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中的个性解读是语文探究性学习的重要目标。不能把教材看成是对教学内容的规定,更不能把教材看成是对教学内容的限定,它是学习的向导,是开阔视野的镜子,使用教材的目的是知木见林,所以我们用不着把教材嚼烂或分解,而要以教材为核心,感悟人文精神。
譬如说对文本主题的提炼,是语文课的基本要求,但是真正有思想感情的文章有大家公认的明确指向的主题吗?大诗人歌德在辞世时说:“把窗子打开,让更多的光进来!”凄风苦雨里的人们向往阳光,置身阳光之下,又意识不到和暖与光明的重要。在追逐和承受阳光恩泽的同时,撷取一份阳光,享受它的和暖光明,好好珍惜。也许歌德所说光就不仅仅是我们所见的光。“横看成岭侧成峰”,“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形象往往大于思想,文学的多义性、丰富性是文学的生命。这是语文阅读的创造的动力和创造的空间。
答案的丰富性和思维的不确定性是文学与科学的本质区别之一。阅读一篇篇的文学作品,就是进行一次次精神探险。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以新奇感、神秘感、无畏感走进一个个文学“迷宫”,探索一块块文学“新大陆”。引导学生探究性阅读,可以根据学生需要,因文而异,适当切换视角。
2015年10月17日,巴金先生走完了他101年的人生之路。关于巴金在中国20世纪文学上的地位问题,可以说他的生命长度在中国作家中极为罕见,他的精神阅历也绝无仅有。在被修饰的巴金和真实的巴金之间,存在着一个不小的距离。对巴金的评价也常常存在着某种深刻的矛盾:一方面,他为推崇为20世纪中国文学大师;另一方面,他的文学地位不断受到质疑,一些人认为无论《家》《春》《秋》《寒夜》《第四病室》,还是晚年引起关注的《随想录》,都无法代表中国文学的最高水准,甚至指责他始终无变化的结构,语言一味平直,无论怎么讲,其文学魅力都难以尽如人意。被传播的巴金,对于巴金而言,这是冰山一角,为客观评价巴金增加了难度。另外巴金笔下所有的爱恨情仇,都是巴金思想体系的一个局部,单从文本意义上考察,把他们从巴金的思想体系中剥离出来,然后去评价巴金必然会有失偏颇。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的《季氏篇》其中对“无乃尔是过与”的解释:恐怕应该责备你们吧。“无乃……与”表示推测语气即“恐怕……吧”。“尔是过”,“过尔”的意思。是,复指“尔”,用作代词;过,责备,用作动词。有学生拿出古代汉语词典关于“尔”的解释:①代词。(1)人称代词“你(们),你(们)的”。由此指用“尔”本身就有复数形式,又何必用“尔”复指呢?也有的学生的商务馆的古代汉语词典关于“是”的解释:“是”没有人称代词这一义项。同时,如果把“是”作为提宾的标志,应更贴切。姑且不论质疑是否有理,单就这种引经据典的意识就是一种很大的收获。个性解读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渗透,也会从无到有,不断积淀。
逐渐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其人生阅历,由文学而人生是一种更高的境界。下面这个小故事也许会让大家有所感悟:一天,富有的父亲带着小儿子去乡下旅行,想让他见识一下穷人是怎么生活的。在农场最穷的人家里,他们过了一天一夜。旅行结束后,父亲问儿子:“旅行怎么样?”“好极了!”“这回你知道穷人是怎么过日子了的吧?”“是的!”“有何感想?”儿子回答:“我发现咱家里只有一条狗,可是他们家里却有四条狗;咱家里仅有一个水池通向花坛的中央,可是他们竟有一条望不到边的小河;我们的花园里只有几盏灯,可他们却有满天的星星;还有,我们的院子里只有一点儿,可他们的院子却有整个农场那么大!”儿子说完,父亲哑口无言。接着儿子又说:“感谢父亲让我明白了我们有多么贫穷!”这位父亲种下的也许是瓜,是豆,但他儿子收获的又岂止是瓜和豆?
有灵性的个性解读也会反哺我们的语文教学。“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般认为“连三月”就是指战争连续打了三个月,但当学生举证“三月”就是具体的时间(《春望》却是写于三月份),就是表明春季,你又如何反驳?甚至有学生“春耕”时节“三月”是虚指,说明战争旷日持久似乎也有道理。个性化的解读,使得学生对诗意的理解更深刻,从学生这种争论中,我们教师感到的是语文素养的提高。
教师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尊重学生个体的前提下,诱发学生的创造动机,使学生凭借于语言文字对课文涵咏、体味、思考来读出疑问,读出新意,得出前人或他人未曾有过的独特的感悟和新意的结论,这就是“创造性阅读”。我很欣赏《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上的一段话:“从阅读角度来看,一部作品是创作的终点,也是阅读的起点。创作是话语凝固成文字,那么阅读就应该是文字流动成话语。”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自由支配的时间与发展学生个性之間的关系做过很详尽的论述。他认为:“拥有可以支配的时间,是个性的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孩子素质和天资只有当他们每天都有时间从事自行选择的喜爱的劳动时才能得到发挥。”我们在指导学生阅读时,不妨松开一只手,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更大的空间去体验、去感悟、去探究。
作者通联:江苏沭阳梦溪中学。
譬如说对文本主题的提炼,是语文课的基本要求,但是真正有思想感情的文章有大家公认的明确指向的主题吗?大诗人歌德在辞世时说:“把窗子打开,让更多的光进来!”凄风苦雨里的人们向往阳光,置身阳光之下,又意识不到和暖与光明的重要。在追逐和承受阳光恩泽的同时,撷取一份阳光,享受它的和暖光明,好好珍惜。也许歌德所说光就不仅仅是我们所见的光。“横看成岭侧成峰”,“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形象往往大于思想,文学的多义性、丰富性是文学的生命。这是语文阅读的创造的动力和创造的空间。
答案的丰富性和思维的不确定性是文学与科学的本质区别之一。阅读一篇篇的文学作品,就是进行一次次精神探险。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以新奇感、神秘感、无畏感走进一个个文学“迷宫”,探索一块块文学“新大陆”。引导学生探究性阅读,可以根据学生需要,因文而异,适当切换视角。
2015年10月17日,巴金先生走完了他101年的人生之路。关于巴金在中国20世纪文学上的地位问题,可以说他的生命长度在中国作家中极为罕见,他的精神阅历也绝无仅有。在被修饰的巴金和真实的巴金之间,存在着一个不小的距离。对巴金的评价也常常存在着某种深刻的矛盾:一方面,他为推崇为20世纪中国文学大师;另一方面,他的文学地位不断受到质疑,一些人认为无论《家》《春》《秋》《寒夜》《第四病室》,还是晚年引起关注的《随想录》,都无法代表中国文学的最高水准,甚至指责他始终无变化的结构,语言一味平直,无论怎么讲,其文学魅力都难以尽如人意。被传播的巴金,对于巴金而言,这是冰山一角,为客观评价巴金增加了难度。另外巴金笔下所有的爱恨情仇,都是巴金思想体系的一个局部,单从文本意义上考察,把他们从巴金的思想体系中剥离出来,然后去评价巴金必然会有失偏颇。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的《季氏篇》其中对“无乃尔是过与”的解释:恐怕应该责备你们吧。“无乃……与”表示推测语气即“恐怕……吧”。“尔是过”,“过尔”的意思。是,复指“尔”,用作代词;过,责备,用作动词。有学生拿出古代汉语词典关于“尔”的解释:①代词。(1)人称代词“你(们),你(们)的”。由此指用“尔”本身就有复数形式,又何必用“尔”复指呢?也有的学生的商务馆的古代汉语词典关于“是”的解释:“是”没有人称代词这一义项。同时,如果把“是”作为提宾的标志,应更贴切。姑且不论质疑是否有理,单就这种引经据典的意识就是一种很大的收获。个性解读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渗透,也会从无到有,不断积淀。
逐渐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其人生阅历,由文学而人生是一种更高的境界。下面这个小故事也许会让大家有所感悟:一天,富有的父亲带着小儿子去乡下旅行,想让他见识一下穷人是怎么生活的。在农场最穷的人家里,他们过了一天一夜。旅行结束后,父亲问儿子:“旅行怎么样?”“好极了!”“这回你知道穷人是怎么过日子了的吧?”“是的!”“有何感想?”儿子回答:“我发现咱家里只有一条狗,可是他们家里却有四条狗;咱家里仅有一个水池通向花坛的中央,可是他们竟有一条望不到边的小河;我们的花园里只有几盏灯,可他们却有满天的星星;还有,我们的院子里只有一点儿,可他们的院子却有整个农场那么大!”儿子说完,父亲哑口无言。接着儿子又说:“感谢父亲让我明白了我们有多么贫穷!”这位父亲种下的也许是瓜,是豆,但他儿子收获的又岂止是瓜和豆?
有灵性的个性解读也会反哺我们的语文教学。“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般认为“连三月”就是指战争连续打了三个月,但当学生举证“三月”就是具体的时间(《春望》却是写于三月份),就是表明春季,你又如何反驳?甚至有学生“春耕”时节“三月”是虚指,说明战争旷日持久似乎也有道理。个性化的解读,使得学生对诗意的理解更深刻,从学生这种争论中,我们教师感到的是语文素养的提高。
教师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尊重学生个体的前提下,诱发学生的创造动机,使学生凭借于语言文字对课文涵咏、体味、思考来读出疑问,读出新意,得出前人或他人未曾有过的独特的感悟和新意的结论,这就是“创造性阅读”。我很欣赏《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上的一段话:“从阅读角度来看,一部作品是创作的终点,也是阅读的起点。创作是话语凝固成文字,那么阅读就应该是文字流动成话语。”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自由支配的时间与发展学生个性之間的关系做过很详尽的论述。他认为:“拥有可以支配的时间,是个性的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孩子素质和天资只有当他们每天都有时间从事自行选择的喜爱的劳动时才能得到发挥。”我们在指导学生阅读时,不妨松开一只手,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更大的空间去体验、去感悟、去探究。
作者通联:江苏沭阳梦溪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