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现行高中历史教材(人民版)使用的感受 体会新课程标准的变化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kaoya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经过仔细地研读和梳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版)后,本人感受到新课标对中学历史教材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修订和完善,更符合了中学历史教学的需要。
  关键词:新课标新变化;时序性;联系性;整体性
  现行普通高中历史教材(人民版)使用长达14年之久,虽说是经过几次的修订,但是总体上还是有不少不良的感受,如鲠在喉不吐不快,若有偏颇之处请斧正。
  一、 现行高中历史(人民版)教材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 专题式编排结构,历史呈现无序性,学生历史时间坐标轴混乱,缺乏时空观。
  现行教材(人民版)必修课程按专题式编排:必修一政治史、必修二经济史、必修三文化思想史。以历史发展的纵向史实为线索,把各个时期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串联在一起,但是三本教材独立编写,相互之间缺乏联系性,将有机发展的历史人为地割裂。政治、经济和文化似乎是孤立发展的,打破历史学科的整体性,破坏了历史内在的逻辑关系。这种不按时间为顺序的纵向编排模式,跳跃性大,历史呈现无序性学生没有建立历史时间坐标轴,难以形成系统的历史观。时空混乱将误导学生对历史的认识和掌握,也将影响学生对历史和社会的认知水平。
  2. 专业术语多,理论性偏强,有些内容晦涩难懂,学生自学困难,预习课本的环节,无法落实,基础知识自我消化不良。
  比如必修二专题五第4节《走向整体的世界》,教材是这样表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全世界基本完成了以资本主义市场为框架,以国际贸易和殖民主义为手段,以物资和物种交流、人口迁徙与种族融合,各种文化的交流与撞击、社会形态的冲突与选择为主要内容的一体化过程,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就这样的一段论述,专业术语有9个之多,高度概括,理论性相当强,学生蒙圈。如此情况不胜枚举!
  课标对教材的定位是课程资源的一部分,教师不能教教材,而是要开发教材。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因为使用不少课外资源,只提取一小部分教材内容的,没时间对教材进行完整的梳理,没有教师的梳理,学生看不清楚教材的结构与体系,不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久而久之,学生就把教材丢一边。这样造成的后果是学生课内基础知识不扎实,出现学习瓶颈,在后期的总复习时难以拔高。
  3. 现行教材(人民版)许多内容游离课标要求。
  面对这种不扣“标”问题,中学一线教学老师最简单的处理办法是快刀斩乱麻,直接删除,如果处理不当,徒增教与学的量。如在必修三专题一第4节《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课标》要求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第五小点,唐甄论“凡为帝王者皆贼也”课标不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就直接删除。诸如不扣“标”的内容不少,为什么不直接删减。
  如今对教材边使用边吐槽的现状迎来了曙光,新课标出台,2018新教材也将新鲜出炉。
  二、 体会新课程标准的变化
  1. 必修课不再是专题式,而是采取通史方式,回归历史学科的特性——时序性
  历史研究的对象是人类社会过去所发生的事情。历史学的时态是“过去时”。历史学科的知识是建构在历史时空基础上的,对历史的认识必须从时空观念的角度出发。时序性是历史学科的独特性所在,构建清晰的时空观念,是学生学好历史的基础和关键。现行教材专题式的编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对此新课标对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类型进行的第一项调整就是必修课和选修Ⅰ课程的内容不再是专题式,而是采取通史方式编写。每个部分的内容均在历史时序的框架下,依照时序的发展进行表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梳理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阶段特征,引导学生在历史时空框架下把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理解历史进程中的前因后果,认识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掌握历史发展规律。必修课和选修Ⅰ课程按历史时序发展编排,历史呈现不再无序性,学生历史时间坐标轴不再混乱,为学好历史奠定基础。
  2. 历史选修Ⅰ课程,采取专题史方式,保持专题史教学,保持历史学科的特性——联系性、整体性
  新課标对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类型进行第二项调整就是历史选修Ⅰ课程。该课程采取专题史方式,设《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经济与社会生活》和《文化交流与传播》三个模块。各模块下由若干学习专题组成。这样的调整把近几年高中历史课程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专题式教学,保留了下来,保持历史学科的特性——联系性、整体性。在教师精心设计和系统指导下的专题式教学,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系统的学习,对历史的认识更具体深入也更全面。通史式教学和专题式教学,两种教学方式交替使用,相得益彰,更好地也更全面地呈现丰富多彩的历史内容,从而更好地引领学生从多角度认识历史的发展与变迁。
  3. 增加历史选修Ⅱ课程,强化学生的史学专业基础,彰显历史学科魅力性
  新课标对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类型进行第三项调整就是增加历史选修Ⅱ课程。它是在必修课程和选修Ⅰ课程基础上的进一步延伸,通过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的学习,了解有关史学的一些基本知识,掌握认识历史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强化学生的史学专业基础。可以想象,当学生学完本课程后可以尝试像史学家一样,对历史进行认识,对历史进行的阐释,可以像史学家那样去探寻历史的真相,无限地接近历史真相,这对他们来说会有多少的魔力,他们会被这魔力深深地吸引,对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爱上历史。
  期待在新课标出台后,新的教材会克服以上弊病更适合一线中学历史教学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M].人民教育出版社.
  [2]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M].教育部网站发布PDF电子版.
  作者简介:张巧容,福建省漳州市,漳州市第二中学。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用于腰硬联合麻醉中自控镇静的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  选择20例下肢手术的患者,年龄18~50岁,ASAⅠ~Ⅱ级,随机分为自控镇静组(PCS组)和对照组(ACS组),每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是将合作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相互融合的一种理想型教学方法。在初中历史课堂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探究热情,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还存在着许多问题,难以将其作用充分发挥出来,需要教师不断地实践与改进,真正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历史;合作学习;优化策略  一、 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历史教学
摘 要:地理学属于一门实践学科,要求教师在进行理论知识教学过程中,还要重视地理技能教学,以满足当前新课改的要求。地图是地理学科的核心,灵活应用地图进行辅助教学可以从根本上提升地理教学效率。基于此,作者结合自身经验,对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以供相关工作人员参考。  关键词:地理信息技术;地理教学;作用  一、 引言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要求地理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
摘 要:历史与众多学科的不同之处在于,历史是一门对真实存在的历史事件进行记录的学科,具有真实性与时间性。对于这一学科,如果教师仅仅通过简单叙述的形式进行讲解,对于初中生而言,很难感受到真实存在的历史。然而,如果巧妙地运用图片与文字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历史教学,可使其教学效果进一步的形象化与生动化。教学效果也可达到一定的提升。本文主要通过如何科学地应用图片的形式进行教学的有效性进行简要的阐述,希望对初中
文章通过研究当前国内外“专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进展情况,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给出了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技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当前中学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的应用也变得越来越普遍,立足于现状,首先分析了史料教学在整个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作用,其次对史料应用于中学历史教学的详细途径进行了分析和整理,也希望可以为提升历史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历史学科素养创造新的条件。  关键词:中学历史;史料教学;应用  一、 引言  新课程标准对于历史学科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求学生掌握一般的历史知识,同时还需
摘 要:高考如同一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般残酷的战役。对于地理学科而言,综合题无疑是得分的关键。随着课程大纲的变化,高考地理的命题也逐步迈向标准化,地理综合题也随之变迁。本文通过分析历年高考地理综合题的命题,希望能总结出高考地理综合题的发展趋势,  对考生能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考地理;综合体;发展趋势  高考地理试卷由两大题型组成,即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综合题),其中综合题占了56分,分值大、综合性
目的: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rachial ankle Pulse WaveVelocity,baPWV)检测是目前评价动脉硬化(AS)的最佳无创方法之一。但由于如脉搏波检测装置并未普及,以及检测费用略高等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