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特困生问题是作为我国的一个历史现象出现的。因此,我们不仅要充分认识到做好特困生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要充分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从维护教育改革和高校稳定的大局出发,树立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不让一名学生因经济困难而辍学。不仅要满腔热情,千方百计地帮助学生减轻经济负担,更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高校 特困生 心理 对策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招生并轨、缴费上学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一个重大举措。但随之而来的另一个问题,就是一些大学生,特别是来自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的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发生了困难,少数甚至难以维持学业,从而在高校学生中,产生了一个新的特殊群体——特困生。据我校对招生“并轨”后的三届学生统计,家庭人均年收入低于1000元,个人在校月生活费低于100元的困难生占26%,其中家庭人均年收入低于800元,个人在校月生活费低于80元的特困生占6.9%。特困生的出现不仅严重影响着学生的正常生活,而且影响着他们的学习和身心健康。
1、特困生的心理特征
1.1自我封闭
作为一个独立的有自我意识的个体,他们又有强烈的自尊要求。因此,特困生最大的心理特点就是自卑与自尊的矛盾和冲突。特困生由于经济困难,在人际交往中往往比较被动,主观上有自我封闭的倾向,与其他同学很少交往甚至不交往。事实上,特困生的这种自我封闭倾向和特困生的自卑心理是紧密相连的,这两种现象对他们的健康成长、人格完善具有较大的破坏力。自我保护意识是大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然而,由于在人际交往上的自我封闭以及自卑心理的存在,特困生的自我保护意识特别强,有的近乎膨胀。他们对同学及周围人的行为和言谈相当敏感,有时,他们会子虚乌有,把许多与其不相关的事情视为对其的伤害,转而通过各种方式来保护自己。
1.2 不愿参加人际交往
特困生既没有足够的信心参加交往,也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与别人来往。他们一般口头表达能力、交际能力都比较差,人际交往的障碍较多。在得不到喜欢和肯定的心理作用下,他们大多独来独往,而经济拮据也阻碍了与人来往的念头。
1.3 过度自尊与自卑
这是特困生最为突出的心理特征。由于特困生多数来自农村或条件较差的家庭,上大学前的生活环境或学习条件都比较落后,使他们在知识面、信息量以及实践能力方面与其他同学有较大的差距,往往对特困生造成重大的心理挫折,这种挫折表现出来的是心理上的自卑感。自卑感导致特困生缺乏生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缺乏人生理想和生活目标,消极地看待生活中的一切,自尊心受到极大的冲击,常常陷于极度的自卑之中,表现为内向孤僻、自我封闭。
1.4 缺乏自信心
大多数特困生都是农家子弟,没有受过比较系统的家庭教育,与中等收人阶层的子弟相比,无论知识含量、反应能力,还是举止、风度等都显得逊色。并且由于各地教学水平差异,许多特困生基础知识都比较差,如英语听力,而英语是能否毕业的一个重要条件。所有这些原因,使他们在没有开始学习和努力之前,首先产生了不自信,而不自信的结果,又产生了成绩差、活动失败,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2、构建合理的心理疏导机制
2.1 努力做好特困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引导学生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树立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和信心。要通过细致扎实的思想政治工作,帮助学生提高认识现实,认识自我的能力,排除社会隔阂感,从自卑中解脱出来,把困境当台阶,从困境中奋起;进行艰苦奋斗教育。对特困生进行艰苦奋斗教育不仅要让他们养成勤俭节约、吃苦耐劳的生活作风,更包括要形成勤奋刻苦、奋发向上的学风,不畏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素质。对特困生进行艰苦奋斗教育要和挫折教育结合起来,教育他们正确认识眼前的挫折,挫折对人生而言是不可避免的,挫折既是成长的不利因素,又能催人发愤。可使人更理智,更现实,可以更好地挖掘一个人的潜力,锻炼人的意志,培养人的品质,使人更快的成熟起来;进行提高全面素质的教育。要更新教育观念,完善教育内容,真正转移到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为目标的素质教育这一轨道上来,要帮助特困生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自我调控能力、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等。特别是要把心理素质教育贯穿于育人的全过程,使特困生拥有健康的心理、完美的个性、健全的心理素质,使他们在心灵上自我筑起一道坚固的防洪大堤,经受往复杂纷繁的客观现实的考验和挑战。
2.2 营造健康、和谐的育人环境
对特困生而言,心理上的自卑和抑郁很可能带来学习、生活以及人际交往中的其它问题。因此,教师要十分注意加强班级、宿舍的整体建设,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和亲和力。充分发挥学生会、社团的作用,积极开展心理互助活动,为特困生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和谐的人际关系,总是在良好的氛围中形成的。通过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让特困生感受到社会和学校的温暖,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感情,深切地体验到社会的支持,培养起他们积极、主动地利用社会支持的意识和行为习惯。特困生的内心世界就会从孤独走向开朗,从狭隘走向广阔。从而消除经济困难可能给特困生带来的精神上的消极影响。这是特困生心理问题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2.3 建立心理健康档案
建立特困生档案。特困生档案可以使班主任对特困生的情况了如指掌,清楚地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尽早的发现学生中特别是特困生中的心理问题。一方面引导他们在品德上、智力上、情感上得到健康的发展,使他们最终成为心理健康、体格健壮、智力健全的优秀人才。另一方面,及时牵线,让特困生参加企业勤工助学活动以及一些结合专业的工作,应首先考虑让特困生去做。不仅从根本上解决特困生的经济困难,而且能使特困生感受到自身的能力和价值,提高自信心、自尊心,促进精神解困。
参考文献:
[1]许若兰.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设计与实施[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1, 20(2): 23-26,.
[2]谢振安.特困生挫折行为的调查分析[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 1998, (2): 108-110,.
[3]杨波.大学生入学指南[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2.
关键词:高校 特困生 心理 对策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招生并轨、缴费上学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一个重大举措。但随之而来的另一个问题,就是一些大学生,特别是来自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的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发生了困难,少数甚至难以维持学业,从而在高校学生中,产生了一个新的特殊群体——特困生。据我校对招生“并轨”后的三届学生统计,家庭人均年收入低于1000元,个人在校月生活费低于100元的困难生占26%,其中家庭人均年收入低于800元,个人在校月生活费低于80元的特困生占6.9%。特困生的出现不仅严重影响着学生的正常生活,而且影响着他们的学习和身心健康。
1、特困生的心理特征
1.1自我封闭
作为一个独立的有自我意识的个体,他们又有强烈的自尊要求。因此,特困生最大的心理特点就是自卑与自尊的矛盾和冲突。特困生由于经济困难,在人际交往中往往比较被动,主观上有自我封闭的倾向,与其他同学很少交往甚至不交往。事实上,特困生的这种自我封闭倾向和特困生的自卑心理是紧密相连的,这两种现象对他们的健康成长、人格完善具有较大的破坏力。自我保护意识是大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然而,由于在人际交往上的自我封闭以及自卑心理的存在,特困生的自我保护意识特别强,有的近乎膨胀。他们对同学及周围人的行为和言谈相当敏感,有时,他们会子虚乌有,把许多与其不相关的事情视为对其的伤害,转而通过各种方式来保护自己。
1.2 不愿参加人际交往
特困生既没有足够的信心参加交往,也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与别人来往。他们一般口头表达能力、交际能力都比较差,人际交往的障碍较多。在得不到喜欢和肯定的心理作用下,他们大多独来独往,而经济拮据也阻碍了与人来往的念头。
1.3 过度自尊与自卑
这是特困生最为突出的心理特征。由于特困生多数来自农村或条件较差的家庭,上大学前的生活环境或学习条件都比较落后,使他们在知识面、信息量以及实践能力方面与其他同学有较大的差距,往往对特困生造成重大的心理挫折,这种挫折表现出来的是心理上的自卑感。自卑感导致特困生缺乏生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缺乏人生理想和生活目标,消极地看待生活中的一切,自尊心受到极大的冲击,常常陷于极度的自卑之中,表现为内向孤僻、自我封闭。
1.4 缺乏自信心
大多数特困生都是农家子弟,没有受过比较系统的家庭教育,与中等收人阶层的子弟相比,无论知识含量、反应能力,还是举止、风度等都显得逊色。并且由于各地教学水平差异,许多特困生基础知识都比较差,如英语听力,而英语是能否毕业的一个重要条件。所有这些原因,使他们在没有开始学习和努力之前,首先产生了不自信,而不自信的结果,又产生了成绩差、活动失败,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2、构建合理的心理疏导机制
2.1 努力做好特困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引导学生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树立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和信心。要通过细致扎实的思想政治工作,帮助学生提高认识现实,认识自我的能力,排除社会隔阂感,从自卑中解脱出来,把困境当台阶,从困境中奋起;进行艰苦奋斗教育。对特困生进行艰苦奋斗教育不仅要让他们养成勤俭节约、吃苦耐劳的生活作风,更包括要形成勤奋刻苦、奋发向上的学风,不畏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素质。对特困生进行艰苦奋斗教育要和挫折教育结合起来,教育他们正确认识眼前的挫折,挫折对人生而言是不可避免的,挫折既是成长的不利因素,又能催人发愤。可使人更理智,更现实,可以更好地挖掘一个人的潜力,锻炼人的意志,培养人的品质,使人更快的成熟起来;进行提高全面素质的教育。要更新教育观念,完善教育内容,真正转移到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为目标的素质教育这一轨道上来,要帮助特困生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自我调控能力、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等。特别是要把心理素质教育贯穿于育人的全过程,使特困生拥有健康的心理、完美的个性、健全的心理素质,使他们在心灵上自我筑起一道坚固的防洪大堤,经受往复杂纷繁的客观现实的考验和挑战。
2.2 营造健康、和谐的育人环境
对特困生而言,心理上的自卑和抑郁很可能带来学习、生活以及人际交往中的其它问题。因此,教师要十分注意加强班级、宿舍的整体建设,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和亲和力。充分发挥学生会、社团的作用,积极开展心理互助活动,为特困生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和谐的人际关系,总是在良好的氛围中形成的。通过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让特困生感受到社会和学校的温暖,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感情,深切地体验到社会的支持,培养起他们积极、主动地利用社会支持的意识和行为习惯。特困生的内心世界就会从孤独走向开朗,从狭隘走向广阔。从而消除经济困难可能给特困生带来的精神上的消极影响。这是特困生心理问题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2.3 建立心理健康档案
建立特困生档案。特困生档案可以使班主任对特困生的情况了如指掌,清楚地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尽早的发现学生中特别是特困生中的心理问题。一方面引导他们在品德上、智力上、情感上得到健康的发展,使他们最终成为心理健康、体格健壮、智力健全的优秀人才。另一方面,及时牵线,让特困生参加企业勤工助学活动以及一些结合专业的工作,应首先考虑让特困生去做。不仅从根本上解决特困生的经济困难,而且能使特困生感受到自身的能力和价值,提高自信心、自尊心,促进精神解困。
参考文献:
[1]许若兰.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设计与实施[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1, 20(2): 23-26,.
[2]谢振安.特困生挫折行为的调查分析[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 1998, (2): 108-110,.
[3]杨波.大学生入学指南[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