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时代的对话

来源 :曲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lxm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常宝华老师虽然年事已高,但怹对相声热情未减,始终笔耕不缀,写心得写新作,保持着与时俱进的思维。他关心相声事业更关注青年相声演员的成长,怹曾多次谈到相声传承的重要性,谈到年轻演员的表演误区和新作品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有时谈得激动了怹会焦急地说,“你知道那谁谁的家住哪儿吗,你开车带我去跟他聊聊,相声不能那样说。”常老师是个真实的老人,怹对相声的执着和热爱是毋庸置疑的。受怹影响我举办了“李伟建少儿相声精品班”,旨在相声从娃娃抓起。在开班仪式上常老师告诫小学员们“艺在坚持”,他还幽默地说:“我写过相声、演过相声,我给自己总结了四句话—创作不大点儿,表演不起眼儿,干了大半辈儿,落个半熟脸儿。”活动当天,李寅飞、回想、于磊、陈印泉、侯振鹏、李鸣宇、吉祥、如意、李涵等北京相声小剧场的优秀青年演员也莅临现场,仪式结束后常老师又与这些年轻演员畅谈心得体会,交流表演经验,这是一次难得的会面,是一次跨时代的对话。
  —李伟建
  相声演员要成为杂家
  相声,“相”,相貌之相,主要是表演;“声”,主要是语言。我推荐大家看看陈原的《社会语言学》,看完必会受益匪浅。学习语言,相声演员还要懂得一点唯物辩证法,要学学哲学,因为我们很多东西都是带有哲理的。比如《蛤蟆鼓》,讽刺的是捧哏的说话片面性,“万物都是一理”这句话是带有偏颇性的。《报菜名》说明什么,有没有内容?它不止是贯口,它讽刺了一种说话不算话,说得越大越不嫌大,最后什么也干不成这样一种人。学相声,我们不仅需要学语言学、哲学,还要学逻辑学、美学,要成为一个杂家。著名美学家王朝闻同志曾跟我说过,“我很欣赏你们相声演员的这句话,‘像不像,三分样’。太好了,太好了!”因为相声涉及的面太广,所以我们要学的东西还很多。我创作的相声《说海》中,重点谈了南海,恰恰现在南海是个焦点。我没有先见之明,我只是觉得我们国家四个海——渤海、东海、黄海、南海——就南海太大了,南海很多岛屿我都上去过。我大篇幅写了南海,是和我侄子常贵田一起表演的。这个作品虽然已经过去了很久,但这个相声现在还能演,很多“包袱”还很响,观众理解起来没有障碍,演出效果依旧很好。
  当年的“小蘑菇”(大哥常宝堃),不仅能说相声,还能演京戏、话剧,他就是一个杂家。前阵子我看一个电视节目,里面有一个残疾人想学相声,他问周立波,“你说这相声难,它难在哪儿了?”周立波说了句令人深思的话:“相声难就难在它太容易了!”这句话说得很有哲理,令我想起了老一辈人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咱这相声啊,没上过学,睁眼瞎,文盲,就能说相声;大学毕业,也没多大富余!”我觉得这句话可以留下后边半句“大学毕业,也没多大富余”,前边那半句不对。
  说相声不要有江湖气
  说相声不要有江湖气,很多人年纪轻轻,一说话全是江湖味。我从小说相声,什么没经历过!前几天电视介绍老北京的雨儿胡同,令我思绪万千。我一听雨儿胡同就头疼,小时候上堂会上得太多了。深宅大院我去过不少,没少受他们的侮辱。七八岁时,我看到有钱人玩牌九,一个相声老艺人叫我过去找主人“吃喜儿”(打赏给钱),我去了,结果挨了结结实实的一巴掌。13岁时,我给三哥常宝霆量活《黄鹤楼》,夏天,场面桌摆好了,院子里一个观众也没有,只有一幅“虾米须子”的大帘子(外面看不到里面,里面却能清楚看到外面的帘子)隔开屋里屋外。我俩说了一段《黄鹤楼》,有时候隐隐约约能听到帘子里头传来“哈哈”的笑声。这之前我只知道慈禧太后垂帘听政,还真没想到有人能够垂帘听相声。所以对江湖的东西我深恶痛绝!
  江湖中有一种俗气——我指的是低俗——坚决不能要,特别是随意性,与我们提倡的灵活性不一样,这种随意性有时候干脆偏离主题,甚至与主题相矛盾,就是为了赚取廉价的笑声而瞎逗贫,油嘴滑舌的没有品位。认为出洋相、耍贫嘴就是相声的人是大错特错。
  启明茶社:相声小剧场的鼻祖
  1937年,我父亲常连安带着我二哥常宝霖到北京的一个剧场“新罗天”(即后来的开明影院)演出,一天有位热爱相声的老观众跟我父亲说你们一家子都说相声,为什么不自己挑个班,弄个园子?我父亲说,我们说相声的,哪有那资本啊?这位观众说,我能替你们找个地方,在西单商场里头,赚了算你们的,赔了是我的。我父亲一听这话动了心,这才有了后来的启明茶社。启明茶社位于西单商场的一个仓库里,能够容纳100余人观看演出,后来发展到200余人。济南相声演员孙少林到启明茶社看完演出后很受启发,回去后,搞了个晨光茶社。
  启明茶社最初以曲艺演出为主,卖票的话也就是六成座,生意不太好。当时时兴拿头发来比喻上座率——“今天怎么样?”“嗨,小平头(五六成观众)!”也有“大背头(全满)”的时候,最惨的是“胡子茬儿(三三两两没几个)”!1938年启明茶社改成了“相声大会”,专门表演相声。我当时印象最深的是启明茶社门口有三块牌子:“文明相声”、“相声大会”、“零打钱”,这三样在当时的曲艺界都属创新突破。启明茶社观众席没有桌子,只有一排排椅子,演出采用零打钱模式,特别考验演员。王世臣一上去,一使《怯洗澡》,“呼啦——”观众全满;不知名的演员一上去,“哗啦——”观众能走一半,那真考验人。我父亲见“相声大会”发展得不错,一封信把我从天津调到北京,那年我整整8岁。
  启明茶社的相声大会,促进了北京相声艺术的发展,也培养了北京人的相声欣赏水平,同时也培养了一大批艺术人才。后来启明茶社发展得特别好,很多公孙王侯的后代穿件朴素的衣服在下面一坐听相声;京剧表演艺术家荀慧生、言菊朋是“启明”的常客;马连良、金少山也在“启明”听过相声;演艺界的白光、石挥、谢添、欧阳莎菲、李翰祥等也常去“启明”;后来成为著名相声演员的李文华、马季当时只有十几岁,几乎泡在“启明”。启明茶社对现在演员有着示范作用,“大逗相声社”“鸣乐汇”“嘻哈包袱铺”“笑动百华相声剧场”……现在相声小剧场的鼻祖应该追根溯源到启明茶社,这是北京第一个有规模的相声小剧场,很多人在那里演出过。那时候我们就讲究说文明相声,现在的年轻演员我也希望你们净化自己的语言,让相声更有欣赏价值,更充满正能量。
  避免相声误区
  表演分为两个流派——体验派和体现派,但相声表演究竟是什么派呢,我管它叫模拟派。模拟派有个标准“像不像,三分样”,这是一个笼统的概念,有时候也可能演到六分七分八分甚至九分。我之前演《昨天》,里面有12个人物,这12个人物都要让观众记住,这就要求演员必须拿捏好“度”,用不同的尺度来衡量和把握人物。当然,这其中有很多戏剧成分。现在有些相声演员表演起来不进入角色,千人一面,不深入生活想怎么演怎么演,缺少依据。
  什么叫“包袱”,有人说笑点就叫包袱,观众一笑就叫包袱,这也是个误区。“包袱”是一个组织,不仅要严密还要完整,语言要准确,要说完整的话。有的演员说我那个不是包袱,但观众乐了,算什么呀?我觉得准确地说这应该叫插科打诨。“科”,是动作,“诨”是说笑话或者讲一个故事。我们应该仔细地研究这四个字。另外有的演员拿耍贫嘴与相声划等号,这并不幽默,他把相声想得太容易了。还有一种人现在经常把“货声”与出洋相挂钩,对我来说,我非常讨厌这样的演员,不称职。当年侯宝林先生说《卖布头》,特意从天津到北京到高阳等地去听卖布的怎么卖,老艺术家就是这样深入生活的。拿相声当耍贫嘴,极端错误;拿相声当出洋相,非常不对。“面目可憎,语言无味”这八个字我们一定要避免。我还厌恶那些说行话的,但是,要严格区分行话和术语,我有两句话送给年轻人:行话不能说,术语不能丢。
  相声需要娱乐性,但一定要是高尚的。我写过不少相声,比如《说海》,里面没有什么思想,我就是想让大家能够热爱我们的海洋,丰富一下与海洋相关的知识。当然,短短一个相声涉及到的内容毕竟只是九牛一毛,但是我有一种爱国的情怀。相声,在传播知识、给大家带来愉悦的同时一定要为人民服务!
其他文献
话语权决定主动权,传播力决定影响力。曲艺在漫长的传承发展中,产生并留下了许多原始的“春典”“艺谚”“艺诀”等独特术语。在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明多样化的今天,作为现实中的曲艺,避免不了西方艺术思潮和学术话语的影响,在交流交融交锋中一旦失掉了自己特有的话语权和传播能力,将直接面临艺术传统和艺术价值的丧失。话语体系是思想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的外在表达形式,具有完整的科学的话语体系是一门艺
期刊
朱丽华,1945年7月9日出生于山东青岛,祖籍浙江宁波,山东琴书表演艺术家,原青岛市曲艺 团国家一级演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山东琴书(东路)项目传承人。  13岁就登台演出的朱丽华,从1958年至今,从事山东琴书艺术表演已60年。为了更好地传承山东琴书这门传统艺术,承担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山东琴书(东路)项目传承人的责任,2014年,近70岁的朱丽华开始录制21回的山东琴书《呼延庆打擂》,历时
期刊
罗荣寿,相声表演艺术家,北京相声代表人物之一。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百业待兴,相声艺术受历史原因制约一度受到社会的冷遇,存续濒临险境。为挽救这一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1950年,罗荣寿与侯宝林、孙玉奎、刘德志、侯一尘、于世德等有识之士共同筹备组建了“北京相声改进小组”,罗荣寿担任了第一、第四届副组长。他与相声界同仁一道,积极大胆地改革传统相声,去其糟粕,留其精华,使相声艺术焕发生机。
期刊
有人说人生:不过—— 血与火。人,生,始于母亲不息的血。人,死,归于物质不灭的火。  那么,把“生与死”作为自己原始命题的悲剧,实际上,也即经由“血与火”洗礼之美。  如何来定义悲剧?前有恩格斯穿透历史、哲学的经典论述,后有鲁迅看透社会、人伦的形象描述,当然,还有众人看透本质、关系的各种阐述:“悲剧产生于矛盾和冲突中”,“毁灭或灾难显示甚至加强这种价值”,“没有怜悯感就不可能有悲的审美体验”,或许
期刊
京韵大鼓表演艺术家刘春爱是当代鼓曲大师骆玉笙的嫡传弟子,国家级非遗项目骆派京韵大鼓的代表性传承人。她今已年近七旬,依然活跃在京津冀曲坛。她的嗓音酷似老师,宽厚、圆润、明亮,至今歌来调门不减。  不久前,她应邀到唐山滦南县成兆才大戏院参加活动,笔者有幸欣赏了她演唱的骆派经典曲目《俞伯牙摔琴》。她高雅的台风、吐字行腔、举手投足恍如骆老再世……刘春爱不但很好地继承了骆玉笙的演唱特点,行腔委婉,韵味醇厚,
期刊
按照中宣部等六部门印发的《2016-2017年全国文艺业务骨干和管理干部培训工作规划》的部署和《中国文联各全国文艺家协会会员培训工作方案》的要求,中国曲协组织研讨班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本刊就相关问题采访了中国曲协相关负责人。  问:曲艺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研讨班的主旨是什么?  答: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三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学习
期刊
在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有力指引下,中国曲协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基因中坚持贯彻新的发展理念,为实现曲艺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断探索。  四川省彭州市是著名的牡丹之乡,也是中国曲艺之乡,其市花就是牡丹花,而中国曲艺最高奖就是“牡丹奖”。为让艺术“牡丹”和景致牡丹“花开并蒂”,进一步繁荣曲艺创作,延展曲艺理论研究的深度和
期刊
旅游路上传佳话,  有一辆三轮摩托追大巴。  别以为是小伙子飙车技,  她原来是个姑娘家。  车后边,还坐着姑娘她的爷爷,  双手紧把栏杆抓。  抓着栏杆还鼓劲:  “快!一定务必追上它!”  恁要问这是咋回事?  咱开门见山不拖拉。  赵志华是一位退休老记者,  人称“赵老师”,采风创作是行家。  这一天,带着老伴儿去旅游,  从北京,直奔承德塞罕坝。  远处看,绿色草原花鲜艳,  长空万里披彩
期刊
走上舞台,他身着戏装,扮演舞台上的各种角色。瞟、睨、顾、盼,每一个眼神中都闪烁着星光。唱腔嘹亮高亢,身姿绰约,绝活层出不穷。舞台,已经融入了他的生活,如果没有戏,生活便失去了意义。走下舞台,他是非遗传承人,细心琢磨,传播与发展铁岭二人转非物质文化遗产,感悟着传统与现代碰撞出的火花。他叫张春丰,一个“80后”的年轻小伙子。在戏的一招一式中,成就了自己的梦想;在表演的一颦一笑间,肩负着自己的使命。  
期刊
夏文兰从艺三十年座谈会上我曾受邀发言,这30年,我感叹很多,因为我亲眼见证了夏文兰的成长,亲眼见证了一个绣花厂女工成长为一名百姓喜爱的女笑星;亲眼目睹她们夫妻俩从草根艺术中走来,成为相声界少有的夫妻档。我很想借此机会写一篇文章对夏文兰从艺30年表示祝贺,可那次会嘉宾众多,争相发言,时间有限,只能即兴浅谈了些我与夏文兰、倪明的友情及他们的作品、人品、艺品。虽只是即兴,但兴之所至,倒也觉得畅快、惬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