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大力提倡有效教学的形势下,笔者以课程标准为指导,结合平时教学实践,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本文主要通过小组合作,质疑、探究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巧妙利用评价营造“心育”的氛围,加强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关键词】小组合作 质疑 探究 评价 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4-0112-02
古往今来,老师不仅要“授业”,更应“传道”。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许多老师比较注重英语听、说、读、写的训练,却往往忽略了通过英语教学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而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习英语能帮助他们形成开放、包容的性格,发展跨文化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促进思维发展,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人文素养[1]。由此可见,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也同等重要。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展和文化知识的学习是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的。为此,作为英语教师要注意挖掘教材中潜在的因素,结合学生实际,把心理健康教育恰到好处地融入到教学中去,让师生、生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学生智慧的培养和个性的塑造,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始终,做到既教书又育人。下列是笔者初步探索了一些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路子,让学生带着健康的心理情感轻松愉快地学习,让“心育”之花的种子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扎根、开花。
一、小组合作学习,为“心育”之花提供了沃土
实践证明,在教学中要使学生轻松大胆地全身心投入小组互动学习中,就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培育学生乐观、自信、豁达的心境。在小组互动学习中,学生最大的障碍就是他们不自信,消极自卑,害怕失败。这种心理影响到小组中其他成员的语言交流与行为表现,使他们不能轻松大胆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而小组互动合作学习也就因某个小组成员的被动而失去应有的活力。显然,这种心理现象就成了学生学习活动的制约,特别是在口头交际中,就会因为学生的心理而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为此,笔者尽可能为学生,尤其是基础较差,经常失败的学生创造更多的成功机会,加强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消除他们的消极、自私、依赖等不良的心理,使他们保持良好的心态,拥有健康的心理,从而促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小组合作学习。
二、质疑、探究,为“心育”之花提供了养料
通过质疑、探究性学习的实践,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也有极大的帮助。在整个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的探索状态,同时学会了与他人合作交流,也磨练了意志、陶冶了情操,并随时对自身的认识与行为进行评价,从而进行反馈调节[2],这其实就是学生自我教育,心理素质提高的过程。学生在质疑与探究的过程中不仅悟出了好的学习方法,提高了学习英语的信心,而且还为他们辨别“真、善、美、丑”提供了条件与机会。这样就使“心育”之花有了养料,花自然就开得更漂亮、更鲜艳了。为此,结合初中学生心理特点笔者规定:学生可以自由地提问题,自由探讨,允许他们各抒己见。这个言论自由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学习的过程。
三、激励评价,为“心育”之花注入了催化剂
在课堂教学中尽量给学生创设一个悦目、悦耳、悦心的学习情境,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常言道:“越夸越灵”,积极地评价能够给学生带来喜悦,带来成功感,给知识的学习带来趣味感,给学生学校生活带来意义感,因而积极地评价更能促进学生个性健全发展。在平时的教学中关注每个学生,充分肯定其成绩和进步,抓住闪光点,并给予诱导和鼓励,使学生感到我能学、我会学,我是成功者。为此,笔者运用了多种评价方法与手段,如课前3分钟讲话,学生可讲英语故事、复述课文,英语谜语、中西文化等,只要学生能大胆用英语表达,就给予热烈的掌声,大力鼓励和表扬。在批改学生作业时,也要巧妙地进行评价,笔者用红色笔画出学生写得好的句子,红色越多,证明漂亮的句子就越多。总之,在与学生的交往中,让学生感到老师的可亲、可敬,从而使他们“亲其师而信其道”,老师持之以恒的鼓励,不断地给学生注入学习英语的精神动力,给“心育”之花注入了催化剂,使它在学生的心中开得更艳、更美。
然而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们老师从不同角度,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适时的、自然的渗透,起到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作为英语老师我们要抓住机会,巧妙结合课文,经常有意识地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教学之中,见缝插针,积少成多,那么学生所收到效果是难以估计的。总之,在英语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应有恰当的位置,任何一个教师都不应把它看作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更不应该把它看成是一种负担,而是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对学生的心理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积极的学习态度,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2011
[2]文萍.《心理学理论与教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关键词】小组合作 质疑 探究 评价 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4-0112-02
古往今来,老师不仅要“授业”,更应“传道”。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许多老师比较注重英语听、说、读、写的训练,却往往忽略了通过英语教学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而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习英语能帮助他们形成开放、包容的性格,发展跨文化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促进思维发展,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人文素养[1]。由此可见,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也同等重要。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展和文化知识的学习是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的。为此,作为英语教师要注意挖掘教材中潜在的因素,结合学生实际,把心理健康教育恰到好处地融入到教学中去,让师生、生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学生智慧的培养和个性的塑造,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始终,做到既教书又育人。下列是笔者初步探索了一些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路子,让学生带着健康的心理情感轻松愉快地学习,让“心育”之花的种子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扎根、开花。
一、小组合作学习,为“心育”之花提供了沃土
实践证明,在教学中要使学生轻松大胆地全身心投入小组互动学习中,就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培育学生乐观、自信、豁达的心境。在小组互动学习中,学生最大的障碍就是他们不自信,消极自卑,害怕失败。这种心理影响到小组中其他成员的语言交流与行为表现,使他们不能轻松大胆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而小组互动合作学习也就因某个小组成员的被动而失去应有的活力。显然,这种心理现象就成了学生学习活动的制约,特别是在口头交际中,就会因为学生的心理而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为此,笔者尽可能为学生,尤其是基础较差,经常失败的学生创造更多的成功机会,加强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消除他们的消极、自私、依赖等不良的心理,使他们保持良好的心态,拥有健康的心理,从而促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小组合作学习。
二、质疑、探究,为“心育”之花提供了养料
通过质疑、探究性学习的实践,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也有极大的帮助。在整个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的探索状态,同时学会了与他人合作交流,也磨练了意志、陶冶了情操,并随时对自身的认识与行为进行评价,从而进行反馈调节[2],这其实就是学生自我教育,心理素质提高的过程。学生在质疑与探究的过程中不仅悟出了好的学习方法,提高了学习英语的信心,而且还为他们辨别“真、善、美、丑”提供了条件与机会。这样就使“心育”之花有了养料,花自然就开得更漂亮、更鲜艳了。为此,结合初中学生心理特点笔者规定:学生可以自由地提问题,自由探讨,允许他们各抒己见。这个言论自由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学习的过程。
三、激励评价,为“心育”之花注入了催化剂
在课堂教学中尽量给学生创设一个悦目、悦耳、悦心的学习情境,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常言道:“越夸越灵”,积极地评价能够给学生带来喜悦,带来成功感,给知识的学习带来趣味感,给学生学校生活带来意义感,因而积极地评价更能促进学生个性健全发展。在平时的教学中关注每个学生,充分肯定其成绩和进步,抓住闪光点,并给予诱导和鼓励,使学生感到我能学、我会学,我是成功者。为此,笔者运用了多种评价方法与手段,如课前3分钟讲话,学生可讲英语故事、复述课文,英语谜语、中西文化等,只要学生能大胆用英语表达,就给予热烈的掌声,大力鼓励和表扬。在批改学生作业时,也要巧妙地进行评价,笔者用红色笔画出学生写得好的句子,红色越多,证明漂亮的句子就越多。总之,在与学生的交往中,让学生感到老师的可亲、可敬,从而使他们“亲其师而信其道”,老师持之以恒的鼓励,不断地给学生注入学习英语的精神动力,给“心育”之花注入了催化剂,使它在学生的心中开得更艳、更美。
然而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们老师从不同角度,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适时的、自然的渗透,起到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作为英语老师我们要抓住机会,巧妙结合课文,经常有意识地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教学之中,见缝插针,积少成多,那么学生所收到效果是难以估计的。总之,在英语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应有恰当的位置,任何一个教师都不应把它看作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更不应该把它看成是一种负担,而是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对学生的心理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积极的学习态度,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2011
[2]文萍.《心理学理论与教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