备课应做到整体布局,分课落实。大网捕鱼,小网补虾,一个也跑不了。切忌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到头来一个也为落实好,落得个竹篮打水一场空。
二、每一课时都应有重点、难点
重点是你在教授本课时着重解决的问题,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讲授方法达到目的,而难点就需要调动你的大脑神经:为什么是难点,难在何处,运用哪种方法可以解决此难点。并要有具体的突破重点、难点的方法,便于指导学生学以致用。
三、一节课一个版面
平时听课发现两个极端:一是一节课下来,黑板上只有几个字;一是一板又一板,教师忙于书写,忙于擦黑板。应明确板书是讲授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它可以减轻听觉疲劳,增加视觉审美,这种视觉审美不能成为过眼云烟,变为视觉疲劳。正确的方法是一课一版面。而这个版面就是一个纲目,一定要深思熟虑,不仅要能反映你的教学思路,还要把本课的重难点有条不紊地反映到你的板书中去。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感受到一种艺术的熏陶,教师也可以在这种艺术的塑造中欣赏自己的杰作,一堂课下来,你还会陶醉在这种艺术的审美中。
四、要有“教后记”
不能说你的每一堂课都是成功的。在讲授中,你可能读错一个音,写错一个字,说错一句话,也可能会遇到意外的情况,这个问题也许在课堂上没有及时解决。你的这节课也许很成功,成功之处在哪里,也许有些糟糕,失误在何处。也许你特别欣赏哪位学生的发言或自己的临场发挥。这些都可以在“教后记”中记述。针对以上情况,你可以改错,挖掘根源;可以思考措施,补救课堂失误;可以评点精彩之处;可以对教材之一,谈谈自己的看法。还可以想想其他的教学思路。一学期下来,把这些教后记整理、总结,就可能成为一部经典的教后感。
五、研究教学对象——学生
教师的教学对象是学生,教学效果也要从学生身上体现出来。有些教师,尤其是教学经验不足的教师忽视了教学主题——学生。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教师感觉自己备好的课已经很充分,自己对教材的把握也到位了,在课堂上讲得津津有味,神采飞扬,可下面的学生却有些茫然。这就说明教师没有充分研究学生。在备课时,心中要装有学生,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已有的知识储备和在接受知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障碍。然后思考用怎么的方法传授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接受、理解。
六、重视教师自身研读文本的感受
教师备课,习惯于先看各类参考书,然后把参考书上的讲解、分析写到教案或课本上,甚至干脆剪刀加浆糊,把需要的资料粘贴到书上,这样很不利于自己的教学。一个有经验的教师,总是拿自己要上的内容,先自己研读几遍,在研读过程中发现文本的重点、难点,预测学生可能遇到的困惑,在自己的反复阅读中求得解决的办法,便于在教学过程中自如地讲解。同时也有利于自己思考而不受他人观点的干扰,归结出自己对教材的看法和感悟,这对于提升自己的阅读鉴赏能力也是很有作用的。
七、应准备充分
1.提前两三天备课。有些教师由于业务繁忙,或认为课前备课头脑更清晰,其实必须提前两三天备好课,原因如下:时间上充裕,提前备好了课,课前浏览一下,就有信心走入课堂。备了一节课,并不等于能上好一节课。或许教案中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有时间看一看,想一想,还可以对教案进行适当的增减,使教案变得更加合理。
2.要有丰富的备课资料。购买有用书籍,剪辑必要的材料,共享网上资源,汲取一桶水,才能让学生有一滴水的收获。?笸(作者单位:江西省宜黄县宜黄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