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新课程改革为背景,对个性化教学的内涵和特征进行了剖析,并以小学高年级学生作文个性化为出发点,研究了如何实现学生作文个性化表达的途径和策略,从而提高教师在个性化教学中的教育能力水平,更有效地促进学生个体的和谐发展,培养良好个性。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 作文个性化 个性化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作文教学在教学改革的浪潮中作了不少探索,取得一定成效,但也留下一些遗憾,在小学阶段高年级的作文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把着眼点放在知识技能的获得上,忽视了情感目标等方面的教学,忽略了小学生的个性心理发展和学习需求,使学生成为被动接受者,学生习作缺乏真实性和个体感受;作文教学出现了形式化、低效化现象。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量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因此,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小学语文写作个性化教学的途径、策略,促进写作教学与语文课堂的交融、整合,构建小学高年级作文个性化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更有效地促进师生在教育过程中教学相长。
一、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的现状和问题
长期以来,在小学阶段高年级作文教学中,作文成了困扰广大语文教师和学生的一大难题,很多学生缺乏写作热情,对作文产生畏难心理,写出的作文千人一面,缺乏个性化表达。在我们农村小学更是如此,一提到作文,学生就感到头疼,觉得此事太难了,而老师对此亦往往感到有些棘手。综观当在当前的语文作文教学现状,主要问题如下:
1、教师对作文教学普遍存在应付心理。教师在作文教学时仍沿用“教师出题——学生作文——老师批改——教师讲评”这种陈旧的教学模式按部就班地上作文课,至于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丰富、积累写作素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考虑得比较少,如何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更是“纸上谈兵”。
2、学生写作兴趣不浓,缺乏良好的写作习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把写作看为“苦差事”,主动性和积极性普遍不高。碰到有写作文任务,要么东拼西凑,要么仿照例文套作,主观能动性差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的创作潜能得不到开发,个性得不到培养。
4、读写结合不紧密,在作文教学中,不少教师不重视表达方法的教学,不注意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积累生活素材,造成学生无话可说,无情可抒或者有话难说,于是写出来的作文大同小异,或者是脱离生活实际的编造,其结果导致了学生怕写、厌写作文。
5、作文缺乏及时有益的反馈,对于全班同学的几十篇作文,教师即使全力以赴批改也可能要积压较长的时间。学生得过几天后才可能得到教师这个唯一“读者”的意见:一个分数,一个“阅”字或一些空洞的评语。对于教师的批改结果,多数学生只看个分数就把作文本子塞入书包,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一般情况下,除了教师,大部分学生再难得到其他方面的意见,更难获有效的沟通。
形成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主观的因素,也有客观的因素。最主要的是,在小学阶段高年级的作文教学实践中,由于很多教师把着眼点放在知识技能的获得上,忽视了情感目标等方面的教学,忽略了小学生的个性心理和学习需求,使学生成为被动接受者,没有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没有充分激发学生热情,因而造成学生习作缺乏真实性和个体感受;影响了创造思维的发展。作文教学出现了形式化、低效化现象。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提高学生自主表达的能力,促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的发展,开展作文个性化教学的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了。
二、有效提高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的措施
1 拓宽思路、激发灵感
生活是多姿多彩的,但在生活中的学生却缺乏发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想解决学生写作时无话可说的问题,就必须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素材,在观察中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判断、选择,以获取更深刻、更全面、更独到的认识。《课标》指出:“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在平时的教学与生活中应注重引导学生观察、积累,用一颗敏感的心触摸这个缤纷多彩的世界。另外,可以尝试班级中组织开展一系列活动,要求学生认真观察活动过程,细心体验其中的情趣,随时记下观察、体验结果,老师指导学生的实践、观察,帮助学生解决“不知道写什么”的难题,学生就会由怕到不怕。
2 实践生活、积累情感
学生不可能有更多的时间参与社会实践,我们不妨把一些生活实践搬上讲台。如记一次比赛,让学生在课堂上边实践边观察。首先,由学生从班上选出两名“大力士”,再让选手上台进行“扳手腕比赛”。同学们兴趣盎然,选手跃跃欲试。笔者适时提出比赛规则和观察要点,提醒学生注意观察选手的神态、动作,包括手上的每一根青筋的变化。在比赛的过程中。拉拉队也来加上一把油。课堂气氛热烈。同学们兴趣浓厚。在老师有目的、有组织的指导下。同学们仔细观察过后自然能写出精彩的佳作来。
其实。生活处处有诗篇,只要教师适时指导、点拨、引导,同学们肯动手动脑。用敏锐的眼睛去观察,去发现,去思考,去探究。一定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3 鼓励多多练笔,提高写作水平
在鼓励学生多多练笔方面,建议学生注意观察生活,每周至少写三次日记,长短不拘,命名为《随笔集》,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随笔写下来。这可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不仅有助于提高写作能力,还可以让学生积累自己生活阅历方面真正的写作素材。当然,在鼓励学生写作个性化的过程中,我们首先应解放思想,对学生有一种宽容的态度,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多说,在课外多写,给学生创造自由抒发情感、发表自己看法的空间,珍视学生的主观感受,并遵循评价滞后的原则,使学生在一种宽松、和谐的氛围中不断成长。
总之,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让学生会写作文,掌握作文的技巧,重担在我们这些语文教师的肩上,但我们只要掌握了作文教学的诀窍,就一定能轻舟驾驭作文教学,为祖国培养出一批批的“写作小明星”。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 作文个性化 个性化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作文教学在教学改革的浪潮中作了不少探索,取得一定成效,但也留下一些遗憾,在小学阶段高年级的作文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把着眼点放在知识技能的获得上,忽视了情感目标等方面的教学,忽略了小学生的个性心理发展和学习需求,使学生成为被动接受者,学生习作缺乏真实性和个体感受;作文教学出现了形式化、低效化现象。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量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因此,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小学语文写作个性化教学的途径、策略,促进写作教学与语文课堂的交融、整合,构建小学高年级作文个性化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更有效地促进师生在教育过程中教学相长。
一、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的现状和问题
长期以来,在小学阶段高年级作文教学中,作文成了困扰广大语文教师和学生的一大难题,很多学生缺乏写作热情,对作文产生畏难心理,写出的作文千人一面,缺乏个性化表达。在我们农村小学更是如此,一提到作文,学生就感到头疼,觉得此事太难了,而老师对此亦往往感到有些棘手。综观当在当前的语文作文教学现状,主要问题如下:
1、教师对作文教学普遍存在应付心理。教师在作文教学时仍沿用“教师出题——学生作文——老师批改——教师讲评”这种陈旧的教学模式按部就班地上作文课,至于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丰富、积累写作素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考虑得比较少,如何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更是“纸上谈兵”。
2、学生写作兴趣不浓,缺乏良好的写作习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把写作看为“苦差事”,主动性和积极性普遍不高。碰到有写作文任务,要么东拼西凑,要么仿照例文套作,主观能动性差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的创作潜能得不到开发,个性得不到培养。
4、读写结合不紧密,在作文教学中,不少教师不重视表达方法的教学,不注意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积累生活素材,造成学生无话可说,无情可抒或者有话难说,于是写出来的作文大同小异,或者是脱离生活实际的编造,其结果导致了学生怕写、厌写作文。
5、作文缺乏及时有益的反馈,对于全班同学的几十篇作文,教师即使全力以赴批改也可能要积压较长的时间。学生得过几天后才可能得到教师这个唯一“读者”的意见:一个分数,一个“阅”字或一些空洞的评语。对于教师的批改结果,多数学生只看个分数就把作文本子塞入书包,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一般情况下,除了教师,大部分学生再难得到其他方面的意见,更难获有效的沟通。
形成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主观的因素,也有客观的因素。最主要的是,在小学阶段高年级的作文教学实践中,由于很多教师把着眼点放在知识技能的获得上,忽视了情感目标等方面的教学,忽略了小学生的个性心理和学习需求,使学生成为被动接受者,没有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没有充分激发学生热情,因而造成学生习作缺乏真实性和个体感受;影响了创造思维的发展。作文教学出现了形式化、低效化现象。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提高学生自主表达的能力,促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的发展,开展作文个性化教学的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了。
二、有效提高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的措施
1 拓宽思路、激发灵感
生活是多姿多彩的,但在生活中的学生却缺乏发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想解决学生写作时无话可说的问题,就必须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素材,在观察中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判断、选择,以获取更深刻、更全面、更独到的认识。《课标》指出:“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在平时的教学与生活中应注重引导学生观察、积累,用一颗敏感的心触摸这个缤纷多彩的世界。另外,可以尝试班级中组织开展一系列活动,要求学生认真观察活动过程,细心体验其中的情趣,随时记下观察、体验结果,老师指导学生的实践、观察,帮助学生解决“不知道写什么”的难题,学生就会由怕到不怕。
2 实践生活、积累情感
学生不可能有更多的时间参与社会实践,我们不妨把一些生活实践搬上讲台。如记一次比赛,让学生在课堂上边实践边观察。首先,由学生从班上选出两名“大力士”,再让选手上台进行“扳手腕比赛”。同学们兴趣盎然,选手跃跃欲试。笔者适时提出比赛规则和观察要点,提醒学生注意观察选手的神态、动作,包括手上的每一根青筋的变化。在比赛的过程中。拉拉队也来加上一把油。课堂气氛热烈。同学们兴趣浓厚。在老师有目的、有组织的指导下。同学们仔细观察过后自然能写出精彩的佳作来。
其实。生活处处有诗篇,只要教师适时指导、点拨、引导,同学们肯动手动脑。用敏锐的眼睛去观察,去发现,去思考,去探究。一定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3 鼓励多多练笔,提高写作水平
在鼓励学生多多练笔方面,建议学生注意观察生活,每周至少写三次日记,长短不拘,命名为《随笔集》,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随笔写下来。这可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不仅有助于提高写作能力,还可以让学生积累自己生活阅历方面真正的写作素材。当然,在鼓励学生写作个性化的过程中,我们首先应解放思想,对学生有一种宽容的态度,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多说,在课外多写,给学生创造自由抒发情感、发表自己看法的空间,珍视学生的主观感受,并遵循评价滞后的原则,使学生在一种宽松、和谐的氛围中不断成长。
总之,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让学生会写作文,掌握作文的技巧,重担在我们这些语文教师的肩上,但我们只要掌握了作文教学的诀窍,就一定能轻舟驾驭作文教学,为祖国培养出一批批的“写作小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