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daxia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自主解决问题的研究,一直是教育学、心理学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大学数学教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些提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一些看法,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关键词:自主解决问题 不定积分 一阶微分方程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7(a)-0044-02
  如今,全球化的知识经济,要求既要培养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人才,又要培养有自我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这就使得传统的“讲授—记忆,例题—训练”的教学模式不再适合现代人才的培养要求。而自主解决问题是一种探索性、发展性的教学活动,学生学会“自主解决问题”是数学教学的根本,学生只有学会自我解决问题,才能成为数学问题的主人。罗杰斯认为:“倘若要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学习活动,那就必须让学生面对他们认为有意义的或有关的问题,就必须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使问题解决过程成为一个再创造的过程,使学生在自觉、主动、深层次的参与过程中,实现自我发现、理解、创造与应用,在学习中学会自主解决问题。”
  在文中,曾东霞通过对中南大学学生自主学习的影响因素的调查,得出在自我向导、学习设置、学习方法、自我监督和自我调节五个维度上,自我监督最差,现针对数学教学中如何实现学生自我监督,给出一些自己的想法。
  1 教学中促进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方法
  1.1 问题情境的创设
  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关键是问题的创设。事实上,并不是所有问题都能引起学生主动思维,在问题提出之前,要了解学生的实际能力及其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在其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内提出问题,才能调动学生自我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例如,在讲解不定积分的分部积分时,不应首先给出什么“对、反、幂、指、三”的积分次序,让学生套用其来解决这类计算,虽然,这样做有助于解决此类积分的计算,但学生勤于思考自我解决问题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而且许多分部积分的计算也并不是必须遵守这个原则。因此,要想调动学生自我解决问题的积极性,教师应适时的提出一些问题做铺垫,像:
  通过这些问题的计算由学生自己总结规律,不仅调动了学生自我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也能使学生更加灵活的掌握不定积分的分部积分计算。
  再例如,在常微分方程课程中,在讲解完一阶微分方程初等解法一章后,适时提出问题“对于其它类型的一阶微分方程是否均可以借助变量变换法或积分因子法来求解?如果可以,变量变换公式或积分因子分别是什么?”学生通过自己的主动思维得到各自的结论,教师再适时的与学生共同完成此问题,从而得到如下结论。(见图1)
  1.2 自我解决问题的引导
  如何引导学生自我解决问题,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引导不应是直接给予,也不是远离学生现有水平,而是在学生思维最近发展区内引发学生自我解决问题的兴趣。
  例如,在讲解有理函数积分时,对公式的给出,应有一些简单的例子做引导。可以按如下步骤进行,第一步要求学生计算积分:
  在学生求解上述积分后,再研究多项式:
  的分解问题,再提出积分的计算问题,为解决此类积分,根据上述分解式,再要求学生计算积分:
  在学生求解了上述积分的基础上,提出问题:
  及
  的积分,这种逐步深入的方式,促使学生思维,自主解决问题。
  1.3 问题解决后的调整
  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后,学生获得了知识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但这是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得到的解决问题的模式,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应根据学生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查找问题解决中的不足,并对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的亮点给予鼓励,以提高学生自我解决问题的兴趣,激励自我解决问题的斗志。
  1.4 课后阅读的选择
  在大学数学教学内容中,有很多内容仅是基本知识的介绍,并没有对各部分知识的更深更广的要求,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不到发挥,因而不能激起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欲望,因此,在每部分的教学结束后,应适时的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
  例如,在讲解了极限的运算后,适时的要求学生分组通过查找电子期刊资源,尽可能的得到更多的计算方法。在讲解完级数后,对级数的敛散性,除课本中的基本方法外,可派生出的其它判别法,在讲解完积分、导数……都可以适当的提出问题。再课外组织小组汇总讨论,这样不仅促进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兴趣,也提高了学生开拓思维,实现创新的欲望。
  2 提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1 教师角色的认定
  在教学环节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学生学习自主性的监督者。在对学生提出问题后,不能袖手旁观,而应根据学生解决问题的不同阶段,适时的给予提示和鼓励,以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不要使学生摔倒在某一个解决问题的环节上,使其从此丧失信心。
  2.2 要加强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
  首先要让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前一节结束后,要对下一节的内容的实际意义表达出来,以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促使学生主动预习。其次在内容讲解后要让学生养成复习的习惯,要让他们及时整理课堂笔记,通过整理归纳出重点,掌握新旧知识中的联系,使知识更加条理化和系统化。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不应把理论知识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在经历知识产生的全过程中,自然地获得知识。让学生参与到自主学习的情景与氛围中来,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相结合,学生自主探索,自主解决问题的态势已初步形成,这是提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曾东霞.惯习与场域: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因素—— 以中南大学为例的实证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128-137.
  [2] 李寿贵,赵喜林.在问题中诠释有理函数的积分[J].高等数学研究,2008(11):21-24.
其他文献
【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整个社会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以江西为例:从19
【正】 最近,香港《文汇报》译载了日本《读卖新闻》驻莫斯科记者写的一篇关于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日常生活的文章。 文章写道:莫斯科的加里宁大街自西向东一直通向克里
数学课堂是小学生学习数学最重要的环节。高效的数学课堂有利于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提升学生的数学水平,促进教室教学工作的高效进步。学生是数学课堂的主体,在数学课堂
从乡到城再从城到乡,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返乡创业。然而,返乡创业却常常受到人才短缺的困扰。成手工人招不到,高级技工太稀少,高端人才更是难求。不少人慨叹:"人才都在北上广
摘 要:基础教育进行改革的重点是课堂有效性的提高,重点关注好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益是课堂有效性的衡量标准。课堂教学的进行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有效的互动和沟通,所以教师和学生是实现课堂有效性的两大关键因素。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上仍然没有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所以教师要对小学生数学课堂有效性的提高负主要责任,因为小学数学教师的行为将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益。小学生作为数学学习的主体,
摘要:方剂学实验课自开设以来,各个中医药院校对于该项课程的教学改革工作就从未停止。通过对目前国内几所中医药院校在方剂学实验课教改发展现状的分析和教学模式的探讨,结合本校方剂学实验课教学实际情况,旨在探索出一条符合校情的具有可实施价值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方剂学;实验课;教改;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b)-0000-00  方剂学
摘 要:良好的课堂气氛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特别是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更更能好注重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效率。本文便对此做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气氛 创设环境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5(b)-0044-01  课堂气氛是指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互动的时候所表现的一种心理状态,它关系到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率。在教学过程中
【正】 意大利共产党今年3月召开的第18次代表大会走上了新调和主义路线。 意大利共产党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在日益脱离共产主义运动。甚至可以说,虽然保留着“共产党”的名
现代新儒家第三代代表人物刘述先提出给予宋明理学重要命题“理一分殊”以全新的现代阐释来讨论儒学的当代性问题,其用“理不患其不一,所难者分殊耳”讨论传统的现代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