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改革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hjis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基于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分析了当前社会发展对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人才能力要求的提升,梳理了人才培养体系中各课程和实践环节的内容衔接关系,并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按照分层递进的基本原则,构建了面向现代企业需求的材料成型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对材料成形CAD/CAE/CAM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有效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 材料成型 CAD/CAE/CAM技术 课程体系
  【基金项目】湖南工程学院教改项目(13019)。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206-02
  湖南工程学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起源于原湘潭机电高等专科学校的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虽已有25年办学历史,但也存在办学观念陈旧,不能及时紧跟技术发展的步奏,已不能很好的适应现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在2011年,本专业获批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借此契机,结合当前企业对人才能力需求的提升,近年来我们对专业课程体系逐步实施了一系列的课程体系优化和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课程体系改革的背景与目标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即是面向行业或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培养具有较强专业综合素质和工程应用能力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随着现代生产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生产效率大幅提高,竞争越发激烈,各行业对于应用型本科的人才培养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毕业生能力的十二条能力要求中,有八条提到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如何培养满足企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成为了近年来各高校特别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课程改革的重点。
  二、材料成形技术的发展及当前企业的需求
  从最开始的全凭手工和经验完成,到上世纪开始CAD技术的应用,再发展到今天,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材料成形领域不可替代的手段,表1反映了当前企业对材料成型专业人才的需求,可以清楚的看出,未来材料成形CAD/CAE/CAM技术必将是材料成形技术发展的核心。
  三、我校材料成型专业的人才培养现状
  我校虽然定位为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学校也有明确的办学指导思想“厚基础、适口径、有专长、强应用”,本来这一指导思想就体现了能力的培养目标,然而我们专业在前期的人才培养计划和课程体系中真正有体现的只是厚基础,专业课程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对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和认识不够清楚,导致的一个现象就是以往的大专办学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人才,反而升本科之后不知所从,人才培养质量和专业特色没有得到有效提升。
  从2011年我们开始对课程体系进行了一定的更新和优化,如强化了课程实验的要求,增设了较多的实践环节,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与不足,如虽然增开了材料成形CAE理论课程,但学时只有24课时且是作为选修课开设,虽然现代数控加工技术普及,我校也具备优良的数控加工条件,但是对于学生的培养还停留在简单轴类零件的手工编程与加工,并没有有效利用现有数控条件提升学生的能力和水平,CAM技术一直没有在课程和实践环节中得到重视。
  总的来说,我校材料成型专业前期办学存在的办学定位不准确,某些方面仍未脱离专科模式,宽度太大,内容更新不及时,专业特色不明显,对现代计算机技术手段的培养和训练不足。
  四、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改革
  (一)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路
  立足学校的应用型本科办学定位,对接湖南省汽车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基于现代CAD/CAE/CAM技术,以汽车零部件的成形工艺分析、成形模具设计与制造为专业方向,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以基于“现代技术手段”为特色的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体系。
  (二)基于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改革方案与措施
  基于前期的分析和思考,对课程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和优化,对于专业技能的培养主要从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实验实践环节来实现,着重突出对现代技术手段应用能力的培养,按照技能分层递进、逐步提升的原则,设置一系列技能训练、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生产实践、大型综合训练等实践环节,全方位提升学生应用现代先进技术手段解决材料成形领域工程问题的能力,新制定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如图1所示:
  (三)课程体系改革的内容
  1.在人才培养特色方面,在明确了以现代计算机技术手段的材料成型工艺分析及模具设计与制造作为专业方向与特色后,特别加强了CAD/CAE/CAM技术相关的课程及实践教学环节。
  2.在理论课程方面,明确了是在机械学科的平台上办学,因而足额保留了力学、电学、材料科学、机械原理与设计、制造等方面的课程及对应的实践环节。
  3.在CAD/CAE/CAM技术的应用能力方面,开设了以测绘为对象的二维CAD建模训练,以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为对象的三维CAD建模训练,增加CAE理论课程的课时,并设置以汽车覆盖件为实例的成型工艺CAE课程设计环节,将2周的数控加工训练调整为模具CAM制造与装配的综合训练。
  4.在实践教学环节方面,充分发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带来的校企合作资源,依照从“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培养—专业技能提升”的“分层递进”路线设置各类专业实践环节35周,并与对应的理论课程进行内容和时间的有效衔接,从而逐步培养复杂成型工艺分析、模具设计与制定的实践能力。
  五、结束语
  基于应用型本科的办学定位和本专业确定的办学方向,主动对接湖南省汽车产业,以能力培养的“分层递进”为主线,构建以基于现代CAD/CAE/CAM技术的汽车零部件的成形工艺分析、模具设计与制造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突出专业办学特色,可实现本专业的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和技术发展的人才需求相适应。
  参考文献:
  [1]薛玉香,王占仁.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1),149-153
  [2]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筹) 秘书处.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通用标准(2016) EB/OL],http://cn.ceeaa.org.cn/column.php?cid=17,2016-7-8
  [3]常云龙,李荣德,袁晓光等.强化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沈阳工业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改革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4):101-104
  作者简介:
  陈国强, 1979年9月生,男,汉族,湖南湘乡人,湖南工程学院讲师,从事材料成型工艺、材料成型CAD/CAE/CAM技术的教学与研究。
其他文献
【摘要】“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注重内容的教学,而且要注重语言的感知,透过语言的表现形式,使学生学会表达、学会运用。真正落实“指向运用”的语文课程核心理念,就必须从文本中找到这些“语用”训练点,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  【关键词】文本 阅读教学 语言文字运用 训练  【中图分类号】G623.23【文献标识码】A 【文
期刊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提出: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依据这一目标的要求,本文介绍了作者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对探究式学习教学的一些尝试。  【关键词】探究性 英语教学 尝试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期刊
【摘要】Duty Report 是一种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有效的教学活动,在英语课堂前开展“duty report”活动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有利于培养学生开口说英语的习惯,真可谓是小环节,大成效!  【关键词】duty report 必要性 成效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095-01  新课程改革倡导的课程理念、学习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074-02  提到作文教学,不少老师头疼,不少学生苦恼。老师苦于费尽气力,收效甚微,学生苦于无米下炊,无法可依,佳作难成。对于作文讲评课,更是受到大家的忽视。目前,作文讲评课存在以下问题:重指导,轻讲评;准备不充分,思考不充分,点评也不充分;教师唱主角,学生当观众;讲评缺少针对性,缺少方法指导,学生收
期刊
【摘要】小学生“读后感”的写作有许多误区。笔者从读后感写作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了读后感的写作几个误区。提出教学中要让“阅读”与“写作”自然的链接,在阅读中细化情感、细化感触,并细腻感触生活,为读后感的写作铺垫丰富的素材和情感基础。同时还指出读后感写作的一些技巧,强调技巧与情感比翼齐飞,最后提出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空间,勤于动笔,以批注、札记、随笔的形式深化阅读感悟。  【关键词】
期刊
【摘要】在“互联网+”的时代,在数学课堂上,大力引进“微课”,与智慧教室结合,以翻转课堂助力高效课堂建设,不仅可以提升教师的专业成长,为教师教育教学提供了更具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同时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高效学习的空间。“微课”进课堂改变了传统的教和学的方式,更能照顾到不同层面的学生,实现个性化学习,促进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不断地提高数学课堂的效率,构建高效课堂。  【关键词】微课教学 小学数学 高效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147-02  一、案例描述  在教学苏教版数学第三册p23第12题时,课堂生成了一个小插曲,正因这个小插曲,让我对解决问题的教学有了一点思考。首先说说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利用1~6的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并且在具体情景中巩固1~6的乘法口诀。教参中对第12题是这样要求的:先要分别求出小兰家和小芳家
期刊
【摘要】本文从选题立意、内容结构、讲授方法、呈现形式、四个维度分析了C20联盟中具有典型意义的初中英语写作微课内容,归纳出优秀中学英语微课内容要素,以期能提高微课教学效果,助力课程教学改革。  【关键词】微课 初中英语写作 内容要素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099-02  一、引言  英语写作能力是英语学科能力结构中的重要方
期刊
【摘要】翻转课堂模式是现在不少独立院校都在推进的课程改革实践,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应当在这一轮教学改革中迎难而上。对于如何推进翻转课堂背景下独立院校思政理论课的教学改革,不妨从建构主义的知识领域分野出发,有针对性地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合作,将传统课堂和翻转课堂结合起来,实现一种“混合教学模式”,推进思政理论课的博雅教学理念,促使学生真正在思政理论课学习中实现“知行合一”。  【关键词】翻转课堂 思政理论
期刊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小学低年级学生,本性爱动,好奇心强,以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他们什么事都想自己去尝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