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蕴华:用命做艺的单弦表演艺术家

来源 :曲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leifeng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1月15日,由张蕴华老师和包澄洁、姚振声两位专家合著、北京出版集团公司和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联合出版的《单弦牌子曲》一书放到办公桌上,并附有张蕴华老师亲笔写有“闲阅并指正”时,我眼睛为之一亮、精神为之一振,那种迫切的心情和阅读的冲动油然而生。我用整整五天晚上的时间,仔细读完了这本《单弦牌子曲》。由此,引发我的一些思考。想得越多,思得越久,悟得越深,就越如鲠在喉、不吐不快,只有拿起批判的武器而诉诸笔端。
  在我看来,张蕴华老师是曲艺界一位真爱、真心、真情、真诚的大众艺术家,一位视艺术为生命、用生命追逐艺术、深受百姓欢迎和喜爱的民间艺术家。
  一曰真爱。张蕴华出身满族镶白旗,并非曲艺世家,但父母都喜欢大鼓、岔曲、评书,可以说是曲艺爱好者或曲艺票友。小时候,一个看似偶然实则必然的机缘,12岁的张蕴华考入了说唱团学员队。从此,她与单弦这一近200年历史的曲艺形式结下了不解之缘,也注定了她必须用生命来哺育兴旺这门艺术。无论是跟胡宝钧先生开蒙,或是拜师谭凤元先生,还是师从韩德福先生、随魏福汉先生学艺,她是实实切切地爱上了单弦,而且是爱得真挚、爱得彻底、爱得持久、爱得深沉。如果没有这种源自内心、发自肺腑的纯洁之爱,她也许经受不住从中央广播文工团说唱团到北京曲艺团的颠簸,经受不住农村文化工作队和干校岁月的磨砺,经受不住“文化大革命”运动的洗礼;如果没有这种不离不弃、始终不渝的伟大之爱,她也许很难做到坚持不懈地教学生、带徒弟,很难做到在退休之后依然活跃在老舍茶馆、民族文化宫的舞台上和曲艺牡丹奖大赛的评委席上,很难做到夙夜在艺、驰而不息地为传承和发展单弦艺术奔走呼号。她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咱干了单弦这一行,咱就一定要爱这门艺术,对得起它”。
  对任何一个社会成员来讲,他或她对所从事的职业或行当不喜欢、不热爱、不感兴趣、不知敬畏,恐怕实难履职尽责,更遑论什么建功立业。这是一条职业铁律。张蕴华老师认为,对一门艺术,只有爱得真、爱得纯,才能干得好、做得漂亮。对艺术的真爱,是有形的正能量,是鲜活的价值观,能催生人的无限动力,能激发人的内在潜能,能够塑造人的高尚灵魂,引导人不畏艰险沿着德艺双馨的光明艺术道路坚定前行。我觉得张蕴华老师身上体现出来的这种艺术真爱,是文化自觉,是艺术自信,更是从艺的导航仪,做人的方向盘。有了这种丰盈充沛的真爱,它就赋予了单弦艺术以生命的活力,传递出浓浓的善意和对未来的向往,同时也会化作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更会转化为一往无前的行动力量。从阅读《单弦牌子曲》这本书中《张蕴华单弦生涯自述》的字里行间,我深深地感受到这种艺术真爱的存在意义及其产生的伟力。无爱不从艺,从艺必真爱。这是张蕴华老师50多年单弦艺术生涯的生动写照。
  二曰真心。张蕴华对她所从事的单弦艺术非常上心,对她的师父前辈老师非常热心,对前来讨教的票友爱好者万般耐心,对学生和徒弟的培养十分用心,对每次上台演出准备细心,对单弦牌子曲(含岔曲)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十分费心,对同行同道同志充满善心。她把心给了值得钟爱的艺术,给了薪火相传的晚学,给了热情捧场的观众,给了挥洒满腔热血的舞台。可以说,这是捧出来的一颗真心,晶莹剔透,光亮无比,靠近它感觉温暖,抚摸它倍增力量。她用真心读懂了单弦艺术,赢得了世道人心。组织、社会和人民给了她许多的称号和荣耀:国家一级演员、单弦牌子曲(含岔曲)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曲艺最高奖牡丹奖表演奖得主、突出贡献曲艺家等等。在张蕴华老师看来:不论是对艺术,还是对观众,抑或是对同行,都应该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大家团结一心,心心相印,我们才能把单弦这一民族民间艺术继承好,发展好,传下去。她认为做一个名副其实的老百姓喜爱的鼓曲艺术家,必须用心来唱来表演,千万不能来唱来表演什么看不懂、听不明、想不通的糊涂单弦,不然的话,那真是误人又害己。同一部作品,或同一个曲目,不管演了多少次,也不论大场合、小场面,也不论是大舞台还是小讲台,也不论是在国内展示还是赴国外交流,她都一丝不苟,精心准备和反复思索,永远当作第一次登台、第一场演出。张蕴华老师在舞台上的形象总能给人一种清新、沉稳、大气的感觉,使人看了以后得到乐的愉悦、情的熏陶、智的启迪、美的享受,让人听了之后觉得舒服、舒坦、舒畅、舒心。我想,这一切,皆因为她如此走心,把观众放到了心中的最高位置,所以观众才在心中记住了她,才毫不吝啬地把掌声送给了她。正如她在书中所言:“演员不能离开舞台,艺术必须要由观众来检验,光是自己在家自吹自擂不成。”
  由于工作的原因,与张蕴华老师的关联慢慢多了起来。看她的演出,听她的碟片,观她的教学,谈她的为人,论她的艺术,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对张蕴华老师有了更多的了解和熟悉。现任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先生曾作客北京老舍茶馆,张蕴华老师为了演好单弦《北京小吃赞》,不知用心排练琢磨咀嚼了多少次,真可谓一遍拆洗一遍新、百遍拆洗其新自见。正如后来她在书中说道:“这虽然是演出过十几年的老段子了,但我没有一丝懈怠,全身心地投入到唱词所表现的内容里。宛若通过自己的演唱,将一道道精致美味的小吃呈现给在座各位远道而来的贵客们,就像八仙桌错落有致摆放的一份茶点。”曲艺艺术是一种极富个体特色的创造性的精神劳动。演员的每一句台词,每一个动作,每一副表情,每一段排练,每一次亮相,每一场表演,每一回总结,倘若不用心、不精心、不细心、不费心,不拿出百分之百的足够的精气神,不在应有的状态,那么演员在台上的所有展示就不可能做到“貌与神合、神与意合、意与心合”,就会显得干瘪、苍白,无生气、无生命、无意义、无价值。快板演员经常讲,在台上表演的时候,一定要做到身上有劲、口里有词、心中有事,身、口、心“三合一”,才能板眼无缝、浑然一体、一气呵成。这同样说明一个道理:作为曲艺演员,只有将所要表达的人和事真正内化于心,并赋予其现实存在的意义和未来发展的价值,这样方有可能将人和事外化于行,生动活泼地立于舞台之上,活灵活现地塑于百姓心中。张蕴华老师拥有一颗对单弦艺术的纯真之心、正大之心、美丽之心,这条心河源洁行端,宽厚绵长,流淌不息,这也许是成就她艺术人生的秘笈。心有多大,艺术世界就有多大,人生舞台就有多大。   三曰真情。艺术就是情感。无论思想大师还是大众百姓都认为此言不虚。在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看来,感天动地泣鬼神,直指人心与灵魂,莫先乎于情,莫重乎于情,莫贵乎于情;歌之,咏之,手之,足之,舞之,蹈之,都是情绪情感情形情思的表现和展露。怎一个情字了得,情何以堪,这可能是我们中国人对“情”字的极致解答。情有价又无价,情具象又抽象,情易说又难说,情有限又无限,如果作为一个演员特别是曲艺演员,不知情为何物,不懂情之重要,不解情之丰富多彩,不识情之永无止境,那注定不会有所成就。张蕴华老师熟谙“台上演员情不真、台下观众乱纷纷”、“书好表情欠、收效只一半”、“说尽人情方是书”、“有多大的人情说多大的书”等流传千百年曲艺艺诀艺谚的真谛,非常注重以腔传声,以声传情,以情动人。她在自述中认为,“演员动了情,观众才认真听”,这是一条基本规律。为了进一步丰富自己在表现“情”方面的艺术张力,她四处求教,八方觅真,在博采众长、融会贯通的基础上,努力把单弦“半说半唱”的特色和“活”的特点展现出来,而且慢慢地具有了自己的演唱风格。单弦曲目讲究取材求源,用词整洁,立意正大,因而无论写景状物,还是叙事讲理,都十分强调对情的的运用再现,对情的掌握控制,对情的独特表达。曲艺界有言:大书一股劲,小书一段情。表演一曲单弦往往只有几分钟的时间,这就更需要情,更要依靠情,更要发挥情的作用。这是为什么?道理非常简单、朴素,因为通情才能达理,没有情感就从来不会有对艺术的追求和向往。
  张蕴华老师对情的理解和把握是清醒而自觉的。在我看来,她的情是真而深,情真才能意切,情深才能意长。同时,情也不是没有节制,没有边界,诚如古人所言“发乎于情,止乎于礼”。情的表现再现,应尊重公序良俗,要合乎人们的行为价值取向和礼仪规范,要维护社会的伦理道德。在这里,演员还需要处理技与情的关系问题。毋庸置疑,演员练就的技术技巧技法,要为所展现表达人物的情感空间和心灵世界服务,否则就有可能沦为单纯的炫技。通过观看和欣赏张蕴华老师的舞台表演,我觉得她对情的认识和把控的方向是正确的,对情的度的拿捏是恰当的,对情的表现也是多姿多彩的。对单弦艺术来讲,她真情似海,深水静流,广阔无垠。
  四曰真诚。人无诚不立。程门立雪、三顾茅庐的故事,家喻户晓。其实,与做人一样,从艺何尝不是如此。张蕴华老师对艺术的真诚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单弦忠诚。一个演员要成为社会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成为一个合格的人类灵魂工程师,没有对从事艺术职业的极高的忠诚程度,实难有所作为。为了学艺、求艺、研艺、习艺,她铭记师父教诲多少次“山后练鞭”,她记住了赵玉明老师 “字别咬那么狠,听着不舒服”的提醒,她掌握了王毓宝老师向内攒气向外送气的方法,她向石慧儒老师学习嘴唇不动显现舌头跟齿的技巧,她向关学曾、高凤山、王长友等前辈学习,养成了一个“眼睛看别人脑子想自己”的习惯。张蕴华老师总结了击打八角鼓的多种方法,练就了“一步到台口”的技能。大家知道,唱大岔曲,作为女演员60岁基本到头,65岁到达极限。可是,张蕴华快70岁仍然能唱。这就是技艺长期磨练到一定程度之后的功夫功力!她在书中说:“这么多年我能坚持下来,一个是爱,一个是我用功一个阶段就能提高一点,这对自己来说也是一个安慰。再琢磨琢磨,再用功点儿,又提高一步,又是一次安慰,不由自主地就不想放弃了”。单弦似乎人人都能唱,但是要唱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很像人人会写字,但真能写好并非易事。没有坚持或坚持不住,终究一无所成。
  二是对同行热诚。曲艺艺术发展的悠久性,中华曲艺形式的丰富性,曲艺师承关系的多样性,造就了争奇斗艳、姹紫嫣红的当代曲艺百花园。400多个曲种,从业者30多万,票友爱好者数以亿计。张蕴华老师作为曲艺队伍中的一员,她打破同行是冤家的陈旧思维和习惯,尊敬长者,提携后学,与同辈和谐相处,关系融洽。与张蕴华老师打过交道,有过接触的曲艺人,都能感受到她的沉静、谦和、真实和达观。曲艺界有云:一做人,二讲义,三打基础,四演戏。这四条,张蕴华老师实实在在地做到了。她经常教育学生和徒弟们,要同行相重,相互补台,好戏连台,否则同行相轻,相互拆台,最后垮台。最终,会毁掉事业、砸掉饭碗。常听她不厌其烦地讲:一句邪、矮半截,脏话粉词、别出嘴巴。我们应心中有爱,目中有人,口中有德,行中有善。张蕴华老师非常注重团队合作,这一点难能可贵。在她看来,“演员必须要有好的作者合作才成,对演员最重要的是那个好本子。好的曲艺作品,也应该是三结合的产物——好作者、好伴奏、好演员。演员没好词不成,没有好弦更不成。”张蕴华老师在做人从艺过程中,不为物欲所惑,不为人情所累,不为名利所绊,不为关系所羁,不计较,不抱怨,皆源于她良好的道德情操、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取向。真乃所谓:行端则影直,源洁则流清。
  三是对理论虔诚。捧读《单弦牌子曲》,尤为感动的是张蕴华老师对曲艺理论的虔诚和曲艺作家的尊敬。大家都知道,曲艺学术研究和理论建设是我们整个曲艺事业的一块短板、一个软肋。对一个演员来说,如此虔诚地表达出对曲艺理论的仰慕,释放出对曲艺作家的挚爱,说明张蕴华老师的远见卓识,也同时表明她认识到自己需要加强和提高的地方。放眼整个曲艺界,有这种深刻见解并付之行动的只是少数有理想、有担当、有作为的曲艺家。张蕴华老师说:“检讨起来我觉得可能是说得少、唱得多了,应该是理论性的说得再多一点。这就是我们这个演员的毛病,重视舞台表演,不重视理论学习,该上升到理论的时候,上不去”。上个世纪,张蕴华老师积极参加各种培训研修,尤其是对艺术概论和中国文化概论,认真听,仔细记,反复咀嚼和思量。她认为:“搞艺术的人,说不清艺术是什么,搞曲艺的人,对曲艺艺术的特征说不出个一二三来,真的是很遗憾的事。”她深切地感到:“我们曲艺界缺乏的就是把实践升华到理论的本事,到了我们这一代渐渐地理论有点儿了,缺的是升华,总结归纳。”张蕴华老师对曲艺作家非常敬重,念念不忘使她终身受益的王素稔老师、赵其昌、张喜林老师,她觉得“我们曲艺界的作者太伟大了,他们心里得装多少东西呀!文学的底子,对各种曲艺格式的熟悉,比如京韵大鼓唱词的格式,变化规律、特色;牌子曲每个牌子唱词的格式,适宜表现的情绪、唱词写作的几种变化、唱段构成时牌子前后安排顺序的规律,他们都得烂熟于心。”我觉得,这是一位用生命来演绎单弦的艺术家的心里话。正是基于此,无论是在北京大学还是在北京城市学院,抑或是在异国他乡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张蕴华老师都在不遗余力地进行课堂教学和传播曲艺艺术;正是基于此,10多年前张蕴华老师和罗君生先生共同整理出版了《单弦岔曲五百首文集》,供人们广为传唱;正是基于此,《单弦牌子曲》这本书由作家、艺术家、理论家联袂合作而成。
  词中天地大,曲中日月长。对曲艺理论的渴望和追求,在这方面,曲艺名家大师所见略同。曲艺家刘学智生前讲道:“成功的曲艺家,应当是上台能演出,下台能创作,张口有理论,身后有学生。”相声名家马季对相声的传承发展念念不忘:“目前相声教育存在着‘空当’,缺乏科学系统的教育,师资教材都是空白。”他认为,最好是能够由经验丰富的演员,认真总结升华演出经验,形成科学的教材。四川谐剧创立者、表演艺术家王永梭去世前留言:“期待曲艺界早日能有一支理论研究队伍。”今天,已届纵心所欲不逾矩之年的张蕴华老师仍然快乐地奔走在舞台和讲台之间,用她的真爱真心真情真诚铸成的艺术之火,用她德艺双馨铸就的人格魅力,传承和发展着她生死为之梦萦魂牵的单弦表演艺术!
  人生有涯,艺无止境。祝愿张蕴华老师艺术青春常驻,期待张蕴华老师不断创造出新的艺术成果。
其他文献
旅游路上传佳话,  有一辆三轮摩托追大巴。  别以为是小伙子飙车技,  她原来是个姑娘家。  车后边,还坐着姑娘她的爷爷,  双手紧把栏杆抓。  抓着栏杆还鼓劲:  “快!一定务必追上它!”  恁要问这是咋回事?  咱开门见山不拖拉。  赵志华是一位退休老记者,  人称“赵老师”,采风创作是行家。  这一天,带着老伴儿去旅游,  从北京,直奔承德塞罕坝。  远处看,绿色草原花鲜艳,  长空万里披彩
期刊
走上舞台,他身着戏装,扮演舞台上的各种角色。瞟、睨、顾、盼,每一个眼神中都闪烁着星光。唱腔嘹亮高亢,身姿绰约,绝活层出不穷。舞台,已经融入了他的生活,如果没有戏,生活便失去了意义。走下舞台,他是非遗传承人,细心琢磨,传播与发展铁岭二人转非物质文化遗产,感悟着传统与现代碰撞出的火花。他叫张春丰,一个“80后”的年轻小伙子。在戏的一招一式中,成就了自己的梦想;在表演的一颦一笑间,肩负着自己的使命。  
期刊
夏文兰从艺三十年座谈会上我曾受邀发言,这30年,我感叹很多,因为我亲眼见证了夏文兰的成长,亲眼见证了一个绣花厂女工成长为一名百姓喜爱的女笑星;亲眼目睹她们夫妻俩从草根艺术中走来,成为相声界少有的夫妻档。我很想借此机会写一篇文章对夏文兰从艺30年表示祝贺,可那次会嘉宾众多,争相发言,时间有限,只能即兴浅谈了些我与夏文兰、倪明的友情及他们的作品、人品、艺品。虽只是即兴,但兴之所至,倒也觉得畅快、惬意。
期刊
背景:常宝华老师虽然年事已高,但怹对相声热情未减,始终笔耕不缀,写心得写新作,保持着与时俱进的思维。他关心相声事业更关注青年相声演员的成长,怹曾多次谈到相声传承的重要性,谈到年轻演员的表演误区和新作品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有时谈得激动了怹会焦急地说,“你知道那谁谁的家住哪儿吗,你开车带我去跟他聊聊,相声不能那样说。”常老师是个真实的老人,怹对相声的执着和热爱是毋庸置疑的。受怹影响我举办了“李伟建少儿相
期刊
2011年4月11日,陈鸣志先生因病医治无效,离开了我们。至今,已经整整五年了。  在过去的五年中,当我每每回忆起这位令人尊敬的老师,也常常陷入一种突如其来的哀痛之中,那哀痛不仅是对生命无常的叹息,更多的是对他这样的相声艺人的境遇的无奈……  陈鸣志,原名陈嘉志,回族,生于1946年。是家里最小的孩子。1953年拜师相声艺人于宝林,分别在连兴茶社和声远茶社学习相声表演。后归入红桥区曲艺团相声队,团
期刊
女 自古百善孝为先,  男 最美儿媳佳话传。  女 孝老爱亲称典范,  合 构建和谐大家园。  女 温金娥出生在福建上杭县,  男 与丈夫喜结良缘恩爱缠绵。  女 没成想好日子刚过五年半,  男 丈夫就因公牺牲撒手人寰。  女 扔下了年迈公婆肝肠寸断,  男 老两口声声唤儿实在太可怜。  女 (喊)我的儿子啊!都说养儿为防老——  男 你不把爸妈管,  女 爸和妈疾病缠身——  男 已是那风烛年。
期刊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每位相声演员都有自己的艺术风格。相声演员的艺术风格一定脱离不开自己的性格,相声演员将自己的性格放大到极致便是他的艺术风格。正所谓“活如其人”。陈鸣志先生便是我所说的“活如其人”的代表。总结一个字——楞(不是贬义,性格特点)!  自1999年学习相声以来,我和许多艺术家、老前辈接触甚密。但是和陈鸣志先生始终没有太多接触的机会。首先,他在哈哈笑相声队演出的时候,我一直坐台下听活,
期刊
深秋的北方寒意浓浓,下午五六点钟的时候,天已经黑了。刚刚下过一场秋雨,凉风一飕,令人不由得一阵阵打冷颤,正所谓“一场秋雨一场凉”。可是这份寒冷却挡不住农贸市场里老百姓购物的热情。这个大市场从这头到那头得有二里地,每天下了班以后的这个点儿那真叫热闹非凡,人挨人人挤人人碰人人蹭人人头攒动啊。市场里边儿干什么的都有,有买的有卖的有什么都不买瞎遛弯儿的,有开门脸儿的、有摆地摊儿的、有好好排队的、也有乱加塞
期刊
福州评话是以福建省福州方音讲述并有徒歌体唱调穿插吟唱独特的汉族说书形式,流行于福建省的福州、闽侯、永泰、长乐、连江、福清、闽清等十几个县市及台湾省和东南亚的福州籍华侨集居地。  出于对濒危曲种的了解与保护,我们小组到福州,探访福州市曲艺团对福州评话、伬唱进行简单的调研。  在福州市曲艺团进行调研的过程中,我们小组有幸见到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叶兆辰先生,并对其进行了简单的采访。叶先生有丰富的从
期刊
为贯彻落实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文联、中国作协6部门联合印发的《2016—2017年全国文艺业务骨干和管理干部培训工作规划》,根据中国文联九届八次全委会统一部署,按照《中国曲协会员培训实施方案》的总体安排,2月24日至28日,中国曲协在陕西省西安市举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首期研讨班,标志着全国曲协会员大培训正式开始。  3月12日至15日中国曲协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