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文言文;阅读;中学生;
推断法
〔中图分类号〕 G63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
04(A)—0047—01
文言文阅读是高考语文中的一个难点。学生虽然掌握了实词、虚词等文言基础知识和相关的文学常识,但是缺乏独立推断的能力,既无在整体上把握文章或文段的能力,又无法在微观上确定具体实词、虚词的含义和句子内容,从而影响了答题的准确性。那么,教师应该通过哪些具体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推断能力呢?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总结了以下几种方法。
形训推断法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字形结构的分析来解释词的基本含义。如1998年全国高考语文卷第16题C项:“若少屈,冀得一归觐(觐:拜见)”该字形旁为“见”,意思肯定与“见”有关,再根据语境,李若水见的对象是父母,据此可以推断该项“拜见”的解释是正确的。
声训推断法
运用声训推断法,可以发现通假关系,从而用本字字义去推断所通之字的含义。如2006年全国高考江苏卷第8题D项:“麾妇人出(麾:挥手,使……离去)”据声训推断法,可知“麾”与“挥”同音;再结合语境,可大胆推测二者为通假关系。因此,D项解释是正确的。
语法推断法
除了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之外,古代汉语的语法和现代汉语中的语法并无太大差别。所以,分析语法现象,不仅可以推断实词和虚词的含义,还能够了解词类活用现象。如2004年全国卷(乙)第11题D项:“于是行旅不至,人物无资 (行旅:旅行,游览)”根据否定副词“不”的位置,可判断“行旅不至”为主谓结构。那么,“行旅”应是名词,可视为活用,故D项解释错误。
成语推断法
学生对成语是比较熟悉的,而成语是古汉语的产物。所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成语来推断文言文中的实词和虚词的含义。如2006年全国高考湖南卷第9题D项:“北枕大江,南薄五岭(薄:接近)”古汉语中“薄”的含义是比较多的,而大部分考生对“日薄西山”这个成语是熟悉的,可以由该成语中“薄”的含义推断出文中的“薄”是“接近”的意思,且这一解释完全符合语境。所以,D项解释正确。
对位推断法
文言文中的排比句、并列句很多,而这种句式中,处于相同位置上的词语往往词性和意义相同、相近或相反。这样,可以利用已知的词义去推断相对应的实词或虚词的含义。如2006年全国高考湖北卷第7题B项:“令国致乐不已,狗马室妾,不已厚乎。”前一个“已”可联系上文语境,尤其是“致能歌者”一句推出是“停止”的意思,而“不已厚乎”与后文“不亦薄乎”的句式结构完全相同,后一句的“亦”为副词,是“也”的意思。据
此,可以推断出“不已厚乎”中的“已”绝不可能是动词。故B项不相同。
语境和逻辑推断法
高考文言文的选材多为一些人物传记,大都具有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具有较强的可读性。这使学生易于把握文章的情节线索。一般人物个性在开头部分有明确的交代,这样,就使学生容易把握人物的性格,可以对人物的活动做出合理的推断。如2004年辽宁卷第11题A项:“轨遂投城遁走。”从后文看,“遁走”为“逃跑”之意,按逻辑推理,“逃跑”当在“投奔”之前,倘若“投”真是“投奔”之意,那么,语序就该是“遁走投城”,这显然不符合原句。其实,“投”应该是“放弃”之意。(联系成语典故“投笔从戎”中“投”的含义,亦可推知“投”,当为“放弃”之意。)
历史文化常识推断法
虽然近年来考试大纲中没有将文学常识列入考试范围内,但是文学常识对考生准确理解文言文的内容有重大的作用。考生如果没有掌握基本的文学常识,没有一定的有关姓名称谓、官职科举、地理常识、宗法礼俗、服饰器物、天文历法等方面的常识积累,阅读文言文的难度就会大大增加,考试中答题的准确性则会大大降低。同时,这些常识还可以帮助考生推断某些词、句的含义。如2005年全国高考天津卷第11题A项:“如是二年,国衰,诸侯谋之(谋:为……谋划)”该文的背景是战国时期,稍稍具备一点历史知识的考生都知道,那是一个诸侯争霸的时代;赵文王好剑不厌,致使朝政荒废,国力衰落,这正好给其他诸侯国以可乘之机,怎么会为赵文王“谋划”呢?考生根据语境,结合战国时期的时代背景,不难推断出该处“谋”当为“图谋”之意。
推断法
〔中图分类号〕 G63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
04(A)—0047—01
文言文阅读是高考语文中的一个难点。学生虽然掌握了实词、虚词等文言基础知识和相关的文学常识,但是缺乏独立推断的能力,既无在整体上把握文章或文段的能力,又无法在微观上确定具体实词、虚词的含义和句子内容,从而影响了答题的准确性。那么,教师应该通过哪些具体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推断能力呢?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总结了以下几种方法。
形训推断法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字形结构的分析来解释词的基本含义。如1998年全国高考语文卷第16题C项:“若少屈,冀得一归觐(觐:拜见)”该字形旁为“见”,意思肯定与“见”有关,再根据语境,李若水见的对象是父母,据此可以推断该项“拜见”的解释是正确的。
声训推断法
运用声训推断法,可以发现通假关系,从而用本字字义去推断所通之字的含义。如2006年全国高考江苏卷第8题D项:“麾妇人出(麾:挥手,使……离去)”据声训推断法,可知“麾”与“挥”同音;再结合语境,可大胆推测二者为通假关系。因此,D项解释是正确的。
语法推断法
除了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之外,古代汉语的语法和现代汉语中的语法并无太大差别。所以,分析语法现象,不仅可以推断实词和虚词的含义,还能够了解词类活用现象。如2004年全国卷(乙)第11题D项:“于是行旅不至,人物无资 (行旅:旅行,游览)”根据否定副词“不”的位置,可判断“行旅不至”为主谓结构。那么,“行旅”应是名词,可视为活用,故D项解释错误。
成语推断法
学生对成语是比较熟悉的,而成语是古汉语的产物。所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成语来推断文言文中的实词和虚词的含义。如2006年全国高考湖南卷第9题D项:“北枕大江,南薄五岭(薄:接近)”古汉语中“薄”的含义是比较多的,而大部分考生对“日薄西山”这个成语是熟悉的,可以由该成语中“薄”的含义推断出文中的“薄”是“接近”的意思,且这一解释完全符合语境。所以,D项解释正确。
对位推断法
文言文中的排比句、并列句很多,而这种句式中,处于相同位置上的词语往往词性和意义相同、相近或相反。这样,可以利用已知的词义去推断相对应的实词或虚词的含义。如2006年全国高考湖北卷第7题B项:“令国致乐不已,狗马室妾,不已厚乎。”前一个“已”可联系上文语境,尤其是“致能歌者”一句推出是“停止”的意思,而“不已厚乎”与后文“不亦薄乎”的句式结构完全相同,后一句的“亦”为副词,是“也”的意思。据
此,可以推断出“不已厚乎”中的“已”绝不可能是动词。故B项不相同。
语境和逻辑推断法
高考文言文的选材多为一些人物传记,大都具有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具有较强的可读性。这使学生易于把握文章的情节线索。一般人物个性在开头部分有明确的交代,这样,就使学生容易把握人物的性格,可以对人物的活动做出合理的推断。如2004年辽宁卷第11题A项:“轨遂投城遁走。”从后文看,“遁走”为“逃跑”之意,按逻辑推理,“逃跑”当在“投奔”之前,倘若“投”真是“投奔”之意,那么,语序就该是“遁走投城”,这显然不符合原句。其实,“投”应该是“放弃”之意。(联系成语典故“投笔从戎”中“投”的含义,亦可推知“投”,当为“放弃”之意。)
历史文化常识推断法
虽然近年来考试大纲中没有将文学常识列入考试范围内,但是文学常识对考生准确理解文言文的内容有重大的作用。考生如果没有掌握基本的文学常识,没有一定的有关姓名称谓、官职科举、地理常识、宗法礼俗、服饰器物、天文历法等方面的常识积累,阅读文言文的难度就会大大增加,考试中答题的准确性则会大大降低。同时,这些常识还可以帮助考生推断某些词、句的含义。如2005年全国高考天津卷第11题A项:“如是二年,国衰,诸侯谋之(谋:为……谋划)”该文的背景是战国时期,稍稍具备一点历史知识的考生都知道,那是一个诸侯争霸的时代;赵文王好剑不厌,致使朝政荒废,国力衰落,这正好给其他诸侯国以可乘之机,怎么会为赵文王“谋划”呢?考生根据语境,结合战国时期的时代背景,不难推断出该处“谋”当为“图谋”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