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幼儿园进行的色彩创绘教学,尝试用色块直接表现事物的运动和变化,用色彩激活幼儿的创作思路。
一、体验色彩
途径一:让幼儿在最直接的色彩冲击中感知色彩。
我们给幼儿创造一个充满色彩美的环境,让幼儿强烈地感受到色彩的冲击。
途径二:在主题活动中渗透对色彩的情感体验。
1.在语言活动中感受三原色。通过欣赏散文《秋天》、朗诵儿歌《六·一》、听录音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来感受黄色的明快、红色的热烈、蓝色的忧伤。如师幼一起朗诵儿歌《六·一》来感受红色的热烈。师幼一齐边跳边读,很快将幼儿情绪带到热闹、兴奋、欢快的六一儿童节情景中,然后再让幼儿选择色彩表示情感,幼儿都会选择红色。
2.在游戏活动中感受三原色。我们创编了一串情感起伏较大的故事游戏,让幼儿听着故事游戏,演绎故事游戏,感受心灵触动选择颜色。
3.在音乐活动中感受三原色。用动感十足的《嘻唰唰》、轻快的《郊游》、悲伤的《二泉映月》来冲击幼儿心灵,感受色彩。
二、和颜色一起玩
让孩子积极参与以色彩为主的美术活动,在自由涂画、拼图等活动中,尝试用色块整合物体,表现物体的运动与变化,让孩子与颜色一起玩。
先让孩子玩颜色的变化
提供不同的材料让幼儿认色、选色、配色、调色、涂色。如“认色”活动中,我们通过拟人的词汇来认识颜色:三原色(本领最大);三间色(好朋友);类似色(好邻居);对比色(敌人)。在“调色”活动中,我们刚开始是运用图表来让幼儿知道调配色量的多少。但在实际操作中,幼儿掌握不好色彩调配的量,于是我们通过反思讨论,决定换一种方法:用幼儿都会调出的橙色加黄色得出橙黄色,橙色加红色得出橙红色。结果孩子掌握得很好。
再让孩子玩“整合物体”
当幼儿色彩的情感体验积累到一定量,对色彩有一定的敏感性时,我们就可以进行以色彩为主的美术活动了
一用色块来直接表现事物的运动和变化的“整合物体”。这里的“整合物体”也就是突破线条,运用色块可大可小可圆可尖的特性直接作画,也是“色彩创绘”的雏形。如用色彩创绘教学法进行最简单的绘画活动《太阳》:幼儿感觉到太阳的热,就会自己选择红色的笔来画太阳,要想画大大的太阳,就再用红色画笔在外圈涂,直到幼儿自己满意。同样的道理再涂上太阳的光芒,可大可小,颜色凭幼儿自己的感受自由调配。
三、支持孩子用色彩创绘教学法表现自己的作品
我们大胆开展了一系列的用色彩创绘教学法进行的创作活动。有用不同颜色的大块卡纸进行拼贴组合作品;有用不同色彩皱纹纸进行粘贴组合作品;有用不同材质组合作品;最主要的是运用色彩浓郁强烈的水粉颜料直接创作作品。
方法一:根据物体的名称,自主构思,自己创作。
幼儿期最初的绘画形式是临摹再现,当临摹的物体达到一定的量后,孩子们都蠢蠢欲动开始创作作品了,这时候我们给幼儿一个物体的名称,让幼儿想想、说说、谈谈、看看,最后自己创作作品。如:绘画活动《蜻蜓》,老师告诉幼儿今天画蜻蜓后:
想想——蜻蜓在干什么?可以干什么?(睡觉、跳舞、飞……)
说说一蜻蜓做不同事情时的不同姿态。(睡觉时两个翅膀是合并的、跳舞时身体可以弯曲……)
谈谈——睡觉时的蜻蜓用什么颜色表现?(蓝色为主)跳舞时的蜻蜓用什么颜色表现?(红色为主)
看看——画册上的蜻蜓、书上的蜻蜓、墙上的蜻蜓的形态。
画画——构思自己喜欢的蜻蜓作品,如:《飞舞的蜻蜓》《蜻蜓受伤了》《蜻蜓排队》等等。
在活动中幼儿的表达能力和审美情感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方法二:根据主题背景内容,大胆构思创作。
刚开始我们给了孩子一个主题,如:绘画活动《春天》,让孩子在作品中表现出春天的特征。为了让孩子在作品中表现出个性,我们让孩子自主构思自由创作,可是结果不理想,给孩子的主题大、内容多,孩子表现的画面比较杂乱,主次不明。如:有的画面有青蛙、兔子、蛇、小鸟等;有的画面草画得比兔子高。针对幼儿画面反馈的情况,我们集体讨论给孩子一个框框,将主题变小点,将绘画《春天》的主题分为四个子主题:(1)春天的花园;(2)春天的池塘;(3)春天的田野;(4)我喜欢的春天。这样孩子可以在《春天的花园》的背景下创作《蝴蝶闻香》《迎春花卉》《蜜蜂采蜜》;在《春天的池塘》的背景下创作《鸭子戏水》《小蝌蚪找妈妈》《鱼妈妈开会》;《春天的田野》的背景下创作《油菜花开了》《我发芽了》《我醒了》。
方法三:小组合作,创作作品。
“小组合作”在幼儿园游戏、教学活动中已经成为幼儿实践操作重要一环,我们运用“自主组合——两两讨论——合理分配——集体合作”的流程进行,帮助幼儿提升创作水平。
一、体验色彩
途径一:让幼儿在最直接的色彩冲击中感知色彩。
我们给幼儿创造一个充满色彩美的环境,让幼儿强烈地感受到色彩的冲击。
途径二:在主题活动中渗透对色彩的情感体验。
1.在语言活动中感受三原色。通过欣赏散文《秋天》、朗诵儿歌《六·一》、听录音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来感受黄色的明快、红色的热烈、蓝色的忧伤。如师幼一起朗诵儿歌《六·一》来感受红色的热烈。师幼一齐边跳边读,很快将幼儿情绪带到热闹、兴奋、欢快的六一儿童节情景中,然后再让幼儿选择色彩表示情感,幼儿都会选择红色。
2.在游戏活动中感受三原色。我们创编了一串情感起伏较大的故事游戏,让幼儿听着故事游戏,演绎故事游戏,感受心灵触动选择颜色。
3.在音乐活动中感受三原色。用动感十足的《嘻唰唰》、轻快的《郊游》、悲伤的《二泉映月》来冲击幼儿心灵,感受色彩。
二、和颜色一起玩
让孩子积极参与以色彩为主的美术活动,在自由涂画、拼图等活动中,尝试用色块整合物体,表现物体的运动与变化,让孩子与颜色一起玩。
先让孩子玩颜色的变化
提供不同的材料让幼儿认色、选色、配色、调色、涂色。如“认色”活动中,我们通过拟人的词汇来认识颜色:三原色(本领最大);三间色(好朋友);类似色(好邻居);对比色(敌人)。在“调色”活动中,我们刚开始是运用图表来让幼儿知道调配色量的多少。但在实际操作中,幼儿掌握不好色彩调配的量,于是我们通过反思讨论,决定换一种方法:用幼儿都会调出的橙色加黄色得出橙黄色,橙色加红色得出橙红色。结果孩子掌握得很好。
再让孩子玩“整合物体”
当幼儿色彩的情感体验积累到一定量,对色彩有一定的敏感性时,我们就可以进行以色彩为主的美术活动了
一用色块来直接表现事物的运动和变化的“整合物体”。这里的“整合物体”也就是突破线条,运用色块可大可小可圆可尖的特性直接作画,也是“色彩创绘”的雏形。如用色彩创绘教学法进行最简单的绘画活动《太阳》:幼儿感觉到太阳的热,就会自己选择红色的笔来画太阳,要想画大大的太阳,就再用红色画笔在外圈涂,直到幼儿自己满意。同样的道理再涂上太阳的光芒,可大可小,颜色凭幼儿自己的感受自由调配。
三、支持孩子用色彩创绘教学法表现自己的作品
我们大胆开展了一系列的用色彩创绘教学法进行的创作活动。有用不同颜色的大块卡纸进行拼贴组合作品;有用不同色彩皱纹纸进行粘贴组合作品;有用不同材质组合作品;最主要的是运用色彩浓郁强烈的水粉颜料直接创作作品。
方法一:根据物体的名称,自主构思,自己创作。
幼儿期最初的绘画形式是临摹再现,当临摹的物体达到一定的量后,孩子们都蠢蠢欲动开始创作作品了,这时候我们给幼儿一个物体的名称,让幼儿想想、说说、谈谈、看看,最后自己创作作品。如:绘画活动《蜻蜓》,老师告诉幼儿今天画蜻蜓后:
想想——蜻蜓在干什么?可以干什么?(睡觉、跳舞、飞……)
说说一蜻蜓做不同事情时的不同姿态。(睡觉时两个翅膀是合并的、跳舞时身体可以弯曲……)
谈谈——睡觉时的蜻蜓用什么颜色表现?(蓝色为主)跳舞时的蜻蜓用什么颜色表现?(红色为主)
看看——画册上的蜻蜓、书上的蜻蜓、墙上的蜻蜓的形态。
画画——构思自己喜欢的蜻蜓作品,如:《飞舞的蜻蜓》《蜻蜓受伤了》《蜻蜓排队》等等。
在活动中幼儿的表达能力和审美情感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方法二:根据主题背景内容,大胆构思创作。
刚开始我们给了孩子一个主题,如:绘画活动《春天》,让孩子在作品中表现出春天的特征。为了让孩子在作品中表现出个性,我们让孩子自主构思自由创作,可是结果不理想,给孩子的主题大、内容多,孩子表现的画面比较杂乱,主次不明。如:有的画面有青蛙、兔子、蛇、小鸟等;有的画面草画得比兔子高。针对幼儿画面反馈的情况,我们集体讨论给孩子一个框框,将主题变小点,将绘画《春天》的主题分为四个子主题:(1)春天的花园;(2)春天的池塘;(3)春天的田野;(4)我喜欢的春天。这样孩子可以在《春天的花园》的背景下创作《蝴蝶闻香》《迎春花卉》《蜜蜂采蜜》;在《春天的池塘》的背景下创作《鸭子戏水》《小蝌蚪找妈妈》《鱼妈妈开会》;《春天的田野》的背景下创作《油菜花开了》《我发芽了》《我醒了》。
方法三:小组合作,创作作品。
“小组合作”在幼儿园游戏、教学活动中已经成为幼儿实践操作重要一环,我们运用“自主组合——两两讨论——合理分配——集体合作”的流程进行,帮助幼儿提升创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