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次听一老师上课,有教师指出课上得好但好像太规矩,一板一眼,少了点生气,少了些高潮。该教师很大度,笑笑说高潮可遇不可求,不是你设计出来的。该教师说得不无道理,高潮确实是大音稀声。不过,如果把高潮看得很神秘,甚至认为可遇不可求,似乎又矫枉过正了。就我的理解,高潮应该指学生在课堂的某一阶段体现出来的较为积极的学习状态。高潮在课堂上尘埃落定,而备课时要有它的草灰蛇线。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可操作性入手,就课堂教学高潮的生成策略,谈点看法。
一.拓展
拓展,顾名思义,就是在文本的基础上,有所开拓与发展。如和生活挂钩,因为“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如把相关的内容进行比较评价,以加深理解认识;再如联想想象,纵横驰骋……前不久听一位省教坛新秀上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在体味了字字是泪句句含血的文句后,该教师引领学生走出地坛,走近各自的母亲,让他们回忆平时忽略的一些细节。由于有了前面较好的铺垫,学生情动于衷,言溢于表,掀起另一个高潮。这里教师留给学生的绝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而是心的发现情的碰撞。可以说,对以情见长的文章就要在“情”上做足文章,一旦引起了学生的共鸣,课堂的高潮自然而然就会出现。相对而言,议论性的或文艺性的文章缺了前者的“煽情”,似乎难以达到高潮。但实际上由于多了知识性,拓展得好,同样会有效果,而且避免了偶尔让人觉得做作的“调情”。
二.体验
新课标倡导体验,这是明智之举。缺了体验的文本是死文本,缺了体验的学生是被动的麻木的学生。而所有的文本,没有读者的体验只是完成了一半,不能引起读者各种各样的体验的则是失败的文本。对于体验,以前我们在教学中强调的不够,有时甚至还野蛮地剥夺了学生的体验权利,将其置于没有思维纬度的问题中不能自拔。语文是最富有人情味的学科,最有人文色彩,最具情感力度。教语文,除了最基本的知识传授外,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体验并进而自觉体验,体验到语文的美,体验到语文的丰富和精彩,体验到语文的强悍与博大。如《琵琶行》里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这样的感叹包含了多少情愫?依我的理解,绝对不应只有同病相怜与安慰,里面有痛,有愤,还有无可奈何的自欺……我们完全可以换位思考,引导学生根据白居易的窘境设身处地地感受。体验需要学生一定的情感积淀,但更需要教师创设适当的情境。如果学生能走进文本,走近人物,走近细节,产生身临其境之感,那接下来的感悟以及由此而现的高潮也就不在话下了。
三.空白
空白如国画里的留白,计白当黑,给人无边想象。就文体而言,小说的空白最多,因含蓄是小说的生命。故除欣赏情节、人物和主题外,不妨关注叙述的盲点,也就是文本着墨不多之处。如《祝福》里祥林嫂如何到土地庙捐门槛,祥林嫂碰见“我”后怎样想又怎样死掉的,小说没只言片语。只要搭个平台,学生就会想象补充,各呈异彩。
散文也可作类似的处理。散文虽号称“散”,但事实上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可以让散文更“散”。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荷香月色下的朱先生体味着“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忧伤”,那在平日里他是怎样的,能否举一些细节?文章集中写了其当晚的心理,平时的表现则可以由学生自己发挥。而且,两者加以简单的对比,就能更好理解朱先生特定时候的特定心绪。相对而言,议论文的空白处理较为抽象,似乎难以把握,实际上,把抽象的道理事实化,就是很好的空白挖掘。
四.疑点
疑点就是文本存在的模棱两可之处,矛盾之处,模糊之处,和空白有联系又有区别。它强调的是文本的特别表达或处理。对教师而言,备课时发现了疑点也就基本预示着课堂高潮的出现。毕竟,有疑则争,有疑则论,道理浅显不过。譬如《失街亭》对诸葛亮的描写,孔明自然是用人错误,但依其精细,难道真在最后嚎啕大哭之时才记得先帝临终之言?若想到这层,就更能理解对他从神到人的形象的塑造,更能体会他在偶尔一次“用人唯亲”上的自责。再如《项链》里路瓦栽先生为什么在丢失项链后没责骂玛蒂尔德而选择了赔偿?当大家把目光集中在女主角身上的时候,看看男配角,无疑打开了另一扇丰富的大门。学生完全可以由此对文本主题展开多样化个性化的解读,形成高潮。
关于课堂教学高潮的生成策略,除上面提到的几点,还有很多切实可行的好方法,在此不再赘述。
谢国华,语文教师,现居江西赣县。本文编校:陈青山
一.拓展
拓展,顾名思义,就是在文本的基础上,有所开拓与发展。如和生活挂钩,因为“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如把相关的内容进行比较评价,以加深理解认识;再如联想想象,纵横驰骋……前不久听一位省教坛新秀上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在体味了字字是泪句句含血的文句后,该教师引领学生走出地坛,走近各自的母亲,让他们回忆平时忽略的一些细节。由于有了前面较好的铺垫,学生情动于衷,言溢于表,掀起另一个高潮。这里教师留给学生的绝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而是心的发现情的碰撞。可以说,对以情见长的文章就要在“情”上做足文章,一旦引起了学生的共鸣,课堂的高潮自然而然就会出现。相对而言,议论性的或文艺性的文章缺了前者的“煽情”,似乎难以达到高潮。但实际上由于多了知识性,拓展得好,同样会有效果,而且避免了偶尔让人觉得做作的“调情”。
二.体验
新课标倡导体验,这是明智之举。缺了体验的文本是死文本,缺了体验的学生是被动的麻木的学生。而所有的文本,没有读者的体验只是完成了一半,不能引起读者各种各样的体验的则是失败的文本。对于体验,以前我们在教学中强调的不够,有时甚至还野蛮地剥夺了学生的体验权利,将其置于没有思维纬度的问题中不能自拔。语文是最富有人情味的学科,最有人文色彩,最具情感力度。教语文,除了最基本的知识传授外,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体验并进而自觉体验,体验到语文的美,体验到语文的丰富和精彩,体验到语文的强悍与博大。如《琵琶行》里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这样的感叹包含了多少情愫?依我的理解,绝对不应只有同病相怜与安慰,里面有痛,有愤,还有无可奈何的自欺……我们完全可以换位思考,引导学生根据白居易的窘境设身处地地感受。体验需要学生一定的情感积淀,但更需要教师创设适当的情境。如果学生能走进文本,走近人物,走近细节,产生身临其境之感,那接下来的感悟以及由此而现的高潮也就不在话下了。
三.空白
空白如国画里的留白,计白当黑,给人无边想象。就文体而言,小说的空白最多,因含蓄是小说的生命。故除欣赏情节、人物和主题外,不妨关注叙述的盲点,也就是文本着墨不多之处。如《祝福》里祥林嫂如何到土地庙捐门槛,祥林嫂碰见“我”后怎样想又怎样死掉的,小说没只言片语。只要搭个平台,学生就会想象补充,各呈异彩。
散文也可作类似的处理。散文虽号称“散”,但事实上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可以让散文更“散”。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荷香月色下的朱先生体味着“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忧伤”,那在平日里他是怎样的,能否举一些细节?文章集中写了其当晚的心理,平时的表现则可以由学生自己发挥。而且,两者加以简单的对比,就能更好理解朱先生特定时候的特定心绪。相对而言,议论文的空白处理较为抽象,似乎难以把握,实际上,把抽象的道理事实化,就是很好的空白挖掘。
四.疑点
疑点就是文本存在的模棱两可之处,矛盾之处,模糊之处,和空白有联系又有区别。它强调的是文本的特别表达或处理。对教师而言,备课时发现了疑点也就基本预示着课堂高潮的出现。毕竟,有疑则争,有疑则论,道理浅显不过。譬如《失街亭》对诸葛亮的描写,孔明自然是用人错误,但依其精细,难道真在最后嚎啕大哭之时才记得先帝临终之言?若想到这层,就更能理解对他从神到人的形象的塑造,更能体会他在偶尔一次“用人唯亲”上的自责。再如《项链》里路瓦栽先生为什么在丢失项链后没责骂玛蒂尔德而选择了赔偿?当大家把目光集中在女主角身上的时候,看看男配角,无疑打开了另一扇丰富的大门。学生完全可以由此对文本主题展开多样化个性化的解读,形成高潮。
关于课堂教学高潮的生成策略,除上面提到的几点,还有很多切实可行的好方法,在此不再赘述。
谢国华,语文教师,现居江西赣县。本文编校:陈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