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史料丛林中寻找接近鲁迅的小径

来源 :创作评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rkco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语:2020年9月九州出版社推出《桃花树下的鲁迅》一书,在学界内外引起反响。鲁迅研究专家、原鲁迅博物馆副馆长陈漱渝称作者黄坚是“鲁研界外的高手”。黄坚为江西萍乡人,定居南昌,曾著有《思想门:先秦诸子解读》。现特邀两位学者就《桃花树下的鲁迅》展开对话。
  “人之子”鲁迅
  黄海飞:看到书名有点意外,“桃花”这样一个指向“春天”“轻松烂漫”的意象在第一印象里似乎很难和鲁迅联系起来。如果让您用一种树来跟鲁迅勾连,您会想到什么树?
  胡少卿:第一反应可能是枣树,冬天的枣树,黝黑,锐利。
  黄海飞:是,大多数读者第一印象是枣树,就是鲁迅写的:“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作者独独挑出“桃花树”,显出对鲁迅文字的熟稔,以及对于鲁迅形象的别致意见。读完全篇,发现桃花和鲁迅的并列很有道理。作者是要揭示鲁迅温暖或生活化的一面。
  胡少卿:努力写出一个真实的活人。
  黄海飞:作者抓住了鲁迅生命中非常精彩的一些瞬间。他比较关注鲁迅生命的两端,一端是青少年鲁迅,另一端是老年鲁迅。为什么鲁迅最后会突然想起桃花?当时已经是1936年4月15日,他给一个陌生的年轻人(颜黎民)回信,大约颜黎民在信中谈到桃花。
  胡少卿:从作者行文中我联想到,这带有一点回光返照的色彩。张爱玲的小短文《爱》里写一个被拐卖的女子,到年老的时候,也总是回忆年轻时在春天月光中的桃树下和一个邻家小伙的偶遇。
  黄海飞:是进入了生命晚年的一种状态,书里作者也提到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我读鲁迅晚年的作品,大概是1934年以后,能看到一个有点衰老、心力交瘁的鲁迅,会有一种心疼的感觉,在上海的鲁迅过得一点都不自在。在给朋友的信里,他说我很想出去,但没有办法,一方面是生活的压力,同时也身不由己,他有很多活动,成为他的枷锁。比如书中提到的酒,鲁迅身体其实不能喝酒,但不断地有招饮,必须去应酬。像《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这封信其实给了他生命最后一击,加速了他的死亡。
  胡少卿:这本书在市场上被归入传记类,其实它不是传记。波兰诗人米沃什说,传记就像一个蚌壳的壳,真实的蚌的生命已经消失了,读传记只是收获了一个壳而已。黄坚采取了一种比传记更为迂回和游击式的方法去靠近鲁迅。他考察的角度不是俯视也不是仰视,是平视。他把鲁迅当作一个普通人,一个跟我们一样有喜怒哀乐、有缺陷的人来写。作者选题的角度侧重于生活和日常的方面,比如讨论鲁迅是否好酒、鲁迅的哭泣、鲁迅的遇险与避难、鲁迅的笔误等。鲁迅的生命中不只有黑暗、尖锐、冷峻的东西,也有温暖明亮的东西。黄坚说鲁迅的生命是一面三色旗:“黑色代表历史和力量,白色代表道德和幻想,红色代表浪漫和温暖,这样才构成一面完整的鲁迅之旗。”作者对鲁迅的描述可以和萧红散文《回忆鲁迅先生》相印证。萧红说鲁迅是爱笑的,他的枕边放着一张小画,在病中常常拿出来看,画上是一个穿长裙头发飞散的女人在大风中奔跑,地上散落着玫瑰。这些细节体现了鲁迅内心柔软的一面。黄坚以前的著作《思想门》,把孔子当作一个普通人来写。这本书的思路一样。孔子跟鲁迅算是我们树立的两尊雕像,黄坚努力想把这两尊雕像复活为我们身边的朋友。
  黄海飞:本书确实对于过去刻板的鲁迅形象进行了反拨,回归到“人之子”鲁迅。我们可以梳理下鲁迅形象的变迁。鲁迅生前,人们对于鲁迅的评价是多元化的,有褒有贬。鲁迅自己很清醒,他没有把学生或朋友的过高赞誉太当回事。别人把他奉为“导师”或者“青年叛徒的领袖”,他是不要这些“纸糊的桂冠”的。很多人把鲁迅跟高尔基相比,鲁迅在书信里则自谦地说:“我那里及得高尔基的一半。文艺家的比较是极容易的,作品就是铁证,没法游移。”
  胡少卿:当年刘半农想推荐鲁迅参评诺贝尔文学奖,鲁迅就回信说自己不配得奖:“要拿这钱,还欠努力……倘因为黄色脸皮人,格外优待从宽,反足以长中国人的虚荣心,以为真可与别国大作家比肩了,结果将很坏。”
  黄海飞:从鲁迅逝世到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文革”中,鲁迅的地位被抬得非常高,不断“圣化”。“文革”以后开始反拨,出现了非议、否定鲁迅的声音。最为知名的就是21世纪初,王朔等发表的非议鲁迅的文章。近十年来,确切地说是微博、微信兴起之后,在社交媒体上我们看到鲁迅的形象变得轻松、活泼,甚至略带搞笑,受到了年輕人的追捧,成为流量的宠儿,如爱怼人的鲁迅、吃货鲁迅、设计师鲁迅。我称之为“轻鲁迅”。
  胡少卿:课上讲鲁迅的时候,学生对鲁迅在上海的生活状况特别感兴趣,说他属于当时的高收入群体,生活方式很时髦,常去看电影,也很讲究吃。还有一些研究者开始关注鲁迅作为凡人的生理性的一面,如考证说他日记里记载的“夜濯足”是指自慰,而跟弟弟周作人反目的原因是偷看弟媳洗澡。
  黄海飞:这就有点跑偏了,甚至可称恶俗。但我们确实能看出这样一个趋势,近十年或者说进入21世纪以来,生活鲁迅、作为人这一面的鲁迅重新回归,甚至占据了主流地位。黄坚这本书是在这个潮流之中的。
  胡少卿:鲁迅是普通人,但同时有他的非凡之处。黄坚努力去写出现实的多面性。他在《鲁迅的哭泣》这一章里记载鲁迅的一次流泪,我印象很深。引用的是增田涉在《鲁迅的印象》这篇文章里的回忆—因为鲁迅说了许多中国政治方面的坏话,有个日本歌者在宴席上问他:你讨厌出生在中国吗?鲁迅回答说:不,我认为比起任何国家来,还是生在中国好。增田涉看到鲁迅“眼里湿润着”。从这个细节里可以看出鲁迅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他的怒骂和批判都是出于对中国的爱。他爱的不是哪个具体的政权,而是这片土地、土地上苦难深重的人们。这样我们也就理解了,为什么他去世的时候,人们把“民族魂”三个字覆盖在他的灵柩上。鲁迅有很值得尊敬的一面,不能无限制地把他拉向琐碎、日常,黄坚在写作中是注意到了保持这种平衡的。
  黄海飞:上面我提到的“轻鲁迅”现象,是不是把鲁迅看得太轻巧了?现在的年轻人不喜欢太沉重,刻意在回避这些东西,但鲁迅沉重的一面反而更有价值。   胡少卿:那才是决定鲁迅之为鲁迅的地方。
  黄海飞:您刚才提到的增田涉的回忆,我之前读到那里也很感动。有人曾把鲁迅和庄子做过比较,他们确实有一些相似点,比如,面冷心热。
  胡少卿:嗯,就是说话可能很毒,但内里是古道热肠。
  黄海飞:鲁迅自己在文章里也提到了,他说我其实是不够世故的,如果够世故,我就不会说出来。正是因为对于民族和文化的热爱,才会造成他的那种“峻急”。他的态度、立场、说话的方式是非常激进的。这也关涉到本书涉及的鲁迅的两面性问题。鲁迅写文章和在生活中其实有两个形象,或者说有两套说辞,这中间存在矛盾之处。黄坚老师敏锐地发现了,本书多篇文章都有涉及,比如《学潮中作为不同角色的鲁迅》《鲁迅自己的两面之词》,包括鲁迅一方面是爱喝酒的,但他在给朋友的书信中自述却称不喝酒。不只是喝酒的问题,鲁迅在很多地方都是以一种决然否定的语词来表述的,但跟他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完全相反。这时就要区分鲁迅表达的语境是什么,是一种公众话语还是私人话语。鲁迅自己对公和私分得很清楚。
  胡少卿:钱理群老师曾把鲁迅的文字分成两种,一种是“为自己的”,一种是“为他人的”。“为自己的”以散文诗集《野草》为代表,会去展露内心比较黑暗、像深渊的一面;“为他人的”包括他的小说集、杂文集,会比较多地给出信心和希望。现实本身就很矛盾、复杂,一个人的性格中也可能纠结了许多矛盾的东西,人不是单面的,作者没有向哪一个极端强调,而是努力让自己的写作符合于生活的微妙和复杂,把握住了平衡。
  见 微 知 著
  黄海飞:陈漱渝先生在序言中说,作者在写这些“小文章”时下了“大功夫”,不少文章写得都很“厚重”。作者很有问题意识,能在他人不疑处生疑,多问一个为什么。
  比如鲁迅与祖父周福清这样一个选题,是过去鲁迅研究界关注很少的。中国知网上从1981年至今总共只有19篇文章,而且大部分围绕周福清的生平及科场舞弊案,对于鲁迅和周福清的关系论述得不多。这个话题还具有开掘空间。
  又如《鲁迅第一次去南京走的哪条路》选取的也是一个鲜为人关注的话题,即鲁迅第一次去南京求学的交通问题。这是已有研究的盲点。其姊妹篇《上海:鲁迅第一次去南京的途经之地》以史料集锦的方式关注鲁迅第一次去上海的经历。过往研究鲁迅与上海的关系主要集中于上海十年时期,近年最有代表性的著作是上海鲁迅纪念馆施晓燕老师的《鲁迅在上海的居住和饮食》,关注的也主要是这一段。而对于1927年以前鲁迅与上海的交集,学界关注较少。如本书作者在文章中指出的:“年青的鲁迅和跟他一样年轻的上海,在屡次的擦肩而过和相互注视与映照下,经历了彼此的成长与蜕变。然而,这样一种缘分关系,却至今未被人们充分认识。”这里捎带说一句,作者在文章中有一个精彩比喻:“假如把鲁迅的一生,看成是一座现代双塔斜拉桥,北京和上海,就是那两座高高的双塔,其在鲁迅生命中所占的意义,是怎么评估也不过分的。”
  胡少卿:作者不仅选题的角度比较清奇,而且带有跨学科色彩,比如《鲁迅第一次去南京走的哪条路》,综合了地理学、社会史等多方面的知识来考证。
  黄海飞:对!这篇文章讨论鲁迅为何舍近求远,不走相对直线的运河路线,而要绕道上海、折向南京,以较为翔实的史料展现出晚清末年杭嘉湖苏地区运河衰败、治安糟糕、吏匪横行的状况,由此来解释鲁迅的选择,合情合理。这是典型的“以小悟大,见微知著”,以鲁迅走哪条路这样一个很小的问题,展现出晚清末年江浙沪的交通史、社会史。又如在《桃花树下的鲁迅》这篇中,作者在讨论鲁迅和桃花这一意象时,突然宕开一笔讨论中国文学史上对于“桃花”意象的评价的变迁,也展现出文学史和文化史的视野。
  胡少卿:还有一处是典型的以小见大、由小及大。作者考证说鲁迅跟他的祖父周福清在“寄望心太重”这一点上很相似,因为“寄望心太重,寄望太深”而性格“峻急”;峻急不仅体现在对周作人的懈怠“挥以老拳”,也体现在对自己的要求上,甚至体现在对自己身处的民族的期望上。这种解释从私人生活引申到了鲁迅的写作风格。为什么鲁迅的杂文里有很大的火气,总是跟人论战?就是因为“爱之深,恨之切”。这样话题就拓展得深广。这是典型的“小题大做”,一种很妙的做文章的方法。
  全书带有知识考古的色彩,作者像“史料侦探”一样,在大量的史料里去寻找线索,并把这些线索勾连起来,试图去复现一个多面而复杂的现实状况。可以看出作者是热爱鲁迅的,但这种热爱不等同于盲信盲从。作者要把他的热爱建立在一个真实的地基上,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把前人对鲁迅的讲法的很多虚浮之处都夯实了。比如指出鲁迅的笔误,这是正常人都可能犯的错误,没有必要去为了塑造一个完美的鲁迅而去掩飾。以前通常说鲁迅是革命家,但这只是一种笼统的说法。本书就去考证,鲁迅对待学生运动的态度是什么?是很复杂的,鲁迅有时候处于一个观望的状态、怀疑的状态,有时候他甚至身处学生的对立面。通过作者对史料的梳理,可以看出鲁迅对于热闹的群众运动,多多少少是保持有一定距离的。还有鲁迅对于自己在共产主义中国的遭遇的想象,显示了鲁迅预见未来的敏锐度。在《江、浙较量:巧合还是传统?》一章,作者指出,鲁迅跟论敌的论战,有时会局限于地域上的某种偏见或既定想象,这其实是提示了鲁迅思想中的弱点。
  黄海飞:黄坚老师的研究是和学界在一个频道同步共振。他肯定没看过邱焕星老师的论文,但他关于鲁迅与学潮的观点与邱老师是一致的。
  微 妙 感
  胡少卿:在求真的基础上,作者行文中还有许多文学化的、带有灵性的成分,让表述清晰而有美感,有点像黄仁宇描画历史的手法,也有点像本雅明的评论,在扎实的基础上加入感性,试图勾勒出历史当中的微妙感,能看到明显的才气。书中提到鲁迅笔名中的“迅”字,跟他年轻时在上海看见的轮船的速度有关。这个观点以前似乎从来没有人提出过。
  黄海飞:这个我不太同意,这个判断下得有点急了。“鲁”这个字,大家没有什么争议,因为这就是鲁迅母亲的姓,鲁跟周本来就是同姓的国家。而关于“迅”字则有几种解释,最为通行的说法是许寿裳先生的版本,他当面问过鲁迅,鲁迅回答说是“愚鲁而迅速”的意思,我觉得这个是最合理的;第二种,黄坚在书中也提到了,历史学家侯外庐先生说是“狼子”或“大力士”的意思,这是比较奇异的说法。作者在文章里面也不同意侯先生,并提出了一种新的假设,猜测“迅”字与鲁迅青年时期对轮船速度很快的观感相关,而且作者在书中还引用了邓小平20世纪70年代末访问日本时坐新干线的典故。   胡少卿:郭沫若写过一首诗《笔立山头展望》,是他在日本的时候,看见日本的港口停满了轮船,感到很震撼。诗里将轮船冒出来的黑烟喻为黑牡丹,将其视为文明的象征,这是鲁迅的同代人对轮船的震撼体验,轮船在那时就代表着一种现代和进步的力量。
  你刚才提到青少年时代鲁迅和上海的关系之前研究得比较少。作者这里揭示了上海对少年鲁迅、青年鲁迅的影响。一个人很多事情,其实在他的童年、青少年时代都已经决定了,他在成年的许多做法,是对以前埋下来的线索的一次追溯、一次印证。作者推测鲁迅后来取笔名为“迅”,跟他在上海所感觉到的轮船的速度有关。当然这本身是无法求证的,只能说是推测。如果这个推测成立的话,就意味着鲁迅的“迅”这个笔名代表着鲁迅对于中国现代化的迫切心情,希望中国也能够加快速度,赶上世界文明的列车。“鲁”有迟缓的意思,和“迅”正好构成一对反义词。
  黄海飞:不得不承认,作者很敏感,他能把这两个东西联系在一起,很有想象力。青少年鲁迅这一块的研究非常重要,但也是现在鲁迅研究的一个薄弱点,因为这段材料很少。有一些学者正在做这一块研究,比如河北大学刘润涛老师,他就专门做鲁迅的前半期研究。在这一点上,黄坚老师跟当下的学术潮流也是暗合的,他其实自觉或不自觉地就在潮流当中。
  胡少卿:作者的写作带有某种文学化的想象,这个结论不是一个真凭实据的连接,而是带有主观发挥。
  黄海飞:如果加上“可能”两个字,就更严谨一点。其实作者后来也没有下定论。
  胡少卿:作者写作的时候还是很注意把握那种微妙感的,他不完全说透,因为有些事一旦说透了就显得特别俗。比如《桃花树下的鲁迅》这一章,一般提到桃花往往跟爱情、桃色新闻有关,而作者在这一章里也提到了鲁迅在写到桃花的时候,他兴奋的心情可能与他和许广平的恋爱有关系,但作者拒绝绝对地把两样东西套在一起,因为这个事情本来就是一种很微妙的东西。这章里面作者写了鲁迅的爱情,也写到鲁迅对桃花的兴趣,但这两者之间又不必然构成某种关系,所以这地方作者是点到即止,这样的处理是很妙的。相对来说低端一点的作家,就容易把这个事情给坐实了。
  黄海飞:作者确实很会写文章。在阅读本书的时候,我常常感叹作者写作的巧妙。作者善于设问,就像您刚才说的像一个史料侦探一样,不断地提问,然后回答,然后又提问,他这个技巧用得非常好,文章的结尾也结得好。过去人常说开头和结尾是最难的,汪曾祺原先就谈过沈从文的结尾非常好,其实汪曾祺自己的结尾也结得漂亮,结尾是能够看出一个人的水平和才气的。黄坚老师很多文章的结尾都结得非常漂亮。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第一篇的结尾收束,说是“就像周福清挥舞八角铜锤追打四七”。他很多的结尾都是这样的单句结尾,很短促又很有力,有一种余味、余韵在里面。
  胡少卿:作者努力揭示史料之中微妙的关系还有一处令我印象很深。在《鲁迅一生中的避难和风险》这篇里,注解里有一句话:“从某种角度说,幽闭于深宫的光绪皇帝在十九世纪末的一次政治‘喷嚏’,却成为二十世纪初文化思想鲁迅诞生的‘第一推动力’。”是说因为光绪皇帝政治抱负不得施展很苦闷,所以把鲁迅祖父周福清的科场舞弊案加以重判,而祖父的遭遇又影响了鲁迅的成长,构成了鲁迅的某种文化基因。这个地方有点像揭示史料和史料之间的蝴蝶效应,非常敏锐而有趣。
  黄海飞:我联想到柯林武德所写的《历史的观念》。柯林武德也认为历史是需要想象力的,要在观念里面去推演历史。无论是史料研究还是文学研究,想象力都非常重要。能把两个看起来不相关的东西勾连在一起,并进行论证,如果成功了,那就是一家之言。我很认同陈漱渝先生在序言里说的,黄坚老师确实可以说是鲁研界外的一个高手。
  胡少卿:黄坚是民间学者,不属于任何机构,也不属于体制。不过他是有家学渊源的,他的五叔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黄宣民先生,曾担任侯外庐先生的助手。黄坚做研究是出于兴趣,就像作者介绍里说的,他“以研究与写作为志业”。他不需要去考虑我怎么写学术杂志才能发表之类的问题,而是按照“我觉得这样写最好,我就这样写”的方式来写作。
  黄海飞:是的,所以我们能够看到作者很少受束缚。但是让我很惊讶的一点在于其实作者是很遵守学术规范的。我看到书中不仅重要的材料都有注释,甚至在一个地方使用了转注,这是非常严谨的态度。当然,也有一点不足。我看了作者所列的“参考书目”,还有一些重要资料似乎也可以纳入,如《鲁迅生平史料汇编》《1913—1983鲁迅研究学术论著资料汇编》《回望鲁迅丛书》等,尤其是《鲁迅生平史料汇编》至少得加进去。
  胡少卿:作者在《随感与遐想:散说鲁迅》这篇里提出一个概念叫“小化思维”,让我有豁然开朗之感。“小化思维”是指,鲁迅在解释一些事情的起因时,会倾向于提供具体而微的细节。比如,鲁迅说自己之所以弃医从文,是因为看了有关日俄战争的幻灯片。而日本学者则考证说,他们不相信鲁迅辍学是因为看了幻灯片。按照黄坚的“小化思维”概念,这可能是鲁迅自己的一种文学化发挥;鲁迅本人在《藤野先生》里讲的“画血管”的故事,就是他的自供状:藤野先生说,你看你把血管画歪了,鲁迅说我这样画是因为这个位置比较好看。这个细节揭示了鲁迅的思维方式:很多时候他在作品里那样写,是因为觉得那样写是一种比较好的文学选择。他会为了美而牺牲一部分真,实际情况可能并非如他所写。
  黄海飞:黄坚对“画血管”这个问题的揭示很有启发性。他说画血管的故事可以说是自我展示或暴露,甚至是一个隐喻。包括下文他又引了周作人的话,说鲁迅好比是个盾,他有着两面,虽然很有点不同,可是互相为用、不可偏废。仅仅说鲁迅形象是多元化的,这还比较浅,黄坚还看到了鲁迅这样一种矛盾交织的状态。
  胡少卿:鲁迅《野草》的很多篇幅都是在表现这种既这样又那样的矛盾状态,比如“影子”,徘徊于无地,又是在光明里,又是在黑暗里,如果完全光明了影子就消失了,如果完全黑暗了影子也看不见了,影子就是处在可进可退、左右为难的局面。鲁迅对自己的概括是“历史中间物”,“肩着黑暗的闸门”,这个形象也是这样,一半身体在黑暗里面,一半身体在光明里面。黄坚引用林彪打仗時说的话:“冲下山去,和敌人搅在一起。”他说他在写鲁迅的时候,常常想起这句话。鲁迅经常会反思自己,他不仅批判别人,同时也更深地去解剖自己。钱理群老师的鲁迅研究特别强调这一点:鲁迅挥向别人的刀子也更深更厉害地挥向自己。比如在《狂人日记》里,狂人批判这个社会吃人,但同时他会思考他自己是不是也曾经吃过人,“我未必无意之中,不吃了我妹子的几片肉”。鲁迅不会像一些特别有道德义愤的作家,只会刀口向外,他的自我解剖、自我分析、自我批判,使他超越了许多同行。   “现代超前性”
  黄海飞:鲁迅其实很明了自己身上的黑暗,他下笔的时候不敢把心里的黑暗完全暴露出来。就像《药》里面,添上一个光明的尾巴,加上一个花环,完全是为读者考虑,或者说为青年考虑。黄坚推崇竹内好的一句话:“把鲁迅冰固在启蒙者的位置上,是否把他以死相抵的惟一的东西埋没了呢?”如果把鲁迅的形象单一化、凝固化,就丧失了鲁迅的丰富性、矛盾性。我上学期给学生讲《伤逝》,其中提到启蒙的问题,我们会发现鲁迅在那样一个大家都在提倡启蒙的时代,别人都在高呼恋爱自由、婚姻自由,他就比别人想得更透一步。他开始反思启蒙和启蒙者本身,质疑涓生作为启蒙者是否合格,还有启蒙的有效性问题,即我们是否做好了准备、我们有资格来启蒙吗?等等。最后发现是一个悲剧。
  胡少卿:《伤逝》让人思考:给你自由,你能用好吗?让你自由恋爱,你能做好吗?鲁迅不仅启蒙,同时也超越启蒙、反思启蒙,意识到启蒙的限度。所以,在现代社会启蒙的神话破产之后,鲁迅仍然是有效的。
  黄海飞:再讲一个例子,大一学生读完《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以后也非常震撼,说完全没有想到。那是1919年的文章,100多年前鲁迅对于父母跟子女关系的思考,放在当下毫不过时。很多同学说现在许多父母还是原来那种观念,还是说子女是要报恩的这样一种态度。黄坚老师在书中提到鲁迅当下的价值,用了一个词叫“现代超前性”。鲁迅到现在仍然没有过时,可能是因为他揭示的是普世化的人性问题,是人性根本上的一些弱点。
  胡少卿:鲁迅写的东西在以前被人们当作“国民性批判”来接受,但其中也蕴含了普遍性意义。比如说阿Q形象,很多国家的研究者发现他们国家也有阿Q,或者说他们的人性中也有阿Q的一面。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一个人类的普遍性弱点,不仅仅是中国人的弱点。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鲁迅才成为一个世界性的作家,他不仅展现我们自身的民族批判的一面,也展现人类性的一面。《野草》里对于内心深处黑暗、绝望情绪的描写,是一种人类共通的现代感受。他引用裴多菲的诗句“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说的就是人类其实活在一个极大的虚无里。鲁迅本质上是什么都不相信的,这种什么都不相信的绝望状态,就是现代人的状态。他和卡夫卡出生年相仿,他肯定没读过卡夫卡的书,但他像卡夫卡一样,使用寓言的方式写作,也写人的各种“变形”,也生活在一个神圣世界瓦解之后的那种空虚和黑暗之中。他们的现代情绪是相通的。
  黄海飞:鲁迅自己一直都有世界视野。把鲁迅的作用局限于“国民性批判”,是把他缩小了。其实他是一个现代作家,“现代”两个字非常重要。
  胡少卿:以前把他当成一个过渡期作家,他其实不是过渡的,而是在现代这个时段一直适用。鲁迅本质上是个象征派作家,他的小说、散文诗是带有象征含义的。他的小说其实都是些剪影,人物是一些寓言性人物,像诗一样。李长之在《鲁迅批判》里说鲁迅的小说本质上是诗,鲁迅本质上是个诗人、战士—后来到沈从文才真真正正变成了小说家的方式。比如說短篇小说《长明灯》,小说中的那个疯子完全是象征化的,他总是念念有词,“熄掉它罢,熄掉它罢”,眼睛里射出狂热。这个疯子是一个象征的形象,不是个现实人物的形象。小说整个的场景特别荒诞,跟卡夫卡小说很像,是寓言式的。
  黄海飞:可能也正是因为这样,《长明灯》非常晦涩,南京师范大学的刘彬老师以前在《文学评论》上发表过一篇文章《从“吹灯”到“放火”》,解读很精彩。您这么一说,这里面可能还有阐释空间。
  (作者单位:胡少卿、黄海飞,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文学院;记录整理:张德地)
其他文献
纸质文学刊物一般有三类:一类是有刊号的正式出版物,一类是没有刊号但有准印证的内刊,一类是既没有刊号也没有准印证的刊物。这里所要讨论的是第二类,也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文学内刊。观察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研究者们多聚焦于第一类正式出版物,这当然是文学期刊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但伴随着当代文艺生产全过程的文学内刊却在很多层面被遮蔽。它们的历史面貌不曾清晰,它们的当下生存也鲜有问津。因而,文学内刊的研究不仅是
期刊
博尔赫斯曾说过:“一切伟大的文学最终都将变成儿童文学。”[1]近年来,不少纯文学作家如马原、张炜、徐则臣、石一枫、周晓枫等都不约而同地转向童话写作,以纯文学的笔触探索童话的边界。他们就像闯入儿童文学世界的不速之客,每一次的“跨界”无不令人惊讶,继而惊艳。  纯文学作家的童话写作与其他专业的儿童文学作家相比,区别首先在于他们并不专为儿童写作,更未以“蹲下来写作”的姿态试图讨得孩子们的欢心,虽然他们与
期刊
纵观中国童话发展史,不难发现诸多纯文学作家涉足童话的踪迹。茅盾最早尝试现代童话创作,而叶圣陶的《稻草人》童话集则“给中国童话开了一条自己创作的路”(鲁迅)。其他五四新文学作家,如陈衡哲、王统照、郑振铎、徐志摩、沈从文等,都有童话问世。20世纪30年代张天翼创作的《大林和小林》《秃秃大王》则为中国长篇童话奠定深厚根基。与此同时,应修人、巴金、丁玲、老舍等人的童话写作也颇有影响。[1]新时期宗璞则为囿
期刊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魔戒三部曲》《哈利·波特》《纳尼亚传奇》《龙骑士》《吸血鬼猎人巴菲》等阅读热流,以及影视、网络和其他新媒体形式的推动,幻想小说已经成为世界儿童文学的主导潮流,当然也备受中国读者喜爱。根据儿童文学学者朱自强的判断,中国幻想小说作为具有自觉文体意识的创作是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并且提倡者主要是儿童文学作家和研究者,所以中国幻想小说在儿童文学领域备受关注,占有重要地位。  一、中
期刊
当笔者以非常期待的心情看完该剧后,兴奋、激动却又夹杂着某种不解,故连着看了第二场、第三场,在剧场经久不息的掌声中,终于意会到导演的匠心独具:超现实主义的中国表达,妙不可言。  关于主人公骡子,显然,他身上有着当年苏区人民朴实而憨厚的特质,但他却仿佛是将无数个苏区人集于一身的艺术典型:执拗、狡黠、倔强、诚信、孝顺、忠勇、认死理、想花姑、不服气。他的一笑一颦、一言一行、一唱一动,是那样抓人、感人。生活
期刊
顾名思义,“大学叙事”是指以大学校园为主要叙事空间,以大学人物为主要描写对象,并由此表征大学形象和大学精神的小说作品。李洪华教授近著《20世纪以来中国大学叙事研究》(上海三聯书店,2020年。以下未注者,皆出自李著)以此为论域,依循时代更替与文学史发展脉络,探访20世纪以来,中国大学叙事迭经启蒙、革命、政治一体化、改革开放等不同时期而生成的文学经验、思想价值与现实意义,以及由此可见的中国现代知识分
期刊
中国是个散文大国,古典散文所取得的高度举世公认。诗文并举的写作实践,也推动了古典诗学和散文理论的深化。从先秦一直延伸到晚清,古典散文理论逐渐走向繁茂和精微。五四新文学以来,白话散文虽然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却因小说作为主流文体的整体话语背景的制约,导致白话散文理论建设趋于零散化、片断化的局面。  散文理论在系统性、整体性上的欠缺贯穿了20世纪的文学史。新时期以来,相对于小说理论、诗歌理论的繁茂,散文理
期刊
“边缘人”是一个社会学概念,是“指和中心相对立,不完全地参与两个社会群体,处于群体之间的人。狭义上,边缘人脱离主流社会,是游离于多数群体的少数群体”[1]。  “边缘人”在文学范围内暂无特定内涵,但长期以来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书写对象。在世界文学史上,“边缘人”形象很早就出现了:俄国作家屠格涅夫在《罗亭》中塑造的“多余人”形象,法国作家加缪的《局外人》中刻画的“局外人”形象,以及美国作家塞林格的小说
期刊
在哈尔滨的靖宇街一处路口,有一座巴洛克风格的米黄色建筑,房间举架极高,虽然只是二层楼,看起来却好像四层,窗户细长,每扇窗户之间,用带着花叶装饰的柱子加以分隔,看起来典雅而不失庄重。  在这座建筑的墙下钉着一块黑牌子,上面写的是—  哈尔滨市不可移动文物  国际协报原社址  1919年《国际协报》社由长春迁此。该报是哈尔滨发刊时间较长、影响较大的一家报纸。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  二零一六年九月八日立
期刊
苏区题材电影,一般认为是反映土地革命时期以苏区革命与建设为主要对象的电影题材。在时间上,它以1927年毛泽东开辟的第一块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始,到1937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改组为中华民国陕甘宁边区特区政府止,时间跨度为十年;在地理空间上,它以中央苏区瑞金为中心及其遍布全国各省其他12块苏区为主要叙述地点;在内容上,它以反映苏区革命建设、生产和斗争为叙述核心。与红色电影相比,苏区题材电影是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