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就要走进学生的心灵,即实行“三个共鸣”:让学生真切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与课文文本产生共鸣;教师的引导和感情与学生形成和谐交流,师生产生共鸣;充分调动学生共性的生活经验,使学生与学生的感情产生共鸣。
【关键词】语文教学 情感素养 三个共鸣
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中就明确提出“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新一轮课程改革使课程结构、学习目标、教学方法等诸多方面发生了重在变革。可培养学生的情感依然是不能忽略的,特别是语文教学更应重视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走进学生的心灵,所谓走进学生的心灵,就是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实行“三个共鸣”。
1.让学生真切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与课文文本产生共鸣
文章并非无情物,蕴含在教材中的丰富情感为语文教师进行情感教育奠定了基础。一篇好的文章往往是作者思想感情的结晶,只有引文入情,体会作者感情的波澜,才能真正把握文章的思想实质。教师在教学中,将文章之情、学生之情和自身的情感结合下来,引导学生体味文学所蕴含的情感展开丰富的想象,从而引起共鸣。让学生在强烈的情感推动下学习、探求、增智益志、净化心灵。
如教《小巷深处》,让学生感受文中深沉、无私的母爱,唤起学生对父母的感激之情的共鸣,对长辈的敬重之情,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殷切希望,激发学生为理想而努力学习,学会回报。又如郭沫若的《石榴》,这篇课文写的是在抗日战争的这个背景下,也只有石榴这种不怕威压、坚贞刚勇、奋发向上的精神品格能和作者引起共鸣,从中激发学生在如此优越的生活中应珍惜学习机会,战胜一切困难,努力学习,为祖国做贡献。
教材中选编的课文大多文质兼美,脍炙人口,从方方面面反映了不同作者对自然、人生、社会的领略和感悟,我们当然不能忽略这些精选的“例子”的作用。让学生在阅读、学习这些课文中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感悟文本所蕴涵的道理。
2.教师的引导和感情与学生形成和谐交流,师生产生共鸣
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有了转变,他是学生发展的合作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这就要求教师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去,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陶行之先生说得好:“我们必须会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就是说教师要尽量使自己具备学生的心灵,走进他们的情感世界。课堂上,教师应是起点拔和引导的作用,因势利导,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兴趣,教他们换位思考,把自己融入作品的情境中。祖国的语言本身存在无穷的魅力——情美、景美、形美、图画美、结构美、理美……。只要充分挖掘美,激发学生的兴趣,就能感化学生的情感世界。
如在教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时,为了展现出诗词的音乐美、图画美,适当运用了演唱手段,使学生的听觉与视觉同时发挥作用。于是,我利用光盘播放音乐画面,同时我也唱了这首歌。同学们仿佛置身于“千里冰峰,万里雪飘”的美丽北国,纵横千里,气势磅礴,旷达豪迈的曲调深深地吸引住了学生,歌声博得了同学们的喝彩,从而激起了同学们对祖国语言的探究,热爱祖国美丽的大好河山。
语文教学不仅让学生学到科学文化知识,热爱祖国,而且能让学生明事理,学会做人,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思想教育时能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从内心深处感化他们。如教《世说新语》中的《期行》《乘船》,让他们感受到,做人应做一个讲诚信、对自己说过的话负责,不能做轻诺寡信的人。《小溪流之歌》从小溪流的成长得到启示,生活中应勇于克服困难,坚持前进。大家都知道,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师的行为、活动,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语文教师尤其如此。教师在备教材的同时,也要超前想到学生阅读课文时会怎么想,会有什么问题不明了的,这就要求教师时时刻刻保持一颗童心:引领学生一起穿越历史、遨游太空、感受月球的凄寒荒芜;领略异地的风土人物,欣赏皇帝裸体游行的丑态,追溯人类历史的渊源。同时,教师自身的知识水平、人生阅历、思想价值观要比孩子丰富、深刻、正确得多,适时适当的引导使学生少走许多弯路。在这种心灵相通、情感愉悦的平等、和协的教学氛围中,其效果自然会事半功倍。
3.充分调动学生共性的生活经验,使学生与学生的感情产生共鸣
传统的语文学习方法不外乎听、说、读、写,在新课程的语文学习中,这些已被实践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自然不可或缺,而新课程更高的学习要求又使我们不得不去寻求更为优化的学习方法,EEPO教学方式,是一种开放性教学的方式,它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其中能比较顺利地主动积极地进行双边的和多边活动。能锻炼学生学会倾听、关注、关照别人。特别是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让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参与发现问题,凡是学生能解决的问题,尽量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通过讨论、思想碰撞,组织交流来解决。这种教学方式照顾较全面,课堂上能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其中。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能忽略这样一点——语文学习活动更多的是一种开放的群体活动,因而多个参与学习的个体之间的交流、沟通在学习中的作用到为关键。个体之间寻求心灵的契合点,从而形成一种以自主为前提、相互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语文学习是一种内化知识,从而陶冶情操的活动。对于同一文本的体验而言,个体之间势必存在差异,甚至比较巨大;当几个学习者在一起进行交流、探讨后,可能每个学习者的体验就会更深一层。不同的学习者因性格、爱好、情感、阅历、知识储备的不同,学习中势必产生效果的不均衡性,这就需要建立一种由异质成员所组成的以合作探究为学习方式的小组,以期资源共享,共同进步。
总的来说,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是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只有实现了“三个共鸣”,学生才能真正动起来,才能在体验、合作、感悟中“获得”,从而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语文教学 情感素养 三个共鸣
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中就明确提出“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新一轮课程改革使课程结构、学习目标、教学方法等诸多方面发生了重在变革。可培养学生的情感依然是不能忽略的,特别是语文教学更应重视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走进学生的心灵,所谓走进学生的心灵,就是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实行“三个共鸣”。
1.让学生真切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与课文文本产生共鸣
文章并非无情物,蕴含在教材中的丰富情感为语文教师进行情感教育奠定了基础。一篇好的文章往往是作者思想感情的结晶,只有引文入情,体会作者感情的波澜,才能真正把握文章的思想实质。教师在教学中,将文章之情、学生之情和自身的情感结合下来,引导学生体味文学所蕴含的情感展开丰富的想象,从而引起共鸣。让学生在强烈的情感推动下学习、探求、增智益志、净化心灵。
如教《小巷深处》,让学生感受文中深沉、无私的母爱,唤起学生对父母的感激之情的共鸣,对长辈的敬重之情,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殷切希望,激发学生为理想而努力学习,学会回报。又如郭沫若的《石榴》,这篇课文写的是在抗日战争的这个背景下,也只有石榴这种不怕威压、坚贞刚勇、奋发向上的精神品格能和作者引起共鸣,从中激发学生在如此优越的生活中应珍惜学习机会,战胜一切困难,努力学习,为祖国做贡献。
教材中选编的课文大多文质兼美,脍炙人口,从方方面面反映了不同作者对自然、人生、社会的领略和感悟,我们当然不能忽略这些精选的“例子”的作用。让学生在阅读、学习这些课文中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感悟文本所蕴涵的道理。
2.教师的引导和感情与学生形成和谐交流,师生产生共鸣
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有了转变,他是学生发展的合作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这就要求教师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去,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陶行之先生说得好:“我们必须会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就是说教师要尽量使自己具备学生的心灵,走进他们的情感世界。课堂上,教师应是起点拔和引导的作用,因势利导,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兴趣,教他们换位思考,把自己融入作品的情境中。祖国的语言本身存在无穷的魅力——情美、景美、形美、图画美、结构美、理美……。只要充分挖掘美,激发学生的兴趣,就能感化学生的情感世界。
如在教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时,为了展现出诗词的音乐美、图画美,适当运用了演唱手段,使学生的听觉与视觉同时发挥作用。于是,我利用光盘播放音乐画面,同时我也唱了这首歌。同学们仿佛置身于“千里冰峰,万里雪飘”的美丽北国,纵横千里,气势磅礴,旷达豪迈的曲调深深地吸引住了学生,歌声博得了同学们的喝彩,从而激起了同学们对祖国语言的探究,热爱祖国美丽的大好河山。
语文教学不仅让学生学到科学文化知识,热爱祖国,而且能让学生明事理,学会做人,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思想教育时能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从内心深处感化他们。如教《世说新语》中的《期行》《乘船》,让他们感受到,做人应做一个讲诚信、对自己说过的话负责,不能做轻诺寡信的人。《小溪流之歌》从小溪流的成长得到启示,生活中应勇于克服困难,坚持前进。大家都知道,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师的行为、活动,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语文教师尤其如此。教师在备教材的同时,也要超前想到学生阅读课文时会怎么想,会有什么问题不明了的,这就要求教师时时刻刻保持一颗童心:引领学生一起穿越历史、遨游太空、感受月球的凄寒荒芜;领略异地的风土人物,欣赏皇帝裸体游行的丑态,追溯人类历史的渊源。同时,教师自身的知识水平、人生阅历、思想价值观要比孩子丰富、深刻、正确得多,适时适当的引导使学生少走许多弯路。在这种心灵相通、情感愉悦的平等、和协的教学氛围中,其效果自然会事半功倍。
3.充分调动学生共性的生活经验,使学生与学生的感情产生共鸣
传统的语文学习方法不外乎听、说、读、写,在新课程的语文学习中,这些已被实践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自然不可或缺,而新课程更高的学习要求又使我们不得不去寻求更为优化的学习方法,EEPO教学方式,是一种开放性教学的方式,它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其中能比较顺利地主动积极地进行双边的和多边活动。能锻炼学生学会倾听、关注、关照别人。特别是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让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参与发现问题,凡是学生能解决的问题,尽量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通过讨论、思想碰撞,组织交流来解决。这种教学方式照顾较全面,课堂上能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其中。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能忽略这样一点——语文学习活动更多的是一种开放的群体活动,因而多个参与学习的个体之间的交流、沟通在学习中的作用到为关键。个体之间寻求心灵的契合点,从而形成一种以自主为前提、相互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语文学习是一种内化知识,从而陶冶情操的活动。对于同一文本的体验而言,个体之间势必存在差异,甚至比较巨大;当几个学习者在一起进行交流、探讨后,可能每个学习者的体验就会更深一层。不同的学习者因性格、爱好、情感、阅历、知识储备的不同,学习中势必产生效果的不均衡性,这就需要建立一种由异质成员所组成的以合作探究为学习方式的小组,以期资源共享,共同进步。
总的来说,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是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只有实现了“三个共鸣”,学生才能真正动起来,才能在体验、合作、感悟中“获得”,从而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