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聊斋志异》英译本的三维转换研究

来源 :校园英语·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yl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西汉时期丝绸之路的开辟,中国与西方世界贸易往来的同时也产生了不同文化和思想之间的碰撞与交流。如何让中国文化走出去、在国际上塑造中国形象,成了当前的重要目标,而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翻译,尤其是中国文化典籍的翻译。本文笔者从生态翻译学视角出发,选取《聊斋志异》宋贤德英译本,分析其中国文化专有项英译的处理,探索如何在微观层面上实现三维转换。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聊斋志异》英译;文化专有项
  【作者简介】吕含,信阳学院外国语学院。
  经典文学作品《聊斋志异》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的著作,书中塑造了大量生动的狐仙、妖怪、鬼兽等形象,并借此表达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对社会的黑暗面进行了有力的批判,取得了中国文言小说的最高成就。现存的《聊斋志异》英译本研究中大多以翟里斯、闵福德、卫三畏等人的选译本为文本,而美国汉学家宋贤德于2014年推出的《聊斋志异》全译本却鲜少有相关研究涉及。本文笔者运用胡庚申的生态翻译学理论,试图探索《聊斋志异》宋贤德全译本中文化专有项的英译,分析如何在微观层面上实现“适应性选择”。
  一、生态翻译学与中国文化专有项
  1.生态翻译学。生态翻译学的前身为“翻译适应/选择论”,这种翻译理论以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中的“适应/选择”学说为指导。该理论认为翻译的实质是译者适应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在翻译过程中应当遵循选择性适应和适应性选择的翻译原则,而在翻译方法上侧重“三维”转换: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
  在此基础上,通过一系列关键术语的理清,生态翻译学作为一种研究范式逐步诞生,与其前身相比有诸多方面的变化和超越。它以新生态主义为理论指导,结合了西方的生态学研究和中国的传统生态理念。该理论系统探讨“翻译生态、文本生态和‘翻译群落’生态及其相互作用,致力于对翻译生态整体和翻译理论本体进行综观和描述”。
  2.文化专有项。西班牙学者艾克西拉与1996年定义了“文化专有项”,即“文中的某一项目,由于有不同的文本地位,其在源语文本中的功能和含义转移到译文时发生了翻译困难”。同时,也提出了一个对应的翻译策略分类法。根据此定义,文化专有项并不仅仅局限于单一形式,它可以是词、短语、句字、甚至篇章。因而,本文除了分析《聊斋志异》中词语形式的文化专有项,也考虑到语音和句子层面的翻译难点,如文言文中的骈散句和对偶句。
  二、文化专有项的分类
  文化的定义有百余种,其中奈达的文化分类被选为本课题的分类模式,因其兼顾了物质和意识形态两个方面,包括生态文化、社会文化、物质文化、宗教文化和语言文化五大类。
  由于各民族生活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的差异,生态条件也有不同的特点,具体表现在动物、植物、气候、方位等地理词汇上。《聊斋志异》中的生态文化专有项大多包含隐喻或作委婉语使用,具有特殊含义,如动物类的“驽骀”和“豚儿”是古人用来自谦的词汇。植物类的“细柳”用来形容女子纤细婀娜的姿态,而方位类的“北兵”实际上是指清兵。
  社会文化包罗万象,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交际中,包括社会习俗、社会关系、行为习惯、社会阶层、 规章制度、生活方式、历史背景等。《聊斋志异》中包括大量的社会文化专有项,如表示婚丧嫁娶习俗的“吉期”和“冰斧”,表示科举制度的“秀才”以及表示社交礼仪的“折柬”等等。
  物质文化专有项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制造出来的物质实体,在《聊斋志异》中大多以建筑物、服饰、生活用品、乐器等名词来体现,如服饰类的“靴”,生活用品类的“几”,以及乐器类的“箫管”和“琵琶”。
  宗教文化在奈达的分类中分为宗教传说和宗教信仰两部分。儒家的“忠孝仁义”,佛家的“业满劫脱”,道家的“天师”和“葫芦”,甚至民间信奉的白莲教都是蒲松龄用以抨击当时黑暗社会的有力武器。
  语言文化指一种语言在语音、词汇、句式、篇章等层面上的特点。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英语属于印欧语系,两种语言本质上的差异也造成了翻译上的困难,如“今夕何夕,见此凉人”。
  语音上,凉人与《诗经·唐风》中“今夕何夕,见此良人” 的 “良人” 为同音异形词,借用这层含义,以相戏谑。另外,《聊斋志异》中,尤其是异世氏里多用骈散句和对偶句,这也是文言文的特点之一。
  三、译者的适应性选择
  1. 语言维的转换。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蒲松龄善于用多义词来表现人物性格和推动故事情节,如:
  例1:有女郎携婢,捻梅花一枝······遗花地上,笑语自去。
  译文:Accompanied by a maid, there was a young woman holding a branch of plum blossoms...Leaving the plum blossom branch behind on the ground, laughing and chattering, she walked away.
  注释:Leaving the plum blossom branch behind: Pu is playing with semantic ambiguity here—yí, to leave behind, can also be read as wèi, to send or present as a gift, suggesting that perhaps Yingning (despite her later comments to the contrary) is entirely aware of the “taken” she has left for Wang to find.
  “遗”在汉语中是一个多音字,读音为yí时,意为遗落,遗失,留下;读音为 wèi时,意为给予,赠送。通过原文情节,此处的“遗”应做第一层含义理解,因此宋贤德将其译为“leaving”。但就故事情节而言,下文的拾花人王子服很有可能誤以为梅花是婴宁赠予他的。因而,译本中添加了文外注释,解释了这种可能性,更好地实现了原文和译文的生态平衡。   2. 文化维的转换。蒲松龄笔下的动物和植物大多被赋予了感情色彩,如形容女子美貌的“画黛弯蛾”“室对芙蓉”,形容人心狠手辣的“羊狠狼贪”“鹿马之奸”等。宋贤德是一位研究型的译者,他的译本中尽量保留了原语中的文化意象,采用直译加文外注释的方式,试图让目标语读者理解原语中典故、隐喻等。
  例2:席地枕石,卧看牛女。
  宋译:Putting his mat down on the platform and resting his head on a stone, he lay down to gaze at the Cowherd and the Weaving Maid.
  Note: The Cowherd and the Weaving Maid: The Cowherd constellation is recognized in Chinese astronomy is recoginzed in Chinese astronomy as the beginning point of the tian di zhi shu, or astronomical record of the universe...
  宋贤德详细解释了牛郎和织女之间的爱情故事以及这个故事在中国天文学中的重要意义。这种处理方式既能保留原有文化,也能让目标语读者熟悉牛郎和织女之间的爱情故事,更深层次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从而实现了文化层面的原文和译文的生态平衡。
  3. 交际维的转换。交际维的适应与转换意味着译者不仅要传递原文的信息、体现文化内涵,还要使目的语读者领会原文作者的意图,从而实现交际目的。
  由于《聊斋志异》中篇目众多,其交际意图也多种多样,总的来说,可以归结于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批判。蒲松龄善用说鬼谈狐的方式批判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社会问题等。蒲松龄笔下爱情故事中的男主角多为落魄书生,穷困潦倒,女主角多为美丽善良并且勇敢向封建礼教挑战的女子。因此,故事中多用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故事来描述男女主角勇于追求爱情,不愿受封建礼法的约束,如:
  例3:...此子才名亦不恶,但有相如之贫。
  宋译:This young man’ s reputation for talent isn’ t bad, but he’ s as poor as Xiangru.
  Note: Xiangru: Sima Xiangru (179-113 B.C.E), a famous poet who was impoverished, successfully wooed the wealthy widow Zhuo Wenjun, with his lyrics while playing his zither-like qin.
  “相如之贫”用来代指故事中对阿宝痴心不已的孙子楚,尽管他穷困潦倒,但其才华横溢。宋贤德采用了直译的翻译方法,但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故事并没有被目标语读者所熟知,因而译本中增加了文外注释,这样更能体现出原文作者对孙子楚的欣赏,因而也更能实现与原文同等交际意图。
  四、结语
  由于中国文化典籍的宣传力度加大,典籍英译本在英语世界的影响力也逐步扩大。中国文化如何走向世界需要多角度考虑,其中最应引起重视的是优秀的翻译和贴切的译本。目前,与外译中相比,中译外的力量非常薄弱。系统地研究译者处理文化专有项的方式,摸索出一条处理中国文化专有项的道路,选用目的语读者更能接受的方式来传播中国文化。
  参考文献:
  [1]Aixelá, F. Culture-specific items in translation. In R. Alvarez
其他文献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he history of development is discussed to illustrate the opportunities. The challenges that th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bro
【摘要】本文以动态系统理论为视角,通过分析动态系统理论及其特点,探索二语习得过程中商务英语词汇教学的特点,并启发高校商务英语教师行之有效地开展商务词汇教学活动。  【关键词】商务英语词汇;动态系统理论;教学;二语习得  【作者简介】张艳红(1982-),女,河北张家口人,河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赵丹(1982-),女,河北保定人,河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
【摘要】在我国,非英语专业的大学英语教学以大班授课为主,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很多新问题。然而,网络的发展可以有效地减少大班英语教学所带来的弊端,提高课堂效率。本文在分析现行大学英语大班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何借助网络的发展提高大学英语课堂的教学效果,形成有效课堂。  【关键词】英语大班教学;网络;问题与策略  【作者简介】高丹丹(1990.03-),女,汉族,山东聊城人,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
【摘要】本文主要以蒙古语“名 形”复合词为研究对象,试图运用基于认知配价关系上建立的自主/依存聯结分析模型并对此复合词组成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进行深入探讨,从而揭示蒙古语“名 形”复合词的语义内在动因和认知理据。研究发现,蒙古语“名 形”复合词的语义生成并不是其组成成分间的简单相加,而是生成新概念的复杂过程。而这过程具有自身的认知特点并反映着蒙古族的构词心里。  【关键词】蒙古语;“名 形”复合词;
【摘要】学术规范是学术发展繁荣的基石,重视并严守学术规范是每一位研究生应该坚持的。学人只有从内心认可学术规范,尊崇学术职业道德,才会在行为上践行学术规范。本文从研究生现存的学术规范出现的问题及原因以及自己对本课程的心得体会等方面分析了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素养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此探索培养提高研究生专业素养的措施,同时浅议学人严守学术规范的重要性,正人心正学风,学术活动的重要性。  【关键词】学术
【摘要】本文以作者所在院校为例,主要探讨体育院校英语专业如何设计课外听力实训教学,从学情、理念和实践三个方面逐一分析,并指出听力实训过程中的不足及改进建议。  【关键词】听力实训;学情;教学理念  【作者简介】徐暘,沈阳体育学院。  听力是一门英语专业基础课,决定了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和英语交际能力。此外,从国家教育政策及地方教育发展规划中不难看出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是教育的必然要求,英语的工
【摘要】现代的教育事业已经处在不断的改革中,以往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再适应现代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需求。本文阐述了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实施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并就课堂互动模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具体运用策略给出了分析。  【关键词】高中英语;课堂互动模式;重要性;运用策略  【作者简介】魏娜,江西省抚州市临川一中。  随着高中英语新课改的深入发展,传统的教师讲授式模式已经渐现弊端。课堂互动教学模式
【摘要】中職英语技能大赛是中职师生英语教学水平的竞技,也是职业英语教学理念和经验交流的展示平台,它对于中职学校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的方式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尽管影响大赛成绩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是参赛选手的选拔是决定大赛奖次的关键性因素之一。本文拟就中职职业英语技能大赛中参赛选手的选拔进行探析。  【关键词】中职英语技能大赛;专业知识;心理素质;学习态度;团队意识  【作者简介】徐军,甘肃省民勤县
【摘要】关联理论是一种有关语言交际的认知语用学理论。听力的提高一直是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点之一,也一直困扰着相当大一部分大学生。在商务英语的听力练习中运用关联理论,将被动的转化为主动,有利于启发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商务英语听力学习的效果,在各种商务活动中用英语有效地去沟通、交流。  【关键词】关联理论;商务英语;听力教学  【作者简介】刘洋,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  【基金项目】《
【Abstract】The research mainly aimed to find out that whether students who had access to large amounts of English fiction and non-fiction texts such as English novel, science books or newspapers wou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