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学》中“眼睛”与人物形象特征的塑造探究

来源 :参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w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能够看到外面丰富多彩的生活,同时也能表达人们内心的情感世界。高尔基在《我的大学》里描写了许多个人物眼睛的颜色以及表情等,不仅使人物形象特征鲜明,而且也借助眼睛表达了人物的情感和思想。下面就根据不同颜色的眼睛对人物形象特征进行分析。
  关键词:《我的大学》 “眼睛”与人物形象特征探究
  《我的大学》的作者高尔基,在1884年离开自己的家乡,他的梦想是去正规学校接受教育,但是他的大学梦破灭了,不过高尔基并没有灰心,他一边为生计奔波,一边和社会的各个阶层的人接触,既有流浪汉、小市民,也有知识界、思想界的人士,他了解他们的生活和思想,他在社会这所大学里观察不同的人,看不同的世界,因此才有了《我的大学》这部优秀的作品。
  一、黑色眼睛的人物形象特征
  在《我的大学》里,高尔基写了几个“黑眼睛”的人物,他们有的善良可怜,比如他的外祖母,单纯被骗的女中学生;也有狡猾可恨的黑眼睛,比如在面包房里偷面包的小偷;也有的凶狠可怕。同一种颜色的眼睛,却有着不同的特征。
  高尔基出身非常贫寒,家里的姊妹非常多,父亲也没有时间陪他们,他在很小的时候捡过破烂,做过学徒,也干过杂役,在这个过程中也受了很多的欺凌。但在不幸的童年生活中,唯一一个疼爱他的人就是外祖母,并给了他非常奢侈的童年记忆。因此,在他去喀山上大学之际,外祖母站在码头送他时,一手一边划着十字,另一只手拿着肩巾擦眼泪。高尔基看到外祖母用肩巾“擦她那一双总是对人闪烁着无限慈爱光芒的黑眼睛”,外祖母的眼睛给他的印象是“闪烁着无限慈爱光芒”,这对一个童年缺少爱、缺少照顾的孩子而言,无疑是最奢侈的温暖,外祖母将这样的温暖给了他。也是外祖母的黑眼睛指引着高尔基一路成长,他对外祖母凝聚了浓浓的爱,全部融进了善良的“黑眼睛”里。
  二、灰色眼睛的人物形象
  在《我的大学》里,高尔基在同一种颜色的眼睛里看到了两种不同的生活现象。第一种是贫穷人的灰眼睛,主要写了尼古拉·叶夫列伊诺夫的妈妈的眼睛,那是高尔基跟随尼古拉·叶夫列伊诺夫到他家后,高尔基看到了他的妈妈,一个为家庭操劳的具有温柔可爱的灰眼睛的女人。她的生活中除了孩子就是家庭,生活的重担全部落在她的肩上,她是顽强的,同时又是贫穷而悲痛忧伤的。她是善良的化身,是个有爱的伟大母亲。
  高尔基在“马鲁索夫卡”大杂院期间,认识了一个同样有着灰色眼睛的富商太太,但是她在高尔基的笔下是一个空有物质而精神极度贫穷的女人。身上没有美的特征,就连和她在一起的大学生也是那般的不堪。很显然,拥有灰色眼睛的富商太太没有纯洁善良的心。[1]由此可见,拥有什么样颜色的眼睛不重要,重要的是拥有一颗善良的心,心善眼睛里流露的自然是美的东西。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也许在最困难的时候,一个好的品质、一颗善良的心才更加的难能可贵。尽管富商太太很富有,但她的生活一样的贫穷没有品位。拥有富裕的物质却没有富裕的精神来享受,这是多么讽刺的事啊。
  三、蓝色眼睛的人物形象
  蓝色,容易让人联想到大海,或者蓝天,给人清凉舒适的感觉,同时,蓝色也是俄罗斯国旗中间的颜色。在《我的大学》里,高尔基在蓝色眼睛的人物形象的描写中,主要是正义之士、漂亮温柔的女性,当然也有不良之辈的描写,但在描写他的眼睛时,仍然以赞美的语言来描写。由此可见,作者对他们是有一定的心理倾向,正义的勇士人人都会拥戴,温柔的女性,许多人都喜欢。
  青年人吉洪是一个有着蓝眼睛的革命者,高尔基第一次见他是在一家铜匠铺里,那时他正镀着一个平底锅,但高尔基觉得他的模样不像工人,因为此次见面也是高尔基第一次参加“地下党”接受的秘密任务,那就是与他接头。[2]在革命尚未成功的道路上,每天都有牺牲,最后吉洪在革命的道路上被捕。当然,除了革命者之外,还有温柔的女性,也有游手好闲的蓝眼睛人物,不过他们的结局还是比较好的。
  四、结语
  在《我的大学》里,高尔基用不同颜色的眼睛来看当时的社会,观察那个时代的人生。他们有的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依然坚守着内心的善良,而有的因为生存而背弃了道德,有的人生活在上层社会,精神却是极度的疲乏,依然过着乞丐般的生活。面对这么多的人物,对青年人而言,既是一种影响,又是一种磨练。在磨练中坚守人性的道德,那才是真正的成长。
  参考文献:
  [1]王凤英.谈《我的大学》中“眼睛”与人物形象特征的塑造[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4(01).
  [2]刘倩男.浅析高尔基《我的大学》中主要人物形象[J].黑河学刊,2014(09).
  (作者简介:黄扬基,湖南省长沙麓山国际实验学校)(责任编辑 宋倩)
其他文献
摘要:钱钟书的《围城》中采用了大量的隐喻,通过分析隐喻,能够真正地了解作者表达的主要情感以及作者写作的主要目的。本文通过介绍了《围城》的隐喻与作者的主观性之间的关系,突出了隐喻对于作者情感的表达、视角的选择以及作者的认知的重要性,提出了隐喻的相似性与联想的主观性以及隐喻认知的主观性,加深读者对《围城》的全面理解。  关键词:《围城》 隐喻 主观性  《围城》是一部讽刺性小说,主要描写了抗战初期国家
摘要:柏拉图是西方古代思想的鼻祖,其著作《理想国》的核心思想是正义,通过对当时几种正义观批判其错误,吸取其中的精华部分,从而提出自己的正义观,在大的方面提出了城邦正义,小的方面提出了个人正义。依据柏拉图的正义思想,在其理想国中,社会是由不同阶级共同组成,包括统治者、护卫者和生产者,三者各司其职共同实现国家的和谐发展。但是,要保证这些不同阶级切实履行自身职责,要有一个相关的体系去规范和教育,实行公有
摘要:老舍先生笔下的祥子形象饱满,这样的一个悲剧性人物也是我国近现代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一个里程碑。文学作品中善于用一个社会底层小人物的遭遇来影射当时社会的现状,而老舍先生笔下的祥子悲惨的遭遇就说明了当时的社会是一个悲剧的社会,也是悲剧的时代。只有当本性善良的主人公遭遇了无数社会的不公,将自己的人性渐渐泯灭后,精神遭到严重的摧残后,才能将悲剧的色彩发挥到极致。  关键词:祥子 悲剧性 分析  一、祥
近日,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决定将国泰租赁公司主体信用等级由AA上调至AA+,评级展望维持稳定。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是中国信用评级与风险分析研究的专业机构,是面向
摘要:《老人与海》这本小说可以说是海明威晚年堪称完美的作品,也是海明威本人最满意的作品之一。在这部小说中,海明威个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都得到了完美的体现。而其中所体现出的生态观的矛盾性也是人们最为津津乐道的话题之一。在本文中笔者将对《老人与海》中体现出作者的自然生态观矛盾性进行阐述,并提出个人看法。  关键字:海明威 《老人与海》 自然生态观 矛盾性  《老人与海》是美国作家海明威1951年在古巴撰
摘要:读屠格涅夫的《父与子》,感受最深的是其中蕴涵着的文化冲突,在贵族、平民文化都暴露了优缺点之后,作家不仅表现出了对文化的批判,也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理想。在看了译著的序言后,学者们称其为文化理想主义。  关键词:《父与子》 文化理想主义  首先,在《父与子》中最突出的是革命的双重性,巴扎罗夫是一名平民知识分子,但他具有双重性格特点,他一方面坚持着平民立场,打败贵族兄弟,在文章中满满地表达出
摘要:《阴谋与爱情》以爱情和死亡两个关键因素为载体,通过人物、事件来反映出深层次的政治美学,这也是席勒个人政治美学的表达。爱情和死亡属于两种特殊介质,表面上是在阐述最为普遍的情感思维,但当这两种元素被渗透进意识形态、权威、信仰、集体等要素时,便被赋予一定的攻击性,进而表现出相应的政治表达。《阴谋与爱情》的个人政治美学与作者当时的生活环境密切相关,这也是作者个人政治美学体现的重要背景。本文主要对《阴
目前,厌氧氨氧化(Anammox)过程作为公认的脱氮途径,广泛存在缺氧的自然环境中,但它在稻田土壤氮素循环的作用和地位仍缺乏深入了解。本项研究在借鉴国内外在陆地生态系统中An
摘要:契诃夫在《装在套子里的人》中塑造出别里科夫这个胆小怕事、循规守旧、惧怕变革的角色,是他所处的社会环境中的一个“守法良民”。文章选取别里科夫在爱情和生活中的部分片段来展开分析。  关键词:套中人 别里科夫 束缚  别里科夫是一个生活中的小人物,平凡至极,但却长时间地影响了全城人的生活,他的思想腐朽顽固,甚至有些荒谬,契诃夫以他为代表,对那个时代进行深度的剖析,造成“套中人”的具体原因究竟是什么
纳米羟基磷灰石与常规体相材料相比,比表面积大、表面原子数多且配位不饱和,使其表面形成大量悬空键和不饱和键,因而具有极高的表面活性。因此,纳米羟基磷灰石对重金属离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