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镇中小学“大班额”问题日益突出。“大班额”问题,不但影响学生的“学”,也让老师的“教”受到很大局限;不仅影响学生的安全与健康,也让老师倍感压力。解决城镇中小学“大班额”问题应采取标本兼治,多管齐下,首先要优化布局,扩大教育投入;其次要科学统筹,均衡教育资源;最后要阳光招生,促进教育公平。
【关键词】中小学;大班额;教育均衡;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39.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9-0057-01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镇学生比例远远超过城镇人口比例,而配套的教育资源配置相对滞后,使得城镇“大班额”问题日益突出。解决城镇中小学“大班额”问题,优化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既是当前深化义务教育改革的一项紧迫任务,也是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大班额”是指班级人数超过国家标准人数45人的班级规模。教育部2002年明确规定:中小学采用班级授课制,小学班标准班额为40-45人。一般来说,小学班级人数达到45-55人为“大班额”,56-65人为“超大班额”,超过66人为“特大班额” 。近年来滕州市基区的优质小学和乡镇中心校的“大班额”问题尤为突出,很多班级的规模属于特大班额。
一、“大班额”带来的问题
1.班级人数过多,不但影响学生的“学”,也让老师的“教”受到很大局限。教师的教学手段会受到很大的局限,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只能采用单一的方法进行课堂教学,很难真正做到差异性教学,这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在课上学习的效率;班级人数的增加,必然会减少教师对学生个别指导的机会,相对降低对学生的关注度;再加上课堂时间的有限性和固定性,学生不能充份思考与交流,课堂参与度大大降低。除此之外,班级人数较多,会直接降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对教育资源的人均占有率和分享率,进而影响教学质量。
2.班级人数过多,不仅影响学生的安全与健康,也让老师倍感压力。“大班额”会改变教室原本合理的布局,对学生的安全和健康会造成潜在的伤害。学生的增加,教师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对学生做充分的预设。教师长期处于高压的工作环境中,很容易出现亚健康状态,最终很可能导致教师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的下降。
“大班额”让学生的学习“缺斤少两”,让教师的教学“畏首畏尾”,迟滞教育质量提高的同时也困扰着教育教学改革。这严重违背了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追求,就是要努力增进人民群众的福祉。因此,解决“大班额”问题是教育均衡发展的应有之意,也是深入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基础 。
二、解决“大班额”问题的对策
2015年9月,郭树清省长提出到2017年底彻底解决“大班额”问题,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在解决“大班额”问题上,最直接有效的途径就是扩大城镇教育资源规模,而学校用地和教师编制是限制城镇教育规模的主要问题。解决“大班额”问题要采取标本兼治,多管齐下,让大班额“大瘦身”下面以山东省滕州市为例简单谈一谈应对“大班额”问题的一些策略。
1.优化布局,扩大教育投入
制度先行抓落实。该市制定出台了《解决普通中小学大班额问题专项规划及实施方案》,明确了解决“大班额”问题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制定了改、扩、新建40处学校清单,增加了土地和资金等教育资源供给。想方设法挖掘现有学校潜力,扩建城镇学校,增加城镇学校容量,鼓励民办学校的发展。在人员调配上,不断调整和加强领导力量,除安排分管教育的副市长全面统筹外,又明确了一名分管城建的副市长牵头主抓项目学校建设;在学校建设上,坚持特事特办的原则,对学校建设项目的各个阶段开辟“绿色通道”,精简审批手续,统一学校建筑外立面色彩,缩短建设工期的同时保证了工程高质量完成;在学校用地上,创新思路,将涉及征地拆迁的项目纳入全市棚户区改造并优先予以实施;在项目资金上,由常务副市长牵头主抓建设资金筹措工作,协调财政部门、滕投公司及各家银行多途径、多形式贷款融资,将项目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全力保障建设需求。
2.科学统筹,均衡教育资源
教师队伍为根本。在加强师资招考补充、培养培训的同时,采取支教交流、挂职学习、送教下乡、教师走教等形式,促进城乡师资优化配置和科学流动 。立足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思维,顺应城镇化与人口变化的趋势,均衡配置区域内教育资源,优化城乡中小学布局,逐步打破城乡二元壁垒,转化薄弱学校,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对薄弱学校实行教育资源倾斜政策,提高其自身的能量,留住学生,增加优质学校数量,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近年来,该市设立了17处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以城区优质学校为龙头,“捆绑”带动57处农村薄弱学校,通过学校结对联盟、人员交流互动、教学研训一体化等形式,扶持薄弱学校,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3.阳光招生,促进教育公平
阳光招生控规模。不断强化中小学校招生管理,按照义务教育“就近入学”原则,严格执行“零择校”政策,坚决杜绝择校、择班现象,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阶段无正当理由不能转学的规定,严格规范转学的条件和程序,已经达到“大班额”的中小学,原则上不得接收转学生,坚决遏制借转学变相择校的行为 。
三、还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时常“照照镜子,整整衣冠”,加强总结与反思。我们的招生政策体系是否还存在漏洞?是否有钻政策的空子“伪符合条件”入学的现象?对教师的评价考核体系是否完善?对支教、交流等形式的教师考核是否合理公正?是否还存在“关系生”、“条子生”?是否真正做到了每一个学生就近合法入学?我们可以对全市做一次全面、系统、科学而又动态的调查研究,调查内容可以包括班额、生均用地面积、学校规模、学校周边环境、体育设施和场地、師资队伍建设等方面,随时记录并更新其数据,让每一位市民了解这个动态的过程,对每一位入学的学生进行公示,多听一听群众的意见、多进行实地考察,真正掌握各类学生的情况,制定完善的招生体系、科学的教师评价体系。不可否认我们的教育还存在着诸多问题,离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差距。因此,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是我们每一个人需要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田宝军,穆冬雨.小学阶段“大班额”问题及其对策[J],教学与管理,2017(2).
[2]刘永新.实现教育均衡发展解决城镇学校大班额问题[N],中国财政,2016-10-25.
[3]胡乐彪,胡杰.山东滕州出实招消减“大班额”[N],中国教育报,2017-04-25.
[4]郑立坤,赵东方,黎骊等.城镇化进程中县城城区小学“大班额”问题调查研究[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1).
【关键词】中小学;大班额;教育均衡;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39.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9-0057-01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镇学生比例远远超过城镇人口比例,而配套的教育资源配置相对滞后,使得城镇“大班额”问题日益突出。解决城镇中小学“大班额”问题,优化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既是当前深化义务教育改革的一项紧迫任务,也是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大班额”是指班级人数超过国家标准人数45人的班级规模。教育部2002年明确规定:中小学采用班级授课制,小学班标准班额为40-45人。一般来说,小学班级人数达到45-55人为“大班额”,56-65人为“超大班额”,超过66人为“特大班额” 。近年来滕州市基区的优质小学和乡镇中心校的“大班额”问题尤为突出,很多班级的规模属于特大班额。
一、“大班额”带来的问题
1.班级人数过多,不但影响学生的“学”,也让老师的“教”受到很大局限。教师的教学手段会受到很大的局限,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只能采用单一的方法进行课堂教学,很难真正做到差异性教学,这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在课上学习的效率;班级人数的增加,必然会减少教师对学生个别指导的机会,相对降低对学生的关注度;再加上课堂时间的有限性和固定性,学生不能充份思考与交流,课堂参与度大大降低。除此之外,班级人数较多,会直接降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对教育资源的人均占有率和分享率,进而影响教学质量。
2.班级人数过多,不仅影响学生的安全与健康,也让老师倍感压力。“大班额”会改变教室原本合理的布局,对学生的安全和健康会造成潜在的伤害。学生的增加,教师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对学生做充分的预设。教师长期处于高压的工作环境中,很容易出现亚健康状态,最终很可能导致教师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的下降。
“大班额”让学生的学习“缺斤少两”,让教师的教学“畏首畏尾”,迟滞教育质量提高的同时也困扰着教育教学改革。这严重违背了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追求,就是要努力增进人民群众的福祉。因此,解决“大班额”问题是教育均衡发展的应有之意,也是深入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基础 。
二、解决“大班额”问题的对策
2015年9月,郭树清省长提出到2017年底彻底解决“大班额”问题,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在解决“大班额”问题上,最直接有效的途径就是扩大城镇教育资源规模,而学校用地和教师编制是限制城镇教育规模的主要问题。解决“大班额”问题要采取标本兼治,多管齐下,让大班额“大瘦身”下面以山东省滕州市为例简单谈一谈应对“大班额”问题的一些策略。
1.优化布局,扩大教育投入
制度先行抓落实。该市制定出台了《解决普通中小学大班额问题专项规划及实施方案》,明确了解决“大班额”问题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制定了改、扩、新建40处学校清单,增加了土地和资金等教育资源供给。想方设法挖掘现有学校潜力,扩建城镇学校,增加城镇学校容量,鼓励民办学校的发展。在人员调配上,不断调整和加强领导力量,除安排分管教育的副市长全面统筹外,又明确了一名分管城建的副市长牵头主抓项目学校建设;在学校建设上,坚持特事特办的原则,对学校建设项目的各个阶段开辟“绿色通道”,精简审批手续,统一学校建筑外立面色彩,缩短建设工期的同时保证了工程高质量完成;在学校用地上,创新思路,将涉及征地拆迁的项目纳入全市棚户区改造并优先予以实施;在项目资金上,由常务副市长牵头主抓建设资金筹措工作,协调财政部门、滕投公司及各家银行多途径、多形式贷款融资,将项目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全力保障建设需求。
2.科学统筹,均衡教育资源
教师队伍为根本。在加强师资招考补充、培养培训的同时,采取支教交流、挂职学习、送教下乡、教师走教等形式,促进城乡师资优化配置和科学流动 。立足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思维,顺应城镇化与人口变化的趋势,均衡配置区域内教育资源,优化城乡中小学布局,逐步打破城乡二元壁垒,转化薄弱学校,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对薄弱学校实行教育资源倾斜政策,提高其自身的能量,留住学生,增加优质学校数量,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近年来,该市设立了17处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以城区优质学校为龙头,“捆绑”带动57处农村薄弱学校,通过学校结对联盟、人员交流互动、教学研训一体化等形式,扶持薄弱学校,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3.阳光招生,促进教育公平
阳光招生控规模。不断强化中小学校招生管理,按照义务教育“就近入学”原则,严格执行“零择校”政策,坚决杜绝择校、择班现象,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阶段无正当理由不能转学的规定,严格规范转学的条件和程序,已经达到“大班额”的中小学,原则上不得接收转学生,坚决遏制借转学变相择校的行为 。
三、还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时常“照照镜子,整整衣冠”,加强总结与反思。我们的招生政策体系是否还存在漏洞?是否有钻政策的空子“伪符合条件”入学的现象?对教师的评价考核体系是否完善?对支教、交流等形式的教师考核是否合理公正?是否还存在“关系生”、“条子生”?是否真正做到了每一个学生就近合法入学?我们可以对全市做一次全面、系统、科学而又动态的调查研究,调查内容可以包括班额、生均用地面积、学校规模、学校周边环境、体育设施和场地、師资队伍建设等方面,随时记录并更新其数据,让每一位市民了解这个动态的过程,对每一位入学的学生进行公示,多听一听群众的意见、多进行实地考察,真正掌握各类学生的情况,制定完善的招生体系、科学的教师评价体系。不可否认我们的教育还存在着诸多问题,离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差距。因此,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是我们每一个人需要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田宝军,穆冬雨.小学阶段“大班额”问题及其对策[J],教学与管理,2017(2).
[2]刘永新.实现教育均衡发展解决城镇学校大班额问题[N],中国财政,2016-10-25.
[3]胡乐彪,胡杰.山东滕州出实招消减“大班额”[N],中国教育报,2017-04-25.
[4]郑立坤,赵东方,黎骊等.城镇化进程中县城城区小学“大班额”问题调查研究[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