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化学理念”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渗透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wj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们常说的“绿色化学”是指在日常的实验过程中或者产品生产时将产生的有害物质尽可能地降低,以此来保护我们身边环境的新型化学理念。而如何在高中课堂渗透绿色化学理念呢?通过课堂的教学来渗透该理念是最行之有效的方式。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其在未来的生活中将绿色化学理念应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本文将立足高中化学的日常教学,以此为基础讨论如何在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
  【关键词】高中化学;绿色化学;课堂渗透;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1-00-01
  随着世界经济发展的不断变化,人们对环境问题越来越关注,“绿色化学”理念也由此提出。化学作为一门与人们的生活紧密贴合的实践学科,它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但最终目的还是要应用于生活。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教育方式逐渐从应试教育向着素质教育的方向转变,这将教会学生如何将自己学到的东西更好的运用到生活中去,同时学着热爱生活、热爱自然。将绿色化学理念通过合适的方式渗透到高中化学课堂中,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已经成为素质教育在化学课堂的有效实施。作为教师应该及时的将绿色化学理念渗透到日常课堂中的点点滴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绿色环保意识。
  一、通过日常授课,渗透绿色化学理念
  首先,绿色化学理念可以通过教师平时的授课进行点滴渗透。对于广大的化学教师来讲,教材是他们进行战斗的“武器”,当前绿色环保意识已经涉及到化学知识的方方面面,教师在日常授课时一定要抓住这些知识点,通过对知识进行合理优化渗透绿色化学理念于其中。另外,教师在授课时一定要对课本进行深入的挖掘,想方设法的将该理念植入平时的讲课中。例如,在进行“原电池的应用”这一课的讲解时,教师先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对学生进行简单的讲述。原电池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电流的装置,也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有效装置。原电池工作时,正极发生还原反应,负极进行氧化反应,使得溶液中的离子和导线中的电子形成一个通路,进而产生电流的过程。这个过程看起来极为简单,但是过程很是复杂,最重要的是这个过程可以进行相互的转化。这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拓展,如何将这一装置应用在生活中呢?学生们进行相关的资料查询,发现原电池可以作为电动汽车的发动机,这样不但可以给汽车提供强大的动力,更重要的是降低了能源的利用和尾气的排放。教师在这个时候给学生讲述一些汽车尾气的污染,接着再说出新能源相关的知识,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进行环保意识的渗透,将绿色化学理念以一种很自然的方式渗透到课堂教学中,是学生充分意识到环境污染的后果,尽早的树立环境保护意。
  二、通过教学实践,渗透绿色化学理念
  高中化学课程作为基础性极强的学科,更是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构建自己的思想意识的重要课程,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应该及时将“绿色化学的理念”通过合适的方式传输给学生,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增强绿色化学理念。研究发现,高中的化学教材也有很多的关于工业生产相关的知识,在该部分知识的讲解时会涉及绿色化学的渗透。同时,教师也可以组织相关的实践活动,在课后将学生带到附近的工厂中进行实地的参观,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并建立环境保护意识。例如,在进行“硫酸的生产”的讲解时,教师可以将硫酸的生产过程为学生进行详细的讲解。硫铁矿在沸腾炉经过焙烧得到含二氧化硫的烟气,烟气通过相关设备的净化后,进入干燥塔用浓硫酸进行干燥,干燥好的烟气进入转化器在催化作用下与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最后生成的三氧化硫经过浓硫酸吸收得到成品硫酸。学生可能对这个过程的学习感到一定的困难,教师接着这个机会在课后找合适的时间带领学生在附近的硫酸厂进行实地参观,在参观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课堂上不了解的地方进行详细的讲解,在实物面前学生会听的特别认真,也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硫酸生产是产生的巨大的废气,以及让人难以适应的环境。通过实践学习不仅让学生对相关的知识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加深学生对于绿色化学的理解,让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加强。
  三、通过实验教学,渗透绿色化学理念
  学生从初中进入高中,渐渐的接触到更多的实践课程,理论知识积累的越来越多,而化学课堂中强调实践出真知,需要学生根据课堂实验得到相应的结论,这就需要教师合理的安排实验课程,而在实验课程中及时的渗透绿色化学理念,对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构建是极为有利的。首先,教师需要将绿色化学理念渗透到化学药品的二次利用中。教师在进行化学试验时尽可能的给学生讲解化学药品的二次回收与利用。例如,在进行“造苯实验”时,实验中会利用煤油和四氯化碳进行苯的提取。在苯提取完后这些萃取剂可以进行后续的处理以达到二次利用。这样的方式就是为了尽可能的降低实验药品的浪费,最大程度的做到环境保护。再比如,进行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实验室需要利用浓度为0.3mol/L的盐酸溶液或是0.5mol/L的盐酸溶液与浓度为0.3mol/L的氢氧化钾溶液进行中和反应,可以看到需要兩种不同浓度的容颜进行实验,教师在进行实验指导时可以
  让几个不同的班级进行盐酸溶液的配制,这样的方式可以最大程度的节省化学药品的使用,同时还可以减少试验后扉页的处理问题。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化学课堂进行绿色化学理念的渗透不单单符合新课标的要求,更重要的是与当代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完全吻合。教师在进行授课时、教学实践又或者实验课堂中都要及时的对学生进行绿色化学理念的灌输,最大程度的让该理念深入到学生们的日常生活中,让学生从小就养成优良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节约的习惯。
  参考文献
  [1]陈燕.基于“绿色化学理念”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J].考试周刊.2017(88):145-145.
  [2]闫小龙.浅谈绿色化学理念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渗透[J].神州.2017(15):255-255.
其他文献
【摘要】创新是进步的源泉与动力,语文课堂是学生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主阵地,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充分信任学生的创造能力,借助教育的指引促进学生的创新水平;教师们还应该在小学语文教学的领域内,持续创造明媚的未来,借助当下的创新教育来发展符合社会要求的创新栋梁。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关键词】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 改革与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2
乾嘉之际,考据学仍占据思想、学术界之主流地位,但已有一批学者开始关注经世之学,他们是道咸经世思想的先驱,严如Yi即为其代表之一。严氏之经世思想主要体现为:以经世致用为著述之
用硝酸铈铵/硝酸(CAN/HNO3)引发了羟乙基纤维素(HEC)与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的接枝共聚反应。研究了单体浓度、引发剂浓度和反应温度对接枝率的影响。由于强酸型基团磺酸
微纳米材料是当今材料研究领域中最富有活力的研究对象之一。空心微纳米材料,如纳米空心球、纳米笼、纳米管等,由于具有特殊的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能,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特别是
摘 要:针对高校课堂知识传递效率下降的现状,阐述了技术性教学以固定程式对待教学受体,以既定逻辑高效传递知识造成的课堂关系冷漠化、知识接受机械化等弊病。从人类认知规律出发,提出了自然学习状态的概念。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为目的,提出了融实例化、生活化、互动性等自然状态的实践性授课模式。以操作系统课程为例,描述课堂中的典型情境,以及教师根据具体情境进行的实践性创造,分析学生在实践化自然学习状态下的反应,并
聚丙烯酰胺(PAM)因其良好的水溶性、优异的增粘性和高效的絮凝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絮凝、增稠、减阻、粘结、阻垢等领域。其中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因阳离子基团的电荷吸附作用使其