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5月6日,在杭州北山街葛岭路13号黄源旧居,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浙江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联合举办纪念黄源同志诞辰110周年活动暨《黄源传》首发式。会议简朴而庄严,活动充满了与会者对黄源的浓浓敬意和深深怀念,青年作家包新旺的《黄源传》更是受到大家欢迎,世上又多了一本与他有关的书,他应该会感到高兴。
黄源是我的公公,更是我“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一位尊师。1906年他出生在浙江的海边城市海盐县,从小在海边长大的他对海有一种特殊的情感,虽然后来因为读书、工作离开了海盐,但是他永远忘不了自己是海边长大的孩子。他家离海塘不远,塘外就是大海,夜深人静时听到的是海涛声,黄昏在海塘上散步,那海浪拍打声,就像他在不停地翻着书页。
他这一辈子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买书、写书、捐书。即使在生命垂危的时刻,床头柜上仍堆着年轻作家们送来的书,鼻子里插着氧气管,手上还捧着书,说:看不动让我摸摸也是好的。有一次昏迷刚醒,两只手就在被子上摸来摸去,不知他要什么?我忽然想到是不是书?赶紧拿了一本放在他手里,他紧紧地抓着书安静地睡着了。
我公公黄源出生的时候,家境已经败落,生活比较困难了。家里的生活就是祖父在西塘桥小学当校长、父亲也在此教书的薪水来维持。黄源靠自己的艰辛努力走上了文学道路。
自学就是靠读书,买书就成为黄源最大的奢侈和需求,他把零用钱省下来都买了书。从小学起就十分爱好小说,什么《三国演义》《彭公案》《施公案》《水浒》他都反复读过。离家两里路外有个天宁寺,到每年的阴历六月十八观世音菩萨生日,集市上有很大的书摊,有石印本的小说丛书,他所看的那些旧小说基本都是在集市的书摊上买的。
1928年在日本留学期间,因为缺钱上不起正规学校,生活上也是靠茅盾表弟陈瑜清资助的。他经常逛旧书摊买了许多日文版和英文版的文学书,一年多时间就有了阅读日文书的能力。留日回国后开始翻译日、英两国文字的文学作品,如《屠格涅夫生平及其作品》《屠格涅夫代表作》《高尔基代表作》《外国作家研究》《世界童话研究》《将军死在床上》《婚姻的破产》等。因为努力,他先后追随茅盾、鲁迅编辑大型文学刊物《文学》《译文》。
上世纪三十年代在上海工作时,四马路书店、书摊上经常能见到他的身影,差不多天天光顾,风雨无阻,哪家书店书架上有什么书他清清楚楚,买到好书不但自己看,有时还送人,1935年9月7日,送给鲁迅先生的《死灵魂》德译本6册;1936年6月22日,送给鲁迅先生的德译本《高尔基全集》《高尔基选集》《高尔基论文集》,都是他在上海外文书店买到的,可见他跑书店之勤。
1947年解放战争时期,跟华野一纵司令叶飞外线出击到蔚县,战乱中竟偷空到图书馆找到一本鲁迅的《阿Q正传》,和叶飞俩共同阅读时哈哈大笑,可见他见书即喜的性格。
新中国成立后黄源在上海工作,也是经常抽空逛书店,买来不少新书和旧书。黑格尔的《小逻辑》英译本就是在上海地摊上买来的,哈佛大学的“世界名著丛刊”50册,其中缺1本,是从一家外国旧书店买来的。他在华东文化部工作时,中午回家必先到家门口的一家外国人开的旧书店去看看,买一两本回家才吃得下饭。
1955年黄源从上海调到浙江工作,搬家最累的是50多箱书。1957年他被错划为右派分子,下放到温州瑞安农村劳动,去时带了一纸箱书,回来竟挑了一担书,每月到温州领津贴,领到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上街买书。1982年他出访澳大利亚,虽然日程安排得很紧张,也忘不了逛旧书店买书,当时出访的零花钱是很少的,他没有舍得买任何东西,最后背了一包书回来。
那时候图书业没有像现在这样繁荣,一些好书非常紧俏,熟悉的营业员会把一些紧俏的好书给他留着,经常是书买到了,而把眼镜和帽子忘在了书店里。他还会托上海、北京的老友购买邮寄。
他每读一本书,书上都留有他的阅读笔迹,或是读书时间,或是读书感想,《鲁迅全集》他不知看了多少遍,这套书几乎给翻烂了,上面还有很多他的笔记,当我们把他保存的书捐出去时,他吩咐其他几套全集可以捐掉,这套破旧的《鲁迅全集》千万留着,要作个纪念,而且随时还要翻阅。
来过葛岭路13号的人都知道,我们家生活家居极其简单,几乎每个房间都是书橱,连小小的阁楼也堆满了各种书籍。每年夏天晒书是我公公指挥大家必做的一项“工程”,我爱人会叫几个朋友一起来帮忙。老人家也是忙得满头大汗,兴奋不已,因为平时找不到的书借此机会可以翻一下。
1998年,黄源将所藏图书1000余册及部分文稿,捐赠上海鲁迅纪念馆。2000年上海鲁迅纪念馆新馆落成时,在朝华文库内特设了黄源专库。
为了支持家乡海盐的文化建设,1996年我公公捐赠了1万多册书及物品。县委、县政府对此十分重视,于1997年拨款筹建藏书楼,1998年10月竣工,建筑面积560平方米。
位于海盐南北湖万苍山麓具有明清建筑风格的黄源藏书楼,分南北两楼,中有曲廊相连,楼轩花木扶疏,环境幽雅。一楼是陈列黄源生平的展厅,分“海盐之子”、“在鲁迅身边”、“随军生活”、“建设新文化”、“春天来了”5个部分。有上世纪30年代在鲁迅身边以及从事革命文化活动的相片和实物,尤其珍贵的是一套日文版的《托斯托伊夫斯基》全集,这是鲁迅先生1935年12月送给他的,保存至今。二楼展出的是他收藏了一辈子的大部分书籍,不少都是英文、日文原版书,2016年有417套、830本图书被列为国有可移动文物。说实在,这些藏书经过战争、文革保存下来非常不易,是他老人家的“命”。
现任浙江海盐统战部部长的徐敏,今年5月在海盐举办的纪念黄源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谈到黄源藏书楼:“当年是我和杨剑(张元济图书馆馆长)到黄老家里去联系此事的,黄老二话没说欣然同意。”捐赠时当地政府拟给予补偿,当时巴老(我婆婆)说:“这是捐给家乡海盐的,我们一分钱也不要!”大家都被感动了。
1999年4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叶飞题名的“黄源藏书楼”正式开馆,黄源亲自参加开馆仪式和剪彩。2003年1月2日我公公病逝,享年98岁,他的骨灰也安葬在海盐。魂归故里,这是他的心愿,和藏书相伴是他永远的梦。
黄源是我的公公,更是我“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一位尊师。1906年他出生在浙江的海边城市海盐县,从小在海边长大的他对海有一种特殊的情感,虽然后来因为读书、工作离开了海盐,但是他永远忘不了自己是海边长大的孩子。他家离海塘不远,塘外就是大海,夜深人静时听到的是海涛声,黄昏在海塘上散步,那海浪拍打声,就像他在不停地翻着书页。
他这一辈子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买书、写书、捐书。即使在生命垂危的时刻,床头柜上仍堆着年轻作家们送来的书,鼻子里插着氧气管,手上还捧着书,说:看不动让我摸摸也是好的。有一次昏迷刚醒,两只手就在被子上摸来摸去,不知他要什么?我忽然想到是不是书?赶紧拿了一本放在他手里,他紧紧地抓着书安静地睡着了。
我公公黄源出生的时候,家境已经败落,生活比较困难了。家里的生活就是祖父在西塘桥小学当校长、父亲也在此教书的薪水来维持。黄源靠自己的艰辛努力走上了文学道路。
自学就是靠读书,买书就成为黄源最大的奢侈和需求,他把零用钱省下来都买了书。从小学起就十分爱好小说,什么《三国演义》《彭公案》《施公案》《水浒》他都反复读过。离家两里路外有个天宁寺,到每年的阴历六月十八观世音菩萨生日,集市上有很大的书摊,有石印本的小说丛书,他所看的那些旧小说基本都是在集市的书摊上买的。
1928年在日本留学期间,因为缺钱上不起正规学校,生活上也是靠茅盾表弟陈瑜清资助的。他经常逛旧书摊买了许多日文版和英文版的文学书,一年多时间就有了阅读日文书的能力。留日回国后开始翻译日、英两国文字的文学作品,如《屠格涅夫生平及其作品》《屠格涅夫代表作》《高尔基代表作》《外国作家研究》《世界童话研究》《将军死在床上》《婚姻的破产》等。因为努力,他先后追随茅盾、鲁迅编辑大型文学刊物《文学》《译文》。
上世纪三十年代在上海工作时,四马路书店、书摊上经常能见到他的身影,差不多天天光顾,风雨无阻,哪家书店书架上有什么书他清清楚楚,买到好书不但自己看,有时还送人,1935年9月7日,送给鲁迅先生的《死灵魂》德译本6册;1936年6月22日,送给鲁迅先生的德译本《高尔基全集》《高尔基选集》《高尔基论文集》,都是他在上海外文书店买到的,可见他跑书店之勤。
1947年解放战争时期,跟华野一纵司令叶飞外线出击到蔚县,战乱中竟偷空到图书馆找到一本鲁迅的《阿Q正传》,和叶飞俩共同阅读时哈哈大笑,可见他见书即喜的性格。
新中国成立后黄源在上海工作,也是经常抽空逛书店,买来不少新书和旧书。黑格尔的《小逻辑》英译本就是在上海地摊上买来的,哈佛大学的“世界名著丛刊”50册,其中缺1本,是从一家外国旧书店买来的。他在华东文化部工作时,中午回家必先到家门口的一家外国人开的旧书店去看看,买一两本回家才吃得下饭。
1955年黄源从上海调到浙江工作,搬家最累的是50多箱书。1957年他被错划为右派分子,下放到温州瑞安农村劳动,去时带了一纸箱书,回来竟挑了一担书,每月到温州领津贴,领到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上街买书。1982年他出访澳大利亚,虽然日程安排得很紧张,也忘不了逛旧书店买书,当时出访的零花钱是很少的,他没有舍得买任何东西,最后背了一包书回来。
那时候图书业没有像现在这样繁荣,一些好书非常紧俏,熟悉的营业员会把一些紧俏的好书给他留着,经常是书买到了,而把眼镜和帽子忘在了书店里。他还会托上海、北京的老友购买邮寄。
他每读一本书,书上都留有他的阅读笔迹,或是读书时间,或是读书感想,《鲁迅全集》他不知看了多少遍,这套书几乎给翻烂了,上面还有很多他的笔记,当我们把他保存的书捐出去时,他吩咐其他几套全集可以捐掉,这套破旧的《鲁迅全集》千万留着,要作个纪念,而且随时还要翻阅。
来过葛岭路13号的人都知道,我们家生活家居极其简单,几乎每个房间都是书橱,连小小的阁楼也堆满了各种书籍。每年夏天晒书是我公公指挥大家必做的一项“工程”,我爱人会叫几个朋友一起来帮忙。老人家也是忙得满头大汗,兴奋不已,因为平时找不到的书借此机会可以翻一下。
1998年,黄源将所藏图书1000余册及部分文稿,捐赠上海鲁迅纪念馆。2000年上海鲁迅纪念馆新馆落成时,在朝华文库内特设了黄源专库。
为了支持家乡海盐的文化建设,1996年我公公捐赠了1万多册书及物品。县委、县政府对此十分重视,于1997年拨款筹建藏书楼,1998年10月竣工,建筑面积560平方米。
位于海盐南北湖万苍山麓具有明清建筑风格的黄源藏书楼,分南北两楼,中有曲廊相连,楼轩花木扶疏,环境幽雅。一楼是陈列黄源生平的展厅,分“海盐之子”、“在鲁迅身边”、“随军生活”、“建设新文化”、“春天来了”5个部分。有上世纪30年代在鲁迅身边以及从事革命文化活动的相片和实物,尤其珍贵的是一套日文版的《托斯托伊夫斯基》全集,这是鲁迅先生1935年12月送给他的,保存至今。二楼展出的是他收藏了一辈子的大部分书籍,不少都是英文、日文原版书,2016年有417套、830本图书被列为国有可移动文物。说实在,这些藏书经过战争、文革保存下来非常不易,是他老人家的“命”。
现任浙江海盐统战部部长的徐敏,今年5月在海盐举办的纪念黄源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谈到黄源藏书楼:“当年是我和杨剑(张元济图书馆馆长)到黄老家里去联系此事的,黄老二话没说欣然同意。”捐赠时当地政府拟给予补偿,当时巴老(我婆婆)说:“这是捐给家乡海盐的,我们一分钱也不要!”大家都被感动了。
1999年4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叶飞题名的“黄源藏书楼”正式开馆,黄源亲自参加开馆仪式和剪彩。2003年1月2日我公公病逝,享年98岁,他的骨灰也安葬在海盐。魂归故里,这是他的心愿,和藏书相伴是他永远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