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固我长城添砖加瓦

来源 :慈善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wpine155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海口市慈善总会实施的各类慈善救助项目中,持续时间最长,覆盖面较大,资金投入较多,效果和社会反响较好的就是“慈善拥军情·爱心进军营”资助项目。项目的实施不仅帮助了一大批家庭有困难的士兵解决不少实际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一渠道传递了地方党和政府及广大民众关注军队建设,关爱人民子弟兵的真情厚意和为固我长城自觉添砖加瓦的爱国情怀。为此,该项目得到中华慈善总会和海南省慈善总会的充分肯定和赞誉,得到部队领导和广大官兵的衷心欢迎和好评,得到椰树集团海南椰汁饮料有限公司和海南港航控股有限公司等广大企业的热情捐赠和大力支持,成为海口慈善工作的精品和名片。
  一、让军人充分感受到全社会的尊重和关爱。
  军人,一个神圣又庄严的称呼,一个高尚又特殊的职业。在战争年代,他们勇往直前奔赴战场,视死如归,用生命维护民族的尊严,用身躯铸就了中华民族的红色丰碑。在和平年代,他们舍身忘家、不畏艰辛、无所畏惧,用汗水守护国家的安宁与祥和,用热血换来人民群众的幸福与安康。2008年汶川,2013年雅安,2017年九寨沟……一次次的突发灾难中,一个个流动的“橄榄绿”,俨然成为众多群众心中的生命希望,他们额头上的汗水闪闪发光,为灾难中的人们畅通了一条条的生命通道。身处海南岛的军人更是以无所畏惧,舍小家为大家的牺牲精神守卫着南疆,守护着一方百姓的安宁。2014年,41年不遇的超强台风“威马逊”横扫海南,一时间海口、文昌两市断水断电,交通瘫痪,多地严重积水,近百万群众被困。就在这最危急的时刻,驻琼部队的武警、邊防、消防等军警部队官兵第一时间奔赴现场,奋战在抢险救灾第一线。台风过后顾不上休息,又以最快的速度帮助清扫道路障碍,帮助扛起倒塌的大树,协助电力、水务等部门抢修破坏了的设备设施,帮助恢复城市功能和灾后重建工作,用当代军人的责任和担当,以闪电般的速度帮助民众恢复生活、生产。2016年,“电母”台风带来的一场场强降雨引起地下水土流失,导致海口市秀英区果副小区近百米围墙和护坡塌陷,附近的5栋楼房和400多户居民生命财产安全遭受到威胁,海口驻市部队在接到救援通知后迅速出动兵力2000多人次,在强风暴雨中,不分昼夜地加速抢险,争分夺秒转移了600多名群众,搬运了3万多个沙包填补塌方。在灾难面前,军人们总是用钢铁般的身躯为人民群众筑起一道道安全屏障;在平凡的日子里,军人依旧践行着自身职责,用心呵护着驻地老百姓的安宁,默默地温暖着驻地人民的心,他们无私奉献的身影为海口这座爱潮涌动的城市勾勒出了一道道绚丽彩虹。
  军人把驻地当故乡,把人民群众当亲人,在尽心致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同时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防风救灾、抗洪抢险、应急维稳中常以天为被,地为床,勇挑重担,无私奉献,积极地支援着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各项事业,充分展现了新时期人民子弟兵的英雄本色。然而在军人们默默奉献的同时,我们不少战士的家里也照样有家乡受灾、父母病重、妻儿生活困难的压力,他们也需要关爱,更需要救助,需要全社会的关爱与支持。一个国家,军人是否得到全社会的尊重和关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国防意识、忧患意识强弱的体现,也是衡量国民素质高低的标尺。军人得到社会充分尊重和关爱了,国家的正气就会充盈,民族的精神就会兴旺。市慈善总会设立“慈善拥军情·爱心进军营”资助项目,旨在让社会和广大民众了解部队的职责,了解军人的担当,感受广大子弟兵为国家、为民族做出的奉献,感受当代军人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广大情怀。同时也让军人充分感受到全社会的尊重和关爱,感受到“故乡”和“亲人”对子弟兵们的关注与慈爱,这就是慈善总会设立该项目的初衷。
  二、爱心进军营是新时期拥军优属工作的拓展和延伸。
  拥军优属的本质是“固我国防,助我长城”,“推进军人荣誉体系建设,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时代革命军人,永葆人民军队性质、宗旨、本色”。海口市委、市政府始终将双拥工作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摆在各项工作的首位,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层层发动、广泛动员社会各界根据自身特点和行业优势,为驻琼部队做好事、办实事,以实际行动解决部队官兵遇到的实际困难,全方位支持部队各项建设。每年“八一”建军节和重大节假日前后,在市委、市政府的带动下,社会各界都开展形式多样的拥军优属活动,受到广大部队官兵的欢迎。军地之间的互动,进一步展现了军爱民,民拥军,军民鱼水一家亲的社会氛围,同时也为驻琼部队热爱海南,支持、建设第二故乡打下了良好基础。海口市连续八次获得了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标志着双拥的优良传统和时代风尚已深深地根植于椰城的每一寸沃土。
  我们认为一个战士犹如长城中的一块砖,每一块砖筑牢了,稳固了,长城才能牢靠。拥军优属工作不仅需要做好顶层设计,抓好大政方针和机制、体制的建设,解决全局性的重大问题,也需要有针对性地解决好现实问题,解决好每一个战士的具体困难,帮助家庭困难的战士排忧解难。犹如在扶贫脱贫的攻坚战中只有实施精准帮扶,才能真正实现脱贫。一部庞大的国防机器,只有把每一个零部件擦拭好,维护好,才能保障其高速、高效的运转。军人是国家最忠诚的守卫者,是老百姓们最信任的亲人。但是,他们也如同普通民众一样,在一个家庭里是儿子、女儿,是丈夫、妻子,也是父亲、母亲。军人在默默奉献的背后也有着许多的不容易,面临着不少困境。有的军人来自偏远贫困地区家庭,有的军人家中尚有年迈患病体弱的父母或是患重病的兄弟姐妹,还有的军人家庭遭受突如其来的灾难,一夜致贫。为了国家,为了民族,他们不能床前尽孝,不能夫妻团聚,不能教育子女,不能享受天伦之乐,他们需要社会的关注和关爱,需要社会的抚慰,更需要社会的理解、认可和尊重。
  新时期的拥军优属工作的关注点在哪里?向哪里拓展和延伸?应该向最能影响部队战斗力的地方延伸和拓展,向容易影响长城稳固的地方延伸和拓展。这就是新时期拥军优属工作的新情况、新课题,也是慈善工作要思考和研究的方向。正如习总书记指出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那么军人的期盼,战士的期待就是拥军优属工作的方向和目标,也是慈善工作的方向和关注点。大石头离开小石头砌不成墙。在党和政府抓好拥军优属大政方针和解决重大问题的同时,社会各慈善组织发挥拾遗补缺的作用,把爱心送进军营,从各个层面,各个角度帮助驻地军队有家庭困难的战士解决实际问题,为战士排忧解难,这实质就是新时期拥军优属工作的延伸和拓展。可以预期,遍布全国各地的慈善公益组织都能把爱心送进军营,扎扎实实为家庭困难的战士排忧解难,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那将是一股多么强劲的拥军优属的力量!   基于这个指导思想,海口市慈善总会从2015年开始设立了“慈善拥军情·爱心进军营”的资助项目,旨在帮助驻市军警部队中低保、困难家庭的士兵和士官,并通过这个项目传递军人的奉献精神,让更多的人了解军人的付出和奉献,激发拥军优属的热情。连续四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市双拥办和椰树集团海南椰汁饮料有限公司、海南港航控股有限公司等爱心企业的支持帮助和捐赠下,前三年,每年捐赠30万元每次帮助100名困难家庭士兵,今年捐赠60万元资助对象增加到了200名。四年共投入150万元,资助了为500户困难家庭。每一次慰问、每一分善款都编织着一份爱心,一份情谊,都融进了来自第二故乡的人民对子弟兵的关爱。这个慈善资助的项目受到了军地双方和广大市民的广泛赞誉,受到了驻市官兵的衷心欢迎和感谢。。海口市慈善总会为拥军优属工作和促进“双拥模范城”的创建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人民的关爱是一种力量,释放出来的是献身国防的巨大正能量。
  双拥工作是事关国防建设的大计,是固我长城的重大举措,慈善事业是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崇高事业。“慈善拥军情·爱心进军营”作为拥军的慈善公益资助项目,本意不仅仅是能为困难家庭的战士排忧解难,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一个情感联结与输送的平台,让人民群众对子弟兵的尊重和关爱变为广大军人戎马边疆,守卫祖国的强大动力,迸发出献身国防的巨大正能量。精神可以变物质,物质可以转化为精神,人民的关爱和慈善的捐助,这些充满情感的物质关怀,常常能呼唤起军人们巨大的精神能量,激发起超乎寻常的工作毅力和拼搏精神。
  海口市慈善总会连续四年“慈善拥軍情·爱心进军营”资助活动的深入开展,不仅是海口人民对子弟兵表达最亲切的关爱,体现海口人民拥军优属的慈善之情,为海口双拥模范城建设添上浓重一笔,也是慈善事业为驻军部队战斗力的提高贡献出的一份力量,助力海口的双拥工作向更深层次和更高领域推进,这种关爱和尊重定会转变为驻市部队献身国防事业的能量释放。正如部队士兵在受到资助时都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立足本职,扎根军营,练好本领,为国防和海口的建设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海口市慈善总会设立“慈善拥军情·爱心进军营”资助项目,只是海口市慈善拥军工作的一个良好开端,今后,我们还将不断地探索慈善拥军项目,如开展慈善文化进军营,送文艺演出,书画培训项目到基层部队;开展法律知识进军营活动;关心关爱退役、转业军人,为其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等,总之,在慈善拥军工作的探索中,我们将继续努力发挥自身职能,汇集社会力量,以春雨润物细无声的情怀关心部队建设,关爱战士成长,为固我长城添砖加瓦,将军爱民,民拥军,军民鱼水一家亲这首赞歌唱响在这座城市上空,萦绕在每一个街头巷陌。
其他文献
为贯彻落实《慈善法》第八十八条:国家采取措施弘扬慈善文化,培育公民慈善意识。学校等教育机构应当将慈善文化纳入教育教学内容…… 2017年年6月22日,浙江省“慈善文化进校园”现场会暨推进示范省建设会议在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启动。为了“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延续与深化,区慈善总会又和黄岩区教育局联合发文,自2017年底启动,在城区六所初中新生中开展一学期的慈善文化教育。为继续推进“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
党的十九大以来,陕西省慈善协会践行《慈善法》,担当新时代慈善组织助力脱贫攻坚和参与社会治理的使命,实施网络强善战略,以“互联网 ”为驱动,广泛传播慈善文化,不断激发社会慈善热情与活力;搭建脱贫需求与社会爱心帮扶平台,动员社会公众“小额大众”扶贫捐赠;实施网络公益工程,推动随手公益人人公益。从而深度挖掘慈善资源,提高了慈善募集和项目转型升级能力,增强了慈善组织运作效率和社会公信力。四年来,省慈善协会
童年是最值得回味的,尤其是在文化底蕴浓厚的“衣胞地”上。  名作家张爱玲说过耐人寻味的“名句”:回忆这东西若有气味的话,那就是樟脑的香,甜而稳妥,像分明的快乐;甜而惆怅,像忘却了的忧愁。而家乡的味道就隐藏在记忆的角落里,一旦拼对了思乡的密码,家乡就会跳将出来,让人惆怅百结。无论您身在天涯何处,思绪都会被牵往一个方向,那里就是您的家乡。  我出生在水韵海安的里下河水乡文明古镇——南莫,并在这片土地上
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习近平  锦城虽乐,不如回故乡;乐园虽好,非久留之地。归去来兮。  ——华罗庚  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  ——詹天佑  我们的祖国并不是人间乐园,但是每一个中国人都有责任把她建设成人间乐园。  ——巴金  做人最大的事情是什么呢?就是要知道怎样爱国。  ——孙中山  一个人只要热爱自己的
在网上,得知一个山区的孩子在学校没课外书看,我也是山里的孩子,这事,自然引起心里的共鸣。我老家的学校,现在建设得特别好,条件也好,放心。可这个山里的孩子,课外书太少,我决定送一批课外书给孩子们。和学校取得联系,我把书寄给学校,心也踏实了许多,不久,我居然收到了一封信,打开一看,是山里的孩子寄的,她的名字叫王丽娟。多年没收到信了,看孩子的信,隽秀的字迹,真情的流露,心里涌起说不出的感动和亲切,我想,
匾额是融文学、书法、篆刻、雕刻、政治、历史、风俗、礼仪等于一身的文化形式,是建筑的重要标识和符号,它或歌功颂德、或明志勉励, 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蕴含着丰厚的慈善思想文化,慈善匾额就是展示内涵丰富的中华慈善文化的载体。下面,通过赏析一些慈善匾额,来触摸一下慈善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丰富。  清代“为善最乐”杉木匾。此匾长230厘米,宽75厘米;雕刻手法为阳雕。  “
壮丽七十年,奋斗新时代。2019年6月4日湖南省民政厅第三支部33名党员冒着骄阳酷暑赴“蓝墨水的上游”屈子文化园学习调研;到汨罗市大荆镇乡村振兴示范点和敬老院观摩走访。大家边听边看边学边议,拉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序幕,过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党员活动日。  当天,湖南省社会组织促进会会长、省民政厅原厅长余长民和汨罗市委常委副市长陈若扬、汨罗市民政局长周沫、大荆镇党委书记郭永恒等与三支部党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8周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把“改革创新 奋发有为”大讨论学习成果落到实处,连日来,市慈善总会党支部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开展系列活动纪念建党98周年,广泛宣传党的光辉历程、伟大成就和优良传统,引导干部职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进取、担当作为。  听一次党课。7月1日上午,市慈善总会党支部举行了庆祝建党98周年专题党课活动。市慈善总会党支
每个人都有梦想,我也不例外!我的梦想就是当个慈善家。  小时候,我常常看到电视里许多的大人拿出许许多多的钱放进一个好大好大的红箱子,我好奇地问奶奶。奶奶告诉我:“他们都是慈善家,献爱心、助人为乐呀。”  等我长大了,我也要做慈善家。从此,我幼小的心里有了这么个梦想。但,我总以为慈善是大人的事,慈善离我还挺远的……直到遇见了她——刘源好。  源好姐姐是罗源一中高二的学生,她从小到大就是个乐于助人的女
上善若水(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