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earning的现状及在教育中如何促进它的发展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dong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E—Learning在教育领域应用的现状,发现E—Learning存在着内容枯燥、交互不足的缺点,因此笔者从教学硬件的配备、教学课程的设计等方面提出了E—Learning在教育领域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E—Learning 现状 发展
  
  E—Learning,即电子化学习,它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新兴的学习方式。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E—Learning发展迅速,成为最时兴的学习方式。本文从E—Learning在教育领域应用的现状着手,探讨E—Learning在教育领域的发展趋势。
  
  一、E—Learning的现状
  
  据有关资料显示,1999年美国72%的大学推出E—Learning教育方式,到了2001年这一比例达到99%。而在中国,许多大学、中学也都推出E—Learning课程。相对于传统的教育模式,E—Learning具有诸多优势:任何人,任何时间,可以在任何地点学习;能够及时获得最新的学习信息;通过个性化学习达到了最高的学习效率;提高了学习者之间的协作和交互能力。
  E—Learning包含三个主要组成部分:(1)以多媒体格式表现的学习内容;(2)学习过程的管理环境;(3)学习者、内容开发者以及专家组成的网络学习社区。E—Learning以其高效的培训效率、个性化的课程设置、灵活的学习时间安排,特别是经济的培训成本赢得了世人的青睐。E—Learning重视群体的特性,让网络社区成为学习的主要载体;E—Learning更加强调学习效果的评估,因此任何与其相关的技术与学习产品中,都必须满足对任何学习过程的跟踪能力与计量能力(比如对学习参与者的学习时间、学习结果的统计等)。通过技术实现的学习方案,可以大大扩充学习者的数量,也能够减少培训教师或咨询教师的费用。然而对E—Learning 来说最大的好处是解决了把教师和学生聚集在一起的费用和不便。根据试验和统计,电子形式的内容替代传统授课能够节省50~70 %的费用。基于网络集中方式的课程能够让教师随时更新其内容,而且更新后学生能够立即访问到最新的和一致的信息。课程信息还能够在任何培训需要之前就能够访问到,避免了只在课堂上学习一次,然后就很容易遗忘的问题。电子学习为学习风格的个性化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实际上电子学习提供了跟踪学习者能力水平的机制。借助随时访问的能力,人们能够按照自己的步伐学习,还可随时复习学习的内容。相对于以教师为中心的学习方式,学习曲线可加速60 %。内容以“块”的形式投放,具有更高的持久性。研究表明,基于在线方式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地进行讨论和介入。电子学习能够利用教学和通讯技术实现多种互动和协作环境。在线的互动方式可以提供案例分析、情景描述、示范、讨论组、教师指导,临时项目小组、聊天室、测试练习、电子邮件、公告板、提示、常见问题解答,以及练习向导等功能设置。通过这些功能设置,学生在网络上学习时产生的群体效应,比教师带领的方式更加主动。
  具体而言,一个较为完善的E—Learning系统应包括以下内容:(1)电子化学习战略咨询、课件定制与设计、学习管理系统、实时协作性电子化学习、电子化学习与传统教师培训相结合等内容。电子化学习战略咨询,主要是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切合企业自身的电子化学习集成方案,以求最大限度地提升包括员工、客户、合作伙伴和供应商等主要利害关系人的工作业绩。当客户不选择现有培训课程内容时,可以向客户提供培训课件的开发服务,这些服务有培训需求分析、课程设计与开发、方案实施与整合支持、培训有效性分析等,并提供供具体学习的动态环境,并具有用户管理、学习进程追踪与报告、培训效果评估、分项小组讨论、教师辅导等功能。(2)提供实时在线辅导以及E—Learning与教室学习相结合服务,使E—Learning从单纯的多媒体课件发展成为更为人性化的、适合各种学习类型和习惯的综合体系。
  在我们实施E—Learning的时候,我们发现,除了降低成本、学习灵活、数字内容的更新灵活,学习的过程和进度的系统记录等优点以外,E—Learning还存在以下一些缺点:
  最大的缺点就是内容上的枯燥,交互不足。相对传统教学而言,面对面的教学会显得生动而有趣的多。在传统的E—Learning课件,特别是视频的三分屏课件中,如果只是把课堂搬到课件中,学员的学习有完全被动、死板等问题。这也是目前大多数课件存在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我们在课件设计上进行一定程度的弥补。比如在设计上要根据课程的特点进行教学安排,提供教学工具,情景学习等。
  第二个问题就是学习的归属感。在初入E—Learning的学员,感觉会尤为强烈,这种感觉会让他们无法体会E—Learning学习灵活的优点。因此,在学员刚刚进行E—Learning学习或者学员的素质不是很高,这反而需要一个引导过程,采用一些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混合,逐渐形成E—Learning的学习习惯。同时,在E—Learning的学习管理平台中,能够提供友好的交流工具,增强通过“e”方式的交流。
  
  二、E—Learning在教育领域的发展
  
  E—Learning是一个增强学校教和学的技巧和知识的革命性方法。然而,E—learning在学校的应用正面临着几个挑战。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挑战就是要改变传统的学习思维模式。学生不再受到传统课堂学习的限制,他们可以利用Web 页和其它互联网技术,在教室、宿舍、办公室甚至家里参加学习。从课程内容提供者的角度来看,挑战就是如何设计在线课程使E—learning更加交互式和更加吸引人。从执行方面看,假若学校里面已存在很多的“知识块”,标记所有的学习目标将是一个挑战。然而,一旦目标被标记,无论学生何时需要这些信息,他们都能够从学习的管理系统中重新找回他们需要的信息,这个管理系统能够跟踪每个人的信息使用和学习进展情况。
  为了促进E—Learning在我国教育的应用与发展,必须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首先,政府和各级学校的领导必须高度重视E—learning的应用,在制定学校规划时,要考虑E—learning系统的建设,以确保E—learning系统建设的资金投入和合理的在线课程设计理念,根据学校的财政状况和不同的课程的特点,分步骤逐步开展或完善E—learning,切忌盲目、一哄而上。第二,学校应该进一步完善校园的网络,以确保所有的教师和学生在任何时候从他们学习工作的任何地方——办公室、图书馆、家、宿舍或者遥远的地方能够非常便利地进入校园网。第三,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E—learning体系。E—learning推动高等教育的变革,不仅是学习形式的变化,也是教育观念和方法的变革。因此,在教学方法上,应坚持“教学为主、技术为辅”的思想,以学生为中心设计E—learning体系,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第四,目前,很多学校里仅有少数教师学习了设计在线课程的技巧。所以,学校应该帮助教师去发展和完善他们的教学法,提高信息技术应用的技巧,以便更多的教师在教学中采用E—learning手段,使他们既能够教授面对面的课程,也能够教授在线的课程。同时,学校应制定奖励措施鼓励教师采用E—learning手段。第五,发挥优秀专业人员的作用,加强E—learning资源的建设。优秀专业人员提供技术支持,直接与教师商谈合作,指导或与教师一起制作基于Web 页的课程。此外,学校还应加强与专业IT公司合作,共同开发和建设在线教学资源。
  随着信息与交流技术的普及,未来的中学生甚至是小学生在开始他们的求学生涯时,对信息与交流技术或许已相当熟悉,他们所期待的将是信息与交流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因此,可以肯定E—learning在我国教育领域将会被普遍采用。它的应用范围是巨大的。假若在一些特定的课程内,适当地采用E—learning手段,那么,Ee—learning就会对学生产生一个巨大的冲击。然而,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改进学习不是技术本身,而是教师和学生怎样合理地使用这些技术。可以想象,当我国的各级教育正努力追求质量、效率和效益的目标时,E—learning将在不远的将来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E—learning在我国教育领域的应用将成为21 世纪重要的教育变革。
  
  参考文献:
  [1]祝智庭:网络教育技术标准国际考察.教育技术,2002, 8, 1—3.
  [2]N.Guarino( 1999).C.Masolo OntoSeek.Content—Based Access to the Web.IEEE Intelligent Systems, vol 14, pp 70—80.
  [3]NeedlemanM(1999).Standards Update:Dublin Core Metadata element .Set.Serials Review, 24(3/4),131—135.
  [4]Kleinberg J(1999).Authoritative sources in a hyperlinked environment.Journal of the ACM,46(5),604—63.
  [5]朱凌云,余胜泉.网络教育资源库建设模式.第六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论文集(下),2002.
  [6]彭金祥,张剑.高级分布式学习系统的设计开发.教育应用大会论文集(下),第六届全球华人计算机,2002.
  [7]陈刚,陆汝铃,金芝.基于领域知识重用的虚拟领域本体构造.软件学报,2003,14(03),350—355.
其他文献
摘要:针对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的现状,笔者重点从角色定位、言语对话、弹性预设三个环节创设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同时也指出了在师生互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旨在培养学生合作探究、主动学习的能力,从而有效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课堂教学 有效互动 对话    互动作为新课程的一个价值取向,已成为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行为。正是这种教学方式使整个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充满活力,从而远离单调、沉闷和
期刊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是通过增长科学文化知识和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来实现的。如何将素质教育与物理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是当前物理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注重实验,加强直观    直观是认识事物或领会知识的开端,没有感性的认识,就不可能产生理性的飞跃,所以,在物理课堂教学中重视直观是非常重要的。  直观包括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言
期刊
一、由公开课引起的“花容失色”    大约8年前,语文课堂教学观摩课十分盛行,那大屏幕、那集声色形画于一体的多媒体课件、那热烈的小组讨论、那画一画、那演一演,整堂课热烈,活动丰富多彩,好一派情趣盎然。坐在底下观摩的老师失声大呼:“我们的课太落伍了,至少落后了五年。”一番话说得在座之人无不动容:有神情焦虑的、有哀声叹气的、有眉头紧锁的。济济一堂的大会堂羡慕之声、惊叹之声不绝于耳。    二、从模仿到
期刊
摘要:本文论述了高等职业院校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和意义,重点分析了目前内部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和改善内部审计的几点具体措施。  关键词:高职院校 内部审计 对策    高职院校内部审计工作是我国教育系统内部审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健全和完善院校内部运行管理机制、防范院校经济风险、节约教育资金、提高办学效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科学决策、依法行政和民主监督中的作用与地位更加突出。然而,
期刊
中华民族历来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讲文明、懂礼貌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对小学生进行“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至关重要。孩子是我们的未来,我们的希望,如何将他们培养为文明识礼的新一代,是新世纪的重要课题。未来社会的文明进步程度与他们的文明水准有直接的关系,缺乏礼仪便难以成为跨世纪的主人。因此,提高自身修养、开展文明礼仪教育,让学生从现在起能在社会上做个懂文明礼仪的公民,在家做个懂文明礼仪的孩子,在学校做
期刊
我孤陋寡闻,直到最近才拜读了全国语文学习策略研究课题秘书处编制的2006—2007季度《语文学习策略研究课题实验研究指南》(以下简称《课题指南》)。此文前面有全国中语会关于实验研究学校的申报及评审的通知,以及一长串的课题组成员名单、学校申报初评联络人名单。从名字上看,都是大名鼎鼎的教授、专家、特级教师。因此,其权威性不容置疑。但我读了很多遍,深长思之,又感到甚为失望,不禁发生疑问:《课题指南》把读
期刊
摘要:管理信息系统作为一门跨度大、综合性强的学科,传统教学模式已不再适用,如何改革和引进新的教学模式已成为该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本文通过对该课程内容、特点的探讨,旨在提出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管理信息系统 教学模式 信息化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融合了经济管理理论、信息理论、系统理论、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概念和方法,具有较深和较宽的理论基础。对这样一门跨度大的学科,如何改
期刊
随着我国大学教育的普及,社会逐渐由精英教育型社会转化为大众教育型社会,越来越多的适龄青年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在校大学生的数量也逐步升高,社会对这个人群也投入了很大的关注。而且,大学生群体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社会群体,他们不同于中学生,他们阅历更为丰富,心智更加成熟,而且文化水平比较高。同时,他们积极地参与社会活动,成为社会有机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自然也就更容易进行媒体的视野。  本研究对武汉
期刊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是一种小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发展的学习过程,应以主体发展为价值取向。我们在教学评价时,不能只关注教师对课堂的调控和对教材的把握、处理,要更多地对学生学习进行客观、科学、激励的评价。为此,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尝试从评价的主体、评价的内容和评价的方法这三个方面阐述自己的一点想法。    
期刊
摘要:情景喜剧广受师生的欢迎,但其是否适合用作听说教学材料这个问题却是值得商榷的。满载幽默元素的口头语是情景喜剧的一大特色,但与我们生活中的真实语言却有一段距离。本文从口头语特征谈起,结合风靡多年的美国长篇情景喜剧《老友记》中的例子,分析了情景喜剧中不真实的口头语成分,探讨情景喜剧作英语听说教学材料的口头语适用性。  关键词:情景喜剧 听说教学材料 老友记 口头语 适用性    一、引言    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