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德育;师生交融;家校结合;社会支持
〔中图分类号〕 G6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21—0024—01
教育是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基石,是全面提高人的素质的有效途径。梁启超言:“教育就是教人学做人,学做现代的人。”十七大报告提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十八大报告也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笔者结合从教经验,认为做好学校德育工作须唱响如下三部曲。
一、唱响师生交融的交响曲
学校要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从抓好德育工作入手,树立教育永远大于教学的观念。在管理上求突破,在常规上做文章,在细节上出精彩。常规工作抓反复,弹性工作抓创新,使德育工作常做常新,育人目标明确,工作务实有效。近年来,笔者坚持在师生交融中搞学校德育工作,从学校的德育工作计划到总体规划无不凸显师生的交融。师生在“三同”(同出操、同升旗、同集会)中拉近关系,在活动中交融情感,在体验中渗透德育。
每学年,在计划安排时注重常规工作。3月5日学雷锋活动中,安排“八个一”活动,即国旗下讲话、活动倡议书、雷锋事迹宣讲、赴村社献爱心活动、主题班会、手抄报、聆听雷锋歌曲、做当代雷锋传人活动;中小学安全教育日,安排“六个一”活动,即“安全在我心”的国旗下讲话、观看安全知识展板、逃生应急疏散演练、班会课、手抄报、安全隐患排查;四月“读书浸润人生、阅读伴我成长”读书报告会;七一“学党史、讲党性、跟党走”等活动;国庆节师生文体节及社会实践活动;圣诞节前后师生“英语节”;元旦安排师生迎新年游艺活动等。在这些活动中注重教师与学生的参与度,在活动中融入感情,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成长。同时也注重创新工作,如去年“百名好少年”的评选,在评选中注重用鲜活的事迹感染人,用朴实的内容渲染人,用多样的形式丰富人。这一切都在师生的交融中得以体现,教师在轻松愉悦中完成育人任务,学生在欣喜中接受成长润泽。
二、唱响家校合奏的交响曲
随着物质生活的日益提高,人们对教育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但大多数人仍认为教育仅是学校的事,殊不知,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长的教育。笔者认为唯有家校联手,齐抓共管,才能切实提高教育水平。
在家校联手办教育的问题上,笔者的尝试是家校多沟通、多交流。学校每月发放一次家校联系卡(家校联系卡中的内容有学生的姓名、性别、家庭详细住址,班主任及家长的联系电话,小组评价、班主任评价、家长意见等),家校通过这一平台来加强联系,调整策略,有效助推学生成长。
每学期召开一次家长会,举办一期家长学校培训。家长会的内容要慎之又慎,准备充分,突出主题,务求实效。在主题上设计家长最为关切的问题,通过参观宿舍、食堂,使家长对学校有所了解,放心地让孩子在校接受教育;参评书画展感受学生成长痕迹;参加座谈会互通交流,感悟孩子成长的点滴。
每学年组织一次家访,家访的主题可形式多样,有“校长进社区、教师进家庭”、“心连心、访生情”、“新校区、新期盼、新希望”等。在家访中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给家长支招,为自己铺路,找到家校教育的结合点,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三、唱响社会变奏的交响曲
站在教育的“云端”,思量办好教育的举措,唱响社会变奏的交响曲。办好学校教育需要社会的支持,搞好学校德育更需要社会的协助。今年3月,在省上“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指引下,学校在走访调研、反复酝酿、开会商议的基础上,开展了“一对一、促发展”行动。通过师生结对帮扶、教师进村入户、走访困难学生、分帮在校学生、建立学习团队等形式探索农村教育的新模式,进一步改善校群关系,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活动效果明显,学生的违纪率明显下降,家长对学生的满意率显著上升。7月,学校在省市县台办的协助下、在县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与台湾联合大学的14名师生共度暑期,开展了“梦想家英文夏令营”活动。活动结束后老师们感到:学生的参与多了,礼貌好了,习惯好了,笑容多了,关系融洽了。基于此,笔者认为学校的德育工作要联系社会的一些机构来联办,唯有此,才能共抚琴弦,共奏交响、和谐之音。
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需要从立德树人开始,也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联动机制。唯有三方的通力协作,同舟共济、和衷共济,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所需人才,才能绘制出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
?笙 编辑:陈富祥
〔中图分类号〕 G6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21—0024—01
教育是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基石,是全面提高人的素质的有效途径。梁启超言:“教育就是教人学做人,学做现代的人。”十七大报告提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十八大报告也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笔者结合从教经验,认为做好学校德育工作须唱响如下三部曲。
一、唱响师生交融的交响曲
学校要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从抓好德育工作入手,树立教育永远大于教学的观念。在管理上求突破,在常规上做文章,在细节上出精彩。常规工作抓反复,弹性工作抓创新,使德育工作常做常新,育人目标明确,工作务实有效。近年来,笔者坚持在师生交融中搞学校德育工作,从学校的德育工作计划到总体规划无不凸显师生的交融。师生在“三同”(同出操、同升旗、同集会)中拉近关系,在活动中交融情感,在体验中渗透德育。
每学年,在计划安排时注重常规工作。3月5日学雷锋活动中,安排“八个一”活动,即国旗下讲话、活动倡议书、雷锋事迹宣讲、赴村社献爱心活动、主题班会、手抄报、聆听雷锋歌曲、做当代雷锋传人活动;中小学安全教育日,安排“六个一”活动,即“安全在我心”的国旗下讲话、观看安全知识展板、逃生应急疏散演练、班会课、手抄报、安全隐患排查;四月“读书浸润人生、阅读伴我成长”读书报告会;七一“学党史、讲党性、跟党走”等活动;国庆节师生文体节及社会实践活动;圣诞节前后师生“英语节”;元旦安排师生迎新年游艺活动等。在这些活动中注重教师与学生的参与度,在活动中融入感情,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成长。同时也注重创新工作,如去年“百名好少年”的评选,在评选中注重用鲜活的事迹感染人,用朴实的内容渲染人,用多样的形式丰富人。这一切都在师生的交融中得以体现,教师在轻松愉悦中完成育人任务,学生在欣喜中接受成长润泽。
二、唱响家校合奏的交响曲
随着物质生活的日益提高,人们对教育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但大多数人仍认为教育仅是学校的事,殊不知,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长的教育。笔者认为唯有家校联手,齐抓共管,才能切实提高教育水平。
在家校联手办教育的问题上,笔者的尝试是家校多沟通、多交流。学校每月发放一次家校联系卡(家校联系卡中的内容有学生的姓名、性别、家庭详细住址,班主任及家长的联系电话,小组评价、班主任评价、家长意见等),家校通过这一平台来加强联系,调整策略,有效助推学生成长。
每学期召开一次家长会,举办一期家长学校培训。家长会的内容要慎之又慎,准备充分,突出主题,务求实效。在主题上设计家长最为关切的问题,通过参观宿舍、食堂,使家长对学校有所了解,放心地让孩子在校接受教育;参评书画展感受学生成长痕迹;参加座谈会互通交流,感悟孩子成长的点滴。
每学年组织一次家访,家访的主题可形式多样,有“校长进社区、教师进家庭”、“心连心、访生情”、“新校区、新期盼、新希望”等。在家访中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给家长支招,为自己铺路,找到家校教育的结合点,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三、唱响社会变奏的交响曲
站在教育的“云端”,思量办好教育的举措,唱响社会变奏的交响曲。办好学校教育需要社会的支持,搞好学校德育更需要社会的协助。今年3月,在省上“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指引下,学校在走访调研、反复酝酿、开会商议的基础上,开展了“一对一、促发展”行动。通过师生结对帮扶、教师进村入户、走访困难学生、分帮在校学生、建立学习团队等形式探索农村教育的新模式,进一步改善校群关系,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活动效果明显,学生的违纪率明显下降,家长对学生的满意率显著上升。7月,学校在省市县台办的协助下、在县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与台湾联合大学的14名师生共度暑期,开展了“梦想家英文夏令营”活动。活动结束后老师们感到:学生的参与多了,礼貌好了,习惯好了,笑容多了,关系融洽了。基于此,笔者认为学校的德育工作要联系社会的一些机构来联办,唯有此,才能共抚琴弦,共奏交响、和谐之音。
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需要从立德树人开始,也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联动机制。唯有三方的通力协作,同舟共济、和衷共济,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所需人才,才能绘制出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
?笙 编辑:陈富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