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运动学校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探究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tao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育运动学校的大部分学生文化课基础差,思想认识相对来说较低,一心想着参加各种体育竞赛,而对文化课不够重视,这就显得德育教育尤为重要。一说到数学,尤其是体育运动学校的数学,学生就会感到枯燥无味,甚至是望而生畏。但如果教师不断地挖掘数学素材,不断地在教学中融入数学史实和数学生活模型,课堂内容就会变得丰富多彩,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和爱国思想的形成,培养其顽强拼搏的品质。
  当然,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也存在受数学教材的制约、德育渗透效果在数学教学中不够明显、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比较隐蔽等问题。笔者认为,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是对学校德育的一种补充和延伸,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要适应运动员的年龄和性格特点,加强情景感受,增强爱国情感、树立远大志向、规范行为习惯、提高基本素质。
  一、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培养辩证唯物主义的训练和比赛大局观
  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的教育,它是数学教学中思想教育的核心。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阐述教学内容,揭示数学中的辩证关系,逐步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比如学习因式分解,通过讲授因式分解的意义,探索其方法,让学生既体会到事物之间可以转化的辩证唯物思想,又培养了逆向思维的能力;引导学生对四边形分类,比较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正方形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使学生感受到这些概念间奇妙的联系,领悟到事物之间的对立和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又如加与减、乘与除是互相对立着的两对矛盾关系, 但矛盾着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对方转化。在有理数中, 引入相反数概念后,减法可以向加法转化;在引入倒数的条件下,除法可以转化为乘法;在建立坐标系的条件下,数与形可以互相转化,以上这些都是符合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的。而许多运动项目中也存在相互联系和转化的例子,如篮、排球运动员高度与速度之间的平衡;跨栏项目需要运动员跨栏动作和速度的协调;羽毛球、网球和乒乓球需要运动员准确判断球的力量和旋转;400米田径比赛需要判断力量与速度……这些都具有相互联系和转化的关系。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反复体验事物的现象与本质、绝对与相对、静止与运动、特殊与一般、量变与质变等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加强对运动员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教育,指导运动员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揭示事物的变化规律,可以为其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训练和比赛大局观奠定基础,并发挥积极作用。
  二、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树立民族自尊心
  爱国主义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精神支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学的教学目的之一。通过数学教学把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党和热爱人民的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使体校运动员树立牢固的爱国之情、报国之愿。中国数学的光辉历史和杰出成就,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从数学史的角度看,中国古代和现代许多伟大的数学家及其成就,都可以渗透到体校运动员的数学教学课的德育之中。如杨辉三角形的发现,勾股定理的最早提出,圆周率的研究等,表明了我国自古在数学研究方面就有辉煌的成就。同样,杨振宁、李政道、吴健雄等人获得诺贝尔奖,南京长江大桥、北京天安门广场的落成,钠米技术的研究,“银河”百亿次计算机的研制,神舟载人卫星的发射等等,无不是经过无数次的数学计算研究而获得的成功。将这些现代科学与外国同类研究成果对比讲授,可以增长志气,激发运动员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另外,中国老一辈旅美数学家和出国留学人员中的青年数学家,放弃高薪和国外优越的生活条件,毅然回来报效祖国,渴望振兴中华,其事迹都是活生生的爱国主义教材。最后,还要教育体校运动员,随着21 世纪体育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只有用当代科学文化包括数学知识武装自己,才能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
  三、渗透审美教育,培养运动员的集体主义观念
  别林斯基曾说:“美育和德育是密切联系着的,它能陶冶健康的情感,培养崇高的情操,鼓舞人们为建设美好的未来去战斗。”借助数学中的美,运用生动的比喻、精确的分析、巧妙的启发、形象的语言来体现美的神韵,可以让学生在得到美的熏陶和享受的同时,把集体主义观念悄然渗入心窝。如学习旋转对称图形时,指出它不只是具有和谐美、旋转美,还体现着一种伟大的集体主义精神。因为旋转对称图形是由无数零散的点,对称地、和谐地、按一定的规律排列而成的,它像一个和谐的大家庭,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位置和作用,同时也遵循着集体的纪律。比如在篮球、足球项目中,各自位置有各自的作用,完成教练布置的战术,需要运动员们相互配合,是集体主义的表现。只有发挥集体的力量,才能在比赛中获取胜利。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加强运动员的审美教育也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
  四、渗透实践教育,培养运动员的坚强的意志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社会,应用的广泛性是数学学科基本特征之一,教师应充分开发利用数学学科这一优势资源,寓实践教育于数学教学之中,对学生渗透社会实践教育。比如讲实数的计算的时候,可以提及刘翔在雅典奥运会上跑110栏的时间是多少秒?平均速度是多少?例如讲到一元二次方程的增长率问题时,我们可以把广东省生产总值的增长作为例题的材料进行补充,但是数据要求自己去查询搜索。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又使学生体会到了数学知识广泛的应用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任何一项运动训练都不轻松,如果没有坚强的意志,如何去面对各种挑战?而学习数学正好是一项非常艰辛的脑力劳动,也会遇到很多困难。这时,就是培养坚强意志品质的好时机,可以教育运动员锲而不舍,攻克难关,体验胜利者的精神愉悦和满足。数学教师应该设计最佳教案和教法,布置具有现实价值的作业,加强课外辅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通过潜移默化的教育,让从事运动训练的学生不仅能在克服训练困难中得到意志锻炼,在战胜文化学习困难中也能培养顽强毅力,两者相辅相成,从而有利于培养既刻苦训练与比赛,又努力学习文化知识的能文能武的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体育人才。
  责任编辑 罗 峰
其他文献
物理学史是研究人类对自然界各种物理现象的认识史,它研究的是物理学发生和发展的基本规律以及物理学概念和思想的发展和变革。学生通过物理学史的学习,不但能增长见识,加深对物理学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可以从中得到教育,得到启示,开阔视野,从前人的经验中吸取营养。  一、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学史记载了人类揭开世界奥秘和令人兴奋的探索历程,教师能抓住学生的心理,恰当地渗透相应的一些物理学史的材料,对培
低年段的识字课基本上从字到词进行,运用不同的形式反复呈现,中高年段也多为机械认知而不是通过意义建构来识记生字。这样下去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错别字多,还容易回生,认记汉字不够深刻,学过的汉字不会运用或者同音、形近字等混淆。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得不到实质的提高。  本文所提的整体识字,意在遵循汉字构字规律,充分挖掘汉字的内涵,从识字教学的整体出发,真正把汉字的“音、形、义”及语文能力的“听、说、读、写
近年来,托克逊县温室杏树种植越来越受到本地各级政府和农户的重视。但是,本县温室杏树在种植水平上差异较大,优良早熟品种与高产栽培技术应用范围不广。在此,本文介绍了杏新品种
多媒体技术的诞生。为现代化教育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手段,在教学中引入多媒体辅助教学,集声、光、影像等于一体,能使教学内容更直观,更形象,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达
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   一、从思维习惯上求新  1. 思维求异法  《庄子·天运》曰:“故西施病心膑而其里,其里之丑人见面美之,归亦捧心而膑其里。其里之富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者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膑美,而不知膑之所以美。”这是著名的“东施效颦”的故事。传统地看,就是告诫人们不要盲目地追求一些自己得不到或想入非非
多年的教学经验及实践效果表明,利用板图板画进行地理教学是提高地理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特别在电化教学手段未能进入每间教室的条件下其作用尤为突出。那么,如何巧妙运用板图板画提高地理教学质量呢?  一、巧妙构思“画”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由于我校电化教学手段还未能进入每间教室,因此板图板画在我校地理课堂上的作用更为明显。课堂上我凭着几支粉笔和熟练的技艺在黑板上绘图作画,那巧妙的构思和迅速的成图,深深地
如果学生具备了自主探索的能力,他们就能主动探究,拓展思维,逐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才能充分地体现出来。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呢?  一、创设情景,培养兴趣,激发探索求知欲望  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就会有学习的自觉性,进而转化为内在的动力,就会有发现新事物的愿望。因此,我认为,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挖掘生活中每一个
目前,枣树配方施肥的研究成果多以在"每产100千克鲜枣需N、P2O5、K2O各多少千克"的基础上计算目标产量施肥配方的形式表达,由于各地土壤、肥料、品种情况差别很大,我区百千克鲜
博乐市春提早黄瓜种植约占棚室蔬菜种植面积的60%左右,产量高,效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