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声乐教学改革之我见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pix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地方本科高校大多是在以前的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的基础上组建升格而产生的,其办学目标主要是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本科人才。笔者就地方本科高校如何进行声乐教学改革,使学生今后能适应社会需求,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地方高校;声乐教学;改革
  地方本科高校大多是在以前的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基础上组建升格而产生的,其办学的目标主要是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本科人才。笔者就地方本科高校如何进行声乐教学改革,使学生今后能适应社会需求,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仅供参考。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国家教育部明确指出:“新建地方本科高校的办学方向定位是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办学特色定位是要结合本校和本地区的实际,整合教育资源,扬长避短,形成优势和特色”。目前有的新建地方本科高校 的声乐教学有“重课堂、轻实践”、“重唱法、轻用法”、“重技巧、轻表现”、 “重常规、轻特色”等“四重四轻”现象。这与国家教育部对新建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精神和要求不太相符。因此,作为新建地方本科高校的声乐教师,应该主动转变观念,提高认识,真正为基础教育培养应用型的音乐人才,努力使学校的办学上水平、出特色和显亮点。
  二、课堂教学,形式多样
  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新建地方本科高校的声乐教学的课堂教学形式也要发生一定的变化。作为地方本科高校的声乐教学,不可能像全国著名的音乐学院(如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和上海音乐学院等)一样,采取单一的师生“1对1”课堂教学形式。其理由主要是新建地方本科高校音乐专业与专门的音乐学院的培养目标和服务面向是截然不同的。因此,新建地方本科高校的声乐教学的课堂教学形式要力求多样化。比如大学一、二年级可以采取“1对3”或“1对5”的“小组课”进行声乐教学;到大学三年级就实行声乐的主修和普修“分流制“;声乐主修生可按10%-15%的比例进行选拔,采取“1对1”教学形式,同时实行“滚动制”;而普修生则上“大组课”,可以“1对15”或“1对20”等,上课内容主要是将中小学、幼儿园教材上的歌曲和地方歌曲等有选择性、针对性的提前进行训练;同时融入声乐表演(如重唱、对唱、表演唱、音乐剧以及歌曲自唱自弹等),主要针对学生今后就业时的实用性而进行有的放矢的声乐教学。
  三、唱法交融,顺应趋势
  声乐界通常将演唱方法归纳为美声唱法、民族唱法、流行唱法和原生态唱法等四种类型,各种唱法对于作品的表现可谓各有千秋,受到人们的认同。但对于地方本科高校而言,由于学生的生源素质整体较差,大多学生是上不了省属或较好的音乐院校,才不得不填报地方高校而被录取的;还有的学生是高中的文化成绩较差,上不了文科或理科的二本录取线,才勉强报考音乐专业,因为音乐专业的文化线要求要低得多,有的只占二本文化线的70%;这类学生虽然考上了地方高校音乐专业,但其音乐素质和能力相对比较差;有的学生的学习勤奋度和专注度也不高。因此,作为地方高校的声乐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声乐教学时,因全面了解生源情况,认真从基础开始抓起,尽量不要过早地对学生下民族、美声、流行等唱法结论。一方面学生几乎是从零开始学习声乐,没有任何声乐基础,没有必要把学生的学习路子过早框死;另一方面学生的声音将会随着不断的训练而发生变化,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而进行声乐教学,体现学生的声音特点。其实,目前的声乐教学发展的总体趋势是将美声、民族、流行等唱法进行巧妙的融合,并不主张将之截然分开。著名歌唱家蒋大为老师在一次全国“青歌赛”上这样说:什么是美声?只要通过科学的发声方法、表达情感而给人以美的享受的声音,就可以叫美声。如青年男高音歌唱家刘和刚在演唱作品《父亲》时,既有美声的发声功底,又有民族的甜美音色,还有流行的自然表达,将三种唱法进行巧妙的融合,感人肺腑,广为流传,深受人们喜欢,这可谓最好的例证。
  四、教材内容,精选实用
  教材是教师进行声乐教学和学生学习声乐的基本依据,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之一。有的声乐教师一辈子就用一本“老掉牙”的声乐教材,所教学生演唱的作品千人一面,作品量太小,范围太狭窄,学生学习起来没有新鲜感,更没有兴趣和动力。这种“混日子”、“磨洋工”的“懒惰型”、“过时型”声乐教师培养出来的学生,今后是否能真正适应社会的需求,实则要重重地打个“疑问号”。因此,作为地方高校的声乐教师,一定要与时俱进,认认真真在“地方”二字上下功夫,围绕“地方”二字作声乐教学文章,必须精心选择声乐教材及声乐曲目,并且一定要注重全面性、科学性、民族性、地方性和实用性等。如:(1)精选国外经典的歌曲,如《我亲爱的》《卖花姑娘》等;(2)精选我国的经典创作歌曲,如《我爱你,中国》《红豆词》等;(3)精选我国经典的的地方戏曲,如京剧、黄梅戏、越剧片段等;(4)精选我国经典的歌剧片段,如《白毛女》《洪湖赤卫队》等;(5)精选我国少数民族的经典民歌,如《在那遥远的地方》《情姐下河洗衣裳》等;(6)精选我国优秀的流行歌曲,如《弯弯的月亮》《懂你》等;(7)精选地方本土的改编与创作的歌曲,如《大田栽秧行对行》《土家汉字》《我在梵净山下等你》和《千里乌江千里画》等;(8)精选中小学(幼儿园)音乐教材中的歌曲,如人教版、湘教版等。当然,对于这些经典的声乐作品,可以分层次、分阶段地按个性进行分类教学,一定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切不可回到千人一面的老路上去。
  五、加强实践,提升能力
  声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能学科,作为地方高校的声乐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多参加艺术实践活动,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声乐演唱与表演能力。大多数学生平时在课堂上演唱得不错,可是一旦上了大一点的舞台,就不知所措,丑态百出;如紧张、发抖、出汗、僵硬、走神、忘词等。这主要原因在于平时上台锻炼的机会太少,甚至有的学生大学四年,从未上过大型舞台,实则令人遗憾。因此,声乐教师应该多为学生创造各种条件,加强学生的声乐表演实践教学。如:(1)引导学生多观看央视“青歌赛”、 央视“星光大道”歌手赛、中国音协“金钟奖”声乐大赛、 贵州“多彩贵州”歌唱大赛、浙江“中国好声音”和安徽“农民歌会”等视频,观赏学习;(2)定期举行以班级为单位的小型“独唱音乐会”或“合唱音乐会”,相互交流,共同提高;(3)开展由学生自编自演的“音乐剧”节目展演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4)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的歌唱大赛,不论级别高低,不论是否获奖,目的在于实践、锻炼;(5)带领学生多去当地的文艺团体、文化馆(站)或民族村寨进行见习、实训和采风等,向当地有表演经验的歌唱家(歌手)或民间艺人“拜师”学习、取经;(6)带领学生主动深入当地的社区、学校、企业等,开展艺术活动的指导工作,在指导别人的过程中,同时也提高了自己;(7)鼓励学生积极观看当地举办的各种音乐会或文艺晚会;(8)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当地各级政府举办的文化艺术节,如“贵州-铜仁”梵净山旅游文化艺术节等,开阔艺术视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六、教学评价,科学全面
  教学评价是检验声乐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的重要环节,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不能采取“一锤定音”,而要科学合理,更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体现全面。(1)在进行集体评分时,要实行“教考分离”制,避免声乐任课教师给自己的学生打“人情分”;(2)在确定考核内容时,不能只是单独考核演唱几首歌曲,而应该在此基础之上,适量增加如:歌曲“自唱自弹”、 常用的“声乐理论”(如气息、开喉、共鸣、语言、表情等)和中小学(幼儿园)“歌唱教法”等实用性内容;(3)在最终确定学生的声乐成绩时,实行“基分100+加分5”考核模式。如可按“基分”100分(其中:学习态度5%、进步程度5%、平时考核20%、期末考核70%)以及“加分”5分(其中:自唱自弹2分、声乐理论2分、歌唱教法1分)进行综合积分,得出学生每学期的声乐考核最终成绩;这样才更加体现声乐教学的过程与结果一致性以及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全面性、合理性、公正性和精准性。
  总之,为了使地方本科高校的声乐教学能得到较好的发展,声乐教师必须具备“主人翁”精神,树立忧患意识,增强创新意识,主动进行声乐教学改革,大胆探索,推陈出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并不断形成自己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独具特色的教学风格,努力提高声乐教学质量,为地方基础教育及相关行业等培养高素质、应用型的音乐人才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徐小懿.声乐演唱与教学[M].上海音乐出版社,1996(11).
  [2]郑宝华.中国民族声乐与美声唱法之比较研究[J].中国音乐,2005(11).
  [3]石维正.声乐教学法[M].百花文艺出版社,1996(1).
  [4]许讲真.歌唱语言艺术[M].大连出版社,1992(1).
  [5]潘乃宪.声乐探索之路[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6]崔德虎.中师音乐班声乐教学管见[J].湘江歌声,2000(6).
  作者简介:杨昌建(1962—),男,贵州铜仁人,大学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声乐教学与演唱;崔德虎(笔名:江子)(1967—),男,土家族,贵州沿河人,大学本科,教授,研究方向:音乐教学理论、民族音乐创作。
其他文献
【摘要】音乐教育不仅让大学生掌握音乐知识和技巧,而且从精神、心灵及智力等方面对他们进行教育和培养,从而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因而加强高校公共音乐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和改革也就尤为重要,也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等方法,对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师资队伍的现状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发现当前高校公共音乐存在着师资力量不足、队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为此,本文结合当前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师资队伍
根据同步齿形带传动原理和噪声产生机理,并应用改善链传动动力特性的有关理论,提出了降低同步带传动噪声的措施,即通过微调中心距使两带轮同相位转动。
在对症状学诊断常见误区总结反思的基础上,以医学层面的辩证思维为论证依据,演绎推理为主要形式,建立论证链,结合昏迷和头痛的具体案例,探讨症状学论证辩误教学法的设计应用,从医学
目的:探讨模拟人在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在教学过程中模拟人的应用,观察医学生对实际技能的掌握。结论:模拟人在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减轻学习的心理压力,能够更有效地去学习和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硝基苯酚异构体进行了分离测定,探讨了流动相对组成对各组分保留行为的影响,并找出了用Spherex C18柱进行色谱分离的最佳条件。
对当前医学专科学校英语教育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简要的描述,提出了五个方面的问题:师资建设、教学模式、教材使用、医学英语、教学和应试的关系,并探讨了其原因和对策。
研制了PW12/SiO2杂多酸固相催化剂,并用其复相催化合成三醋酸甘油酯,进而讨论了催化剂的配比、活化温度、用量及重复使用次数对其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固相杂多酸催化剂不仅对酯化反
模块课程理论是近年来世界课程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将人体解剖学课程划分为5个大模块,并对模块课程的性质、设计思路、目标和评价方法等作了探讨。人体解剖学模块课程是一种
对近年出现的医学本科毕业生先“进修”后上岗及大中型医院对新分配医学本科生增加轮训时间的现象(即“毕业后实习”现象)进行了反思,并初步分析了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与现阶
给出了生物形态源对流作用中一种反庆扩散型方程合理的定解条件,并讨论了该定解问题解的渐近唯一性及关于初值的渐近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