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评价对课程的改革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学生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主体,只有积极主动地投入活动中,才能有效地开展评价。在评价过程中,要遵循真实性原则,客观合理的对学生的行为做出评价,指导学生提高学习能力。
【关键词】评价;原则;综合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9-0062-01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评价也在不断更新完善,教师要在学生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观察每个学生的学习水平、情感价值,以便更好的做出评价,并认真反思对学生的评价,科学合理的调整教学内容,使学生更好的成长。
一、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评价的指导思想
素质教育的宗旨是提高国民的素质,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人,因此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不单纯以分数作为衡量标准,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课程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还要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而让评价更加客观、系统,在评价过程中,要注重评价的多元化,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要以“三个面向”为指导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要面向现代化,要求教育要培养优秀的人才,为现代化教育服务;面向世界,要求教育要吸取国外的优秀经验,以及科学技术,培养能够应对激烈国际竞争的人才;要面向未来,需要教育根據社会的发展进步来确立自己的战略目标,从而培养一批高质量、高素质的人才。“三个面向”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因此,要全面落实评价指导思想,让学生具备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高质量人才。
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评价的目的
评价能对学生的行动产生直接影响,决定着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发展方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评价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促进课程的更新完善。评价让课程目标偏向科学化,更适合学生的发展进步,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施,体现在校本层面,促进课程内容的丰富多样化,让学生与教师在选择课程内容上拥有较大的空间,促使内容结构呈现综合性。其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综合活动实践课程的评价不但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而且更注重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以及所表达的情感。尊重每个学生的价值取向,根据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评价方法,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并长期存在与学生的学习生活阶段,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与行为不断进行反思,正确认识自我,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三,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最终主体是教师,教师针对评价的结果,认知总结自己教学中的不足,从而确立自己的发展方向,提升指导水平。
三、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评价的原则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评价原则分为以下几点:其一,主体性原则。主体性原则贯穿评价的始终,强调以学生自评为主,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意识。其二,发展性原则。学生的发展是在活动中体现的,因此他们在活动中的表现成为最直接的影响因素。教师在实践活动中,要时刻留意学生表现,分析他们的行为,做出正确的评价,以便让他们树立自信心,更好的成长。其三,过程性原则。其重点在于培养学生情感价值观念,在学生实践活动的各个阶段可以进行评价。
四、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评价的内容
课程目标是在一定阶段学校对学生的基本素质所期望的水准。小学综合实践课程最终要落实到学生的身上,其实施的结果最终也是通过学生来体现,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评价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其一,看总体教学目标是否与《纲要》目标一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与其他课程相融合,其内容要具有科学性、教育性,必须反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新理念,要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比如: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教师在实施中的表现;师生关系等。在这一过程中,师生之间相互评价非常重要,能够让教师与学生相互监督,相互进步,推动综合实践课程的改革与发展。其二,其内容要具有循序渐进性,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比如:在自我评价中有做事具有条理性,自制力较高,缺乏勇气等,这些评价能够提高学生对自我的认知,并能促使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在学生的综合实践过程中,应该划分层次,将学生已经养成的学习态度与习惯,学生能够应用的操作技能,学生掌握的各种知识等逐一进行划分,使评价更具全面性、科学性,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是至关重要的,其评价直接决定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效果与质量。因此教师要把握好评价的原则与目的,合理采用评价制度,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牛金成.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评价研究[J].教育评论.2007(03).
[2]王玉琴.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
[3]王晓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区域推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
【关键词】评价;原则;综合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9-0062-01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评价也在不断更新完善,教师要在学生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观察每个学生的学习水平、情感价值,以便更好的做出评价,并认真反思对学生的评价,科学合理的调整教学内容,使学生更好的成长。
一、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评价的指导思想
素质教育的宗旨是提高国民的素质,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人,因此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不单纯以分数作为衡量标准,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课程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还要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而让评价更加客观、系统,在评价过程中,要注重评价的多元化,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要以“三个面向”为指导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要面向现代化,要求教育要培养优秀的人才,为现代化教育服务;面向世界,要求教育要吸取国外的优秀经验,以及科学技术,培养能够应对激烈国际竞争的人才;要面向未来,需要教育根據社会的发展进步来确立自己的战略目标,从而培养一批高质量、高素质的人才。“三个面向”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因此,要全面落实评价指导思想,让学生具备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高质量人才。
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评价的目的
评价能对学生的行动产生直接影响,决定着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发展方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评价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促进课程的更新完善。评价让课程目标偏向科学化,更适合学生的发展进步,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施,体现在校本层面,促进课程内容的丰富多样化,让学生与教师在选择课程内容上拥有较大的空间,促使内容结构呈现综合性。其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综合活动实践课程的评价不但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而且更注重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以及所表达的情感。尊重每个学生的价值取向,根据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评价方法,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并长期存在与学生的学习生活阶段,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与行为不断进行反思,正确认识自我,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三,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最终主体是教师,教师针对评价的结果,认知总结自己教学中的不足,从而确立自己的发展方向,提升指导水平。
三、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评价的原则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评价原则分为以下几点:其一,主体性原则。主体性原则贯穿评价的始终,强调以学生自评为主,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意识。其二,发展性原则。学生的发展是在活动中体现的,因此他们在活动中的表现成为最直接的影响因素。教师在实践活动中,要时刻留意学生表现,分析他们的行为,做出正确的评价,以便让他们树立自信心,更好的成长。其三,过程性原则。其重点在于培养学生情感价值观念,在学生实践活动的各个阶段可以进行评价。
四、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评价的内容
课程目标是在一定阶段学校对学生的基本素质所期望的水准。小学综合实践课程最终要落实到学生的身上,其实施的结果最终也是通过学生来体现,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评价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其一,看总体教学目标是否与《纲要》目标一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与其他课程相融合,其内容要具有科学性、教育性,必须反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新理念,要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比如: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教师在实施中的表现;师生关系等。在这一过程中,师生之间相互评价非常重要,能够让教师与学生相互监督,相互进步,推动综合实践课程的改革与发展。其二,其内容要具有循序渐进性,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比如:在自我评价中有做事具有条理性,自制力较高,缺乏勇气等,这些评价能够提高学生对自我的认知,并能促使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在学生的综合实践过程中,应该划分层次,将学生已经养成的学习态度与习惯,学生能够应用的操作技能,学生掌握的各种知识等逐一进行划分,使评价更具全面性、科学性,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是至关重要的,其评价直接决定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效果与质量。因此教师要把握好评价的原则与目的,合理采用评价制度,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牛金成.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评价研究[J].教育评论.2007(03).
[2]王玉琴.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
[3]王晓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区域推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